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長孫無忌的相位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1      字數:2468
  李承乾看著諸遂良走進人群,臉上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

  收服諸遂良雖然沒有收服馬周好處大,但是馬周太狡猾不好駕禦,而且諸遂良戰鬥力強,有他在可輕易擋住很多不實的汙蔑之詞,以後用處很大。

  李承乾又轉頭看向岑文本那邊,看他被罵的差不多了,就慢慢走過去對幾個正罵的起勁的災民道:“好了,諸位的想法我已經知道了,我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交待。”幾個災民聞言都忙住口,向李承乾行個禮然後退回人群。

  李承乾轉過頭來看著臉色鐵青的岑文本道:“岑中書你都聽到了什麽?”

  岑文本鐵青著臉半天才憋出一句話:“都是無知百姓漫罵劉洎,誹謗朝廷的話。”這話說的十分無禮,圍在外圍的百姓不明白,但是東宮屬員眼裏卻都射出寒光。

  李承乾伸手阻止住要站出來駁斥他的郝處俊,轉頭看向站在旁邊的張成行道:“不知道張侍郎你聽到了什麽?”

  “回太子殿下,百姓們過的很苦。”張成行聲音有些低沉。

  “總算有人沒辜負孤王的苦心啊!”說著頓了頓,又對岑文本道:“既然岑中書你連這些都不能看明白你就回去吧。”

  說著不再理一臉愕然的岑文本,轉身麵向周圍在災民大聲道:“我現在就把這次貪汙災糧的四個主犯劉沅和蕭玨還有長安、萬年兩個縣的主薄拉來,當場斬首以敬效尤”

  “噢噢……”周圍的災民聞言開始歡呼。

  “太子殿下這不合規矩!”張成行大聲道,現場一片混亂聲音到了李承乾的耳中就模糊不清。

  直到蕭玨和那兩個主薄被帶上來,薛仁貴又把岑文本放出來為劉洎送喪的劉沅拉到中間,幾個東宮的侍衛揚起明晃晃地鋼刀,站在外圍的百姓才安靜下來。

  李承乾終於聽清了張成行的話,然後無奈地指指外圍的百姓道:“張侍郎跟他們說去。”

  張成行抬頭看周圍的老百姓都是兩眼仇恨地盯跪在地上的四個人,把脖子一縮也不說話了。

  四個侍衛手起刀落,非常利落地把四個人的頭砍下來,鮮血飆出一丈多遠,看見的百姓先是一陣驚呼然後則是大聲歡呼。

  岑文本沒有走也沒有阻攔李承乾殺人,隻是怔怔地站在那裏看著這一切。

  李承乾把人殺了就讓災民回去繼續他們重建家園的工作,然後帶著一眾東宮屬員回東宮吃飯。

  張成行也跟著騎馬回刑部了。

  隻有岑文本跟著劉洎出殯的隊伍出了長安城,然眼看著劉洎的棺木下葬。

  岑文本把劉的家人都遣回去,自己一個人站在荒原上與劉洎的孤墳相對而立。

  雪災雖然已經過去了八九天了,但是這些天天氣一直很冷,荒野上的雪都還沒有化完。

  岑文本抬頭看看遠處的皚皚白雪,低頭看著在這荒郊野地裏的劉洎的孤墳,默默地想著他與劉洎在過去二十幾年的交往。

  岑文本和劉洎都是江州人,而且家裏都有人在蕭梁朝做官,後來隋朝了滅蕭梁期他們才來到長安的。

  岑文本比劉洎年輕,一向都很佩服劉洎的風骨,兩個人都是以文學之士做到宰相級的高官,又一同投靠魏王。

  岑文本在心裏默默對劉洎說,現在你不但死了還蒙受屈辱,在這長城安外孤零零地做了孤魂野鬼,我一定要想辦法替你報仇的。

  岑文本想到劉洎被李承乾整死,棺材停在大街上讓人漫罵,甚至差點不能下葬。

  就是現在下葬了,墓碑上還刻著的那首《官倉鼠》的詩,岑文本每看一眼淚水就忍不住往下流。

  出城的路上他把這一切都想清楚了,這一切都是李承乾搞的鬼,什麽百姓過的苦?百姓一直都這樣過,沒有李承乾的鼓動不會有那麽多百姓出來攔住劉洎出殯的隊伍的。

  想到自己被李承乾這樣殘暴不仁的殘廢盯上,岑文本就感覺如芒在背渾身難受,心裏暗暗發誓今生絕不能讓你李承乾這樣殘暴的人登上皇位。

  長孫無忌坐在寬敞溫暖的書房裏心情十分好,房玄齡被他那個一向看不上眼的外甥趕出了朝堂,他終於可以回歸朝堂了。

  而且這一次與以前不同,以前論謀國有房玄齡,論治國有魏征,很多時候李世民更願聽從他們的建議。

  現在不一樣了,魏征快死了,房玄齡也要按李承乾的建議,要麽去九成宮養老,要麽去洛陽養老。他隻要做了尚書左仆射就是大權獨攬,至於那些武夫和書生還放不到他長孫無忌的眼裏。

  長孫無忌想著昨天他費盡唇舌才勸動李世民聽從李承乾的建議,就覺得李承乾應該好好的感謝他。

  沒有他這個舅舅李世民昨天真不知道會做出什麽事來,隻是李承乾的性子怎麽變化這麽大呢?

  仔細一想也可以理解,任是誰一天到晚都擔驚受怕的,脾氣也好不到哪裏去。長孫無忌在書房等著敕封他做尚書左仆射的詔書心裏陽光明媚,什麽事情他都願意往好處想。

  隻是越等長孫無忌越覺得不對勁,昨天李世民親口跟他說的一早就下旨,這都過了巳時怎麽還沒有來?

  終於在快到午時的時候家人帶著一個內侍走進來,長孫無忌連忙裝做正在看書的樣子,等那個內侍說話。

  “啟國公爺,陛下請您速速進宮去。”那內侍行了一禮道。

  長孫無忌一聽就知道出事了,早上的好心情蕩然無存,慌忙騎馬了去太極宮。

  不想在宮門口就碰上了蕭禹,兩人相互見了禮,一路無話直奔兩儀殿。

  兩人來到兩儀殿隻見高仕廉、楊師道、侯君集、岑文本、李世績、李道宗、還有馬周和諸遂良這些在皇城或皇宮裏辦公的官員都已經在坐了。

  待他倆行禮坐下,李世民就把馬周和諸遂良的奏疏傳給他們看,長孫無忌拿的是諸遂良的奏疏內容就是照著李承乾昨天說寫的,當然經過諸遂良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文采斐然,但是長孫無忌卻看的一腔怒火,因為這封奏疏把他的相位攪沒了。

  原來,昨天諸遂良回到宮裏想到李世民正在氣頭上,現在去舉薦程名振肯定不行。別說舉薦程名振做宰相,能不能阻止李世民任命新的宰相都難說。

  所以他直接去找馬周把李承乾的話跟馬周說了,馬周一聽也覺得李承乾對局勢的判斷和處理都比較理想,但是他也不建議立即去見李世民。

  等到今天一早兩個人才聯袂來求見李世民,向李世民奏明選擇宰相的重要性。

  李世民一向信任馬周的才幹,而且馬周和諸遂良說話也不像李承乾說話那樣難聽。

  李世民一聽就動心了,隻是他一時間又難以決斷,畢竟他已答應長孫無忌封他宰相,所以把心腹大臣都找來商量此事。

  長孫無忌看完奏疏就明白了這裏麵肯定有李承乾的影子,整個人瞬都被怒火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