第125章 李世民的決定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3      字數:2837
  李世民摔了一跤被內侍扶起來,沒有讓人傳禦醫來看,就半躺在床上發呆。

  李治遞上李泰的絕筆信,李世民看都沒看一眼,李治隻得把信放下出去替李泰辦理後事。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世民還拆了李泰寫給他的最後一封信,李世民看著熟悉的字體心裏五味雜陳。

  李泰的信裏言辭懇切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且還替李承乾做了解釋,說明李承乾有意放他一條生路但是因為怕長孫無忌等人再次借他生事,所以打斷了他的雙腿,並捏造了長孫無忌等人謀反材料,還有其他得寵的皇子李承乾也不放心想要一並處理了。

  李世民看了李泰的信並未全信,他擔心這是李承乾對李泰不好,所以李泰臨死前咬李承乾一口,因為李承乾對天下百姓的善意,他是看得出來的。

  但是對於李承乾在李泰臨死時還要折磨李泰又心生不滿,理智告訴李世民這件事李承乾做沒錯,所以半天時間過去了,李世民沒下任何斥責李承乾的旨意,也沒有針對李泰的遺屬的安排下任何旨意,隻是讓李治按國公之禮安葬李泰。

  但是李世民又實在覺得心裏難受,想要找人說說話,想要找人勸勸他,涉及皇子和皇太子的事李世民從來不跟後宮的女人多說。

  所以他想到了長孫無忌,隻是一時不想說話才沒有派人去傳他。

  所以當小內侍稟告長孫無忌請見時他都沒有聽見後麵還有其他人,就毫不猶豫地宣他們進來了。

  長孫無忌等人進來看見李世民半躺床上一副病焉焉的樣子,心裏都是暗驚,李泰的死他們也都知道了,隻是除了長孫無忌其他人剛才都想著如何解決李承乾的批示,把這茬給忘了。

  雖然這四個都認為李泰該死,但是李泰已經死了,就不能當著李世民的麵表現出來,所以一個個沉著臉向李世民行禮按序坐下。

  李世民看見長孫無忌帶著這麽多人進來,心裏有些不滿,便黑著臉道:“你們見朕何事?”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不高興,雖然知道是因為李泰的事,但還是小意問道:“看陛下麵有倦容,可是感染了風寒?”

  李世民以為他不知道李泰死了,看看蘇勳和崔敦禮坐在後麵,便沒有多說隻是嗯了一聲,畢竟李泰起兵造反是事實,如果自己因為他的死跟大臣多說什麽,傳到李承乾耳朵裏又要起風波。

  長孫無忌明知原因也不多說,直接道:“本來陛下身子不好臣不該再攪了陛下休息,但是事實在有棘手……”

  “朕沒事,你說吧!”李世民麵無表情地道。

  長孫無忌聞言麵現一抹不忍之色,但還是堅定地拿出一份奏疏,雙手托著對李世民道:“陛下這是太子殿下批的奏疏,您先看看吧!”說著還不忘了對蕭禹使眼色。

  蕭禹忙也拿出自己手裏的那份,內侍接了一並遞到李世民案頭。

  李世民一聽長孫無忌的話,再看看四人臉色,回頭看著案頭的兩份奏疏,心裏明白肯定是李承乾批的奏疏有問題。

  一股無名之火迅速充滿胸口,剛才的有氣無力瞬間好了,冷哼一聲拿起李承乾要求下明旨斥責權萬紀的批示,李世民看了怒哼一聲把奏疏往小幾上一撂,翹著胡子道:“胡鬧!肯定是李佑那個孽子求了太子。”

  接著伸手拿起李承乾批的薛延陀真珠可汗向大唐求娶公主的奏疏,看見李承乾的批示:派和尚和道士去大漠,怒氣一下子就上來了,猛地坐起把奏疏“砰”地一聲砸在地上,還不解氣豎著眉毛大聲道:“他把國家大事當成兒戲了嗎?”

  這回真是把李世民給氣著了,不管李承乾是同意薛延陀的請求或者嚴辭回絕薛延陀,李世民都不會生氣,但是像李承乾這樣派和尚道士去草原傳教練丹,是李世民最無法忍受的。

  因為李承乾的處理方法既沒有先例可循,在當下大唐也沒有事實需求,可以說所有看到的大臣都會認為李承乾這是在拿國家大事開玩笑。

  可惜的是李世民看了一點不都覺得好笑,反而覺得十分羞愧,為他這樣一個文治武功全才的皇帝生出這麽一個胡鬧的兒子而感到羞愧。

  麵對暴怒的李世民,四個大臣同時起身行禮道:“陛下息怒!”

