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各方打算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2      字數:2693
  “父皇!”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是想先拖過去,可是他的‘一號文件’被阻,如何甘心?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有些生氣,但看他臉色蒼白,便歎口氣道:“承乾你今天也累了,先回東宮休息去吧,晚宴朕讓你的兄弟姐妹們去東宮你們一起熱鬧熱鬧。”

  “父皇東宮一號令呢?

  這可是關係著天下民生的大事!”

  “承乾你能想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此事待朕與諸卿商議後由中書擬旨,還以東宮的名義發出去。”李世民說到這看著李承乾還要說話,又接著道:“商議此事時你也來,有什麽話到時候再說。”

  李承乾知道此事今天隻能如此,便由老鬼攙著出了太極殿。

  今年要在賜宴時唱東宮排的新戲《將相和》所以特地安排在萬春殿裏,文武百官都一邊飲酒一邊看戲,覺得很新鮮,很多人都看的興致勃勃。

  當然這個很多人不包括令狐德棻,此時令狐德棻正和侍禦史張文琮坐在一處商量今天的事情。

  令狐德棻一揚脖子喝幹一杯酒,“啪”一聲把酒杯放在麵前的小幾上,右手食指指點著放在小幾上的一套《四書集注》忿忿地道:“似這等汙賢謗聖的書,由朝廷公然發行,讓天下儒門之士何以自處啊?”

  他說到最後一個字時,嘴巴咧開,表情痛苦,顯得甚為焦慮。

  “令狐兄慎言呐!”張文琮左右看看低聲道。

  “怕什麽就是當著陛下的麵我也是這樣說。”令狐德棻聲音更大了。

  “哎!”張文琮聽了無奈地歎了口氣,細聲細氣道:“要說太子殿下的學問才情卻也了得,隻是走入了偏門!

  也是現在的東宮的師傅們不能爭諫,孔師在日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令狐德棻聽了火氣更大,怒聲道:“孔師雖好,可是奈何那太子不知好歹,一心隻以為孔師害他。”

  張文琮聞言卻依然老神在在地道:“不過這也不難,太子終究是要以學習為主的,我等還是上奏陛下再給太子殿下令請明師吧。我看那蕭太傅也跋扈的很,把他留在東宮陛下也未必放心。”

  “這倒也是,今天若非蕭禹老匹夫出來攪和,老夫必不讓這部書發下去。”令狐德棻說著眼裏都冒出了凶光,然後頓了頓又道:“也要讓陛下收了這本書才是,不然孔師的名聲就這麽毀了。”

  “這是自然,這個就更容易了,令狐兄現在是國子監祭酒,隻要令狐兄找些國子博士,共同找出此書謬誤之處,然上書陛下也就是了,另外還要向國子監的學生宣傳此書謬誤之處,這樣也可讓天下人知道太子的人品學問,恐怕到時候,不用我們提他東宮自己就急著要收回去了!”

  令狐棻德聞言頓時露出一個笑容道:“張賢弟真是足智多謀啊,我先去聯絡人找出書中問題,逐一批駁,然後上就書死諫,拚了這條命也要讓陛下旨把這套書收回去。”

  令狐德棻說最後心間升起一股毫氣,一副鬥誌昂揚的神態。

  --------------------

  高季輔、來濟、柳奭三個中書舍人坐在中書令楊師道後麵看戲,中書省現在少了岑文本,楊師道性格軟弱所以其他中書舍人都以高季輔為首。

  戲台上藺相如正向家人表白,他不願意廉頗爭鬥的苦心,高季輔看到這兒長歎一聲道:“看著這出《將相和》也可知太子殿下的用心良苦啊!

  以前這些書都是咱們讀,那些武夫卻是不讀的,一個個驕傲自大,現在太子殿下排了這出《將相和》他們還看不懂?

