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將計就計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10-11 04:23      字數:4240
  馮勉帶著部下撤退,統計傷亡人數。

  上次跟魏軍作戰陣亡近兩千人,這次陣亡20328人,駱甲留下的三萬兵馬,隻剩下7717人。

  傍晚,秦軍來到一個叫武強的鄉,這裏有鄉衙和存糧,士兵們在這裏歇息、造飯。

  在跟隨撤退的七千餘人中,還有不少人帶傷,由醫卒救治。

  楊武身上的傷口,都有上藥包紮好。

  上午拚死血戰,當時是全力以赴,現在終於安全了,士卒們累了,在鄉衙內、鄉衙外就地躺下休息。

  這時,一匹快馬從官道西邊疾馳而來,在這邊停下。

  這是皇帝派出傳令的士兵,他找到了馮勉,給出皇帝親筆寫的紙箋。

  馮勉打開紙箋過目,裏麵寫著,南邊的齊軍、趙軍從西橋關入魏地,要借道魏地北上從青令關出擊,讓馮勉嚴加防範。

  馮勉先是吃了一驚,隨即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的“魏軍”戰鬥力如此強,原來是假扮成魏軍的齊軍、趙軍。

  他大罵敵軍狡猾,但秦軍何嚐不狡猾,正所謂兵不厭詐,就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

  京城以南,秦軍大營。

  韓信在大帳內看著地圖,時而思量起來。

  新鄭東邊是西橋關、陽武東邊是青令關,齊軍、趙軍有沒有可能借道魏國,從西橋關入魏地,再從青令關出擊?

  韓信細細思量,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陽武那邊有馮勉的三萬兵馬,就算有敵軍出擊,也未必不敵,就算不敵,至少能抵擋一段時間。

  一批快馬疾馳而至,這是馮勉派來的人,向韓信報告情況。

  “韓將軍,魏軍從青令關出擊,猛攻馮將軍所部……”

  韓信聽到消息後,著實驚訝了一番。

  上次魏軍出擊,使出小小計謀,佯裝不敵誘敵追擊,大敗魏軍。

  根據上次馮勉的報告,就算不用計,按照硬碰硬的正麵作戰,魏軍也不如秦軍,怎麽這次魏軍戰力就猛然暴漲了?

  韓信大腦快速運轉,思量著其中問題。

  他很快得出了結論,原因無非有二:

  其一,是魏軍有善於用兵、或謀略高深之人,魏軍第一次出擊,故意派軍中的弱者出戰,讓秦軍對魏軍真實戰力產生錯誤判斷,以為魏軍很弱,在第二次出擊時,魏軍派出最精銳軍隊,而秦軍以為可輕鬆對付魏軍,輕敵大意,以至於吃了大虧。

  縱觀整個魏國,根本不存在像自己這樣善於用兵的統帥,也沒有像範增、陳平、張良之類的謀士,第一種情況幾乎不可能。

  其二,是齊軍、趙軍借道魏地北上,因為有上次魏軍出擊敗於秦軍,兩國聯軍故意假扮成魏軍出擊,還專門挑選死士突擊。

  韓信想想,有李左車、張良這兩個能人,想出這個法子,完全有可能。

  這時,又有一批快馬疾馳而至,是皇帝派來的人。

  韓信接過火漆封緘的信函,將之打開,紙箋內容是皇帝親筆所寫,寫著齊軍、趙軍借道魏地,曹參為統帥。

  果然如此!

  既然敵軍這樣做,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韓信發達的大腦,又再快速運轉起來。

  有了!

  前方齊軍扼守南下道路,讓韓信頗為頭疼,既然對手用這種計策,韓信可將計就計,一舉破齊軍。

  想到了解決辦法,韓信心情舒暢,命人擊鼓升帳。

  大帳內,武將分列兩旁,有張凱、劉維、杜憑、楊喜、呂馬童、陳雙、洪預等人。

  韓信說出陽武戰事,眾將無不驚訝。

  辛韋道:“將軍,末將願領兵回援,痛擊曹參。”

  韓信道:“我軍自然要領兵回援,但就算擊退北邊之敵,這南邊的敵軍,還得要想辦法破之。”

  呂馬童道:“可齊軍守住營寨和隘口不出戰,又有什麽辦法?”

  楊喜道:“難道韓將軍已想到了辦法?”

