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找死嗎,我送他一程
作者:白止樺      更新:2021-05-20 11:19      字數:2688
  長樂公主歡喜雀躍的歡呼,豫章公主毫不矜持,跳起來撲進陳弈懷裏,好似八爪魚掛在陳弈身上,興奮的難以自持:“郎君,你太厲害了,豫章好喜歡好喜歡你。”

  陳弈趁勢單臂抱著豫章公主,掏出一把雨傘遮雨,也遮住廣場所有人的視線,淺淺一笑品嚐著豫章的朱唇。

  廣場中,已沒有人搭理陳弈三人了。

  “下雨了,下大雨了。”

  “可盼來這場大雨了。”

  ‘久旱逢露,天佑大唐,天佑陛下。

  所有全瘋了,在暴雨中歡呼,道賀,來回蹦躂。

  一眾人久久不願離去。

  人群中,房玄齡首先回過神來,躬身行禮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到天帝認可。”

  “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

  陣陣道賀聲不絕於耳。

  雙喜臨門,李世民表麵平靜,聽著百官恭賀內心卻說不出的高興。

  此事一過,消息傳出去,大大減少質疑他殺兄弑弟逼父篡位的流言蜚語。

  不由得側身望向祭壇處,陳弈撐著雨傘,護著長樂公主,豫章公主徐徐走來,抿了抿嘴唇郎笑:“長樂好甜,為夫恨不得早點把你娶回家,天天品嚐。”

  長樂公主麵色緋紅,素手戳了下陳弈,羞赧的說:“長樂不嫁,免得你欺負人。”

  祭壇。

  祭天之處,陳弈欺負完豫章欺負她。若非雨傘遮掩,肯定讓人察覺。

  “嘿嘿...”陳弈回味著長樂公主的餘味憨笑。

  一行人走上來,李世民快步迎上去,龍顏大悅的說:“陳弈,你有功,大功。”

  陳弈揉著鬢角,神色萎靡,疲倦,一副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說:“陛下,這次累死我了。”

  長樂,豫章聞聲麵不改色,心裏暗暗埋汰陳弈,這人也太壞了,適才霸道的欺負人,回到父皇母後麵前又成乖寶寶了。

  嵐萱,蓮心,青蘿三美不知情,快步上前攙扶著陳弈。

  李世民幫著陳弈撐起傘道:“朕知道你辛苦了,讓禦膳房備禦膳,朕好好款待你。”

  “陛下,我該回去休息休息。”陳弈稍稍頓了頓,微微提高聲調說:“另外,這雨也就在關中附近,其他地方旱情尚未緩解。”

  關中地區。

  範圍不小了。

  李世民攙扶著陳弈,望了眼後宮女眷道:“既然你能求雨,休整兩日趕往各地,緩解旱情。早點把你與臨川的婚事定下來。”

  語音剛落,韋貴妃把臨川公主推上前來。

  她聽聞陳弈北伐時,皇帝許諾陳弈凱旋,將與臨川公主定下婚約,等臨川公主到了嫁娶的年齡嫁給陳弈,結果豫章公主偷偷溜出宮,引起皇帝,皇後震怒,這樁婚事無疾而終。

  然而北伐歸來,陳弈在朝堂聲望越來越高,宮變救駕,祈福求雨,無不彰顯出過人的才華。

  論權勢,論謀略,論財富,陳弈皆為大唐年輕一輩中的翹楚。

  加之,近來韋家參與宮變,幾家偏房被抄家,韋家聲望嚴重受損,若能湊成這樁婚事,借助陳弈的權勢,對皇子,對韋家,為她皆有利。

  難得陛下再次提起,臨川公主恰好在場,絕不能錯過良機。

  臨川公主踉蹌而來,韋貴妃笑盈盈說:“陛下英明,臨川整日念叨楚國公昵,是該提早定下婚事。”

  “臨川見過楚國公。”

