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蜀王李恪
作者:白止樺      更新:2021-05-20 11:19      字數:2761
  百官觀之,紛紛避退,使者驚詫,大唐皇帝要做什麽?

  嘭。

  端彎飛出,朝著地麵而來,膨的射進地麵的靶子中。

  見狀,地麵百官,使者一驚。吐蕃使者竟然一語中的了。

  半空中,身穿翼裝飛行服的黑騎也端起端弩射擊,頃刻間,箭雨嗖嗖,紛紛射中靶子。

  觀之,地麵所有人愕然。

  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驚詫。

  慌神。

  害怕。

  思緒萬千。

  李世民好似仙人優雅的降落於朱雀門城頭。瞧著百官與使者複雜的神色,內心不由得暗笑,此舉目的達到了。

  稍稍靜默,房玄齡帶百官行禮,齊呼:“參見陛下,陛下萬福。”

  使者不敢怠慢也作揖行禮,送上真摯的問候。

  “眾愛卿平身?”

  李世民揮舞衣袖,側首向陳弈道:“即刻檢閱軍隊。”

  飛天。

  已經震懾使者。

  必須趁熱打鐵,好好殺殺各邦國的銳氣。

  “擂鼓,檢閱三軍。”陳弈抓著喇叭高喝。

  聲音震驚四方,百官興奮的歡呼,使者如臨大敵,麵色凝重。

  嘭嘭嘭...

  三通鼓聲,朱雀門外氣氛肅殺。

  轟隆,轟隆的步伐從遠處街道傳來。

  一支披甲的步兵,抓著長刀氣勢洶洶踏步而來。

  前鋒舉著獵獵軍旗,兵勇拔刀持盾齊步前行。

  一出現,即吸引百官,百姓與使者的目光,穿過街道時兩旁的百姓發出陣陣歡呼。

  “好強的殺氣。”

  使者中,有人低聲說。

  “沒錯,這是支勁旅。”旁邊的使者附和。

  朱雀門上,陳弈抓著喇叭喊道:“這支勁旅來自右驍衛,北伐之戰,斬敵三千,俘虜五千。”

  “吼,吼,吼…”

  聞聲,地麵的兵勇揚起長刀,好像猛虎發出陣陣咆哮聲,抵達朱雀廣場左翼,全軍齊呼道:“陛下萬

  福。”

  呼!

  難怪殺氣好強,竟是北伐勁旅?

  使者交頭接耳嘀咕,麵色漸漸不平靜。

  殺威。

  李世民檢閱三軍,有意殺各邦國威風啊。

  嘭嘭嘭...

  各自竊竊私語時,街道響起馬蹄聲。一時,使者循聲望去,一支高頭大馬的輕騎兵呼啦啦的衝過來。馬背兵勇背背長弓,抓著開鋒長刀,縱馬穿梭,意氣風發。

  小小小…

  轟鳴的喊殺聲中,柴紹率軍趕來。

  “此乃右衛金河軍,北伐之戰,斬敵七千,俘虜過萬。”

  呃...

  又是支勁旅。

  打量著唐軍氣勢,聽著陳弈宣布北伐殺敵數量,各國使者越來越心涼。

  右驍衛斬敵三千,右衛斬敵五千,左武衛斬敵一萬五千,左衛斬敵三萬....一支支勁旅穿過,殺敵數量越來越多。

  震驚。

  駭人。

  四年前頡利引兵抵達渭水,僅四年間,頡利死於長安,突厥灰飛煙滅。

  各邦國使者力爭讓自己保持淡定。

  他們心似明鏡,陳弈麾下的神武軍尚未露麵昵,這是支殺神般的存在。

  嘭!

  突然,朱雀大街響起馬蹄聲。

  一支披甲戴盔,渾身裹得嚴嚴實實的騎兵徐徐前行。

  這支勁旅不張揚,氣勢低沉。

  然而,戰馬前行中,不寒而栗的殺氣四處散發。

  戰馬每前行一步,好似死神即靠近一步。

  大軍前鋒,劉仁軌,姚懿,高侃,梁建方,程名振,龐孝泰,龐同善,鄭仁泰,陳孝祖,曹繼叔,劉仁願,薛仁貴等諸將領兵前行,轟隆馬蹄聲,好似惡龍咆哮。

  一露麵,即震懾四方。

  “好強的壓迫感。”

  “宛如死神降臨。”

  “這是陳弈控製的神武軍吧?”

