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致命一擊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11-03 09:01      字數:4241
  樅公、衛胠兩人聽到這樣的問話,亦走了過來。

  高邑通過微弱的月亮光,看著三人模糊的身影,問道:“三位將軍覺得,齊國還能抵擋多久?”

  衛胠道:“我不知能抵擋多久!但肯定沒有任何勝算。”

  樅公道:“當今陛下是明君,可我覺得,秦國的大業皇帝更為賢明,威望無人能及,令西域臣服、令匈奴膽寒。既然齊國沒有任何勝算,我們沒必要做無謂的掙紮,我覺得,投降是上策。”

  有人這樣想,張相如大喜道:“所以,我建議曹參將軍投降,可惜他要硬撐到底!實不相瞞,我是想借東撤尋找秦軍投降。”

  其他三人皆是一喜,說出了自身想法。

  四人一致決定,在某處地方等待至天明,等到跟秦軍接觸時說明投降之意。

  第二天一早,四人帶著數十士卒,在一馬平川的邯鄲郡東邊行走。

  很快,被秦軍斥候發現了。

  既然被發現了,就沒有必要繼續走,等秦軍到來便是。

  果然,在二刻鍾後,一隊秦軍騎兵來了。

  齊軍們沒有抵抗的任何動作,騎兵們也收起箭矢。

  “秦軍兄弟們,我們都是要投奔秦軍的,都決定棄暗投明了,煩請帶個路。”

  騎兵們很高興,帶著他們來到呂馬童將軍所在地。

  在呂馬童這邊,他在營地裏等待著,等待著四麵合圍,把邯鄲敵軍包餃子全殲。

  有快馬來報,有四個齊軍武將要投降。

  呂馬童大喜,四人到來後,出來營地大門迎接。

  “四位將軍一同投奔朝廷,乃是一大喜事啊!”

  高邑、張相如、樅公、衛胠分別向呂馬童自報姓名、在齊軍中的軍職。

  他們和士卒們,全部都被收繳兵器。

  呂馬童帶他們進入大帳,熱情款待,派人把這個事情向王元稟報,高邑和薛歐有些交情,他讓高邑給薛歐寫下勸降信,派人送給王虞人,讓王虞人以此招降薛歐。

  一天後,王虞人接到命令,收到了勸降信。

  ————————

  “將軍,秦軍派人送來這個,說是高邑將軍給你的。”

  高邑竟然會借秦軍之手給自己送信,薛歐覺得,高邑很有可能已經投降了。

  打開書信一看,果然如此。

  高邑在書信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熱切盼望跟他在秦軍大營中相見。

  本身他就有了投降之意,看到這書信,終於促使薛歐下定決心向秦軍投降。

  一天後的早上。

  薛歐率領一萬六千士兵走出營寨外,王虞人帶著部下們來到這裏,接受齊軍的投降,收繳了齊軍兵器。

  至此,王元軍團已經對邯鄲的敵軍形成了合圍的態勢。

  皇帝抵達南邊最前線,王元已經知曉,他把戰局最新情況寫下來,派人先皇帝報告。

  ————————

  齊國,臨淄。

  七月底這天,劉邦正在跟戚懿、劉如意吃飯,郎官匆匆前來。

  “陛下,酈商將軍派人前來,說有緊急軍情稟報!”

  戚懿笑道:“陛下,肯定是趙地勝利的捷報,張子房如此好計謀,秦賊肯定上當了。”

  劉如意高興道:“父皇、母妃,打了勝仗,得好好慶賀一下。”

  劉邦露出慈祥的笑容,讓那士兵進入稟報。

  “啟稟陛下,我軍敗了!”

  頓時,劉邦、戚懿都震駭了。

  “陛下,大批秦軍突然從北邊南下,樊噲將軍戰死了,曹參將軍處境很危險……”

  劉邦熱情期盼著勝利,他和蕭何、張良都認為,勝算非常大,沒想到卻是這個結局。

  他沒心情吃飯了,立即把張良、蕭何召入宮中。

  兩人得知這個情況後,同樣震駭了。

  張良道:“陛下,事到如今,唯有全力保衛齊國,酈商將軍還能把十餘萬兵馬帶回來,齊國再征召年滿十五歲男丁從軍,還能有數十萬兵馬。”

  蕭何卻連連歎氣,說道:“縱然這樣做,除非南邊的項羽能打敗韓信,否則獨立支撐不了多久。”

