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0 09:06      字數:3360
  第104章

  馮弘儒已聽說官府在到處抓捕“拳匪”,他雖已經卸甲歸田,不想在風頭上找麻煩,可是遇到這事也不能甩手不管,見死不救,好歹他們也是尤太的女兒孫子,再說他們也是隻留尤大母女兩個,又有尤太在府裏,即是有事了也應該能應付過去。

  師傅龍關根跟劉福祿到了馮府見到馮弘儒說明來意,馮弘儒見都是自家人,也是照實說了:“他們都上了東山,無有定處。”

  劉福祿問及女兒劉保童劉保金,馮弘儒說:“有是有三個女子,都是女扮男裝,在此留住一夜便相跟走了,現在府裏就是尤大母子。”

  劉福祿主要是想見到兩個女兒,雖然有點灰心,但是馮大人肯定了裏麵有三個女子,那就一定有她們。

  東山遊風約這一帶,地形奇特,山連山溝連溝,懸崖崎嶇,在這裏躲避藏身倒是個好去處,劉福祿雖然沒有親眼見到兩個女兒,但是心裏已經踏實了許多。

  劉福祿跟著尤太上了一趟東山小西天終於見到了女兒劉保童,他們就在原來靳義堂住著的那個地方躲避。在回來的一路上總是惦記著二女兒劉保蟬,雖然他們都說沒有見到劉保蟬被洋槍洋炮打死,但是也不知道她的下落。

  就是說劉保蟬也許還活著。

  香玉和香桂知道劉福祿要到遙鎮,就想跟他偷偷回栗府見見老爺,赤崗理解她們的心思,這也是人之常情,就拜托劉福祿一路上護著她們,並囑咐若是遙鎮不安全就讓她們趕緊回來。

  臨走時赤崗問劉保童想不想回家一趟,劉保童說:“父親大人也見著了,回不回也不打緊,要回也是想到遙鎮見見大姨的兒子和女兒還有小姨媽彩芬,祭奠一下大姨和姨父的亡靈。”

  劉福祿想讓保童回,他想到了遙鎮說說她自己的終身大事,如今洋毛子也不殺了,“扶清滅洋”的義和拳也不是什麽保家衛國的英雄了,而是成了“拳匪”,讓官府到處抓捕。

  一個女兒家嫁人隨主是正事,走了這一步他這個做父親的就不會為她們操這份心了。趙秀蘋叫她們走的時候,他還以為這兩個女兒的終身大事就不用他操心了,沒想到她們幹的卻是男人們都幹不了的大事。

  自靳義堂置建了新宅劉福祿還是第一次進的,不但院門格式跟他的新宅照做的一模一樣,就連院子裏也是。到了這裏,還以為就是到了他的新宅一樣。

  靳義堂置蓋宅子的時候從開始到收工到全家住進去連一點消息都沒有讓他知道,也許是他們在被扈萬坤趕出潞府的時候他劉福祿就沒有見過他們一麵的緣故,他們以為他就是成心不想見他們的。

  其實,那個時候他正在莊上忙鄉學的事,也是怕見到他們不但起不到安慰他們的作用,反而還會讓他們對他胡亂的猜忌他是去幸災樂禍了。

  最初那個時候,他們是又吸鴉片又納妾的,的確是讓劉福祿一時不適應,對他們未免有點看法,他們在心裏也能感覺到。

  他們之所以有能力置建這個宅子,是他們在山上“落草”後盜搶那些大戶們種植的罌粟所得到的財富,那可是比做任何事都來錢快的買賣。他們到了山上為“寇”,他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花葵夫妻跟彩芬他們就住在一起,花葵開始跟著靳義堂也上了山上,劉福祿幫彩嬌戒掉煙癮後,花葵就重新到了戲班,他現在可是如意班的頭牌,跟他師傅靳義堂一樣,是戲班走紅的台柱子。

  靳義堂讓花葵他們住在他的宅子裏對他跟趙秀蘋有莫大的好處,有了他們,靳義堂夫妻就能放心地離開宅子去辦他們的事情。

  當然花葵夫妻也是一樣,除了住上了安全舒適的大宅院,他還能放心地到戲班演出。

  劉福祿到了這裏,花葵正好在,見到劉福祿畢恭畢敬的,還是一口一個班主班主的叫。

  花葵夫妻最感恩劉福祿的是他幫助彩嬌戒掉了大煙癮,讓他們夫妻能夠安安穩穩地在一起生活,他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宅子裏除多了個彩芬生的兒子外還多了個叫孫氏的女仆,這是靳義堂給彩芬雇用的。

  劉福祿不知道該怎樣告訴他們靳義堂跟趙秀蘋的事,一個每天說人道人的保長現在對著幾個晚輩卻語塞了。

  花葵好像看出來劉福祿的心思,就問道:“班主不是今天才來到遙鎮的吧。”

  劉福祿不由得“嗯”了一聲,爾後帶著一絲疑惑問花葵:“你怎知道?”

  “我看見的,您到了東麵那紅沙溝裏。”花葵道。

  “你怎看見的?”

  “那天我正好回家,見您趕著馬車……”

  “你們都知道了?”