  使者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大唐滿朝文武亦露出駭色,早知陳弈執掌神武軍,怎奈罕有機會見麵,今日神武一出,氣勢輕鬆碾壓各

  軍。

  四麵死氣沉沉時,陳弈朗聲宣布:“神武勁旅乃陛下摘係,所建目的即為護國安邦,四方宵小之徒侵犯大唐,本將將其國夷為平地。”

  “吼,吼,吼。”

  神武軍高舉兵戈,爆發出排山倒海的聲音。

  聲音震耳發聵,氣勢波濤洶湧。

  “大人,唐軍故意展現自己軍威,關鍵神武軍諸將年輕啊,必將成為唐軍中翹楚。”高句麗副使低聲

  說。

  蓋蘇文麵色鐵青,他以為高句麗兵強馬壯,熟料眼前的唐軍一支比一支凶桿。

  此間,唐軍毫不隱瞞自己殺敵數量,殺雞儆猴之意不言而喻。

  吐蕃,吐穀渾,高昌國等使者內心震撼,仰首望向陳弈等待他宣布神武軍北伐殺敵數量。

  怎料陳弈謙遜的後退。

  呼!

  這是何意?

  一眾使者不解。

  突然,李世民跨出半步,眼陣橫掃四方,奪過陳弈的喇叭高呼:“北伐之戰,神武軍斬敵十餘萬,俘虜兩三萬?稱之為大唐第一軍。”

  呼!

  斬敵十餘萬,俘虜兩三萬。

  這是支怎樣的勁旅?

  一時間,各路使者冷汗津津,不寒而栗。

  通常戰場殺伐,折損三成即為潰敗,任由敵軍宰割,淪為俘虜。

  神武軍。

  斬敵數量過多,而俘虜極少。

  很顯然,他們作戰沒有抓俘虜的念頭。

  “這支軍隊,宛如當年的漢軍,最擅長奔襲作戰。”高昌國使者鞠文遠低聲說。

  “難怪高句麗將帥首級被帶回長安。”吐穀渾使者感慨。

  蓋蘇文百口難辯,馗尬不已。

  使者議論時,李世民喝道:“帶上來。”

  聞聲,各路使者不知何意,轉首望去,一路唐軍押著百名俘虜走來。

  觀之,使者齊呼,高句麗俘虜?

  這…?

  蓋蘇文與使團成員即刻緊張起來。

  高句麗將帥仍懸掛於東門昵,沒想到唐軍還秘密把俘虜送回長安。

  押著俘虜出現,是何用意?

  百名俘虜抵達。

  李世民冷眼掃過去,厲聲高喝:“各邦國抵達長安時,高句麗陳兵邊境,挑畔大唐威嚴。此罪罪不可赦。今日斬殺幾名中郎將,剩餘俘虜貶為奴隸。”

  殺!

  聽見李世民當眾點名高句麗,頃刻間,蘇蓋文麵色蒼白,好似驚弓之鳥。

  驚駭之時,即有唐軍提刀走出,當場斬殺押來的中郎將。

  鮮血四濺,頭顱滾落。

  此舉嚇到不少使者。

  本來使團齊聚長安,各方與大唐友好平和的氣氛中商談。今日大家齊聚皇宮為李世民祝賀,李世民竟斬殺高句麗俘虜。

  此舉比檢閱三軍更震撼。

  “大唐過分了?”吐蕃使者不滿,低聲旁邊吐穀渾使者吐槽。

  “過分,神武軍作戰斬殺十餘萬俘虜,陳弈於長安斬殺額利。今日的大唐,早非四年前的大唐了,既推行懷柔策略,也鐵血殺伐,恩威並施,對敵人毫不留情。”吐穀渾使者回道。

  “我高昌國距離大唐相隔萬裏,縱然大唐兵強馬壯,也很難抵達高昌國。”高昌國使者鞠文遠深呼口氣得意的說。

  殺威,打臉。

  蓋蘇文麵孔火辣辣的,極度的馗尬。

  大唐全殲高句麗六七萬精銳,把將帥頭顱帶回長安,還公然殺俘虜。

  挑戰。

  這是來自李世民的挑戰。

  有仇不報非君子。

  宴席時,他定要殺殺大唐威勢。

  朱雀門上,李世民冷眸瞥了眼蓋蘇文,哼笑一聲喝道:“進宮。”

  百官,使者,百姓前往祭壇,舉行隆重祭天儀式,正式推舉李世民為天可汗,李世民於太極殿設宴款待百官使者。

  殿內,歌姬起舞,樂師奏樂,宮門太監端來美味佳肴,氣氛輕鬆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