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邊塞之事
作者:白止樺      更新:2021-05-20 11:19      字數:2764
  砰!

  一聲洪亮的槍響,陳弈擊斃頡利胯下戰馬,使朱雀街氣氛越發肅殺。

  “頡利,你這雜碎,皇帝留你性命,你卻覬覦本將軍的公主,找死嗎?”

  頡利重重的摔下馬背,倉皇起身後殘兵聚團把他護在中央。聽聞陳弈質問,頡利急忙抹去額頭冷汗。

  誰能料到陳弈率軍破局,逆轉長安局勢。

  前一刻,他趾高氣昂叫囂生擒李世民。後一刻,他即將再度淪為陳弈的階下囚。

  一想起北伐凱旋途中,屢次遭遇黑騎將領暴打,頡利不堪其辱,鏘一聲拔刀架在自己脖頸,仰首郎笑:“哈哈哈,今日之敗,非我不如李世民,非我不如李世民。”

  “額利,快放下刀。”侯君集叫道。

  頡利不能死!

  若死,必須是朝廷律令判處斬立決。

  “侯君集,沒人能審判本汗。”頡利大叫,一刀抹過脖子自盡。

  “可惡。”

  侯君集氣的大罵。

  陳弈策馬上前瞥了眼頡利屍體,發現他死透,傳令道:“曹繼叔,斬下頡利首級掛於東門,以儆效

  尤。”

  “賢侄,這恐怕不妥。”侯君集焦急的說。

  頡利乃北疆之王。

  一代梟雄昵。

  把他首級懸掛於東門,容易招來非議。

  “賢侄,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爾等額利舊將,歸順於神武軍,此舉容易激怒他們,恐再招來兵變。”程咬金建議。

  長安,再經不起折騰了。

  絕不能激怒阿史那思摩等頡利舊將。

  “伯父。”

  “不能再以德報怨了,今晚的教訓不夠深刻嗎?”陳弈朗聲說:“半刻前,額利計劃殺陛下昵。”

  侯君集,程咬金,尉遲恭等微微頷首,示意右衛護院誅殺剩餘的殘兵,領兵向皇宮而去。

  皇宮。

  朱雀門。

  氣氛凝肅,好似拉滿的弓弦一樣緊繃。

  李世民麵色平靜,瞥了眼薛仁貴帶來的黑騎,再瞧瞧李淵身旁的元從禁軍,終於底氣十足,冷語說:父皇,束手就擒吧。”

  今晚災禍突生,他們父子關係徹底破裂,所有親情煙消雲散。

  對李淵,他絕不留情。

  李淵麵色淒苦,仿佛霜打的茄子蔫裏吧唧。

  三年籌劃,他沒想到自己是這種結局。

  複辟在望時,陳弈橫空出現。

  今陳弈引神武軍,南衙殘兵控製長安,他再想有所作為已是做白日夢。

  皇宮內,薛仁貴,陳孝祖與黑騎氣勢洶洶,忠於李世民,憑他身邊千餘禁軍難以逆轉了。

  唉…

  李淵認命似的歎口氣。

  天不遂人願啊!

  他慌了,怕了,擔心李世民當場殺掉他。

  但籌備已久,又不想放棄。

  李世民觀之,神情越發氣憤,冷酷說:“父皇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你沒機會了。”

  已背上殺兄弑弟的罪名,若非顧忌背上殺父弑君的惡名,淪為楊廣之流,他恨不得揮刀摘取李淵首級。今晚之變,與謀反作亂無疑,使長安無辜百姓死傷良多,他皇帝聲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釁。

  李淵,罪不可赦。

  李世民發現李淵麵不改色,不禁怒從心起喝道:“薛禮,陳孝祖,拿下太上皇,阻擋者,殺無赦。”聞聲,薛仁貴,陳孝祖與黑騎快步推進,元從禁軍拔刀相向。

  “罷了,罷了,一切都是命,萬般不由人。”

  李淵微微閉上眼睛,四麵元從禁軍見狀收起長刀不敢再造次。

  “送太上皇去翠微宮。”李世民喝道。

  既然撕破臉皮,他該奪回太極宮了,是時候做真正的皇帝了。

  “哈哈,哈哈哈,為了你可憐的名聲,你還是不敢殺朕!”

