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0 09:07      字數:3236
  第174章

  針對當前十分嚴峻的形勢,縣長洛鴻章(張衡一縣長調離)找一區區長秦秋文和河口一帶遊擊大隊長劉寶庫等同誌布置任務,先發給他們二十箱手L彈,撤到城外各村,以馬駒、崇賢、東山後、洪掌、山倉、料陽村一帶為後方基地,進行長期的抗日活動。

  再命令劉達飆遊擊隊配合八路軍守住長治日寇來犯的東長井和河口咽喉要道,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

  一區區長秦秋文是下內村人,三八年參加犧盟會,為了打擊阻止日寇往晉莊區遊風約一帶根據地延伸,負責一區的全麵工作。

  他帶領遊擊隊在各村發展自衛隊,也叫遊擊小組,以三至五人為一個遊擊小組,十個村為一個聯防區,成立區幹隊,白天破壞敵人將要經過的交通要道,晚上經常轉移地方,到偏遠山區的農戶家裏隱蔽,睡在農戶的家裏,在地上鋪些穀草麥稈等。

  日軍剛侵占長治後第二天就開始從長治派兵進犯壺關縣城,八路軍三五九旅的一個團約五百人,在距壺關縣城約四公裏的東長井打伏擊。

  劉達飆遊擊隊配合作戰,他們由於熟悉地形,自報奮勇為八路軍帶路。進犯的日寇從西長井村的溝裏往東長井村的平原上進攻。

  八路軍埋伏在東長井的各個高坡上嚴陣以待,這是敵人的必經之路。進犯的敵人為一個大隊(三個中隊約二百多人),正當他們的先頭部隊剛剛進入東長井,大部隊還在爬坡時,我遊擊隊和八路軍便發起猛烈的衝鋒,從各個高地衝向敵人,沒費吹灰之力就把敵人打退。生俘敵人三個傷兵,繳獲一支三八大蓋,我們隻有一位同誌在繳獲敵人的武器時,被敵人咬傷一隻手。

  這是又一次在這裏取得跟日寇戰鬥的勝利,這一事實使群眾認識到日本鬼子也是人,也沒有多大了不起。通過這次戰鬥的勝利,劉達飆遊擊隊迅速擴大,成了一支人數最多,戰鬥力很強的遊擊隊,隊員都來自集店、河口、杜家河、楊家河、壇上、壇坡等村莊。

  就連王家村的王天印也親自來找劉寶庫要他接收了他的民團,他還把武裝民團的一些武器都交給了劉寶庫。

  日軍二次占領縣城後,西街小學校成為了日軍在壺關縣的指揮部,叫“紅部”、“憲兵隊”,紅部首腦叫萊田英夫。

  至此縣委率部轉移到東南山區芳岱村。地委機關由陵川縣平城鎮轉移到南、北行頭一帶。縣黨政機關團體轉移到大井、石盆、郭家駝等村。

  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縣委迅速動員廣大軍民對可能被日軍利用的道路進行破壞,動員交通要道附近的群眾進行疏散轉移,組織群眾進行空室清野,準備跟日寇展開長期艱苦的鬥爭。

  一區區長秦秋文組織起來的聯防區和劉達飆遊擊隊,在夜間負責破壞敵人的交通線(割電線、破壞公路、拆毀橋梁等),騷擾盤踞在壺關城的日寇。

  劉達飆遊擊隊的隊員劉發子和王來有是比較膽大的兩個民兵,他們嫌自己發的土槍不過癮,就乘夜間潛到城裏,在西街紅部門口盯梢,發現一直有兩個鬼子端著三八步槍一左一右地站崗,隔兩個時辰就換一次崗。

  他們兩個人的目的就是要在鬼子的手裏奪到一支三八大蓋過過癮。

  一連去了三個晚上都沒有機會下手,第四個晚上就瞅準了機會,發現一個鬼子丟下槍去小解,他們迅速衝上去將放鬆警惕的那個沒有離開的鬼子製服,搶了他的槍,並順勢拿走另一個去小便的鬼子的槍拔腿就跑。

  他們還沒有跑出北關就聽到城裏“叭!叭!”地放槍,北門口的哨兵是本地的黑狗隊,他們本來就不怕他們,端起被奪來的三八大蓋對著他們瞄了兩下,就被嚇跑了。

  鬼子隻是放了一陣亂槍,也沒有追過來。第二天,劉發子和王來有就在隊員們麵前興高采烈地講解奪取鬼子三八大蓋的故事,等劉寶庫從區上回來,他們不但沒有得到獎勵,還沒收了他們的三八大蓋,蹲了三天禁閉。

  不過,通過劉發子和王來有沒有組織沒有紀律莽撞生闖紅部,使鬼子亂了陣腳,遊擊隊也受到了啟發,他們就選在夜間,隔三差五地,有組織有紀律地潛入縣城朝日寇的住所打槍、扔手L彈。

