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6-25 12:13      字數:4373
  第272章

  ??時令已進入五月,天上還沒下一滴雨,老百姓遇到了十年未遇的幹旱,去年就是春旱和秋旱,莊稼收成減半,在這嚴酷的事實麵前,擺在縣委縣府麵前的不單是跟敵人的鬥爭,更主要的是老百姓和戰士們的吃飯問題。

  ??在四月六日,縣委就向基層黨組織發出通知,要求黨員幹部都要認真學習《新華日報》三月二十七日發表的《春耕運動已至緊要關頭》的社論。

  ??通知要求每個黨組織必須成為堅強的生產堡壘。黨員必須成為生產模範,帶領根據地人民迅速掀起春耕生產建設高潮,在生產中培養勞動英雄。

  ??十四日,壺關縣抗日根據地以民兵為骨於,組織起十九個“春耕保衛團”,其任務是:圍困敵據點,監視敵人的活動,村與村互相配合,充分發動群眾搶耕搶種。要在立夏的前五天,把根據地十二萬畝秋田全部下種完畢。

  ??五月六日就是立夏,五一就要把下種掀起高潮。但被天旱嚇怕了的老農望著像火爐一般的日頭,挖一把幹巴巴的黃土,臉上皺起了舒展不開的眉頭。空曠的田野上沒有幾個耕耘者的身影。

  ??麵對群眾在嚴酷的環境下的悲觀失望的情緒,縣委縣抗日機關遵照上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指示,發出了“生產自救、節約渡荒”的號召,不管老天下不下雨都要在立夏前播下希望的種子。要求:

  ??1、思想動員、提高士氣、克服黨員幹部和群眾在嚴酷環境下悲觀失望的情緒。

  ??2、領導帶頭,身先士卒,與人民群眾一道共渡難關。

  ??3、發動了廣泛的群眾運動。

  ??4、減租減息與生產渡荒相結合。

  ??5、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節約。

  ??6、抗災救災與戰鬥相結合。

  ??全縣軍民要十分重視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從長遠著眼,厲行節約,備戰備荒。

  ??為了提高黨員幹部的士氣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縣委提出了生產渡荒,人定勝天的目標。為了減輕群眾的負擔,軍隊與縣府都在根據地安口、盤馬池、郭家駝、雙井一帶進行了開荒種菜,與人民同甘共苦,同食康菜,縣委書記李唐縣長侯國英親自帶隊上山開荒。

  ??花籃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 唱呀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 好呀地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 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呀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 與呀往年不

  ??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 鮮花開滿山 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 處處是江南 是呀江南

  ??又學習來又生產 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範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範

  ??……

  ??現任壺關縣婦救會主席的江濱在雙井給開荒種菜的幹部戰士們唱起了正在流行的南泥灣之歌,這是四一年三月,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了作為陝甘寧邊區南大門的南泥灣,一邊練兵,一邊屯田墾荒時候的真實寫照。

  ??縣長侯國英聽到了這首歌,感覺比他苦口婆心地在同誌們麵前高一聲低一聲地講這講那要強十倍,就找來江平讓把這首歌變成我們壺關的歌才有勁,並且還要讓她成立一支歌唱隊,把同誌們的心勁兒都唱起來。

  ??江平接受了縣長交給她的任務,就抽空到牛居村抗日高小找到丈夫夏馨雨和宋世洪,宋世洪聽了非常高興,她說自從她跟江平到地委學會了南泥灣這首歌後就已經把歌詞變成了我們的,寫在了她的日記裏。

  ??江平等著宋世洪給她拿出了她的筆記本子,看到上麵寫道:

  ??羅鬆背轎頂山,雙井像口大池塘。

  ??池塘裏麵枯又幹,打虎嶺上寒氣旺。

  ??山澗野雞無吃喝,狼蟲虎豹沒口糧。

  ??黨政軍民齊上陣,獨立營戰士來開荒。

  ??……

  ??“寫的好呀!可是怎麽能像南泥灣那樣唱出來”。江濱問。

  ??“這還用發愁嗎,守著個大文人大詩人。”宋世洪指的是夏馨雨。

  ??於是她們就去找到夏馨雨。夏馨雨是個多才多藝的文化人,作詩作曲寫寫畫畫都不在話下,要不開辦抗日高小這個重任也不會交給他。

  ??打虎嶺轎頂山,聽我來唱一唱。

  ??來到了雙井山,太行山之巔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雙井山,隻有風吹的枯草淚汪汪。

