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控製長安城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1      字數:3377
  “太子殿下和魏王到底是親兄弟,陛下早晚是要回長安的,還饒魏王一次吧!”高仕廉忍不住提醒道。

  “魏王到底是孤王的弟弟,孤王是怕他一下子見那麽多死人嚇病了,所以不讓他來這裏,並不是要把怎麽樣。”李承乾也知道現在不能殺李泰,隻要在這段時間控製住李泰,誰強誰弱自然一目了然。

  “這就好。”高仕廉現在沒有心情給其他人講情,他是真怕李承乾說服了李靖和蕭禹造反。

  “不說這個了,城裏有數十萬百姓等待救助,我們還是說救災吧!”李承乾直接轉移話題。

  “太子殿下,來之前臣已經下令長安萬年兩縣上報災情,隻是還沒有報上來。”高仕廉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郝先生把東宮從兩縣調查的情況跟諸位說一下。”李承乾淡淡地吩咐道。

  高仕廉心裏一驚,原來太子殿先一步就動手了,看來還得小心應付。

  郝處俊從後麵走到大殿中間,朝李承乾深輯一禮道:“尊旨”

  然後拿出一本小冊子開始念。“長安、萬年兩縣自昨日接到太子殿下諭令,即派人去各坊救助房屋被大雪壓塌無家可歸的百姓,至昨日晚間長安縣安置兩千人,萬年縣安置一千七百人。”

  “這麽說來太子殿下昨日就知道會有大雪災,真是了起啊!”一個胖老頭搖頭晃腦地道。

  “長安、萬年兩縣也救了三千多人,這也是大功一件!”蕭禹也跟著感慨。

  李承乾聽得直皺眉頭,看一眼老鬼,老鬼忙低聲道:“唐尚書。”

  唐儉戶部尚書李世民的寵臣,曾經出使過突厥,其人做官從不辦理政事,把政務都交給副手,自己每天擺酒飲宴。

  聽見是他李承乾沒好氣地道:“孤王和長安城的百姓一樣都是住在長安城,怎麽會不知大雪成災呢?”一句話說的,高仕廉和楊師道臉都紅了,唐儉卻像沒事人一樣。

  “郝先生你接著報。”李承乾心裏搖頭。

  “尊旨,到今日早晨,東宮六率和長安縣一起出動,共找到凍死的百姓屍體三千二百一十具,兩縣共有五萬七千餘百姓房層被大雪壓塌無家可歸。”郝處俊念到這眼睛有些濕潤了。

  大殿裏一片吸氣的聲音,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短短以兩天的大雪會造成那麽大的災難。

  “如此大的雪災長安萬年兩縣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報到尚書省?”劉洎感到十分驚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長安、萬年兩縣所有的人和東宮六率的人,忙了一上午,雪停了就寫奏疏上報了。”郝處俊強壓著火氣道,想到李承乾處境,恨不得現在就打死劉洎。

  “好啦,現在大家知道了災情,說說怎麽辦吧?”李承乾始終不理會劉洎。

  “啟稟太子殿下薛將軍求見!”一個小太監道。

  “讓他進來!”

  殿裏眾人心裏一緊,都神色複雜地看過去,隻見薛仁貴帶著一身濃重的血腥氣走進來。

  前麵的重臣基本上都是經曆過隋末大亂的人,有幾個還是從屍山血海裏走出來的大將,對薛仁貴身上血腥氣沒什麽感覺,可是後麵那些駙馬有幾個臉都白了。

  三個親王隻有吳王李恪還能淡然處之,蜀王李愔和漢王李元昌也都嚇得臉色發白。

  薛仁貴走到李承乾麵前單膝跪下,鏗鏘有力地道:“啟稟太子殿下,魏王帶來的一百四十個護衛已經全部斬殺,請太子殿下示下!”

  “魏王在哪?”李承乾麵無表情地道。

  “魏王殿下已被丘神績送往宜秋宮歇息。”

  “還有什麽人沒有?”李承知道杜楚客跟李泰在一起。

  “工部尚書杜楚客與魏王一起來的,現在正壓到殿外。”

  “杜楚客可曾闖宮?”

  “杜楚客站在魏王身邊不曾動手闖宮。”

  “杜尚書是孤王請他來商量救災的,讓他進來吧。”

  “尊旨!”薛仁貴一抱拳起身出去了。

  殿裏眾人也都安心了,太子殿下沒有動杜楚客和魏王,就不算什麽大事。

  杜楚客走進來臉色極其難看,勉強地向李承乾行禮後臉上就現出悲痛萬分之狀,澀聲道:“太子殿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承乾平靜地看他表演完,冷冷地問道:“杜楚客你是魏王府長史,魏王近來沒有生病吧?

  在父皇回京之前魏王最好別生病,他要是生了病有三長兩短,孤王可不好向父皇交待。

  魏王這幾天暫居在宜秋宮,稍後你可以去看他,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宜秋宮,記得當年父皇就是宜秋宮門口痛哭隱太子和剿王的,你可以在那裏吟一下這首詩。”

  杜楚客聽完人已經呆住了,他以為李承乾要殺李泰,所以一進門就作出痛心疾首狀,誰知道李承乾竟然沒有殺李泰的意思。

  李承乾見不說話,緩緩起身慢慢掃視一圈在坐的眾人,平靜地道:“你們也不希望李泰在東宮生病吧?”

