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另眼相看
作者:遍地滄桑      更新:2021-05-18 11:08      字數:2623
  沉默了一會兒,賈政開口。

  “老祖宗說的對,納獻這事兒,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那些愚民雖然一時逃避了賦稅和徭役,但是最後下來,土地大多都被那些豪門大戶占了去,最終淪為流民。最後吃虧的還是愚民自己和朝廷。”

  賈赦放下了酒杯,顯得憤憤不平。

  “哼,朝廷才不在乎呢,幹這事兒最多的就是那些皇家宗親。不僅京城直隸這裏,便是外地那些親王,哪個不是幾萬畝、幾十萬畝?仁王三十多萬畝,禮王二十七萬畝,土地成了他們的,那些農民成了他們的奴才和佃戶。他們自己家人都這麽幹,何況別人?”

  賈瑞聽明白了。

  這其實就是個土地兼並的問題。

  大德皇朝建立一百多年了,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

  最近幾年,失地的農民,也就是那些失去土地的自耕農越來越多,加上連年自然災害,天災雙重作用下,流民就越來越多。幾年來,已經發生多起流民作亂事件。

  北方的韃靼人,最近幾十年來興起,勢力越來越強大,已經多次犯邊,侵入大德境內搶掠。

  邊疆不穩,加上內地流民鬧事,朝廷兵馬到處滅火,忙得焦頭爛額,耗費軍餉無數,朝廷的財政也越來越吃緊。

  不過,這些都是外麵發生的事情,距離京城還遠。對於京城似乎沒有多大影響。

  京城的人,無論是豪門大戶,還是平民百姓,目前都還安享太平。

  當然,影響也不是一點兒也沒有。

  寧國府莊子上的收成,正常的年份,除了那些實物,銀子至少能收到五千多兩。

  但是今年因為受災,烏進孝隻交上來兩千五百兩,比往年少了一半兒。

  寧國府家大業大,一次兩次也許不在乎。若是長時間如此,怕是也受不了。畢竟田莊上的進賬,是兩府收入的最重要一部分。

  以寧國府和榮國府的地位和勢力,如果他們也想納獻的話,一家納個萬兒八千畝土地還是不成問題的。象其他豪門大戶那樣,強取豪奪,最後占了農民的土地,也不難做到。

  至少,每年增加個幾千兩銀子收入,還完全能做到。

  這種土地兼並,幾乎是各地豪門大戶的普遍做法。但是賈家一直沒有這樣做,跟別人比起來,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一番議論下來,賈珍和賈赦讚成,賈政反對,也沒有一個結果,就草草了事。

  喝了一個多時辰酒,夜已經深了,各自散去。

  第二天是臘月二十九,是祭祖的日子。

  平時在道觀裏修行,一直不理世事的賈敬也回來參加祭祖,並擔任主祭。

  祭祖是大事,不到巳時,賈瑞就跟賈代儒到了寧國府。

  進了寧國府,就見這裏已經煥然一新,充滿了過年的氣息。

  門神、對聯、各種牌對都是新的,桃符也重新油過。各個房前和主要道路上,都掛上了紅燈籠。

  寧國府的大門敞開,接下來的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內塞門、一直到正堂,一路大門全開。

  巳時正,賈母帶著賈氏宗族的大小主子們,來到祠堂祭祖。

  賈敬作為主祭主持祭祀儀式,賈母輩分最高,排在最前麵,然後是賈代儒、賈代修等幾個代字輩的。

  代字輩之後是文字輩,以賈赦為首,然後是賈政、賈效等人。

  文字輩之下,就是玉字輩。

  賈珍是族長,又是長支,自然排在第一個。

  往常的時候,第二個是賈璉,然後就是其他玉字輩的人物,賈瑞一般都排在後麵,或者幹脆就進不了正堂,隻能在外磕頭。有的時候幹脆就不來參加儀式。

  今年,賈瑞被排在第二位,緊挨著賈珍。

  人們雖然感到有些奇怪,但是一想賈瑞最近的表現,也就釋然。

  是啊,目前整個賈府的玉字輩當中,還有誰的風頭能蓋過賈瑞的?