  眾將都知道,自己沒辦法,不等於韓信想不出辦法。

  韓信露出自信的笑容,說道:“齊軍、趙軍北上,無非是要南北夾擊,讓我軍腹背受敵,顧此失彼,從而擊敗我軍。”

  他好像話裏有話,但不會再說出來了,也沒必要先向眾將解釋,武將們隻需聽主將之命就行了。

  韓信已派人火速通知滎陽、京縣、汜水東岸營寨的秦軍,做出相應部署。

  這次,韓信是信心滿滿,要大勝敵軍。

  ————————

  秦軍大營對麵十幾裏,是齊軍大營,曹參要率軍借道魏地出擊,由酈商接替曹參。

  在這裏,每天都有斥候進出大營,視察周邊軍情。

  這天,酈商接到了北邊傳來的消息,聯軍已擊敗秦軍,正準備西進滎陽。

  酈商把這消息告之眾將,眾將都高興了一番。

  郭蒙道:“韓信自稱用兵如神,這次可得吃敗仗了!”

  周灶道:“最好能生擒韓信。”

  酈商道:“我母女前後夾攻,韓信最少得分兵回援,要是北邊攻得緊,要是能拿下滎陽,打到汜水河,等於堵截了韓信退路,韓信前後受敵,糧草又被斷,就算我們不進攻,都得軍心大亂。”

  ————————

  武強,馮勉接到韓信的軍令後,率軍向滎陽方向撤退,撤入滎陽城內。

  滎陽和京縣都城門緊閉,準備迎戰敵軍。

  韓信特別命令汜水河以東各地守軍,隻需守住城池即可,避免在野外跟敵軍交戰。

  ————————

  虎牢關,子嬰正在看著韓信火漆封緘送來的信,信中寫著關於本次作戰策略。

  因為這要涉及暫時先放棄一些地方,所以先跟皇帝解釋清楚。

  在昨天,子嬰接到青令關敵軍出擊消息。

  在前天,接到了白渠正式動工的消息,訓導部對楚兵的教化開始了,子嬰拭目以待。

  現在正是春耕時節,關內舊秦地和三川郡的春耕都正常進行,唯有虎牢關東邊到陽武縣一帶,因戰事導致春耕受到了影響。

  戰爭最終傷害的是平民百姓,春耕無法正常進行,百姓就得餓肚子,等滅韓之後,還得開倉賑濟。

  幸好秦國有關中、蜀地、漢中三大糧倉,有足夠的經濟本錢。

  因為褒水渠建成,從去年秋冬開始,在漢中郡水渠灌溉區開墾了不少荒地,農田麵積大大增加,在灌溉區的原有農田,水量將會更充足。

  在被成功教化的八萬降兵中,部分被安排到關中,那些被安排在漢中郡的,大部分是在灌溉區新開墾之地。

  至於修建褒水渠能增加多少糧食收成,這要等到今年夏收、秋收結束統計出來後,才能夠得出結論。

  陳平看了之後,開心笑道:“韓信就是有辦法,張良、李左車出奇招妄圖打敗我們,反過來給了韓信機會。”

  子嬰點點頭,輕鬆一笑,說道:“韓信能行,我們就在這虎牢關,等候前方的捷報。”

  ————————

  陽武縣城外,齊趙聯軍大營就在這裏。

  陽武城四道門都有聯軍把守,讓城內的人無路可逃。

  曹參派人對陽武守軍進行勸降,被當場拒絕。

  戚宗道:“曹將軍,我看還是攻城,把秦賊殺光!”

  曹參道:“攻城代價太大,陽武守軍定不會有多少,我們一直圍困著,直至他們糧草耗盡為止。”

  不久後,斥候來報,在武強的秦軍已撤退。

  曹參命戚宗、郭亭各率軍一萬西進,再留下一萬士兵留守陽武,他親率三萬餘兵馬跟上。

  一路上,各處鄉衙陸續被聯軍占領,繳獲了少量糧食,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直至兵臨滎陽、京縣城下。

  兩個城池的秦軍都嚴陣以待,做足了守城準備功夫。

  曹參抵達滎陽城外後,不打算攻城,再命令戚宗、郭亭率軍直撲汜水。

  表麵上看來,聯軍所向披靡,秦軍隻能死守滎陽、京縣、陽武三個城池。

  這樣的戰況,從表麵上看,的確是聯軍占了主動權,對秦軍不利。

  曹參不斷把捷報向傳送到南邊。

  ————————

  新鄭,丞相官署。

  張良和李左車在談論著北邊戰況。

  張良道:“除了一開始血戰外,進展太順利了,就算秦軍在北部軍隊不多,也不會輕易退卻。”

