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不可思議的戰報
作者:白止樺      更新:2021-05-20 11:19      字數:2676
  李孝恭神色驟變,狠狠瞪了眼程咬金,厚顏無恥的嫁禍道:“賢侄,咱們什麽關係,老夫本來不計較的,全是程咬金整日登門慫恿,老夫一時被他迷惑才持刀攔路。再者,你想必也察覺了,老夫壓根沒想追你,哪像程老鬼死命追殺,好像你搶走他小妾似的。”

  聞聲,程咬金茶碗甩向李孝恭,一副潑婦罵街的氣勢戳穿李孝恭的卑鄙言行:“李孝恭,你個不要臉東西,明明是你提議借機敲詐陳弈,希望得到些十全大補丸,怎麽嫁禍給程某了,老夫從未見過你這麽厚顏無恥之人。”

  “程老鬼,你血口噴人,你才需要匯源腎寶昵。”

  “無恥。”

  程咬金針鋒相對。

  一言不合,他們當街毆打起來。

  稍遠處,一處酒樓內,李世民聽見李孝恭,程咬金的言語,瞧著他們當街毆鬥,不禁滿麵尷尬,喝道:“朕身邊怎麽有這兩個瓜慫,把朝廷顏麵都丟盡了,李君羨,快快攔住他們,讓他們與陳弈進宮。”

  “喏!”

  李君羨得令離去。

  這時,姚公公輕聲說:“陛下,不怪河間郡王,盧國公爭風吃醋,楚國騎著的鐵驢筒直太帥氣,小的都覺得蕩氣回腸,熱血澎湃。”

  李世民聞聲,舉起望遠鏡打量著摩托車,喃喃的道:“你說,朕能要來那玩意兒嗎?”

  莫說姚公公熱血澎湃,他看的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恨不得馬上奪過來,占為己有,騎著在長安城轉兩圈。

  姚公公微微躬身說:“楚國公對陛下忠心耿耿,所有物品毫無保留,陛下提議,國公肯定獻給陛下。”

  嗬...

  李世民輕笑。

  說陳弈對他忠心耿耿,他絲毫不懷疑,但說陳弈的物品對他毫無保留,這必須打個大大問號。從杜康酒到貞觀鹽,從望遠鏡到長槍,從鏡子到茶葉,哪次不是他低三下氣去求回來的,或仗著皇帝身份搶回來的。

  眼前這物件,看著比過往其他東西負責多了,陳弈肯定不會心甘情願貢獻出來,他必須好好想想辦法。

  街道上,陳弈已經跑進茶館內,與程咬金,李孝恭保持距離。

  丟人呐。

  筒直太丟人了。

  兩名老將不顧身份公然扭打,作為始作俑者,他跟著丟人。

  這時,李君羨跨步上前,麵色尷尬的阻接:“郡王,國公,陛下請你們與楚國公前往皇宮。”

  “不去,今日不把這老鬼打出屎來,老子哪也不去。”李孝恭嗬斥。

  程咬金怒聲說:“哼,誰怕誰,再叫囂,老子把你打成癱子。”

  “郡王,國公,陛下有請,你們要抗命嗎?”李君羨自知鎮不住兩人,搬出李世民不說,順勢向兩名暴露李世民所處之地。

  餘光撇去,發現李世民挺身站在圍欄處,目光淩厲瞪著他們。

  糗大了。

  兩人觀之,渾身不寒而栗,各自覺得背後冷風森森。

  李孝恭急忙鬆開程咬金衣襟,快速整理著他的衣物朗聲說:“盧國公啊,瞧你不小心,走路怎能絆到昵?”