  臨川公主麵容羞澀,欠身向陳弈行禮。

  早先傳聞父皇給她與陳弈訂婚,最終不幸擱淺。

  後來傳言陳弈數次提及,父皇沒有同意,也沒有否決。

  陳弈早在長安聲名鵲起,乃百官之首,士子之首,美名傳遍長安。

  今日陳弈求雨成功,肯定名揚天下。

  陳弈望了眼臨川公主,微微抱拳作揖回禮。

  臨川公主遠沒到古代適婚的年,他嘴上說說而已。

  何況李世民計劃把臨川公主當做他求雨的獎勵品,這絕非他所願,陳弈側身道:“陛下,即使把臨川公主許配給我,也求不出雨了。”

  這場求雨,他消耗的聲望值不少。

  未來福禍難測,任他再古道心腸,也不能不顧自己安危。

  “怎麽說?”

  李世民麵容疑惑的詢問。

  適才輕鬆求雨,怎麽又不能求雨了?

  “關中求得,其他地方求不得嗎?”韋貴妃好奇的說,隨之向臨川公主點頭。

  聞聲,李世民讚同韋貴妃的說法,為何突然別的地方求不出雨了:“若化解各地旱情,朕重賞,封你做王爺。”

  謔。

  百官聞之嘩然。

  大唐立國以來尚未出現異姓王,陛下計劃為陳弈破例嗎?

  一時百官齊刷刷的望向陳弈。

  求雨,對陳弈而言粘手即來,封王指日可待。

  嗬...

  終於大方了次。

  陳弈心裏暗笑,麵色不改的說:“陛下,天意不可違。逆天改命,定然招來禍端,對你,對我,對朝廷均不好。”

  這…

  李世民信奉道教,不敢違背天意,擔心逆勢而為遭遇報複。

  百官也詫異,封王,陳弈竟然不為所動。

  “陛下,楚國公求雨保住關中,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至於其他地方,朝廷陸續救濟,興許能挺過難關。”房玄齡建議。

  “陛下,袁天S堅持說半月後各地普降甘露,理當順勢而為。”杜如晦虛弱的說。

  “是啊,強行改變天意,若天帝懲罰,造成赤地千裏,則得不償失。”蕭禹鄭重的說。

  再者說依陳弈大是大非麵前絕不含糊的性格,若能連續祈福求雨,肯定絕不含糊。

  “是朕著急了。”

  李世民思索片刻慚愧的說,這場夏雨足以緩解關中旱情,加之陳弈幫他鞏固皇權,已是雙喜臨門,怎能得寸進尺,不知滿足昵,捋著胡須說:“今日祈福求雨,陳弈功不可沒,封為國師。”

  不等陳弈吱聲,李世民好似突然想起什麽,來回度步打量著陳弈詢問:“駙馬,你屬於那個教派,朝廷為你修建廟宇或道觀,享受天下百姓香火朝拜。”

  又來?

  李世民把他視作宗門弟子,過分了哈。

  陳弈理了理官服,他大好青年怎能與鬼神為伍,尷尬的說:“陛下,我俗人一枚,不屬於任何門派,至於教派什麽的,更談不上。”

  “陛下,楚國公舉止飄逸,頗有幾分道骨仙風,肯定與道門有緣。”李孝恭說。

  太子走上來,附和說:“陛下,肯定是李氏始祖保佑大唐,庇護父皇。”

  得。

  陳弈聽明白了,李世民與百官非把他與道門扯上關係。

  唐朝尊老子為祖先,奉道教為國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重申“朕之本係,起自柱下”

  陳弈頓了頓,順水推舟說:“我的確是俗人,但細說起來祖上也有道門宗師,幾代先祖受教頗深,陛下修建道觀也無妨。”

  “好。”

  李世民慢搖的說說。

  這時,韋貴妃打量著陳弈,再望向李世民,輕聲說:“楚國公求來甘露,澤被蒼生,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是否把臨川也許配給楚國公?”

  李世民內心在滴血。

  把長樂,豫章許配給陳弈,他已經肉疼不已,非要再搭上臨川嗎?

  臨川公主垂首不語,餘光偷偷瞥向陳弈。

  長樂,豫章唇角勾笑,側首望向陳弈,暗暗嘀咕把臨川許配給陳弈,他還不欺負自家三姐妹,也太便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