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修建鐵器作坊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2      字數:2296
  杜荷聞言苦笑道:“太子殿下雖然能調到將作監的人,但是他們主要是做兵器,那有鐵給我們打農具啊,就是太子殿下重視這裏的開墾也不能用影響了軍用啊!”

  杜荷說的是實話,中國古代鹽鐵專營,第一要供應就是軍事。

  而且貞觀年間生產力很差,一時間根本就找不到多少鐵,而且打鐵要靠鐵匠,長安城的百工分屬在匠作監、少府監和軍器監,而這些地方都各有職司就算給李承乾麵子又能分出多少人,這些人能在這裏幹幾天?

  李承乾不知道杜荷在想什麽?

  柱著拐杖往河邊走幾步,發現這條流到這裏這一段正好是窄處,水流湍急,正好可以設水力作坊。

  李承乾前世雖然不是工科的高材生但是一般的力學還是明白的,至於治鐵就更簡單了,反正他現在也不是要煉出多好百煉精鋼,隻是想打些犁頭,按前世他農村看到的土高爐就行了。

  李承乾是個說幹就幹的,手著這一段河流道:“沿著河邊這一道馬上給我搭棚子,河堤上墊上石頭,現在就開始幹,明早上要把棚子都搭起來。”

  杜荷和趙節對視一眼不知道李承乾又要幹什麽,走上前道:“太子殿下這天都快黑了,你搭這麽長的棚子幹什麽啊?”

  “你們今天搭棚子,明天我找人在下麵支起冶鐵的爐子。”李承乾說著又回頭問裴行儉道:“年前的時候不是山裏找到鐵礦石了嗎?”

  裴行儉忙回道:“是的太子殿下,隻是咱們背出來的鐵礦石都賣給少府監的掌冶署了。”

  李承乾聞言轉頭對杜荷道:“明天安排人再去背些鐵礦石,還有石炭之前城外不是燒的就是這個嗎?。”

  “太子殿下咱們要開墾農田,您現在煉什麽鐵啊,就算能煉出鐵來,也打不出犁頭了。”趙節忍不住道。

  李承乾聞言冷靜下來目光從他們臉掃過,嚴肅地道:“此事由孤王作主你們照辦就是了,跟大家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煉鐵誤不了耕田。”

  杜荷和趙節一見李承嚴肅起來,對他們也自稱孤王了,不敢再提異議,忙去安排人把剛砍下來的柴草搬到河邊搭棚子。

  李承乾看他們開始幹活便上車直接回東宮了,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首先就是要改進水力風箱,這些日子李承乾也讀了一些唐朝時的古書,知道現在唐人用的水力風箱較少,而且這種風箱鼓風時有間歇,所以他想在水下部分不變的情況下,把上麵風箱改成現代常見的扇葉式的鼓風機。

  其實就是做成風扇型的一直轉著讓他往裏吹風。

  然後他要畫高爐的圖紙,他在村裏見過改革開放前村裏冶鐵廠的土高爐,這個不難。

  還要設計一套水力打鐵裝置,這些對於李承乾來說都是比較簡單的,就是一個水排幾個齒輪的事。

  李承乾當晚就把所有圖紙畫好,第二天開始找匠作監、少府監和軍器監調撥工匠。

  接下來幾天李承乾每天上午在崇教殿處理政務,下午出宮看他們修建煉鐵作坊、修建高爐、修建平爐、修建水力打鐵台。

  這天下午在大量工匠不辭辛勞地努力下,李承乾的二十座水力打鐵台、十座煉鐵的高爐和兩座煉鋼的平爐終於建好了。

  而在前一天各種煉鐵所需要焦炭石灰石、廢剛等等也都按李承乾的要求準備好了。

  李承乾看著這些心裏美滋滋想著,穿越快兩個月了咱今天也點了科技樹,等煉出百煉精鋼,應該就無愧於那些穿越的前輩了吧!

  李承乾回到東宮,看崇教殿裏沒有什麽待批的奏疏,正要派人去把值守在平章院裏的六房掌案找來,請他們明天一起去煉鐵作坊看第一爐鋼。

  卻見長孫無忌被一個小內侍領著緩緩走進崇教殿,不由一怔他怎麽來?

  “老臣參見太子殿下!”長孫無忌麵色平靜地朝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起身笑道:“舅舅免禮賜座。”

  待長孫無忌坐下,便問道:“舅舅不在府裏養病,怎麽又來見孤王?”

  長孫無忌似是聽不出他話裏的意思,嗬嗬一笑道:“陛下多次下旨讓老臣來東宮平章政務,老臣因想著應該多給太子殿下曆練的機會,所以一直沒有來。

  但是今天國子監祭酒令狐德棻上疏彈劾太子殿下:不分時令一味營造機巧之物,致誤農時,請陛下約束太子殿下好好在東宮讀書。”

  李承乾聞言冷笑一聲道:“這令狐德棻是吃飽了撐的來挑孤王的錯了,孤王所行之事皆是利國利民大事,豈是愚蠢小人能懂的?”

  長孫無忌聞言不為所動,隻是饒有興趣地道:“哦,這麽說是令狐德棻汙蔑了太子殿下?”

  李承乾聞言沒好氣地道:“那是當然,舅舅身為太子太保就該上書彈劾他居心叵測汙蔑當朝皇太子其罪當誅。”

  長孫無忌聞言淡淡一笑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隻是老臣雖添為東宮之臣但因為一直在家養病,對太子殿下的所作所為並不知情,如何敢輕易的上本彈劾大臣呢?”

  李承乾聞言輕鬆一笑道:“那舅舅明日就跟孤王一起去看看孤王建的煉鐵作坊,看看孤王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利國利民的事情。然後舅舅再確定要不要彈劾那些捕風捉影之人。”

  長孫無忌聞言似乎是來了興趣道:“哦!果真如此臣倒要看看,太子殿下建煉鐵作坊與別處有何不同?

  太子殿下既然做的都是利國利民之事,何不下道令,明日讓長安百官都去看看呢?”

  李承乾猜不透長孫無忌的心思,反問道:“若是孤王下令長安百官明日都去看煉鐵,那朝政誰處理呢?”

  長孫無忌卻循循善誘道:“隻去半天無礙的,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洗去他們加在太子殿下身上的不實不之辭,還能一顯太子殿下之能。”

  但是李承乾聽了卻是越發的狐疑,正色道:“舅舅這話不對,孤王備位東宮賢德之名自當天下傳頌,何須用一個煉作坊顯示孤王的能耐?”說到這想了想又道:“不過既然舅舅這樣說,那就請舅舅代孤王擬一道令就是了,另外再擬一份奏疏也請父皇出宮去散散心。”

  “臣遵旨!”

  長孫無忌心裏冷笑,正當農時你去煉鐵,還說什麽利國利民,就算你能煉出來鐵,難道還能馬上就打造出來鐵器來?

  到時候一樣被百官彈劾耽誤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