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再有妙計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10-11 04:24      字數:4241
  冒頓點點頭,對於這點他深有體會。

  在他父親頭曼單於期間,秦國的嬴政滅六國、統一天下,然後派蒙恬北征河套,匈奴根本無力抵擋,被逐出河套地區。

  而現在秦國的嬴子嬰,似乎比嬴政更英明,更是可怕的對手,一旦被嬴子嬰統一南邊,對於匈奴來說就是噩夢。

  冒頓絕對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

  他返回營地,要召集重臣議事。

  自從重新奪取河套地區後,在冬天時,匈奴的重要臣子、許多騎兵、婦孺,都會來到河套過冬。

  在河套地區,冬天非常寒冷,但河套以北地區更加寒冷。

  單於大帳,主要臣子聚集在這裏。

  主要有右都骨侯納合台、左都骨侯呼延錄、左穀蠡王拖昆木、左大當戶兀突枯、右大當戶博格多、左賢王拔托耶、萬騎長沮渠托、赫連鐵、屍寇寇、呼延禾、破六韓等人。

  左賢王卜轂拔在羌地被秦軍斬殺,冒頓暫時還沒任命新的左賢王。

  大帳外冰天雪地,這裏專門燒上炭火,溫暖如春。

  冒頓坐在單於位置上,臣子們各坐兩旁。

  原本匈奴擊敗東胡,橫掃西域,不可一世,可跟秦軍作戰接連失敗,這些臣子們再沒有了小覷秦軍之心。

  冒頓道:“在南邊,秦國吞並了趙國、燕國、韓國,還要再吞並剩下的魏國、齊國、楚國,一旦被秦國統一南邊,秦國就可集中兵力對付我們,要是這樣,對我們非常不利。所以,我們要全力阻止秦國吞並剩下三國。”

  沮渠托首先站起,主動請纓,說道:“單於,我願帶兵出戰。”

  他原本是左大都尉,因為數年前出征趙國,被李左車用計謀打敗,損失慘重,被冒頓降職為萬騎長,他很希望有機會戴罪立功,重新做回左大都尉職位。

  一連有多人主動請纓。

  冒頓說道:“秦國起傾國之兵東征,欲要吞並天下。我們也要起傾國之兵攻秦,絕不讓秦國得逞。”

  隨即,冒頓站起,走到地圖前,眾臣亦來到地圖前。

  冒頓道:“我決定,動用二十五萬兵攻秦。由我帶十三萬人從這裏開始東征雁門郡,另外十二萬分別由六人帶兵,東北邊往南攻燕國、代國。一定要持續進攻,牽製秦國軍力,讓秦軍無暇全力東征。”

  他命令下去,由納合台、呼延錄、兀突枯、拔托耶、拖昆木、博格多各率領兩萬作戰。

  具體部署為:納合台攻代郡、呼延錄攻上穀郡、兀突枯攻漁陽郡、拔托耶攻右北平郡、拖昆木攻遼西郡、博格多攻遼東郡。

  各路部隊,不僅要打擊秦軍,亦要對秦國百姓下手,擄掠糧食、財物,男人一律殺光,房屋一律燒光,女人要是能帶回來就盡量帶回,要是帶不回來,就地歡樂後殺之。

  總之,是燒光、殺光、搶光。

  部署完畢後,說道:“諸位,嬴子嬰不可能調集主力來防備我們,我們的朋友趙國已經不在了,我們可以無所顧忌地擄掠南邊,讓我們痛痛快快地幹。”

  匈奴人一向十分貪婪、殘暴,可肆無忌憚地在南邊搶掠了,諸人興奮起來。

  南邊諸夏之人,可比西域那些人更有財物、糧食,女人又更水靈靈的,可充分滿足他們的胃口。

  ————————

  鹹陽,皇宮,書房。

  嬴子嬰、贏文廣、鄒離、陳平、鍾平五人一同用膳。

  贏文廣已經十歲了,為了培養兒子,在跟臣子們討論政事時,嬴子嬰讓兒子在場旁聽,討論完畢之後,要是兒子有不明白之處,再進行講解。

  用膳完畢後,嬴子嬰對陳平道:“陳卿家啊!依朕看來,曾陶已可勝任訓導令,你兼任的訓導令一職,就由他來做。你為國事操勞,日理萬機,可不必親力親為之事,就交給其他人去做吧。”

  對於皇帝這個說法,陳平沒有不同意見,就這麽定下來了。

  陳平再道:“陛下,臣認為,新征召的步卒,應當優先調撥給王元,我們主力用於平定諸夏叛賊,冒頓必定會派出重兵襲擾,需要大量兵馬守備。”

  對於這一點,鄒離和鍾平都很是同意。

  皇帝也同意了。

  又再討論一會後,陳平道:“陛下!”

