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太子駕到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1      字數:2631
  眼看快到十二月了,長安城終於迎來了第一場雪,一個冬天沒有下雪很多人擔心來年無法春種。

  陰了幾天,今天上午終於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起了大雪,看著雪勢猛烈,李承乾不禁擔心城裏的貧窮人家的茅草房子能不撐得住。

  在貞觀年間天下初定,人們生產水平是很低下的,一畝地一年能產兩擔糧食也(196斤),已經算是大豐收了,可是一個人在一個農時最多也就是半個月(二十四節氣一個節氣半個月)能種出多少地,又能收多少莊稼呢?看似兵強馬壯的時代,但老百姓過的真的很苦。

  可是李承乾不能再出去了,已經十一月二十幾李世民快要從驪山回宮了。

  而且《仁壽宮》的排演也基本完成了,雖然李承乾看著漏洞百出,但東宮和崇賢館看過的人,都看的如癡如醉,深受教育。

  魏征要在他死之前在家裏請長安城所有的大臣和權貴去他家裏看這出戲,李承乾知道這是魏征在給他和大唐朝的未來做最後的安排。

  按理說這些事輪不到他一個臣子來做,但是無論曆史上還在現在躺在病榻上的魏征都在用他最後一絲力氣,為這個年青帝國做著安排。

  就像李世民怎麽都看不上李承乾一樣,魏征也怎麽都看不上李世民,做了十幾年的君臣,魏征對李世民依然不放心,所以他要盡他一切力量穩固李承乾的地位。

  尤其當魏征看到李承乾的變化,讓他欣喜若狂,所以他願意把魏家的未來全壓在李承乾身上。

  李世民不願意看李承乾慰問傷殘士兵的奏疏,但是魏征每天晚上都要派魏叔玉去東宮和郝處俊一道整理李承乾的行程紀錄,然後抄一份回家讀給他聽,聽完以後除了稱讚,還要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後與其他大臣交換意見。

  這些天李承乾除了去慰問傷殘士兵,就是忙著東宮內部的整合,朝堂上他幾乎就沒有關注過,但是李泰一黨被壓製的隻能坐在大殿裏發呆沉默,魏征是功不可沒的。

  許敬宗昨天就帶人去魏府搭戲台了,魏叔玉也已經在寫請帖,李承乾看東宮士兵訓練的差不多了,正準備帶著薛仁貴去長安城的東西二市看看。

  《仁壽宮》在魏征家唱完他準備在東西二市同時開場,給長安城的老百姓免費唱到過年。

  突然收到魏王李泰的請帖,李承乾感到很意外。現在雙方都擺明車馬要戰鬥了,李泰還請他去赴初雪詩會,另外還派人說明這次初雪詩會要把在京的藩王和公主都請去,大家一起賞雪作詩。

  作詩?李承乾笑了,不管李泰有什麽打算,作詩他都不是對手啊,不是有吟得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嗎?

  可是自己去豈不是很給他麵子,他會不會埋伏下刀斧手或者在飯菜裏下毒?

  “回複他們孤王明日有事就不去了,改日請大家到東宮來飲宴。”李承乾想了一下道。

  李泰聽到李承乾不來也不在意,繼續準備他的詩會,反正到時候隻要他作出轟動長安城的好詩就行了。

  雖然時間比較緊,但是以魏王府人力和財力辦這樣一場勝會還是很容易的。

  第二天長安城的雪越下越大,經過一夜悠悠颺颺的拋撒,長安城一已經變成了白茫茫一片,天上依舊浮玉飛瓊毫無止歇的意思。

  李承乾站在麗政殿前看著這‘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的景色更擔心大雪成災。

  “啟稟太子殿下,丘神績求見。”

  李承乾回過神來道:“讓他進來。”

  李承乾轉身走進大殿,坐下等丘神績。

  “參見太子殿下。”丘神績麵無表情地道。

  “嗯”李承乾示意他繼續。

  “今天去芙蓉園的有吳王殿下、蜀王殿下還有漢王殿下,公主裏有長樂公主、新成公主、高陽公主……”

  “大臣裏都有誰去了?”

