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調解不成
作者:遍地滄桑      更新:2021-05-18 11:10      字數:2422
  裘良跟賈瑞私交不錯,也了解賈瑞的本事。

  賈瑞如果沒有一定的把握,也不敢這樣挑戰國子監。

  他本來想給雙方調解一下,低調處理這場糾紛,雙方別撕破臉皮。

  現在一見到高進達也是這樣一副傲慢的態度,心思就變了。

  他現在也很希望賈瑞能夠贏,讓國子監斯文掃地,在整個神京城丟臉。

  “東城能把貴監如何,我不知道。不過,大人知道東城兵馬司指揮使是何人麽?”

  “哼,一個小小的七品指揮使,我還懶得去關注。”

  好吧,這恐怕就是你自己作死了。

  “我就告訴大人吧,他就是賈瑞賈天祥。今年的新科進士,榮國府和寧國府賈家的人,如今還主持賢德妃省親別墅的事情。”

  “文昌星君句讀法,文昌星君數字,那首《木蘭詞》,就是他的作品。”

  “哼,便是新科進士,幾個丫鬟還敢向我國子監的算術監生挑戰?咦?你說什麽?《木蘭詞》是他寫的?”

  高進達突然醒悟過來。

  “不錯,就是他,人稱文昌星君的弟子。”

  “世上哪裏來的文昌星君弟子?怕是沽名釣譽,招搖撞騙之輩吧?”

  武主簿不屑道。

  “各位大人,此事已經轟動全城,比試那天,定會有許多人來觀戰,屆時我們南城兵馬司會來維持秩序,告辭。”

  說完,裘良和衛若蘭就離開了敬一亭。

  到了大門口,還有很多監生們,圍在挑戰書前麵,憤怒地指責東城兵馬司。

  聽他們的論調,大多是東城兵馬司竟敢瞧不起國子監,這一回國子監一定要給狂妄之徒一個教訓之類的話。

  至於國子監是否欠人家錢,是否應該還錢,則沒有人提起。

  “若蘭,我此刻才明白,賈瑞為何會這樣做了。不這樣做,國子監真的不會還錢啊。”

  “那個武主簿也就罷了,就連祭酒大人都是如此,著實有些令人可悲。我倒是很希望賈瑞能贏了他們呢。”

  “唉,賈瑞雖然有些才幹,但這裏畢竟是國子監,藏龍臥虎,賈瑞贏?我看沒有可能。”

  “嘿嘿,那可不一定。不過,即使賈瑞輸了,他也沒什麽可在乎的。即使國子監贏了,人們也覺得應該的。”

  “無論是輸是贏,這回國子監都丟臉了。”

  “我倒是希望國子監能贏。”

  衛若蘭說道。

  “這是為何?”

  “如今衙門欠商家的錢,幾乎到處都有。賈瑞那裏,隻有一個東四牌樓,市場也不算太大。”

  “咱們這裏的崇文門和大柵欄,可是京城的鬧市,商家更多。”

  “若是賈瑞贏了,這些商家受到鼓舞,也上吊、投河、跳井的逼咱們幫他們要賬,咱們怎麽辦?”

  裘良猛然驚醒。

  是啊,如果真的如此,那可就是南城的噩夢啊。

  就憑自己南城兵馬司的本事,哪裏有那個本事去給他們討債?

  “這個……,其實也不用著急。賈瑞想討債,也沒那麽容易。”

  “國子監這一關,他就很難過得去。便是過去了,巡捕營、京營、順天府那裏,哪一家是好對付的?”

  “隻要賈瑞敗了,那些商家就不會找咱們。”

  “但願如此。不過賈瑞機智百出,這段時日你不在家,不知道詳情,這個家夥確實很有些本事,不服不行。”

  “便是他有本事,就憑他一個人,唉,算了,如今這時局,不好啊。”

  “西北那邊時局如何?”

  “別提了,十室九空,荒蕪遍地,到處都是饑民,流民到處流竄。”

  “就沒有人救濟流民,平定騷亂麽?”

  “雖然有,但是又哪裏平定得過來?又有幾個人會去安撫流民?”

  “你不是送去了不少官員麽?”

  “嗬嗬,送去多少官員,又有什麽用?一幫新科進士,吟詩作畫,談論風月還行。一沒錢,二沒兵,到了陌生的他鄉,能做什麽?”

  “這一路上,我嚴加看管,竭力安撫籠絡,還是有三個人半路棄官逃跑。便是沒跑的,到了那裏,能活幾天都不知道呢。”

  “局勢已經惡化到了如此地步?”

  “唉,在京城裏,覺察不出來太多。到了外麵才知道,比我們想想的差得多。不是一地兩地,而是到處如此。”

  “內亂加上邊患,我覺得,咱們在京城的好日子,也未必能長久。或許將來咱們也得出去做官呢。”

  “若是到江南還好,若是到了西北和北邊,怕是九死一生。”

  “算了,也別想那麽多,走一天算一天吧。你先回去,我到賈瑞那裏看看去。”

  跟衛若蘭分開,裘良就到了東城兵馬司,見到了賈瑞。

  “哎喲,裘大哥何時回來的?快快請坐。陳奎,沏茶。”

  “昨天剛剛回來的,到吏部複命,又到國子監去了一趟,就到你這裏來了。”

  “你那個朋友馬福山已經出了潼關,叫我回來告訴你一聲,不用惦記他。”

  “西北局勢如何?”

  唉,裘良長歎一聲。

  “哀鴻遍野,流民遍地,非下大力氣,怕是難以收拾。”

  “已經到了如此不堪地步?”

  “不僅僅是潼關以外如此,便是潼關以內,也是風雨飄搖。我們在路上的時候,就受到了劉二成流寇的襲擊,幸虧跑得快,才免於一死。”

  賈瑞突然一怔。

  “等等,裘大哥,你說劉二成流寇?”

  “對,就是劉二成,去年還在運河上作案,殺了信王府家人,當時京師還曾經通緝他,沒想到如今他竟然跑到了西北。怎麽了?”

  “唉,不瞞裘大哥,我跟這個劉二成,還有一段淵源。他跟信王府結仇,當時我親眼目睹,我也沒想到,他如今竟然跑到了西北去。”

  賈瑞就說了當初在蘇州的時候,信王府逼死劉二成女兒,弄得他家破人亡的事情。

  “原來如此,怪不得他跟宗室不死不休的。這回在西北,聽說他還一次殺了康王一家幾百口。那康王是信王的弟弟,這麽想來,就不奇怪了。”

  “竟然一次殺了幾百口?那劉二成有多少人?”

  “這個劉二成可有些本事,如今在西北的流寇當中,也赫赫有名。”

  “據說他手下有六千多兵馬,連著攻下五六個縣城,如今占據了永林縣城,就連官軍都躲得他遠遠的。”

  “永林縣。這個似乎……。”

  “就是馬福山要去當知縣的那個永林縣。”

  這個馬福山,也真是夠倒黴的。

  得了個知縣的官兒,如今縣城竟然被流寇給占了。

  這回他還怎麽當這個官兒。

  “那馬福山?”

  “永林縣自然去不成,他跟著穀春雨,直接到青雲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