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0 09:07      字數:3230
  第169章

  劉寶庫又領他們到支隊去找參謀長高體乾,高體乾說:“二爹這是要讓你們去當兵,隻有參軍拿起槍杆子打鬼子,才能多殺敵人”、

  劉寶庫忽然說:“過兩天固村要招兵,要不二爹就是要讓你們去固村嗎?”

  “對呀,二爹在藥鋪可是說過到時候要通知我們的。”王寶和道。

  二區公所在固村,“八路軍縣幹隊”也在那裏駐紮,這區上可是紅火了,滿街張貼著“團結起來,打到日本帝國主義”、“一人參軍,全村光榮”、“不趕走侵略者決不罷休”等標語。

  還有鄰村的樂隊、秧歌隊、舞獅隊等各圍著一個小圈,就像過節比賽,東南林青莊村的武術隊在村中央紮場子練武,載筋鬥、打拳、耍大刀。

  穿軍裝背長槍的大兵還在街上走來走去。

  將近晌午,從區裏出來兩支隊伍,一支穿著八路軍軍裝,個個身背長槍,雄姿勃勃;一支排著整整齊齊個個胸前紮一朵大紅花。區公所門前,擺放一小排桌子,桌子後麵已經坐著縣裏、區裏的領導和那些穿著軍裝的……

  固村村長馮廣順帶著村警在會場維持秩序:“會議馬上開始了,聚過去,聚過去,擺成陣式,聽指揮。”招呼他們入列,跟著鬧紅火的還有各村村公所的人員和村民。

  場上這些踩高蹺的,耍武鼓事的……都是來給當兵從軍的村民助陣的。

  帶著大紅花的隊伍前排著一個小個子,穿著新發的軍裝,褲腿卷著幾層,衣服塞在褲腰裏,袖子似乎是剪了一截,那紅花紮在胸前把下巴都遮沒了。

  場外的觀眾已經越來越多,還有的從家裏出來就帶著個凳子,就像在戲台前看大戲。

  一位區幹部清了清嗓門大聲吆喝:“大家打打場子,會議馬上開始了,開始了,音樂隊注意了,準備——”。

  然後進入正題:“今天是八路軍,咱們自己的隊伍來區上招兵,當兵是為了什麽,一句話就是保家衛國,趕走侵略者,一人參軍全家光榮,全村光榮,全區光榮。”

  話音還沒落,準備好的音樂隊就開始了,那鼓敲得震天響,那鑼颼颼往空中竄。

  喧鬧了一會兒,一位穿軍服的長官朝連蹦帶跳的樂隊擺擺手,拉開大嗓門講了幾句。再下來就是點名。

  “二爹!”忽然張秀山在人群裏喊。那個穿軍服的長官就是他的二爹張新發,不是他講話還幾乎認不出來了。

  二爹聽到喊聲看到了他們,就伸出了大拇指。

  這時,劉寶庫也來了,就站在他們身後。

  “原來你早就知道?”秦英倉踹了劉寶庫一拳。

  “是王強告訴我的。”劉寶庫道:“也是二爹安排的。”

  這個時候,大家才注意站在台前的那個小個子,劉寶庫告訴他們說:“那是林青莊村的,叫秦書禮,才十一歲。他哥哥秦書忠十七歲,他非要跟著哥哥參軍。

  第二天,張秀山、秦英昌、韓保和跟著二爹走了。劉寶庫和王強親自給他們送行。

  張秀山拿著劉寶貝給他的香囊,劉寶貝說要來固村送他走的,對著劉寶庫他也不好意思說,隻是仰著頭遠眺著遠方。

  劉寶貝已被母親劉氏關在家裏不能出門。

  她是要跟著張秀山去固村的,劉氏也早已看得出來,她不願意在跟劉家毀約,那不是人做的事情,他不管是新時期還是舊時期,不管是民國還是黑國,他們跟東家為他們指腹為婚的時候那可是在二十年前的大清國。

  新兵走後沒幾天,就是農曆四月十五固村鎮廟會,之前幾日就開始有商客張羅廟會的事宜,同時,村裏要請戲班唱戲三天,一般為七至九本戲。

  開初叫“神棚廟會”,即求子生財之會。是敬奉奶奶廟的,村民還在村西、村東和閆家場三處搭有神棚,棚內設奶奶牌位,方圓十幾裏的香客都要到廟會燒香。在集會上再買上自己喜愛的東西,吃飽肚子,然後到戲台看一場大戲,廟會上除唱戲外,還有外來的武鼓事、馬戲等。

  廟會第一天,蘇大本領著一個高大魁梧的中年人來到固村鹽店。自從吳樹修他們大鬧鹽店後,那些不法分子看在這裏無利可圖,便紛紛離開固村。

  現在的鹽店是郭家開的,青年郭來保在店裏當相公,也是大鬧黑鹽店的主要人之一,還經常在這裏陪同吳樹修跟固村進步青年碰頭聚會,宣傳革命。蘇大本是這裏的老熟人了,他們都是二區的骨幹。

