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0 09:08      字數:3180
  第203章

  縣子弟兵獨立營在教導員車敏的帶領下,配合主力參加了“百團大戰”,連續攻破東長井、河口等日軍據點。組織力量破壞東崇賢村的木橋,獨立營戰士在周圍埋伏,狠狠打擊了出發“掃蕩”的日軍。鼓舞了根據地軍民,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在配合八路軍進行百團大戰的同時,根據地派在涉縣溫村學習的劉保杏(化名江平)劉寶花(化名聖依)來領導各村婦女進行解放思想,掃除封建,走下炕頭,走上田間,著裝上陣,參加農業生產和“堅壁清野”的運動。

  同時,在平順縣候堡參加民族革命中學學習的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的學生趙麥玲、王化、郭芳芳等女同誌和平順縣委成員,江平的未婚夫夏馨雨也來參加這次運動。

  趙麥玲是壺關縣神郊村(南岸上)人。出身在一個中農家庭,她跟年近花甲的母親相依為命過著僅可溫飽的生活,沒機會上學讀書,三七年與犧盟會員蓋良弼同誌結婚。

  三八年蓋良弼投身於抗日決死隊三縱隊工作。三九年夏季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轉戰到神郊村,學生們學軍事、學政治、大搞民運工作。抗大女生隊的學員,經常到趙麥玲家,講抗日救國和解放婦女的道理,也經常召開群眾會,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由於封建家庭關係,老人不願讓趙麥玲參加群眾集會,但在抗大女學生的啟發下,終於衝破了家庭的束縛,走向社會,學習抗日高於一切,不抗日活不成的道理。

  麵對困難當頭的嚴酷局麵,使趙麥玲開始認識到,黨提出的抗日救國的主張是拯救民族危亡的主張,自己是一個青年人,應該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去。在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思想下,把個人的安危和民族的存亡緊密地聯係起來,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三九年十二月,風雲突變,駐紮在壺南的國民黨頑固派,開始屠殺共產黨人,進攻抗日決死隊,鎮壓人民群眾。黨組織為了保存革命力量,領導跟隨駐神郊村的壺關軍政幹部學校全體人員,緊急向本縣黃花水村集結,並要求神郊方圓凡是住過抗大一分校學生的各村黨組織,要立刻把受到革命熏陶的進步人士組織起來,緊急疏散轉移,以防特務盯梢出賣。

  神郊村離學校最近,抗大分校領導在撤離的時候將自己幼小的兒女寄養在神郊村民(奶娘)家裏,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安全,通過黨組織把孩子們又重新安排了一下,原來孩子們還都是名副其實地在各個奶娘家生活,村裏群眾沒有不知道的,大家還在不時地去看望孩子。可現在不同了,烏雲過來了,要變天了,這些革命的後代不能讓他們受到一丁點的“風寒”。

  這個艱巨的任務上級就交給了趙麥玲,並且把她的丈夫蓋良弼從部隊調回來,共同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為什麽說這個任務艱巨呢,因為那些特務漢奸們一定會在這上麵大做文章,特務們都知道那可是要發財的,部隊都撤離了,這裏就該是他們的天下了,他們都知道那些大領導的孩子就住在神郊。

  神郊村地下黨員丁耀明(抗日村長)、楊青祿(政治主任)早已把領導們的兒女們轉移了,沒想到他們的行蹤也早已被村上的特務盯梢,因為這些特務有的就混在神郊村的民兵隊伍裏,有些已經被駐紮在這裏的國民黨特務腐蝕了,正在暗中偷偷地為他們服務。

  神郊村三十多個民兵和積極分子在一九四〇年二月初(臨過春節前幾天)跟隨軍幹學院往黃花水轉移時,突然發現一個民兵掉隊不見了,頓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經分析確定這個民兵一定有問題,領導馬上派蓋良弼、趙麥玲夫婦帶幾個民兵返回神郊,因為村裏還有我們的同誌,特別是那些被奶娘領著的孩子們。

  丁耀明、楊青祿是在軍政幹校參加的革命組織,並被組織委任神郊主村抗日村長和政治主任。“十二月事變”撤退時,兩位同誌是奉命留在村裏繼續領導村民革命的。他們都是我黨秘密安排的地下革命者,在村上也和一個普普通通的民兵一樣,沒想到裏麵出了特務。

  撤退的同誌們可巧沒有過罷年,隻是小年剛剛過,村裏的群眾才開始準備過年的粘豆包,還想讓同誌們好好地在村上過個年,吃上他們的粘豆包。沒想到悄悄地就走了。

  也就在剛剛轉移的當天,國民黨二十七軍就侵占了神郊村,那個溜號的特務就是要在村裏給那些頑固派的頭頭當向導立頭功。

  蓋良弼他們跑到村上已經遲了,神南、神北都是二十七軍部隊,軍官頭頭都在忙著號房。他們乘亂找到了丁耀明,他說楊青祿已經被抓走了,民兵裏的那個叛徒領著敵人抄了他的家。

  “這下我就心安了,你們快走吧,記住這個叛徒就行。” 說罷將那些寄養在村裏的孩子轉移的地方一一告訴了他們。

  “那你?”