  三人都知道,彭城局麵對項羽不利。

  經過商量決定,把年滿十六歲以上男丁全部征召,全麵備戰,守衛黃河防線,守衛各處險要之處,也密切留意項羽那邊的戰況。

  從今天開始,劉邦、蕭何根本無法再修心養性了,兩人真是因為聽從了太醫的建議,年老了還能保持健康。

  張良每天心情沉重,他清楚明白,大勢已去,全麵失敗隻是時間問題,他是萬萬不能接受投降暴秦,寧死不降,在齊國保不住的情況下,如果有可能,他還希望到北邊投奔冒頓,借助匈奴之力對付秦國。

  ————————

  邯鄲北部,秦軍大帳,王元接到了曹參派人送來的戰書。

  曹參跟他約戰,王元淡淡一笑,曹參急於求戰才會這麽做,他才不會那麽傻,他提筆回複:“不戰,直至你們軍心瓦解、糧草耗盡為止,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不投降就餓死你們!隻要投降,不僅沒有性命之憂,還會得到朝廷善待。”

  要是曹參不投降,那就困死敵軍,敵軍糧道被斷,被包圍了,僵持越久對秦軍越有利,要是跟敵軍決戰,固然能戰勝敵軍,自身也會有一定傷亡。

  皇帝沒有要求王元速戰速決,這是最大的保證。

  ————————

  齊軍大帳,曹參接到王元的回複後,十分無奈。

  如果是突圍找縫隙東撤,秦軍半路攔截,隻會落得全軍覆滅。

  曹參、趙豐兩人,在大帳裏喝酒,借酒消愁。

  “該死的秦賊,挨千刀的嬴子嬰!我就算做了厲鬼,也不好放過嬴子嬰!”

  “算暴秦狠!我們輸了!都輸了!”

  “就算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投降,跟秦賊拚個魚死網破,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

  “殺!殺光所有秦賊!”

  …………

  兩人借酒消愁愁更愁,在醉醺醺說著那些話。

  這些都被那些衛兵、侍從兵聽見了,很快傳揚了出去,齊軍、趙軍更加軍心不穩,大家都知道必敗無疑了,連主將都放棄了。

  ————————

  彭城西郊,秦軍營寨,韓信大帳,這裏擊鼓升帳,韓信要調兵遣將。

  今天來了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嬴子嬰,他明確表示,不幹預主將的調兵遣將。

  諸將中,有龍且、周蘭、劉維、高進、陳雙、楊武、鄭雄、馮遷、徐危等人。

  “龍且將軍!”

  “末將在!”

  “我給你一個重要任務!隻要完成任務,項羽將會陷於絕地!”

  “末將歸順朝廷,自當誓死報效朝廷!”

  “我給你十二萬兵馬,帶上楊武、鄭雄、徐危,南下奪取整個江東,一旦江東被我們收複,將會徹底斷絕項羽的外援,把項羽困死。”

  龍且道:“請將軍放心、請陛下放心,末將一定完成任務。”

  目前,趙佗軍團已收複黔中郡、南陽郡、南郡,正向陳郡、衡山郡進軍,隻要再奪取江東,將會對彭城形成四麵合圍。

  這時候,嬴子嬰走了出來,說道:“備酒!”

  很快,侍從兵把酒壺和酒爵端來。

  嬴子嬰道:“龍且將軍即將出征,朕敬你一爵,為你壯行。”

  隨即,他親自把兩爵酒倒滿。

  皇帝親自敬酒,龍且心中暖洋洋的,跟皇帝共飲一爵。

  一爵酒下肚,嬴子嬰再道:“朕再敬你一爵,祝你旗開得勝!”

  他又再倒酒,兩人把酒幹了。

  龍且能夠歸順,嬴子嬰還是很歡喜的,韓信讓他作為南下的主將,也算是正確的決定。

  第二天,龍且、楊武、鄭雄、徐危帶著十二萬兵馬,浩浩蕩蕩地南下。

  泗水郡,蕭縣以東,皇帝行宮。

  北邊王元傳來的軍情,嬴子嬰已了解。

  八月初這天,嬴子嬰、陳平、阿莉莫三人一同用膳。

  嬴子嬰道:“趙地已取得決定性勝利,韓信這邊已掌控全局,在邯鄲的敵軍數萬大軍已被合圍,態勢已經很明顯了。若是有可能,我們還是盡量不要拖延,盡快統一諸夏,騰出手來對付北邊的冒頓。”

  在北邊,李必率領的數萬大軍,苦苦抵禦著匈奴的侵犯。

  陳平道:“臣有一計,可徹底瓦解邯鄲敵軍的軍心!”

  嬴子嬰喜道:“丞相的計策,定能奇效!”

