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收服吳王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1      字數:3087
  一百五米寬,十裏長的朱雀大街,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大雪像是朱雀大街鋪上層白被子,看上去軟軟的,但卻耀得人頭暈。

  長安和萬年兩個縣的縣令已經組織了幾百名長安百姓,正在用木銑鏟雪。

  隨著李承乾帶著百官到來,兩邊坊裏還很多官員的家人陸陸續續出來參加鏟雪,一時間朱雀大街上人聲鼎沸,幹那是一個熱火朝天。

  隻是李承乾這邊早就被左右監門率的人隔開了,他們一千人也拿著木銑往牛車上裝雪,主要目的是把李承乾和百官與百姓隔開。

  李承乾從老鬼手裏拿過木銑,手指著遠處道:“讓那些百姓往這邊鏟,這樣我們就能湊到一起了。”

  說罷低頭鏟一銑雪裝到旁邊的牛車上,抬頭發現吳王李恪、蜀王李愔,還有杜荷、趙節等人都都驚訝地看著他沒有動。

  李承乾怒道:“讓你們來鏟雪,怎麽都不動手啊?”

  “太子殿下您別幹了,我們幹就行了。”吳王李恪一臉真誠地道。

  李承乾知道他們想說什麽,低下頭一邊鏟雪,一邊道:“既來了都得幹,你們要是多幹點兒,我自然就少幹點兒。”

  說著不理眾人,隻是一銑一銑往車上裝雪,每往前走一步,腳都點一下,行動極其不便。

  薛仁貴看紅了眼睛,拿起一把木銑“刷刷刷……”幾下把周圍的雪都鏟完了。

  “你有勁,你就到那邊多鏟點兒。”李承乾翻個白眼拿著木銑往前走,不料薛仁貴幹活粗糙,有一點雪沒鏟幹淨,還被他的木銑給磨的溜滑,李承乾一腳踩上去,一出溜就摔成個四仰八叉。

  這一下子動靜大了,周圍一幫大臣都荒忙跑過來,請太子殿下回宮

  李承乾頭有些暈,“嗯”了一聲還沒有說話,扶著他的吳王李恪看他臉色不對,伸手模一把李承乾的額頭嚇了一跳。

  “太子殿下病了,額頭滾燙。”吳王李恪慌忙把李承乾扶到車上,李承乾覺得腳下一輕,就不知什麽了。

  周圍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眾臣心裏都不輕鬆,在這個感冒發燒都能要人命的時代,李承乾這一病萬一有個好歹,這些人怎麽跟李世民交待?

  “快快送太子殿下回東宮,傳禦醫。”李世績說著,薛仁貴已經駕起馬車揚長而去,兩千名左右監門率也迅速集合,跑步跟在車後。

  眾人再看那匆匆而去的馬車和悠長、整齊隊伍心裏就更加複雜了。

  “哎喲,太子殿下你從下雪前就天天都不閑著,到處去救濟這個救濟那個,出了雪災又天天憂心災情,還到大街上來鏟雪,到底把自己給折騰病了。讓我怎麽向娘娘交待,我死了怎麽有臉去見娘娘啊啊!”卻j老鬼從李承乾摔倒他就坐地上,東宮的人都憂心李承乾,沒有人顧及到他,現在才反應過來。

  李靖走到他身邊,碰碰他道:“柏內侍,太子殿下已回東宮去了,你還是快回去照顧太子殿下吧。”老鬼也就是柏舟,是從四品的內侍,在貞觀年間隻有四個,原本都應該在李世民身邊,柏舟是長孫皇後撥給李承乾的。

  隻不過李承乾穿越過來怕露出馬腳從來沒有問過,這些他都不知道,李靖、蕭禹這樣的老牌宰相卻是知道的。

  柏舟聞言一驚,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出溜一下竄上旁邊一匹馬,猛一揮鞭子,就飛一般回東宮去了。

  東宮一人行人走了,餘下的大臣心情沉重,都默默地拿起木銑去鏟雪,不時還有人歎口氣。

  隻有李恪一直怔怔地站在那裏想著,前日李承乾在魏征家裏說的話,心情比別人還要沉重,不自覺地感歎道:“太子這都是被逼的啊!”