  “我還得安頓一下,萬一那個叛徒已經盯上了我,豈不是你們也走不了了。再說,你們也得通知黃花水的同誌們這裏的情況。”

  蓋良弼他們隻好先走了,這裏離黃花水也不遠,那個叛徒也暴露了他們轉移的地方,十萬火急呀!

  在黃花水集結的同誌們接到蓋良弼他們的回報沒敢停留,第二天即轉移到平順縣寺頭村。

  幾天後組織上接到消息,楊青祿同誌還有幾個沒有撤離的民兵被頑固派殘酷殺害,楊青祿被帶到陵川拷問後犧牲,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向敵人吐露一個字。

  上級派蓋良弼找到丁耀明帶著幾個決死隊戰士將那個民兵叛徒處決。

  為了那些轉移到平順縣剛參加革命的同誌學習文化,進一步接受革命道理,組織上將趙麥玲、王化、郭芳芳、聖依等女同誌送入駐平順候堡村民族革命中學學習。

  在遊風約根據地大搞“堅壁清野”的組織工作,就是在撤退或轉移前收藏物資,使敵人一無所獲,把已成熟的糧食作物,清理收藏起來,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即使進來,也搶不到一點東西, 拿不到一粒糧、一文錢、一寸布、一根針,甚至讓敵人喝不到一口水。

  蓋良弼已經派任第三區區長,妻子趙麥玲來到三區又一次跟他並肩作戰,一塊工作,這在革命最艱苦的時候是上天給了他們一次最大的恩賜。

  江平她們深入到三區各村,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各村的廣大婦女解放思想,破除封建,堅決不能給正在裹腳的婦女裹腳,堅決不能讓有錢的東家和地主娶二房,實行男女平等,讓沒有裹腳的婦女走出家門去挖井、挖地道,以防敵人來村裏侵擾掃蕩,進行“堅壁清野”。

  把糧食衣物家什帶不走的找地方藏好,藏在地道裏或者地窖裏,把吃水的活水井和旱井封好,不要讓敵人發現。把村裏的兒童團組織起來,進行放哨查路條,以防特務漢奸進村。

  在根據地就像是在延安,大家專門穿著軍裝,雄赳赳氣昂昂地在群眾之間宣傳,學文化,學知識。讓廣大婦女看她們的裝束就跟她們不一樣,她們都是新時代的大腳婦女偶像,能蹦能跳,能唱歌,能打槍。

  根據地的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鬧了土改,那些大地主大財主都出了地出了錢,老百姓有地種,打零工也有錢賺。

  江平和同誌們夏季跟群眾下地幹活,特別是不出門的婦女,就連小腳女人她們都動員出門下地幹活了,整個根據地一派歡樂的氣氛。農閑時節,婦女們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打槍,學習打遊擊。

  在根據地的北塢村有一個叫老平頭的貧苦人家,他的家裏有一個女兒,年滿十七歲,名叫平丫惜,長得花容月貌,玉潔冰清的。

  按照她們規定的年齡,這個平丫惜完全滿足參加婦女學習班的條件。可就是三番五次動員她都不肯出門。

  問什麽原因,她也不說,找他父親老平頭,他說:“閨女身體有病,等好了病再去吧。”

  跟她臨近的街坊都說這個平丫惜長得亭亭玉立的,平時也不少出門,沒聽說她有什麽病,怎麽就忽然有病了呢。

  江平覺得這裏麵一定有蹊蹺,便跟趙麥玲親自上門去拜訪老平頭,見了麵他還是那樣的話,說閨女有病纏身不宜出門,等好些了再去。

  趙麥玲就到裏屋叫出平丫惜問她究竟有啥病,讓她看看,還說若有病就要送她到根據地衛生院去治療。

  平丫惜也不說有啥病,眼睛一直朝老平頭看。來的時候她們已經知道這平丫惜沒有母親了。

  因為老平頭不成好在外扛長工染上了煙癮,吸的傾家蕩產,為了買大煙就將妻子平氏借給了別人,還找人立下契約,就是南方人所謂的“典妻”,得到了一筆買大煙的錢。當時平丫惜才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