  他沒有說是什麽事情,目光移向贏文廣,向皇帝使眼色。

  這是有不便於讓兒子知曉的機密要事,子嬰讓兒子先回後宮玩耍。

  孩子還太小,在沒有自主能力前不便於保守秘密,說不定會童言無忌泄露出去。

  贏文廣離去後,子嬰道:“陳卿家,有何要事?”

  陳平道:“陛下,英布、彭越相繼背叛項羽,必定會影響項羽對武將的信任,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大好機會。可讓章邯趁機向項羽進言,跟項羽說不宜再讓非項家的人擔任主將掌握重兵。比如南邊巴郡的主將龍且、副將季布,隻要能有章邯再從中運作,必定能促使項羽把這兩人換下來,日後項羽禦駕親征,必定會重用項家的人領兵。”

  聽到陳平的進言,子嬰大喜。

  鍾平道:“右丞相言之有理,這是大好計策啊!”

  鄒離向陳平道:“陳丞相雖未統兵,卻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鄒某佩服。”

  子嬰開心道:“陳卿家計策真是妙啊!項羽猜忌部下,讓章邯再從中搞破壞!必定能讓偽楚國內部離心離德。”

  被皇帝和其他兩人誇獎,陳平內心興奮,表麵上仍然是一副謙虛之色,說道:“陛下曾對臣說過,如果才能把項羽麾下的人才招攬過來,現在機會來了。鍾離昧的家人,臣已經有安排,不久後將會秘密接走。龍且、季布、周蘭、項他、陳嬰等人皆是人才,必定能招攬一部分過來。”

  陳平有辦法,子嬰更是大喜。

  陳平再道:“至於齊國,因為有明君賢臣,難以離間,隻能憑借軍隊攻城拔寨。”

  子嬰道:“隻要先收拾了項羽,就算劉邦、蕭何再賢明,在大秦絕對實力麵前,失敗已成定局。”

  跟臣子們討論完畢後,子嬰當場寫好詔書,這是對彭越的冊封詔書,封彭越為九江王,封地為整個九江郡,先派人送給韓信,再由韓信向彭越宣讀詔書。

  隨後,子嬰回到後宮,兒子正在跟兩個母親在一起。

  眾人見皇帝到來,齊齊行禮。

  禮畢,贏文廣走到皇帝麵前,問道:“父皇,兒臣有事要問。”

  子嬰道:“何事?為父知無不言。”

  贏文廣一臉正經,問道:“陳丞相兼管訓導部,應當還忙得過來,為何不讓他繼續兼管?”

  站在不遠處的馮幽蘭、王思,聽著父子倆的對話。

  子嬰道:“關鍵不在於是否忙得過來,在於能否有其他臣子勝任訓導令一職。訓導部組建較為匆忙,不得已讓陳平兼任,如今曾陶已足以勝任訓導令,沒必要再讓陳平兼管。”

  聽著父皇這麽說,贏文廣仍然不明白。

  子嬰繼續道:“大秦國君要治理整個國家,需要許許多多的人才輔佐。大秦朝廷有許許多多權力,不能讓太多權力集於其中一個臣子。陳平作為百官之首,又還掌管情報部門,本身已是權力巨大,不宜讓他掌控太多權力,日後條件成熟,情報部門亦要交給其他人掌管。大秦原本還有太尉一職,在一統天下後,還得重設太尉,分散丞相權力。廣兒,田陳篡齊、三家分晉,你應當懂得。”

  太尉職權很重,不僅可以像兵部尚書那樣管理軍務,還可以統兵作戰,是名義上軍隊最高統帥。

  不過,調兵需要兵符,兵符掌控在秦國國君身上,沒有國君授予兵符,太尉無法調動軍隊。

  自從尉繚辭去太尉一職後,原本太尉的工作,並入丞相官署。

  皇帝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兒子完全懂了。

  贏文廣點點頭,說道:“父皇,兒臣明白了。大秦的各種權力,權力分散於各臣子,可相互製衡。大秦的軍權,必須掌控在皇帝手上。薑齊最後一任國君齊康公,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一切由齊相田和說了算,齊國權力逐漸被田和掌控,最後弑君篡位。”

  “不錯不錯!孺子可教!”