  “你還說我,身體虛的跟那啥似的,騎馬都力不從心,從馬背上下來,下次小心些。”程咬金拍著李孝恭身上的塵土說。

  酒樓處,李世民一副你們糊弄鬼,秋後算賬的表情。他對陳弈與程咬金,李孝恭之間的矛盾不感興趣,但對摩托車興致勃勃,即使搞不來,自己的也要試試這個新鮮玩意。

  不做猶豫,向姚公公說:“回宮。”

  目送李世民離去,李孝恭,程咬金憤然鬆手。

  “哼,等著,改日再收拾你個老匹夫。”

  “嗬嗬,怕你是龜孫。”

  程咬金,李孝恭針尖對麥芒,對峙,叫板,威脅。

  下一刻。

  他們眼睛齊刷刷轉向陳弈。

  飛的感覺。

  陳弈理當履行諾言。

  熟料,陳弈跨上摩托車,戴上頭盔,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說:“伯父,皇宮見嘍。”

  “哎...哎...”

  李孝恭,程咬金連連招手,試圖追上去攔截,機車轟隆的咆哮聲中,衝起陣陣揚塵,陳弈一溜煙溜走。“可惡,程老鬼,我怎麽覺得你我讓他算計了?”揚塵散去,李孝恭氣呼呼的說。

  “你傻唄。”

  程咬金懟了句,跨上戰馬急追。

  “靠!”

  李孝恭低聲罵了句。

  陳弈騎車抵達宮門處,不幸慘遭守將攔截,一眾禁軍好奇的圍上來反複打量著,怎奈後麵傳來吼聲:臭小子,你敢挑撥我們。”

  聞聲,陳弈收起摩托車,急速跑進皇宮。

  等程咬金,李孝恭走進大殿時,左右圍住陳弈,恨不得拳腳暴揍,怎奈宮殿森嚴,他們不敢造次。“咳咳...”

  屏風後傳來李世民的咳嗽聲。

  隨之板著麵孔走出來,程咬金,李孝恭急忙作揖行禮,怕李世民追究之前的事兒。

  “你們夠厲害啊。”李世民怒聲嗬斥。

  長安百官雲集,聚集著各邦國使團昵,朝廷重臣當街鬥毆,成何體統?

  “陛下,陳弈挑撥離間。”程咬金委屈巴巴的說。

  李孝恭附和:“沒錯,陳弈太陰損了。”

  “再做有辱朝廷之事,繼續閉門思過。”李世民厲聲警告。

  “謹遵陛下教訓。”

  這時,李世民徐徐走下玉階,龍顏大悅打量著陳弈,拍著他肩膀滿意的說:“好小子,有你的,這趟出行幫朕解決三件難題,不愧是朕相中的好駙馬,陳弈聽令。”

  陳弈沒有行禮,詢問:“陛下,你又要賞賜嗎?”

  什麽叫又要賞賜?

  難道皇帝的賞賜這麽惹人嫌嗎?

  李世民傻眼,不悅的瞪向陳弈,看來李孝恭,程咬金的做法沒錯,這小子的確欠收拾。

  不過,陳弈求雨化解旱情,勸降義軍,平息叛亂,挺進高句麗,斬殺敵酋,三件事兒,任何一件事兒,都是彌天之功。

  為他分憂解難,輕鬆化解朝廷危機,使得宇內歌舞升平。

  不容陳弈拒絕,朗聲宣布:“陳弈有功,堪稱朝廷肱骨,即日起,升遷為中書令。”

  中書令。

  我去...去去去...

  陳弈大驚,李孝恭,程咬金錯愕。

  三省六部長官,分別為尚書省的左右仆射,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

  左右仆射與中書令,侍中稱之為真宰相,左仆射居首,右仆射次之,中書令再次之,侍中居於末尾,但地位依然極為尊崇。

  依大唐製度,中書省乃決策機構,負責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根據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均為決策機構,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

  簡單來說,中書省提出策略,門下省負責筒單,尚書省負責執行。

  這麽一來,陳弈直接從執行者榮升為決策者。

  單論官職,僅次於房玄齡,杜如晦。

  陳弈苦澀,按理說加官進爵是好事。

  然而,突然從戶部,工部侍郎成為中書令,讓他猝不提防。

  他爵位奇高,執掌神武。

  這等榮耀,連出自秦王府,有從龍之功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也沒有達到。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再擔任中書令,容易處於風口浪尖。

  北伐功勳,兩名公主的準駙馬,身兼國師,最關鍵執掌神武,有獨立的兵權啊。

  再榮升中書令,難免遭小人妒忌。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