  話說出口突然覺得不對勁,一回頭看見李世績就在他身後正平靜地看著他。

  正不知該如何是好,就見李世績朝他深深輯道:“吳王殿下,太子殿下病了陛下又不在京城,還請吳王殿下念在兄弟的份去東宮照顧太子殿下。”

  “我?”李恪一怔就明白過來,東宮有太子妃,有李承乾的一眾心腹,要說兄弟魏王李泰就在東宮,那可是真正的親兄弟。哪裏用得他去照顧李承乾,讓他此時去東宮,不過是讓他在這場儲位之爭中表明立場而已。

  吳王李恪定定地看著李世績不說話,想從他臉上看出些什麽,可惜的是他什麽也沒有看出來。

  “吳王殿下臣這是一心為大唐,也是為了太子和殿下你啊!還請殿下三思!”李世績說完轉身走了。

  吳王李恪站了良久才下定決心,叫上蜀王李愔,也騎馬往東宮去了。

  ----------------

  李承乾醒過來的時候還是感覺渾身酸痛知道燒還沒有退幹淨。

  艱難地轉頭看見太子妃趴在床邊睡著了,伸手拍醒她溫聲道:“困了你就到床上來睡了,天這麽冷你要是也病了,誰照我?”

  太子聞言臉上紅道:“臣妾剛一趴就睡著了。吳王、蜀王還有高相公和楊相公都在正殿裏候著,要不要請他們進來?”

  “我好多了讓他們回去吧,倒是讓老鬼進來!”李承乾感覺有些累。

  “這三更半夜宮門都關了,殿下還是見見他們,也好讓兩位相公放心去歇著。”太子妃溫宛地道。

  “嗯”

  一時四人進來看李承乾果然醒了都長鬆一口氣,李承乾要是東宮自己病了,高仕廉和楊師道不知道也就不來了,可這一次李承乾是在救災現場倒下的,他們做為李世民托付的留守大臣又都是李承乾的長輩不來就說不過去了。

  一到東宮看見李承乾昏迷不醒,也就沒法走了,所以一直等到半夜。

  李承乾看見四人都很疲憊,吩咐給他們準備夜宵,吃了再讓他們去休息。

  待四人出去,李承乾就把提練酒精方法告訴了老鬼,讓他快去提練一碗高度酒精來。

  這時代的中醫沒有特效的退燒藥,不能退燒光吃清熱解毒的草藥效果也會打折扣,所以李承乾準備用物理退燒。

  李承乾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對好利索,這期間吳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一直在東宮,李承乾好些的時候就把他們叫進去聊天。

  “我知道你胸懷大誌,也確實有些才能可是現在卻沒有地方發揮。就算是以後父皇萬歲了,隻要不是你登基朝廷都會防著你。”李承乾看著李恪真誠地道。

  李恪點點頭表示理解。

  “但是終究會不一樣的,因過幾年我準備重啟分封。”李承乾十分肯定地道。

  李恪沉默了,李世民的分封已經於去年以失敗告終,李承乾更不可把他的天下分給自己。

  “父皇沒有理解周公分封製的精髓的所在,所以他做錯了,他現在改正是對,不然大唐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李承乾毫不避諱地說李世民錯了。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李恪忍不住問道。

  “分封就往國外分封,周公當年分封的地方都不是西周的,像薑太公的齊國、燕召公的燕國,周公兒子的魯國等等這些都不在西周境內。

  所以大唐要分封也應該把你們分封到大唐境外去。”

  “大漠?”李恪兩眼冒光,大唐男兒誰不想馳騁疆場。

  “不,那裏不適合耕種,你帶不去人難以立國,而且那些地方我還有用,你們都去海外,像日本、林邑、婆利、陀洹等等南方海上諸國土地易於耕種極為富庶,回頭我都封給你們。”李承乾認真道。

  “太子殿下說笑了,那些地方都是有國的啊?”李恪是真心失望,說了半天就是哄我高興的。

  “這就是你們讀書不精,你去看看《史記.齊太公世家》薑太公到了營丘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地的一個土國給滅了,才在那裏建立起齊國的。

  到時候我自然給你派兵滅了,然後讓你把百姓帶出去在海外建國。”

  “太子殿下舍得把百姓送出去?”李恪一臉的不相信,百姓在這個時候可是重要的資源啊。

  “一片土地能養活多少人是固定的,我們能做隻有兩件事,一是努力提高糧食產量,二是獲得更多的土地。

  如果土地產出的糧食養不活那麽多人時,就會出現東漢那樣的農民起義,所以大唐要想長治久安必須不斷地把人送出去。”

  李恪已經聽愣了,張大了嘴巴根本合攏,他本來就十分聰明,自然一點就透,所以他能邊聽李承乾講,邊提出自己的疑問,但是當他聽到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國家大亂時,他一下就想通了。

  李承乾的話徹底為他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一些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都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