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教李世民做太宗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1      字數:2465
  穿越以來第一次被李世民招見李承乾選擇了避而不見。

  這會兒去見李世民肯要挨打的,至於刑部的事明天是初五太極殿有中朝,到時候本太子上朝與你們論理。

  第二天,太極殿早朝,這一次不像初一、十五那樣的大朝,這次隻五品以上的官員來上朝,所以人員少很多禮儀也相對簡單的多。

  李承乾這是第二次上朝,相比第一次上朝時從容多了,怡然自若地站在那裏隻等著李世民說話。

  但是漸漸的李承乾發現太極殿裏氣氛不對,行禮都半天了怎麽還沒有人說上朝開始。

  抬頭一看,李世民正臉色陰沉地盯著他看,李承乾被看的有些不自在,就抬頭對視過去。

  兩人對看了半天,見李承乾始終目光平靜,李世民才沉聲道:“太子昨天的病好了嗎?”

  昨天李承乾回複來傳旨的太監的說自己病了不能見駕,這會兒李世民挑理了。

  “回父皇也不是什麽大病,主要是那天去災民安置點看見那麽多被無辜凍死的百姓心裏不舒服,自此每次見到那些災民生活困苦就心裏難受。

  兒臣昨日從災民安置點回來又去刑部判案,見那麽多官員為了私利而觸犯律法兒臣隻能忍痛嚴懲他們,想到這些官員都是因為兒臣平日對他們疏於教導才犯下了重罪,兒臣就心痛不已啊……”李承乾說著不住地捶打胸口顯然是痛斷肝腸了。

  李承乾的說法朝堂上當然沒有幾個人相信,但是卻也說不出什麽質疑的話來?

  李世民臉色稍霽,緩聲道:“太子既然痛心為何還要施那麽重的刑罰?”

  李世民問到了重點滿朝文武都等著李承乾的回答,百官都想知道他後續對那些曾經的魏王一黨怎麽看,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李泰已經被貶,那些所謂的魏王一黨也應該得到寬恕,就像李建成死後李世民一樣重用李建成一黨一樣。

  “非是兒臣要重判他們,而是他們自已犯了這樣罪兒臣不得不如此判決。”李承乾說的義正辭嚴。

  “太子殿下為君當懷仁德之心啊!”岑文本忍不住道。

  “孤王對百姓從來都懷有仁德之心,滿長安的百姓誰不稱道不孤王仁德?”李承乾直接反駁道。

  “太子——”李世民正要說話,看見一個內侍匆匆進來便問道:“何事?”

  “啟奏陛下房仆射求見。”

  “宣他上殿。”

  房玄齡上殿向李世民行禮畢,走到李承乾麵前也向他行了一禮道:“多謝太子殿下贈詩,讓臣知道了要多多孝敬老母,所以臣今天特地來向陛下請辭。”

  原本以房玄齡的身份不應該與李承乾計較的,但是李承乾先是在門前倒大糞,讓整個長安城都在傳他是奸相。

  接著給房遺愛判了個斬立決房玄齡實在忍不了,今天上殿就要給李承乾一個教訓的。

  “什麽太子勸房卿辭相,為什麽?”李世民果然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一樣一下子就爆炸了。

  “看來太子殿下是不打算不放過東萊郡王一黨啊!”

  ……

  下麵有些不知就裏的大臣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陛下息怒!”房玄齡說著連忙跪接著道:“太子殿下勸的對,老臣的老母親已經八十多沒幾年好活了臣再不回家好好侍奉她老人家幾年,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再者老臣蒙陛下不棄已經做了十六年的宰相了,但才力有限勉強支應,如年老氣衰疏忽之處日見增多長此以往必誤國事,確實不能再為陛下效力。這幾日長安城都說老臣是奸相國妖啊還請陛下放了老臣吧!”房玄齡說著竟伏在地上痛哭起來,房玄齡這一哭滿殿的大臣也都心有戚戚焉,看李承乾的眼神都些冷淡了。

  李世民慌忙走下寶座,雙手把房玄齡扶起來道:“玄齡不要悲傷,都是朕教子不嚴之過啊!”

  李世民說著轉過頭橫眉立眼地對著李承乾道:“逆子!你為什麽要這麽做?又是誰讓你這麽做的?”

  李承乾麵色平靜地道:“回父皇,兒臣確實給房相寫詩讓他請辭。”

  “逆子!”李世民聽見李承乾承認就要上前動手,李世民是這回兒是動真怒了,他跟房玄齡共事二十年多了,見他被自己的兒子逼的哀哀痛哭心裏是又愧又痛啊。

  “父皇聽兒臣把話說完。”李承乾往後退一步接著道:“孤王知道這會兒肯定有很多人認為孤王這麽做都是因為房遺愛陷害過孤王,那你們就想錯了。

  孤王之所以勸房相辭去相位就是因為他當宰相的時間太長了,這在當朝當然不算不什麽因為父皇能鎮得住他,其實也快鎮不住了比如房遺愛做的事情父皇就未必認可。

  但是請父皇和諸位想上一想,若是後世子孫遇上一個連續做十六年宰相的人會出什麽事?

  要麽這個宰相是皇帝的寵臣,要麽這個宰相是個權臣,這種時候會不會出現黨爭?

  無論哪一種情況恐怕都不利於我大唐的千秋萬代吧?”李承乾一連幾個問題把整個大殿裏君臣都問得啞口無言。

  李承乾的目光掃過一眾大臣,最後轉身麵對著李世民道:“父皇,高祖皇在位九年一直戰亂不斷,所以沒有給我大唐訂下可行萬世的祖訓讓後世子孤遵循,所以這個重擔就落在父皇您的肩頭了。”李承乾說罷對著目瞪口呆的李世民跪下道:“請父皇準了房相的請辭,並訂下規矩以後凡我大唐宰相一任不得超過五年,凡宰相任滿五年必須由全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員寫奏疏評價其五年間的為相得失,如若做的好可繼續再做五年,如若做的不好則直接罷去。

  但是不管宰相做得好與不好,一律不得超過兩任也是就十年,十年以後不得再在中樞任職或去洛陽或去九成宮養老。

  請父皇為了我大唐的千秋萬代,下詔並立碑以紀此事,後世帝王若違此訓死後不得入太廟,當任宰相若是企圖任期超過十年者人人得而誅之。”

  太極殿裏非常安靜,所有大臣都沒有想到太子殿下會說出這麽一段話,因為這涉及到大唐的千秋萬代,一時間竟沒有人敢說太子說的這條祖訓是好是壞了。

  李世民心裏也激起了驚濤駭浪,這些年他為了附庸風雅也讀了些史書,自然知道皇朝末世往往出權臣。

  以他的自大程度當然不會認為後世子孫可能比他強,這一條他不知道也就算了,他既然知道了,那是一定要給後世子孫立這一條規矩的。

  但是讓他現在舍棄房玄齡他又不舍得,他現在多麽想李承乾沒有在太極殿上當著眾大臣說出來,那樣他就可以等到他死的時候再立這條規矩了。

  想了半天,李世民也拿不一主意。

  最後李世民隻得咬咬牙大聲斥責李承乾道:“一派胡言,你不過是想把玄齡擠走罷了。”雖然是斥責但誰都聽得出來李世民的底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