  “哼!”李世民強著怒意,呼呼喘氣。

  見李世民正在氣頭上,長孫無忌和蕭禹都是不幹己事不開口,崔敦禮因為此事是因他而起,便硬著頭皮道:“陛下不必生氣,這也許就是太子殿下一時起興戲弄蠻夷的。”

  李世民聞言虎目一瞪,怒聲道:“國家大事豈能兒戲?”

  崔敦禮見此也嚇得不敢吭聲。

  李世民怒哼一聲站起身來,呼呼地在大殿裏來回走了兩圈,一站住腳步便大聲道:“傳朕旨意,以後平章院擬票的奏疏,待太子看過了,一律送給朕批紅,太子不得再在奏疏上批紅。”

  “遵旨!”

  看著小內侍去中書省傳旨,李世民這才稍微平複一些,轉身坐回床上。

  沉著臉道:“太子以國事為兒戲,簡直是胡鬧至極,傳旨罰太子在東宮讀書思過一個月。”

  長孫無忌見對李承乾的懲罰還是這麽輕描淡寫的,忙出聲提醒李世民道:“陛下您剛罰太子在東宮讀書思過一個月,還沒有完呢。”

  “那就再加一個月。”

  蘇勳聞言慌忙出聲道:“陛下聖明!”

  長孫無忌覺得罰輕了,但是蘇勳卻覺得罰的太重了,因為這根本不是在東宮閉門思過的事,而李承乾的批紅權被李世民收回了。

  長孫無忌之所以覺得輕了,那是因為他沒有撈著好處,要知道在這之前都是宰相直接把自己的處理意見寫在奏疏上,皇帝批可就行了。

  自從李承乾設了平章院後,李世民不敢讓李承乾的權力過大,把長孫無忌安插進去,但是李世民又同時把一切權力都轉到平章院去。

  很明顯李世民此時雖然憤怒無比,但他依然是一個合格政治家,不會讓他外人占了便宜。

  長孫無忌看一眼蘇勳,正要再說什麽,李世民卻大手一擺道:“好了不要說這個了,你們說說薛延陀的事情吧!”

  長孫無忌被李世民噎的一陣無語,便沉著臉不說話,李世民便轉頭看向崔敦禮,畢竟是他出使的薛延陀的。

  “啟奏陛下,薛延陀真珠可汗承諾若我大唐願意嫁嫡親的公主,他將獻上馬五萬匹,牛、駱駝萬頭,羊十萬口,作為迎娶我大唐公主的騁禮。”

  李世民聽了點點頭,沉吟道:“去歲朕曾和玄齡議過此事,北疆各族兵強馬壯大唐需有應對,當時朕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打一仗滅了薛延陀,可保我大唐北疆五十年太平。二是和親,可保我大唐北疆三十年太平。

  玄齡以為現在大唐還需要休養生息,所以和親為好,這才派你去出使。既然真珠可汗亦是真心與我大唐修好,那就讓他們派人送騁禮來吧。”

  “臣遵旨!”崔敦禮聽李世民同意和親,忙起身行禮領旨。

  說完薛延陀求親的事,李世民回頭拿起權萬紀彈劾齊王李佑謀劃刺殺他的奏疏。

  “權萬紀上疏說齊王與人策劃刺殺他,太子以為沒有,並說權萬紀心胸狹窄,性情偏狹,不配為王師。

  你們怎麽看?”

  這一次長孫無忌不待別人開口便直接道:“太子遠在長安,並不知道齊州的事情,權萬紀的性情多是從吳王那裏聽來的,作不得數。倒是齊王身邊的陰弘智確確實實是個小人,齊王被他挑撥著很難說能做出什麽事來。”

  長孫無忌做為貞觀年間的正牌國舅早就對陰弘智這樣的野路子的‘國舅’防範嚴密。

  李世民聽了也點點頭,深表同意,直接道:“既是如此,就派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調查此事,朕倒想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麽回事?”

  說到最後語氣竟然殺氣騰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