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整救貞觀之治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0      字數:3003
  李承乾回到麗政殿,看身邊都是些小太監,知道無用隻得叫來老鬼(柏舟),問他近期京中的情況。

  原來李世民帶著李治於十一月初五去驪山行宮了,大臣裏陪駕的是房玄齡和岑文本,京城留守的是右仆射高仕廉和中書令楊師道。

  楊師道是隋朝的皇族,他還是李淵的五女兒長廣公主的駙馬。

  楊師道做官做事都謹小慎微,雖然有些文采,但行政能力一般,因為抑製權貴,處處受到權貴掣肘,更顯得他能力平庸。

  在曆史上明年李承乾謀反,他的追隨者中就有長廣公主和前夫生的兒子趙節。

  楊師道和房玄齡,長孫無忌負責審理此案,楊師道因為替趙節說情被貶為吏部尚書。

  李承乾想著楊師道,又想著貞觀十六年的大唐。

  這一年魏征病重,朝堂上的諫臣就是劉洎和諸遂良,這兩位一來沒有魏征的份量,二來也沒有魏征治國的才能,三來私心太重。

  隨著大唐國勢日盛,李世民的威望達到了他一生中最鼎盛的時期。

  比如他在貞觀十六年年初時親口對近臣說:大唐現在有兩喜一憂。

  一喜是:連年豐收,長安城的粟米每一鬥隻賣三四個錢。

  二喜是:連年邊境平安,沒有外患,其實一直有戰亂。

  唯一值得憂慮的是,在這種穩定的大環境下,人們都不再有危機感文恬武嬉,以後有事了麻煩。

  誰都看得出來,兩喜是李世民在誇耀自己的功績,而一憂更多是為了顯示他的智慧隨口說說。

  但是到了明年年初魏征去世,李承乾和李佑接連造反,數名親人被處死,在立太子時又受盡群臣的擺布。

  接著親征高句麗小勝而歸,把他心裏最後那一點雄心壯誌也消磨幹淨了。

  在後麵的幾年裏,李世民除了到處遊玩,就是說一些他自己也沒有做到的治國心得,給他的身後名聲做最後的補救。

  李承乾心裏想著貞觀朝後麵幾年的事情,神遊天外,老鬼不敢打擾他,就任由他跪坐在那裏發呆。

  李承乾想著,從史書上看李世民是非常重視他身後的名聲,隻要自己不像曆史上那樣密謀造反,他就不會廢自己的太子之位。

  過幾天自己也點一下科技樹,說不定一下子就能得到天下臣民之心,也做一個千古明君。

  想著自己胸中的宏偉藍圖,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鋪開,想著自己被朝堂上的老狐狸們的崇拜地看著,真誠的讚頌著。

  不覺嘴角上翹,露出得意地笑容。

  “什麽事讓太子殿下這麽高興?”可惡的老鬼打斷了李承乾的白日夢。

  不過李承乾並不生氣,扶著老鬼艱難地站起來,感覺到腰酸背疼兩條腿幾乎都不是自己的了——在地上坐的時間長了。

  李承乾看著地上的羊毛氈墊,心想要先找人把椅子做出來,就把椅子做為自己在這個世上第一個發明吧。

  又一想不對,被穿越小說誤導了,把什麽都想當成發明。唐朝雖然還沒有標準的椅子,但實際上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羅漢床。

  羅漢床做小一些就是椅子,唐朝人已經在慢慢改進,隻是比現在的椅子寬大一些而已(有人要跪坐在上麵)。

  不過回頭看見低眉順目的老鬼,就又有些不放心,李承乾穿越前可是看過《甄嬛傳》的。

  太清楚這些奴才在宮鬥裏的作用了,想到這裏李承乾又眼神不善的盯著老鬼。

  冷冷問道:“老鬼,為什麽麗正殿裏沒有羅漢床?”

  老鬼被嚇的一哆嗦就要跪下托著李承乾的手一鬆,李承乾雙腿麻木無處著力險些摔倒。

  嚇的老鬼又慌忙扶住李承乾不敢撒手,又怕李承乾懲罰他,嘴裏隻叫著:“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眼淚都下來了。

  李承乾看他嚇成這樣,暗想:這老鬼應該不是什麽十惡不赦的人,暫時先留在身邊看看吧。

  李承乾放緩語氣道:“是怎麽回事你說就行了我又不打你,不用做出這副腔調。”

  “奴婢遵命”