  李淵聞之郎笑,前行中突然止步回頭,朗聲說:“今晚朕沒有輸給你,而是輸給陳弈。”

  他至今沒明白,為何阿史那思摩等頡利舊沒有配合城內的兵變起義,導致陳弈率領軍進城。

  但凡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爾,契宓何力等一人起義,攻守之勢異也,他不至於落得這等下場。“哼!”

  李世民怒哼,休想挑撥他與陳弈。

  是夜。

  神武軍血洗長安殘兵。

  黎明時,神武軍,右衛,不良人清水洗地。

  清晨。

  一夜未眠的長安百姓,陸陸續續走上街道。

  赫然發現長安正街,朱雀街兩旁建築損毀嚴重,很多地方仍冒著輕煙,街道內血腥味濃重,神武軍巡邏,驅車運送屍體,不良人快速滅火。

  昔日繁華的長安,近乎毀於一炬。

  皇宮。

  太極殿。

  百官林立,氣氛森嚴。

  李世民麵色森森,聽著房玄齡匯報。

  昨夜殘兵起義,長安數百家商鋪慘遭流民洗劫,上千無辜百姓死於非命,南衙衛軍折損兩萬多人,毀於戰火的房屋不計其數。

  影響甚大,波及甚廣。

  陳弈聽著房玄齡枯燥的匯報,疲倦的打著哈氣。

  思緒神遊時,李孝恭胳膊肘撞了下他低聲道:“陳弈,陛下問你話昵?”

  “陛下?”陳弈麵色尷尬。

  李世民惱怒的瞪了眼陳弈,朗聲說:“百官建議發放糧食,安撫流民,你有何良策?”

  安撫流民?

  安撫毛線啊。

  昨夜流民洗劫長安商鋪,他也損失慘重。

  ‘‘陛下,此舉不$。”

  陳弈頓了頓說:“與其免費發放糧食,不如招募流民翻修昨夜損毀的建築,一來免於流民吃白食,各地流民聞訊聚集於長安,二來能盡快恢複長安秩序。

  另外,該趁機修建各類大作坊,擴展鹽業,紡織業等。”

  “妥。”

  李世民當機立斷:“玄齡目光如炬啊,陳弈你來負責。”

  臥槽。

  陳弈驚呼。

  走神時,他錯過了什麽?

  “陛下,此事理當戶部尚書負責。”陳弈瞥向戴胄,朝堂內不見戴胄蹤跡。

  “昨晚戴胄遇襲。”李世民淡淡的說:“你斂財手段不凡,暫時負責戶部事務。”

  在陳弈走神時,李世民君臣陸續定下各類計劃,譬如安撫補償百姓,減免長安商賈稅賦,擴軍等,百官各司其職,各有重任。

  這…?

  陳弈神色懵逼。

  他還兼著工部侍郎昵,李世民把他當驟子嗎?

  不禁瞥向李孝恭,李孝恭推倭說:“某負責為淮南王李神通治喪。”

  望向尉遲恭,尉遲恭急忙說:“某前往關內道,清剿各州殘兵。”

  不等他看向魏征,魏征直接說:“某不善經濟。”

  拒絕不掉,陳弈被迫答應。

  隨之,陳弈掏出虎符,躬身說:“那我把神武軍歸還給陛下吧,免得再有變故,皇宮處於風口浪尖。”此言出,侯君集即刻附和:“陛下,必須組建北衙禁軍。”

  昨晚他們差點讓元從禁軍害死,非皇帝嫡係軍隊全靠不住。

  堪平殘兵叛亂,誰敢保證流民不起義。

  李世民在考慮此事昵。

  元從禁軍逼宮,他差點被迫禪位,北衙是該組建一支效忠他勁旅。

  望著陳弈呈上來的虎符,李世民朗聲說:“陳弈,由你掌兵朕放心。”

  昨晚他屢次懷疑陳弈領軍嘩變,若陳弈坐山觀虎鬥,或者倒戈向太上皇,他徹底涼了。

  陳弈堅持己見,呈著虎符說:“陛下,該由你執掌神武軍。”

  兵變之事,李世民心有餘悸,卻沒有接過虎符:“朕相信你。”

  “陛下,這不是信任的問題,北衙必須駐紮精銳,否則下次叛亂昵。”陳弈態度誠懇,繼續說:“目前流民仍威脅長安安危,旱情沒有緩解之前,以以工代賑之餘,招募身強體健的流民添補各衛損失,重新訓練一支勁旅。既能強軍,也能緩解長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