  李左車道:“我也覺得不太對勁。不過,三川郡汜水東邊之地,除了三個城池外,的確都已在我軍掌控之中。”

  張良道:“隻能讓曹參小心行事了,莫要中了韓信的奸計。”

  李左車:“隻要我們守住汜水東岸和南邊轘轅關,秦軍就無法再東進,夾在潁川郡北邊的秦軍,糧草遲早會用完。我覺得,先不急於攻潁川的秦軍,等他們糧草耗盡再攻不遲。”

  張良捋捋略長的山羊胡子,點頭道:“我也是這個意思。秦軍強悍,與之交戰會兩敗俱傷。等他們糧草耗盡時,必會軍心動搖,那時再出擊不遲。”

  李左車兩人商討的決定寫下來,命人交給北邊的曹參,建議曹參嚴守各地,防範秦軍有可能的進攻。

  ————————

  關中,白渠幹渠所在地,這裏已經動工大半個月。

  楚兵們在正常勞作著。

  表麵上,基本上沒有人偷懶懈怠。

  這裏每工作六天,有一天時間休息。

  每隔五天有肉吃,吏員、普通秦兵、楚兵的夥食都是同一標準。今天,又有肉吃了。

  楚兵們在排隊打飯,津津有味在吃著肉。

  在吃飯的時候,又有兩個人因違反規矩被當眾處罰。

  收工回去後,楚兵們跟往常一樣聊天起來。

  孫桐道:“以前大家都說暴秦無道,暴秦很殘暴,當了俘虜這麽久了,對我們還不錯啊!好像也沒那麽殘暴!”

  顧順對此嗤之以鼻,說道:“那是暴秦收買人心的鬼把戲!別上當了!”

  尤達道:“或許真的是暴秦的鬼把戲,反正,我們在這裏過得也不錯。”

  許陪道:“管他是不是鬼把戲,逃跑死路一條,隻能老老實實在這裏待著了。”

  唐德道:“老老實實幹事吧,或許真的五年後能回去,我想家裏的媳婦。”

  顧順道:“哼!那是騙人的把戲,騙得我們不反抗,好替暴秦建造水渠,要是不需要我們了,肯定會把我們都殺光。”

  唐德道:“要真的是騙人,五年後我跟暴秦拚了,首先殺了那個騙我們的郭大人。”

  這大半個月來,他們確實過得不錯,除了沒有自由,見不著家人外,不比在楚國時過得差。

  在另外營地另外一處地方,嚴臨召集下屬十個小吏開會。

  “這大半個月來,楚兵們雖有小問題,總算還在可控範圍內。”

  接下來,由各個小吏匯報自身工作情況。

  郭翀首先道:“在剛來到關中時,楚兵對大秦都有較強敵視之心,白渠動工後,他們日子好過了很多,感受到了大秦對他們的善意,敵視之心,已稍稍減弱。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覺得,隻要我們堅持下去,並且講究方法,能把楚兵成功教化。”

  小吏甲道:“我管的三十個楚兵,多數對朝廷還是很敵視,有三個人已有些認可朝廷了。”

  小吏乙道:“我這邊的三十人,有一個對朝廷已經很認可了,我打算找機會單獨跟他談,請他吃火鍋。”

  小吏丙一副無奈之色,道:“我這裏有三個人,平日裏在我麵前,都口口聲聲說‘暴秦’,就差沒有造反。幸好他們隻是嘴裏說說,沒有違反規矩。”

  十個人分別匯報,每人進度不一。

  匯報完畢後,嚴臨再說話。

  “總體來說,我們的工作都有進展,教化楚兵,讓他們歸順朝廷,希望很大,諸位繼續努力!”

  開會完畢後,十一人打火鍋吃飯。

  ————————

  滎陽西邊某鄉某村,村民們在正在田地裏勞作,忙著春耕。

  自從秦軍奪取滎陽後,新組建的鄉衙向村民們明確宣布,免除賦稅和徭役一年,村民們都高高興興。

  在這裏,雖然都是老人、婦女在勞作,年輕男人要麽戰死、要麽在韓軍軍中。

  但是,畢竟免除了賦稅,就算少了個青壯年男人,憑借老人和婦女勞作,也勉強能填飽肚子。

  在春耕來臨前,鄉衙的吏員跟村民們說過,誰家要是人手不夠的,官府會派官吏前來幫助春耕。

  當時不少人有報名,鄉衙當成做好記錄,大家都覺得秦國朝廷正好,為此高興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