  陳平道:“齊軍陷入絕境,士兵們肯定思念齊國。可讓士兵每晚在齊軍營寨外唱齊哥,定能瓦解齊軍軍心,或許會有許多齊軍趁夜逃跑。”

  “妙計!真乃妙計也!”

  嬴子嬰大口誇讚做,這跟曆史上的“四麵楚歌”如出一轍。

  他當即寫下書信,派人火速往北交給王元。

  用膳完畢後,陳平離開皇帳。

  阿莉莫道:“陛下,臣妾的姐姐嫁給了反賊項他,真希望能盡快收複彭城,跟姐姐團聚!”

  她再弱弱地問道:“陛下,萬一項他頑抗到底,會不會連累姐姐要一同問斬?”

  嬴子嬰道:“朕可以答應你,就算項他負隅頑抗,也不累及你的姐姐。諸夏之間內戰,是很大的不幸,朕不希望禍及更多的人。”

  項他是有才能的人,他可不希望將之處死,最好是能歸順。

  阿莉莫芳心歡喜,依偎在皇帝身邊。

  晚上,兩人一起洗鴛鴦浴,同床共枕。

  ————————

  邯鄲北郊,王元收到皇帝的來信,隨即淡淡一笑,立即安排下去。

  當天晚上,齊營的士兵們都已進入了夢鄉。

  半夜裏,歌聲從四麵八方傳來,這是他們熟悉的齊歌。

  士兵們被吵醒了,聽著這歌聲,更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士兵們私底下商議著。

  “不想待在這鬼地方了!真相回家!”

  “我不想白白死在這裏!我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不能白死在這裏!”

  “不如晚上悄悄溜走!”

  “寨門有人守著,怎麽走?”

  “守門有兩個是我老鄉,我找機會跟他們說說去,讓他們放我們走!”

  曹參同樣被歌聲感染,思念在齊國的家人。

  這天晚上,就有不少士兵暗中商議著如何逃跑。

  第二天,王元正在吃著早膳。

  “啟稟將軍,斥候發現了七個逃跑的齊兵,被騎兵抓來了!”

  這天白天,有好幾路斥候都發現了敵軍的逃兵,半夜唱歌的辦法很奏效。

  當天晚上,齊營外又再唱起了歌曲,此後每天晚上皆如此,每天都有逃跑的士兵。

  有些士兵剛逃出沒多久就被發現,有些是主動來投降。

  有些是出逃後躲起來好幾天,因為沒有吃的不得不出來,從而被秦軍抓到。

  無論是什麽情況,隻要不攻擊秦軍,秦軍都不為難。

  這些齊兵被集體關起來,每天都吃得飽飽的。

  秦軍跟他們說,等齊地被收複後就放他們回家。

  到了秦軍這邊,那些齊兵們心裏踏實起來,盼著劉邦盡快覆滅,好讓他們能回去。

  八月中旬,齊營。

  奚涓前來向曹參報告。

  “將軍,這幾日逃走的士兵加起來,已經有一半人了,剩下的士兵也不想待在這裏了!”

  曹參兩眼無神,神情頹廢,一時間沒有反應。

  奚涓道:“將軍,要跟秦賊死拚到底已不可能了,這樣下去,恐怕全部士兵都要逃走。”

  曹參終於發聲了:“走吧!想走的我不攔著,你要投降暴秦,我也不攔著你,讓將士們自己選擇吧!”

  當天下午,奚涓帶著數百名親兵,出營向秦軍投降了。

  他的這個舉動,起到了示範效應。

  光明正大出營投降,主將沒有阻止,其他人也紛紛仿效。

  第二天,宣義也帶著數百親兵投降了。

  當天,趙軍中的馮解散出營投降了。

  營地內的趙軍隻剩下數千人了。

  許瘛前來找到趙豐。

  “陛下,我們要麽降了暴秦,要麽隻能自盡了!”

  趙豐絕望地大笑起來,說道:“朕乃楚國皇帝,豈能向暴秦投降。你要自盡還是陪朕一同自盡,你自個兒選!”

  許瘛懇求道:“陛下,還是降了吧!隻要投降,秦國不會為難,好歹給趙家保留血脈!”

  但是,趙豐寧死不降,當天就揮刀自刎了。

  偽趙國的偽皇帝死亡,許瘛派人告之秦軍,趙豐自盡,他將率領剩餘的趙軍投降。

  參與的趙兵得知要投降後,大多數都歡迎,戰爭結束了,他們不久就可以回家了。

  八月十八日,趙軍營寨外,許瘛帶著四千餘名趙兵,出來向秦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