  “有工部杜尚書、崔給事給、劉參政、韋黃門、盧侍郎還有一些弘文館的學士。”

  “現在什麽時候了?”李承乾到現在還分不清楚十二個時辰跟前世的二十四小時怎麽對應。

  “現在已經是午時初刻了。”一個小太監忙告訴他。

  “備車駕去芙蓉園。”

  “太子殿下昨天已經回說不去了,現在咱去到地方他們都該開席了。”老鬼連忙提醒。

  “孤王要去管他什麽時候!”李承乾決定做一回惡客。

  一時車駕備好,來請李承乾上車。

  李承乾走到門口還對老鬼道:“帶上點咱們生的豆芽菜,讓薛仁貴給孤王駕車。”

  東宮與魏王府的關係整個東宮沒有不知道的,所以這次李承乾出行準備的格外充分。儀仗護衛加起來有三千人,浩浩蕩蕩地前往魏王府。

  芙蓉園一間臨池便殿裏坐著幾個青年男女,其中兩個青年男子坐在下首陪著上麵的三個女子聊天。

  這五個人女的美麗,男的英俊湊在一起看著十分養眼,其中上首兩個女子一直都微笑著看最右邊的那個女子和她下首的男子說話。

  他們分別是吳王李恪、蜀王李愔、和長樂公主、新城公主、高陽公主。

  三位公主從外貌看不分上下,但是長樂公主和新城公主性格溫婉,氣質恬靜與單鳳眼吊梢眉一臉英氣的高陽公主有著明顯的區別。

  “三哥你過了年還要去宋州嗎?”高陽公主聲音很大。

  “父皇沒有撤我的差事,過完年我還是要回任上的。”吳王李恪說話帶微笑很寵高陽公主。

  “三哥離了京城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要不我去求求父皇把三哥也留在京城吧。”高陽公主的話很不知深淺,也沒有照顧旁邊的兩個姐姐。

  “高陽父皇現在事忙,你不要總去煩父皇,在京城裏要是沒事就出京去走走。”吳王李恪真心為高陽著想,現在京城裏東宮和魏王打的如火如荼,他是不會留在京城的。

  “三哥、長樂、新城、高陽、六弟開席了,都隨我去大殿吧。”大腹翩翩的李泰走進來,大屁股臉上堆滿了笑容。

  幾人連忙起身迎上去,走到門口李恪故意問道:“青雀沒有請太子殿下嗎?”

  “昨日跟你們一起送的請帖,太子殿下說今日有事不能來。”李泰說得很簡單。

  “這幾日京城裏到處都在傳太子殿下的詩作,本想今日一睹太子殿下的風采,卻又沒有來。”李恪說著滿臉的遺憾。

  “那首詩還知道太子殿下讓誰給他寫的呢,也就三哥你信?”高陽毫不在乎地道。

  “我就說,太子殿下怎麽能寫出那麽好的詩呢!”一旁的李愔也像是找到了答案似的。

  “你們不要胡說,太子殿下不是那樣的人,我們去前麵吧!”李恪忙轉移話題。

  李泰臉上尷尬在前麵帶路。

  走在後麵的長樂公主和新城公主的臉色也已經黑了,李承乾是她們的大哥,最孝順長孫皇後的,從小對她們就極好。

  聽高陽這麽說李承乾她們自然不高興,不過她們性格溫婉不願與她相爭,於是都去看李泰,卻見李泰仿佛沒有聽到一般,倒是吳王說了一句。

  兩人心下黯然,看來兄弟相爭是免不了。

  幾人剛走到設宴的正殿還沒坐下,突然有小太監來報:“太子殿下的車駕快到正門了,傳話讓李泰去接駕。”

  李泰臉瞬間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