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大明龍旗
作者:風味飲品      更新:2021-05-18 12:00      字數:2243
  阿魯台臉色稍稍一變,他不在乎朱瞻基這麽一個小小的皇太孫,但不能不在乎大明的態度。

  阿魯台的語氣緩和了一些:“這裏自然是大明!太孫此番所言,是何意思?”

  朱瞻基一挑眉,竟然是當著城門前著無數人的麵,明晃晃的拔出腰間的繡春刀,長刀直指阿魯台的狼旗:“和寧王是大明的王爵,和寧王的兵自然也是大明的兵,和寧王的俘虜更是大明的俘虜!”

  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還是我的!

  朱瞻基的意思很明顯。

  阿魯台沒有說話,現在明麵上,他必須要堅定的承認,他阿魯台是大明的一份子。

  朱瞻基沉聲道:“既然都是大明,那就該豎起我大明朝的龍旗!”

  竟然是為了這個!

  阿魯台頓時恍然大悟,再看向朱瞻基的時候,臉上浮出了一絲笑容。

  這位大明朝的皇太孫,終究隻是個好麵子的少年人啊!

  於是,阿魯台順勢開口:“倒是小王的失誤……來人!取上一麵朝廷龍旗,豎起來!”

  阿魯台的獻俘隊伍裏怎麽可能會有大明的龍旗,那些依舊凶神惡煞的騎兵,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倒是禮部的官員反應的最快,立馬是指著城門上。

  “去!按著殿下說的,取一麵龍旗下來!”

  有錦衣衛在燕南飛的指示下,轉身衝進城門裏,不多時便從城牆上取了一麵龍旗下來,鄭重的交到阿魯台麾下騎兵手上。

  阿魯台見自己的隊伍中豎起了大明龍旗,眼神微微閃動,看向朱瞻基:“太孫,這下小王可以入城了吧!”

  “就這?”

  朱瞻基手中的繡春刀並沒有放下,淡淡的反問了一句。

  阿魯台心中怒火頓時上湧,就算是個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更何況他是坐擁無數悍勇草原騎兵的和寧王!

  阿魯台臉色頓時陰沉下來,麵對朱瞻基不悅道:“太孫,凡事皆要適可而止,若你咄咄相逼,本王隻怕稍後要在陛下麵前好好的問一問了,朝廷是不是覺得我阿魯台部,是無足輕重的!”

  “大膽!太孫麵前安敢放肆!”

  在朱瞻基身後的羅向陽,早就忍耐不住,頓時拔出長刀怒聲嗬斥。

  阿魯台輕笑一聲,隻是看了羅向陽一眼,他看得出在朱瞻基身後的這個錦衣衛千戶,此時還身負重傷。他和寧王阿魯台,照樣一刀劈之!

  朱瞻基似乎是沒有感受到阿魯台的怒意和殺氣,神情自若的說:“和寧王,既然代表大明的龍旗已經豎起,那狼旗也就沒有出現的必要了。大明是講規矩的,但也最重君君臣臣,各司其職,本份做事!”

  這是明示,朱瞻基就是要告訴阿魯台,在大明隻能有一個聲音,隻能有一麵旗幟。

  那是皇帝陛下!

  那是大明龍旗!

  城門處早就調集過來維持秩序的官兵,顯然已經看出了太孫和和寧王不對付,幾名百戶眼神交流之後,默默領兵靠近過來。

  若是現場雙方當真拚鬥起來,他們這些真正的大明將士,自然是要幫著自家的太孫殿下。

  和寧王是什麽東西?

  陛下的手下敗將而已!

  阿魯台自然也看清了現場的情形,敵眾我寡,此時更是身處大明京師重地。他阿魯台的勇士們,即使都能以一當十,也抵不過這南京城中萬千大明官兵。

  阿魯台臉色鐵青,不情不願的抬起手:“將狼旗收好!”

  阿魯台的騎兵們感同身受,滿臉憤怒的將代表著他們的狼旗小心翼翼的收好。

  等到手下做完這些,阿魯台默默的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搖搖頭,看向一旁的禮部官員們:“禮部,皇帝陛下召見,武將無旨可否持械覲見?”

  這是禮部的專業。

  禮部官員們不假思索的開口道:“回殿下,任何人無令不得持械覲見!凡有違抗者,以謀逆論處!”

  聽完禮部的解釋,朱瞻基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同樣默默的看向阿魯台。

  阿魯台此時隻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遭遇到的羞辱,都沒有今日受到的大。即使是當年,在草原上向大明皇帝俯首稱臣的時候,也沒有像今日這樣這般屈辱。

  和王寧顏麵盡失!

  “王爺,我們帶著這些俘虜,返回草原!”

  “對!王爺,我們現在就走!”

  “這南京城,我們不進去就是了!”

  “我等為大明死傷慘重,大明卻這般對待我們……”

  “王爺,我們回去吧!”

  主辱臣死,阿魯台在朱瞻基麵前受盡羞辱,他的那些部下哪能不憤怒。前麵重重對待,已經讓他們怒火中燒。現在這大明的皇太孫,竟然還要下了他們手中的彎刀,這是奇恥大辱,他們怎麽願意?

  草原上的勇士,手中的刀隻有死去的時候才會撒手!

  朱瞻基依舊是麵帶微笑,靜靜的注視著眼前的阿魯台,那些草原狼崽子的憤怒,他並不在意,他隻等著阿魯台究竟會有怎樣的反應。

  燕南飛和羅向陽,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像今日這般血脈噴張過。哪怕他們是錦衣衛,哪怕往日他們隻要亮出黑袍下的飛魚服,就能嚇得百官禁聲,小兒啼哭。

  唯有今日,因為他們是大明的人,就能逼得悍勇無比的草原騎兵,逼得和寧王阿魯台無地自容。

  這等快感,是他們從未體會過的。

  周圍的百姓,這時候的感受也大抵相同,這個時候他們也終於知道那位高坐馬背上的少年人,就是他們的皇太孫殿下。這一刻,大明朝皇太孫的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無限拔高。

  有什麽,是比一位不畏強敵,悍然鎮壓的帝國繼承人,更能提振百姓信心自豪的!

  阿魯台臉色數度變化,一時間陰晴不定,甚至於有那麽一瞬間,他都已經準備要拔刀相向,在這南京城外一刀斬殺大明的皇太孫。隻不過,想到前兩次大明朝的北征,以及現在長期駐守在北方九邊的大明雄師,他終究是生生的忍了下來。

  現在轉身離去,返回草原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如同朱瞻基所說,大明朝是講麵子的。現在已經到了南京城外,他若是又帶著人回去,大明朝廷的怒火,會將整座草原上的草燒光。

  打又打不得,走又走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