  花葵點點頭,他說他那天看見他的馬車往宅子東麵走過,到了紅沙溝那裏從車上搬下一塊石碑匆匆埋在那裏又匆匆離開。

  他很納悶,也沒敢驚動他,等他走後,他過去才發現新立了一個墳丘,挖開他埋在那裏的石碑才明白了一切。

  家裏所有人見他們提及這事都是悶悶不樂很傷感的樣子。

  他們早已經聽說靳義堂和趙秀萍跟洋人開仗的時候戰死沙場了,他們當然不知道劉福祿將他們的屍骨運回來了。

  官府派兵在遙鎮抓義和拳他們都知道。所以他們在祭奠靳義堂夫婦的時候都是偷偷的,任何過場都沒有走。

  靳義堂的女兒已經長大了,叫靳保貞,長的亭亭玉立跟趙秀蘋就像一個模子脫出來一樣。她沒有上學堂讀書,也許是幹娘王婆跟現在這個孫氏女仆的緣故,保貞小小就把腳纏了,秀氣玲瓏的。

  遙鎮的栗永祿這些時日呆在家裏心裏一直是揣揣不安,他不安什麽?還不是擔心自己的二個小妾忽然回來,一個個哆嗦著小身子跪在他麵前求他為她們說情能逃過官府剿滅“拳匪”這一關。

  前一陣子他作為鎮長在縣衙聽會,就被縣太爺王福新點了一炮,說他是最嚴重的“拳匪”家屬,三個小妾都是紅燈照的,還都是他親自送上去的。要求他把眼睛瞪大一點,別讓拳匪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飛了。若是袒護,他這個鎮長就算當到頭了,弄不好牢裏還給他準備著一快地方。

  縣太爺這話分明是在說他的三個小妾,萬一沒做了洋人的小鬼回來,他知道該怎麽辦。

  栗永祿當時很是委屈,還直接頂撞了縣太爺一句:“您說該怎辦?當初您對我送她們參加義和拳‘扶清滅洋’,還表彰我是有‘民族大義’呢。”

  縣太爺道:“此一時彼一時,嶽飛還是精忠報國的英雄呢,後來怎麽樣呢?”

  現在想起來,在當時他栗永祿也是感情用事,一時心動,想揚點名譽,震震家威,給自己一個臉麵。沒想到卻成了過錯。

  其實栗永祿的心事也不敢告訴別人,送三個已經長大成人的童養媳(妾)參加義和拳保家衛國不光是他純粹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是他的身子骨已經不中用了,他知道他是吸大煙造的孽。

  三個小妾每天都要在他麵前晃來晃去,去到誰那裏也是三眼瞪六眼,擺在那裏的就是一個大廢人。正好遇見義和拳紅燈照招女兵,寡婦妾兒都要,便來了個俠肝義膽精忠報國之舉,將三個妾兒送到紅燈照,沒想到現在成了拳匪。

  開初叫來師爺切算,師爺說:“依卦象看,三個妾兒懸是都能回來了。”

  栗永祿道:“若是回不來,權當她們命短,若是回來呢,我能忍心親手將她們送與官府嗎?”

  師爺道:“我說回不來,她們就是回不來。”

  師爺的話還沒有落下,她們就回來了,齊刷刷立在他麵前,將他嚇個半死。即是她們都裝扮成男人,那香玉、香桂他一眼就認出來了,另一個卻不是香黛,但麵相很熟,報出來才認清是劉福祿的女兒劉保童。三個人女扮男裝,那精神到真像個爺們。

  “你們怎地回來了?沒聽說到處在殺‘拳匪’?”栗永祿道。

  “我們隻是來看看,報個平安就走。”劉保童道。

  “還有一個呢,香黛呢?被洋人……?”

  “不知道,也許還活著,隻是走散了。”香桂道。

  “既是來了,叫廚子給你們做點好吃的,然後帶點銀子另找個去處躲躲這一陣子再說。”

  忽然香玉撲通給栗永祿跪下了,哭哭啼啼的:“老爺老爺,別讓我走了,我還是伺候你吧。”

  這一跪把個栗永祿跪的沒有話說了,心裏酸酸的,她們畢竟是自己的家人啊。“起來吧,吃過飯再說。”

  她們走後,栗永祿問師爺:“你不是說她們懸是回來嗎?”

  “我是說她們懸是都回來。”師爺的話永遠是對的。

  “回來了怎辦,也不能報官府吧。”

  “她們不是說報個平安就走,走一陣子也許世道一變她們都能給免了。”

  “這世道還能變成什麽,除非是老——”栗永祿不敢說出口來。

  “還不敢說哩,人都會死的,這是定律。就是皇上太後也躲不了這一關。”師爺也是含含糊糊不敢明說,這可是正在風頭上。

  若不是香玉給他跪下,栗永祿還不會動那個心思,既然把她們都舍出去了,就當是做回無名英雄,想當初她們總是威風凜凜地在跟洋毛子拚命,他栗永祿臉上也是紅彤彤的沾光。

  香玉吃過飯就又跪在栗永祿麵前哭求將她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