  李承乾的腿稍稍有點知覺,就扶著老鬼緩緩往外走,老鬼一邊走一邊對李承乾說。

  原來東宮各處都是有小羅漢床的,後來孔穎達做了李承乾的師傅,就上諫說:坐羅漢床不符合禮製,太子做為國之儲君當為天下做出表率,強逼著原來的李承乾把東宮裏的羅漢床砸了。

  李承乾聽了徹底無語,原來的李承乾曾經騎馬摔斷過腿留下殘疾,跪坐是很難受的事情,更別說長時間跪坐了。

  李承乾不願意見三位師傅,恐怕腿疼的原因更大一些吧。

  李承乾緩緩走到殿門口,看著前麵巍峨的宮殿,淡然道:“吩咐下去,以後孤王在就在左春坊讀書,三位師傅來了就把他們引到那裏去,不必進來通傳也不許他們進崇教門。好茶好飯的伺候著不許其他人靠近,也不要跟他們多說話,就說孤王閑了就去聽他們講課的。”

  “這?”老鬼柏舟有些猶豫。

  “照我說的辦!”李承乾不耐煩道。

  暗想:腐儒!我一個穿越的皇太子還收拾不了你們?

  “奴婢,遵命!”柏舟戰戰兢兢的道,對於一向懦弱的李承乾今天的突然改變,柏舟有些不適應。

  左春坊在東宮東南角與顯德殿持平屬於東宮的外朝,進不了崇教門根本見不到李承乾。

  李承乾不理會柏舟的想法,讓人找來尺子李承乾看了看,給出大概的尺寸傳工匠去做幾套椅子和高條案。

  李承乾安排完事情發現自己沒事可做了,大唐啊就沒有什麽娛樂。

  當然如果是原來的李承乾,肯定會找他身邊的小人鬼混,什麽烤肉喝酒,跳突厥舞……

  隻是現在的李承乾是萬萬不會做這些事情的。

  老鬼看出李承乾無聊,以為他的機會來了,就討好問道:“太子殿下,昨日在後園烤肉飲酒隻喝到一半就醉的人事不醒,今日可要再到後園裏看看?”

  李承乾聞言定定地看看著他,見他滿臉媚笑不知道他是天生的小人,還是受了什麽人的指使來引誘自己?

  冷冷道:“你想讓我死在後園?”

  “啊”老鬼柏舟聽了立時跪下,砰砰磕頭,哭泣道:“奴婢不敢,不是看太子殿下無聊,想給殿下找點樂子嗎?”

  “哼”李承乾沒有理他,自己一點一點地走向寢殿。

  李承乾坐在床上讓人給他拿一本《漢書》來看。

  前世楊舟讀過一些古文勉強認識繁體字,拿著書憑著記憶也能猜出該在哪裏斷句。

  隻是這會兒李承乾沒心思看書,李承乾現在的處境從太子妃和李象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李象才八歲,就算早熟也有限,可是小小年紀一肚子心事時刻為李承乾擔心,非常害怕李世民懲罰李承乾。

  說實話,李承乾這個父親做的很失敗。

  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心思也是路人皆知,隻要機會他就會把李承乾廢掉立李泰為皇太子。

  隻是李世民沒有想到,長孫無忌等人已經選中了李治。

  貞觀十七年也就是明年,李承乾謀反,魏征逝世,貞觀之治黯然收場。

  李世民在這次太子廢立中,一次性廢了他最喜愛的兩個兒子,李承乾和李泰。

  他和長孫無忌等大臣的矛盾也徹底暴露(以前因為有魏征頂著),最後逼的得李世民當著眾大臣的麵拔劍自殺,才把李治立為太子。

  但是,李世民再也沒有力量把李治換成他自己屬意李恪。他臨死的時候費盡心思地安排托孤大臣,明托長孫無忌和諸遂良暗托李世績,就是因為李治無能。

  三個托孤大臣不一心,讓武媚娘撿了便宜,大唐朝失去了最應該立規矩的時機。

  從此大唐一路高歌猛進,合什身撲向盛世的烈焰,中原王朝的幾兩骨頭在中唐以後慢慢燒成灰燼。

  自安史之亂後,中原漢人政權的勢力再也沒有到達過西域(元、清另說)。

  李承乾想著既然自己穿越過來了總要做些改變吧?

  但是,不要想著抄幾首詩詞,當個校長,點個科技樹,想幾個做生意的點子,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就能使國家變強。

  這是不可能的,頭疼!

  唉!還是先解決眼前的難關吧,曆史的車輪已經走到貞觀十六年的冬天,想改變曆史讓李承乾不被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