  ??孤獨的石頭,山雞的吟唱。

  ??如今的雙井山,與往年不一般。

  ??枯草沒了,風綠了禾苗,雨浸了黃土沙崗。

  ??羅鬆背轎頂山,聽我來唱一唱。

  ??來到了大井山,是朱老總的劃界線。

  ??界南是山,界北也是山。

  ??往年的大井山,唯有磨刀霍霍的閃光。

  ??頑匪的侵擾,百姓的悲涼。

  ??如今的大井山,與往年不一般。

  ??眼淚沒了,老農笑開顏,看到了練兵場。

  ??……

  ??立夏過了,根據地的人民就在嘹亮的歌聲裏度過了整個春天。大家的心是熱乎乎的,雖然沒有了濕氣但人氣旺盛。

  ??根據地還讓江平和宋世洪組織婦女、秧歌隊,開展田間地頭宣傳,組織黨政軍民裏的文化人進行詩歌創作、詩歌朗誦等活動,活躍了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是黨政軍民忘記了災荒給大家帶來的憂愁和煩惱。

  ??大旱了一百八十天的壺關人民,真的是曆經了曆史上罕有的大災荒,天災人禍橫行。

  ??在頑固派占據過的壺關南部,陵川、高平、晉城等地,更所謂是“赤地千裏,民有饑色,野有餓孚,哀鳴遍地,嗷嗷待哺,白骨堆集”。就像壺關河郊溝還有父吃子肉的現象,陵川大地還有無人之區。

  ??在這大災荒之年,壺關抗日機關,除領導人民生產自救,節約渡荒外,黨、政機關本身也以身作則節衣縮食,進行生產自救運動。

  ??縣委書記李唐、縣長候國英領導黨、政機關全體人員,以身作則,一麵工作,一麵在縣府駐地大井村的南山、轎頂山北坡和羅鬆背等地,親自開荒種田一百一十餘畝。

  ??利用旱井裏的水,收糧菜萬餘斤。除機關自給外,還以一部分支媛了當地群眾食用。

  ??縣獨立營在打虎嶺開荒種地,主要種植山藥蛋、羅卜,使黨政幹部、部隊的同誌們和群眾都看到了希望。

  ??就在糧食度荒的艱難時期,日寇在經濟上也趁機對我根據地就行擠壓和掠奪,為了貫徹上級在經濟上“發展生產,調劑有無”的政策,由工商局長車轟成立了縣貿易公司,商店先在店上開設,隨後移到固村。

  ??商店的任務就是對敵開展經濟鬥爭,通過收購從敵占區運進軍需和民用等物資,再到山則後長治貿易貨棧收購從長治縣、長子縣運送過來的軍用民用物資,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送到我們的根據地。

  ??對內發展生產,調劑有無,繁榮經濟,主要收購食鹽、棉花、皮麻、糧食等。在收皮麻這一項,每天要收購四五十個小商小販的商品,都是用擔子跳。

  ??常行頑固縣長馮铖季聽到回報總感覺他在常行的時日不多了。

  ??他是壺關、平順最早的國民黨書記,眼看著壺關的共產黨在一天天壯大,壺關的(頑)縣府之所以在常行能夠生存下來,主要是二十七軍在硬撐著。

  ??馮铖季是個政治界的老手,他學著他的上司那一套哲學,生存就是真理,日寇的鐵蹄馬上就會朝他的老巢踩過來,共產黨八路會搞遊擊,而我們這些人能幹什麽。

  ??現在他一心想著自己將來的出路,他心裏明白,共產黨興師動眾在界北搞大生產運動,開荒造地,又唱歌又跳舞的,就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

  ??前年壺南縣委書記在他的手裏被折後,對壺關縣共產黨八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接下來就是莊頭共產黨編村村長和固村的共產黨村幹部,他沒有辜負上司對自己的希望。

  ??自太南戰役後,共產黨八路是一路順風,二十七軍新兵營叛變,行頭保安營遭殲,就連他的公安局的警士有的都在悄悄反水。

  ??馮铖季找來保安營營長萬民緒問他最近見“蠍子”來沒有,蠍子是馮铖季在來常行時安排在共產黨八路內部的奸細,萬民緒是他安排在鬼子內部的奸細,叫“錐子”。

  ??壺南縣委撤走後,鉗子很少在壺南露麵,而這個“錐子” 萬民緒卻在壺南和蔭城、西火、陵川的鬼子身邊活動頻繁,他看出來這個萬民緒是真正成了鬼子的“漢奸”了。

  ??麵對他現在的處境,眼前這個萬民緒是給他幫不了什麽忙的,唯有在共產黨那麵的“蠍子”才能給他提出點什麽建議。

  ??他跟萬民緒和隱藏在共產黨陣營裏的“蠍子”都是閻長官時期的官員,他們都是奉命來到壺關跟他一起為頑固派效忠的,如今他感覺是一個孤家寡人了。

  ??萬民緒說:“蠍子是怕共產黨把他挖出來,隱身循足了。”

  ??“固村的共產黨不是他搞得?”

  ??“他也沒有露頭,是下麵的兄弟們搞得。”

  ??“你能見到他嗎?”

  ??“很難,現在他在壺北,除非他回來。”

  ??馮铖季憂心忡忡,看來他得親自出馬了,他不能容忍這個蠍子做兩頭都吃香的人。

  ??不過現在他手下還有兩個貼心的隨從,他奉命來到常行的時候,他還帶來了兩個心腹牛小西和喬達。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