  我要上本請陛下下旨要讓他那些將軍們都聽聽這出《將相和》派這些歌伎去各邊鎮唱去。”

  旁邊來濟聞言忙提醒他道:“昨天東宮已經下令派歌伎先在長安城各禁軍軍營唱《仁壽宮》和《將相和》然後再派歌妓去洛陽等地去唱呢。”

  柳奭聞言點點頭道:“太子殿下想的周到,隻是我覺得應該把《將相和》改成‘相將和’才對畢竟‘相’比“將”高嗎?”

  “哼”旁邊傳來冷哼聲顯然有人不高興。

  楊師道聽到此也回頭道:“子邵此言差矣,《將相和》唱的就是趙國賢相藺相如相忍為國的事,咱們聽著這出戲卻想著‘將’和‘相’誰地位高,那就不是效法先賢‘將相和’的意思,成了‘將相爭’了。”

  柳奭聽了臉帶愧色慌忙起身,向對楊師道行一禮道:“謝楊公提點,子邵險些入了歧途。”

  楊師道待人向來溫和,見柳奭起身行禮也連忙起身與柳奭回禮。

  高季輔看著感歎道:“楊公真乃宰相度量啊!”

  坐在附近的人看見,也都紛紛點點頭。

  待眾人又都安靜下來看戲,高季輔才又道:“太子殿下才情自然是極好的,也確實是一心為國為民,可是手段未免有些法家的味道。

  這個提高糧價的事還需細商量啊?”

  來濟聞言壓低聲音道:“季輔,太子殿下這一招可不止是有些法家的味道的了,那算地算人的法子就是《商君書》裏的主意。”

  高季輔聞言一怔點點頭道:“是的,我也想起來了,《商君書》裏第六篇就是‘算地’。”說到這又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道:“到底是誰給太子殿下出的這樣的主意?”

  柳奭聞言接道:“關中無糧,朝廷肯定是要下旨讓關中百姓種糧食的,那些靠賣絲綢賺錢的世家?”

  三個人一想到此都轉頭去看長孫無忌那邊,果然看見長孫無忌那邊有很多關中世家的人不斷過去敬酒,顯然在商量什麽事情。

  高季輔看了一會兒扭過頭來怒哼一聲道:“不能拿著國庫的錢肥了這些人!”

  來濟聞言忙低聲勸道:“季輔此事由太子殿下提起,太子殿下近來行事霸道,做風強硬未必……”

  來濟的意思很明顯,李承乾那裏不好對付,要小心……

  高季輔聞言卻是道:“太子殿下一向在東宮裏好好讀書,現在初理政事受這幫小人盅惑也是有的。不過這政事還是陛下說了算,今天陛下沒有直接下旨就說明陛下也不同意此議,隻是要給太子殿下留些體麵而已,我等何懼之有?”

  柳奭聞言精神一振道:“正是如此,不但不能提高糧價,還要找出東宮裏的小人,以免太子殿下再為小人所惑。”

  被很多人看做當前關隴貴族軍事集團的領軍人物的長孫無忌,此時很是無語,出了太極殿他就料到今天肯定會有些人找他商量,就以現在沒有實職官為由坐得離李世民遠遠的。

  李世民也是心知肚明,聽完戲也問他各方的意見的,就十爽利的答應了。

  可是真聽了這些意見,長孫無忌的怒火就熊燃燒著,怎麽現在的子孫都這麽不中用呢,難道不知道關中沒糧,整個關隴之地都要受製於人嗎?

  都險些出了一次事情,這些人竟還想指望從關東調糧進關中,關中之地種桑養蠶,然賣絲綢去西域去賺錢?

  有幾個算是稍明事理的人願意讓族人把田都種糧食但要求朝廷以每鬥十文高價收購,就這還說自已賠了。

  甚至想指望李承乾給他們漲高價,別人不了解李承乾長孫無忌可是知道一些的,這些人怎麽可能從李承乾手裏得到好處?

  長孫無忌雖然恨自己人不爭氣,但還是想讓這些人多少得些好處,不然他怎麽領導關隴軍事集團的人?

  是以心裏也下定決心不能讓李承乾再摻和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