  跟蘇大本相跟的中年人是晉南特委委派來壺關縣工委任組織委員的,名叫戴登潤,襄垣縣人,他跟縣工委書記馮克心接頭後,決定趁二區駐地固村鎮廟會之際到那裏開展黨組織工作,二區骨幹蘇大本陪同引領。

  固村是壺關縣東南十五公裏處一個較大的集鎮,七七事變前這裏的青年就接受著進步思想的熏陶,縣工委選擇在這裏開展黨組織工作是有一定道理的。

  離固村幾裏路程的西南橋頭村還有一位在長治縣蔭城鎮東大街三角圪台同懋德雜貨店當掌櫃的申鬥金,他在1935年冬就接受了紅軍派到蔭城的地下黨內蒙古籍趙德尊同誌的革命熏陶。

  趙德尊是陝北紅軍徐海東部派遣到蔭城的,其任務就是發展地下共產黨組織,建設革命搖籃,播種抗日火種,擴大紅軍隊伍,為紅軍東征對日作戰和建立抗日根據地打下基礎。

  蔭城不僅是個古老商鎮,經濟發達,車水馬龍,信息物流暢通,同時也是兵家相爭之地,趙德尊是在前線身負重任後被我黨特意安排到蔭城的,他以在蔭城采購鐵貨作掩護介入商界,物色培養可靠的入黨對象。

  申鬥金這個同懋德商鋪大掌櫃在商界頗有名氣和威望,抗戰熱潮急烈的民眾集中地就是東大街三角圪台申鬥金商店地段,申鬥金又是宣傳抗日愛國的進步人士,常帶領群眾在街上遊行宣傳抗日,因此,他成了趙德尊的首選培養對象。

  趙德尊通過商貿業務手段,主動與申鬥金接觸,了解了他的苦難身世,以及他為人正直樸實,樂於救危濟貧,思想開朗進步,民族正義感強的本色。

  趙德尊認為時機和條件成熟的時候,才向申鬥金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提出了要求,申鬥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拳頭,向黨宣誓,自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一條為國甘灑熱血,為民族拋頭顱的革命路程。

  申鬥金入黨後,趙德尊同誌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來曆和工作目標,講清了地下黨組織將要承擔的神聖使命和重要任務。要求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各種條件,勇敢地擔負起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抗日救亡的各項使命。

  隨後,他們又認真討論商定了黨組織的工作機製、組織紀律、聯係方式,“隻能默默做事,不能告訴家人”等安全保密製度。

  從此,申鬥金便以做生意為掩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一切財物都用在了發展黨的地下組織,投身於我黨抗日救亡運動上來。

  經過申鬥金做工作,先後在蔭城商界莊客中發展了一批地下共產黨員,從而擴大了地下黨的組織,壯大了黨的隊伍。

  申鬥金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曆史使命,一來到自己的家鄉就跟身邊的朋友宣傳進步言論和抗日主張。

  離固村幾裏路的東韓村有他的一位朋友也是同齡人張樹芝,為人正直,辦事老練,要在壺關埋下革命的火種他是首當其選,還有固村鹽店的掌櫃吳樹修,比他小十來歲,他們的認識不但是鄰村,主要是在生意的往來上。

  吳樹修是固村清末秀才吳登生的孫子,吳登生一八七六年從廣東攜全家遷來固村,民國時期為固村編村村長,民國七年創辦固村國民小學,是當時固村的文化之家,培養出來的子弟吳紹堂、吳紹先、吳樹馨、吳樹德為當時吳家四大才子,分別畢業於北大、山大等高等學府。

  吳樹修最早就接受著家庭的新知識、新觀念,長大後在酒店(長治潞酒廠前身)當相公,曾經和申鬥金跟當地販賣私鹽和哄抬物價的不法商販作鬥爭,在村上愛抱打不平,在方圓很出名。

  申鬥金隻要來到家就會和吳樹修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雖然不是同齡人,但信念相同,誌向相同。

  共產黨在壺關生根後,吳樹修在王強的帶領下,跟固村鎮聖帝廟上壺關第二高小的校長、老師及進步學生在鎮上宣傳進步言論,張貼抗日標語,參加縣城的愛國遊行隊伍,參加犧盟分會舉辦的“村政協理員”培訓班。

  蘇大本陪同戴蘇理剛進村西聖地廟濟旱池池口,他們就看見在東麵牆上張貼的一幅“抗日救國,人人有責”的標語,禁不住自言自語:這不就像我們的蘇區嗎。

  蘇大本明白他的意思,解釋道:“這裏是個文化聖地,縣第二高小就在聖帝廟開設,現在被迫停課了,鎮上的一些進步人士都是會寫會畫的年輕人,不但有共產黨的宣傳也有國民黨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