  “太子殿下乃是魏王的長兄陛下不京中,魏王犯了錯自然由太子殿下管教,臣等身為外臣無權幹涉。

  杜尚書你身為魏王府長史魏王犯錯你難辭其咎,還敢在太子殿下麵前胡言亂語,還不快向太子殿下請罪!”

  李世績已經看出李承乾沒有起殺心,隻是他覺得今天的李承乾很危險,萬一把李承乾激怒了,就不是殺一個李泰那麽簡單,所以趕忙出來打圓場。

  杜楚客臉上通紅,猶豫了一下還是拜倒在地,沉默片刻才誠惶誠恐道:“微臣無狀,請太子殿下恕罪。”

  李承乾看著跪在麵前的杜楚客深吸一口氣,緩緩坐下才道:“杜尚書平身吧,賜坐!”

  “謝太子殿下。”杜楚客往最後麵的座位走。

  李承乾不待他坐下,便開口道:“現在災情如火,我現在就兩條要求,一個是戶部唐尚書馬上給萬年縣和長安縣調撥振災糧食,安置百姓。一個派人出城清理通往驪山道路,盡快迎接父皇回京。”

  “太子殿下所議乃是正理,唐尚書馬上下令開倉放糧,調給長安和萬年兩縣救濟災民,同時從沒有受災的百姓中抽調民夫出城清掃積雪。

  諸位以為如何?”高仕廉尚書是右仆射,這裏他的官最大,他說了話其他人都點頭表示同意。

  李承乾看一眼蕭禹,蕭禹咳嗽一聲道:“我看不好,長安城百姓已經受了雪災,還要讓他們出城清掃道路積雪,你這是苛政猛於虎。”

  蕭禹本來正後悔剛才衝的太猛,牽扯到東宮和魏王的奪嫡之戰,不想說話了。沒相到被李承乾看一眼就立即進入狀態了。

  “宋國公有什麽高見請直說!”高仕廉也是有傲氣的。

  “好了!”李承乾看蕭禹都要站起來了,忙擺手攔住。

  “太子殿下,不如調左右屯衛的士兵出城清掃積雪,由他們去也能快些迎陛下回京。”李世績斟酌著道。

  “不行,父皇不在京中任何人不得調動兵馬,我們在長安城中還不知道周邊有多少地方受了雪災,這支兵馬說不定還有大用。”

  “那就隻能征調民夫。”劉洎今天對蕭禹很有意見。

  “剛才宋國公和衛國公跟孤王說,眾臣都深受國恩,長安遭此大災,願意派出家將和家丁去城外清掃道路積雪,早日迎陛下回京。

  諸以為如何啊?”

  “俺家裏有五百家將,一會兒俺帶著出城清掃積雪,迎陛下回京。”一直沒有說尉遲恭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

  “孤王是這樣想的,既然各府出家將家丁,各王府和公主府裏的護衛也要派出去,諸位可有不同意見啊?”

  “太子殿下這麽多人出城,清掃積雪怕是用不完吧?”劉洎自以為得計地道。

  “人多了就把通往長安周邊縣城的道路也清出來,那裏的百姓還不知道怎麽樣了呢,難道為官作宰的,就隻會坐在公堂裏等奏報嗎?”李承乾實在是聽不得劉洎說話。

  “太子殿下教訓的是臣願意聽從太子殿下吩咐。”楊師道很及時的站起來道,其他大臣愣了一下,也一個一個地站起來表示同意。

  “正所謂多難興邦,殷憂啟聖,隻要我們眾誌成城就一定能過去這個坎,就看你們有沒有與大唐共度時艱的決心了。”

  “太子殿下教訓的是!”唐儉一開口,眾人都翻白眼了,要知道李世民喜歡聽難聽的話,要討好李世民,得給他說點難聽的話,像這樣說話在貞觀朝是很少的。

  “既然出城的人多就要統一調度,朝廷派個人去,各家的家主就不必出城了,不知江夏王叔可願意出城辛苦幾日?”

  “臣願意!”李道宗很老實地道。

  “長安城內也不能隻靠兩個縣衙門,朝廷要派個欽差去辦理此事。就派劉參政欽理長安救災事宜。”李承乾這回不問其他人的意見了。

  “長安就在天子腳下,還要派什麽欽差?”劉洎顯然不服氣。

  “就在天子腳下怎麽啦?”李承乾森然地看著劉洎,頓了頓才道:“都凍死幾千人了,你劉參政不是才知道嗎?”

  劉洎被李承乾說得頭皮發麻,想反駁又不知從何說起,竟詞窮了。

  “劉參政你願不願意分朝廷分憂?”李承乾再進步。

  “劉參政快回太子殿下的話。”高仕廉都著急了。

  劉洎低下頭深吸一口氣,從牙縫裏擠出來三個字:“臣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