  寶玉、賈環、賈薔、賈芸等人,則是從屋裏往這裏端菜。

  賈蓉是長房長孫,排在前麵,接了菜,交給王熙鳳,王熙鳳把菜交給邢夫人和王夫人,由她們兩個往供桌上布菜。

  菜肴布置完畢,開始上香、磕頭等一係列儀式,持續了一盞茶多功夫,祭祖儀式完畢,各人陸續歸去。

  賈敬不在家裏住,謝絕了賈赦和賈政的挽留,就要回道觀裏去。

  剛走了兩步停住,招手叫賈瑞過去。

  “瑞哥兒,你那個文昌星君句讀法我看了,很不錯。”

  “老爺,瑞兄弟明年要下科場。”

  賈珍補充了一句。

  “哦?好事兒啊,好好用功,我覺得你能行。珍哥兒,把我以前留下來那些書籍,都給瑞哥兒。”

  “老爺……。”

  賈敬留下的那些書籍很多,還有他當年科考的時候留下來的心得筆記,賈敬一直非常愛惜,這麽多年了,即使賈敬不在家,也沒人敢動一下。

  如今竟然都給了賈瑞,賈珍自然非常吃驚。

  “我說給他就給他,你不許留下一本,還有我的那些心得文章,也一並給他。”

  “那是你大伯當年考中進士留下的,十分珍貴,還不謝謝你大伯。”

  賈政是識貨的,趕緊催促賈瑞。

  “謝謝大伯再造之恩,侄兒一定努力,不辜負大伯期望。”

  賈瑞跪下,給賈敬磕了三個頭。

  “起來吧,不用這些虛禮。你能有個好前程,我那些東西就算是有了好歸宿。”

  賈敬走了,眾人立刻議論紛紛。

  賈敬一向對這些俗事都不理會,現在竟然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了賈瑞,可見對賈瑞確實高看一眼。

  這邊眾人紛紛散去,尤氏出來留老祖宗吃飯。

  “你這邊供著祖宗呢,我喜歡熱鬧,驚擾了祖宗可就不好了,還是回去吧。”

  “老祖宗年年都不在這裏吃飯,莫非我們東府的飯菜不好麽?”

  “不是不好,便是我不在這裏,你們不也都給送去了?我也會算賬,在你們這裏,我就能吃一頓。你們送去了,一頓吃不了,留著下頓吃,我豈不是能多吃一些?”

  老祖宗一席話,化解了尤氏的尷尬,逗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對了,瑞哥兒過來。”

  老祖宗向賈瑞招招手。

  “拜見老祖宗。”

  “瑞哥兒,你那個文昌星君句讀法,我也看了,是個好東西。”

  “那是當然,老祖宗年輕的時候是史家大小姐,詩詞文章也是好的,自然識貨。”

  王熙鳳及時地拍了老祖宗一回。

  “就你鳳兒會說話,一時不說話,難不成就把你當成啞巴給賣了?”

  眾人又哈哈大笑起來。

  “瑞哥兒,往年你除了磕頭,也不見到我那裏去,這回過年,你可要過去,我還等著你給我磕頭呢。”

  “老祖宗,孫兒不僅要過去,到時候還要給老祖宗送去一道從來沒吃過的好東西。”

  “喲,你們聽聽,瑞哥兒好大的口氣。我這一輩子吃過的好東西,比你們見過的都多。你既然敢說出這話來,我倒是要看看,到時候究竟能給我拿出什麽好東西來。”

  “你們可都聽見了,這是瑞哥兒自己說的,可不是我逼他。你們都做個見證。他若是拿不出好東西,不能讓我滿意,可別怪我拿拐棍抽他。”

  哈哈哈,眾人又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