  子嬰摸摸兒子的頭,誇讚著。

  見兒子這麽聰穎,這麽深得父親喜愛,在旁邊的王思、馮幽蘭也很是歡喜。

  子嬰再對王思、馮幽蘭鄭重其事道:“陳平、鄒離、王元三位的太傅之職,名字應當改一改了。”

  兩女都不解,馮幽蘭問道:“不知陛下要如何改?”

  子嬰道:“應當改為‘太子太傅’。”

  聽到皇帝這麽說,馮幽蘭嬌軀劇震,差點站不穩,旁邊的宮女及時扶住她。

  兒子十歲了,馮幽蘭苦苦期盼許多,兒子終於要做太子了。

  此時的馮幽蘭,興奮、激動,眼淚情不自禁奪眶而出。

  贏文廣很懂得如何做,他向父皇噗通跪下,說道:“兒臣謝父皇!”

  第二天,麒麟殿朝會。

  大業皇帝頒布兩道詔書。

  第一道詔書,是冊封贏文廣為太子;

  第二道詔書,是陳平不再兼管訓導部,由曾陶升任訓導令,直接向皇帝負責。

  正式冊封太子,臣子們大多數持歡迎態度。

  ————————

  白渠南邊,這裏有一座軍營,原本趙軍、齊軍、楚軍的俘虜和降兵們,在這裏修建水渠。

  在兩個月前,白渠完工了。

  在這裏的人,八成已經被訓導部成功教化,並且娶了秦國的寡婦為妻,這些人已重新被征召入伍,要先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軍事訓練。

  在開春後,再將這些人派往東邊,劃入王元軍團或韓信軍團。

  這些人原本是軍人,受過專業的軍事操練,但叛軍的軍事製度、軍紀、戰法跟秦軍有所不同,要讓這些人了解、熟悉秦軍製度,掌握新武器的戰法。

  至於另外兩成還未被成功教化的人,繼續從從事勞作,直至到歸順秦國為止。

  今天,新兵們都正式領取了武器。

  刀兵、矛兵、長鈹兵、弩兵們,對於新武器都愛不釋手。

  “這種鋼刀,可比鐵刀厲害多了!”

  “隻要是鋼造的兵器,比鐵、青銅兵器都更好用!”

  “東方那些叛國,都是暴秦強弓硬弩,的確如此!”

  …………

  其中一批士兵,原本都是楚軍俘虜,經過訓導部耐心教化,終於讓這些人歸心於秦。

  於重道:“我問過都尉,我們將會劃歸韓信將軍指揮,韓將軍帶著我們收複楚地,咱們的家鄉,很快會重歸大秦朝廷治下。”

  他原本在楚軍中的軍職,相當於秦軍的軍候,由於在修建白渠中表現好,充分歸心於秦,征召為秦軍後被任命為軍候。

  士兵甲道:“英布、彭越棄暗投明,帶著二十餘萬士卒歸順,項羽的末日就要到了。”

  士兵乙道:“我家鄉就在南郡,很快就會被收複了。”

  士兵丙道:“我很快就可以見到家人了。”

  …………

  這時候,訓導部的嚴臨走了過來。

  “苗大人!嚴大人!”

  士兵們都向中隊長苗鞏、小隊長嚴臨走了過來,士兵們向兩人打招呼。

  苗鞏先寒暄一番後,再朗聲道:“兄弟們,以前你們在家鄉時,被範增、項他派去的人騙了,說什麽暴秦對百姓很殘暴。你們回到家鄉後,要告訴家人和鄉親們,那些都是騙人的鬼話,大秦朝廷對百姓很好,秦地百姓比楚地百姓日子過得更好,讓他們擁戴朝廷。”

  這批原本的楚兵,正是苗鞏所在的中隊吏員們負責教化。

  他們從軍要即將出征,訓導部官吏們完成了任務,幾日後要出發前往東邊,安排到新收複的楚地陳郡工作。

  在臨行前,苗鞏特意來看望大家,做最後一次思想工作。

  士兵們欣然答應。

  “苗大人說得對!我們都被騙了!”

  “在楚地,雖然比秦地自由一些,但百姓生活更艱難,從軍封爵升職更加不公平!”

  “我家鄉是在昭家的封地,昭家收稅收得很重,家裏日子難過得很,盼著盡快打回家鄉去!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景家賦稅比昭家的更高,我全家辛辛苦苦一年還吃不飽飯!”

  …………

  士兵們紛紛訴說著。

  看著士兵們的反應,苗鞏十分滿意。

  這些士兵不僅可為秦國征戰,回到家鄉後又可協助訓導部教化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