  敵人摸不清是怎麽回事,如臨大敵,常常是胡亂朝城外射擊,一打起槍來就是大半夜,我們的遊擊隊員早已在家裏睡了覺,還聽到敵人在沒命地打槍。這樣既浪費了鬼子的子彈也讓他們成為驚弓之鳥。

  就這樣,劉達飆遊擊隊很快就在各地名聲遠揚起來,太行軍區報紙刊登了劉達飆遊擊隊日夜騷擾敵人,利用土炮土槍搞得敵人不得安生和配合八路軍打伏擊的事跡,太行軍區還給他們記了一等功。

  與此同時,駐紮在縣城的“萊田英夫”氣的暴跳如雷,這在壺關縣剛剛坐下來,還沒有暖熱屁股就有人敢闖他的指揮部,這還了的,還登上了八路的報紙。

  為了消滅劉達飆的遊擊隊,他派縣城日軍在河口專門蓋起了一座碉堡,碉堡下麵是地洞,上下通,還挖有外壕一道,周邊加有電網。

  在建碉堡期間,壺關縣日寇駐紅部小隊長程田山找村長王天印(劉福祿去世後,擔任王家村村長的王天印擔任了河口主村的村長)要他擔任河口主村維持會會長。

  王天印也不摸這個維持會會長是什麽個意思,也沒有當場答應下來便稱自己老了,給皇軍幫不上什麽大忙了,要耽誤了皇軍的事情。

  其實他是想去找到兒子問問他能不能當這個維持會會長。如今劉福祿已經過世了,也沒有人跟他較勁兒了,他還覺得空落落的。

  第二日劉家老四劉保山忽然來找他,勸他說:“天印爸,還是答應了田山小隊長做個會長吧,還不是跟民國的村長一樣幫皇軍收收錢糧之類,咱們家在縣城的生意日後還得全靠皇軍撐腰做主了,要識時務天印爸。”

  王天印還是沒有跟老三說是答應還是不答應,他說他要去問問兒子王加舉。

  後來他想,這劉家老四在縣城幹什麽?他還來替日本人說服他當這個維持會會長。難道這個王天印當了鬼子的漢奸?

  王天印怕鬼子再來找他,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上了石圪節煤礦,因為兒子王加舉在那裏的興華煤礦公司擔任副經理,又是晉軍第十師軍需處處長。

  到了那裏沒有見到兒子,就聽他的一個同事說:“王經理怕是一時半晌回不來了。”

  王天印問為啥?那同事說:“日本人派人來找王經理擔任日偽幹事,王經理不答應嚴詞拒絕了,聽說日本人要來抓他,他就離開了這裏,他帶家眷可能去投靠晉軍了。”

  王天印一下子明白了。看來這維持會會長不是好當的,要不兒子怎麽拒絕不幹呢。

  日本人在各主村找維持會會長也是找那些家底子厚的人來幹的,因為這個維持會會長主要是幫助他們征收錢糧的,沒有錢糧他們小鬼子也待不住。

  王天印沒有見到兒子就像抽了脊梁骨一樣,若是劉福祿在世的話,這個維持會會長一定是他來幹,他還能站在後麵看看他們的笑話,現在劉福祿走了,莊上就數他為大了,沒有人跟他爭這爭哪了,那些大戶們都是聽他的。

  他剛剛來到家還沒有喘口氣,劉保山就帶著日本人來到他家,一共跟進來五個人,其中上次那個田山隊長,在他身後還跟著兩個端著槍的日本兵,槍頭上鑲著明晃晃的刺刀,還有一個長條瘦猴一般的男子,帶著一副眼鏡。

  那個日本小隊長田山徑直到了他四姨太焦小穹住著的小院裏,見到焦小穹的父親焦太水正領著四姨太生的兒子在捉迷藏。

  焦小穹生了兒子後,王天印就把在外麵扛長工的焦太水叫了回來,除供他大煙抽還給他發工錢,主要就是要求他給他看好他的小家福,他們全家就住在這個小院裏。

  田山見到小家福就彎下腰把他抱起來,從衣兜裏掏出一把糖塊塞到他的小手裏,還學中國話很生硬地說:“小娃娃,吃糖的大大的。”

  小家福也會跑了,也會說話了,劉保山過去讓小家福叫:“皇軍爸爸。”小家福就學著叫一聲:“皇軍爸爸。”拿上糖就去找媽媽了。

  焦小穹領著兒子出來屋子,見到田山眼生,就衝劉保山道:“他保山爸,誰給俺娃糖來,看美的俺家福。”

  劉保山指指田山道:“這位太君爸爸。”

  焦小穹笑道:“還有這名字哩?好聽哩,不是咱村的哩,俺就是眼生。”

  “嫂子上哪裏認識哩,這位太君爸爸可是從日本國來的。”劉保山道。

  焦小穹一聽日本這兩個字,再加上她一眼看到兩個端著槍的日本兵,臉色一下子就煞白了,渾身抽蓄一陣。她聽說日本人就是傷害中國人來的,弄不好就用刺刀挑你,怎今天來到她這裏了。

  發現田山瞪著眼正直溜溜地看她,更讓她害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