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約戰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8-06 03:26      字數:13883
  大秦朝廷的政策,再加上訓導部從中教化,取得了極大成功,已經完全取得了本縣的民心。

  ??在三川郡各地,許許多多的村子裏,同樣出現了這一幕。

  ??以後秦軍每收複一個地區,訓導部都會投入運作,盡快贏取當地的民心,這是嬴子嬰統一天下民心的法寶。

  ??當然,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這種工作在韓國容易開展,在其它地方會困難很多。

  ??五天後,又有十餘人回到本村。

  ??那些沒有等待自家男丁回來的村民們,紛紛去神廟燒香祈求,祈求家人能平安歸來。

  ??————————

  ??鹹陽宮,禦書房。

  ??嬴子嬰在看著趙衍送來的報告。

  ??三川郡官署已正常運作,出台了一批切實有效的措施。

  ??在三川郡各個縣,都已任命了相應縣令、縣丞。

  ??朝廷實行鹽鐵專賣,三川郡各縣、鄉都及時開設了賣鹽店鋪。

  ??在洛陽和其它縣城,賣鹽店鋪還兼賣紙張,大受歡迎。

  ??根據統計,三川郡目前轄區人口為768052人。

  ??秦朝的每個郡人口差別很多。

  ??少則不足十萬,比如邊疆的郡,人口不到十萬也很正常。

  ??人口最多的郡級行政單位為管轄關中平原的內史區,人口超過兩百萬。

  ??內兄馮唐工作做得還算不錯,不僅能提出許多有效建議,並且負責執行下去,嬴子嬰樂於看到這樣。

  ??他不會任人唯親,但如果親家的人有真材實料,他也不避嫌。

  ??在六萬多降兵、俘虜中,大部分已送回家,可在農忙時節勞作。

  ??午後,陳平來向皇帝報告情況。

  ??陳平道:“陛下,臣剛剛接到章邯派人送來的消息,項羽讓龍且提前出發了,估計不久後會到達三川郡南邊。”

  ??子嬰道:“他們萬萬沒想到,我們能奪取虎牢關。情況有變,項羽跟著改變。”

  ??陳平道:“在適當時機,可以讓帶馬鐙的騎兵出場了。”

  ??子嬰道:“虎牢關東邊的齊、趙聯軍,那是大肥肉;南邊的十五萬楚軍,同樣是大肥肉。如若按照人數,齊、趙聯軍更多。丞相覺得,讓新騎兵出其不意攻哪一邊?”

  ??陳平道:“五國攻秦,齊、趙、韓慘敗。因為有武關阻擋,項羽隻能攻城,一定會很不服氣,以為在野戰中楚軍第一。在巨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寡敵眾,野戰能力的確強悍,諸侯都服氣。臣認為,既然如此,那就讓新騎兵那龍且十五萬楚軍開刀。”

  ??子嬰點點頭,說道:“丞相之言,正合朕意,就這麽辦了。至於怎麽用騎兵,讓韓信去打算。”

  ??目前,騎兵有七萬騎兵尚未跟隨韓信出征,其中有五萬在藍田大營。

  ??子嬰下達命令,讓五萬騎兵前往函穀關對麵營壘,劃歸韓信指揮。

  ??又再派人通知韓信,告訴楚軍提前到來,以及騎兵使用一事。

  ??————————

  ??藍田大營,這裏有五萬騎兵。

  ??這裏是關內最大的軍營,五萬騎兵、十萬戰馬,有足夠的馬廄容納。

  ??騎兵們還在隴山地區時,對配備馬鐙和新武器的新式戰法已訓練數月,一個月前來藍田大營候命。

  ??數月前,三十萬大軍攻韓,騎兵們卻暫時無緣參戰,官兵們心癢難耐。

  ??明明有新式武器和馬鐙,卻不派出去作戰,許多官兵都不理解。

  ??這天,都尉王翳跟部下中的五百主秦勇在營中下象棋。

  ??秦勇棋藝高於王翳,連贏了數盤。

  ??王翳鬱悶道:“不玩了不玩了!要是跟隨出征,就不會這麽無聊。”

  ??秦勇卻是一副冷靜之色,說道:“朝廷暫時沒讓我們出戰,必有深意。”

  ??王翳不解道:“我們有馬鐙、有鋼刀,卻不派我們出戰,舍棄優勢不用,是實在不明白。”

  ??秦勇道:“王都尉,我們有馬鐙和鋼刀,敵軍恐怕不知曉吧!若在作戰時,突然派我們出戰,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敵軍事先沒防備,肯定無法抵擋。”

  ??王翳恍然大悟,說道:“是啊!把我們當奇兵來用,效果會更好。”

  ??秦勇道:“製作鋼刀、配備馬鐙、操練新戰法,就是為了上戰場。隻要時機一到,朝廷肯定會派我們出戰。”

  ??這時候,鼓聲響起,是李必大帳擊鼓升帳。

  ??李必擅長秦兵操練和指揮騎兵作戰,升任安遠將軍後,這五萬騎兵暫時由他管轄。

  ??接到皇帝命令後,李必立即把都尉級別以上武將召集一堂。

  ??奮武將軍曹斌一臉煩悶,說道:“李將軍,卑職都快憋死了,我們何時才能出戰?”

  ??王翳道:“李將軍,何時才是出兵時機?”

  ??武將們都紛紛詢問、發牢騷。

  ??騎兵軍團李必職位最高,或許知道朝廷用意。

  ??李必笑笑道:“我跟諸位一樣,憋得難受。現在,終於不用再憋了。我剛剛接待陛下命令,要率領大家去函穀關對麵,聽從韓信將軍調遣。”

  ??聽到這裏,武將們精神一振,鬱悶一掃而空。

  ??王翳道:“看來時機到了!”

  ??曹斌不解道:“敵軍在虎牢關東邊,我們去函穀關有何用?”

  ??李必道:“我也不知,聽從調遣便是。既然派我們出去,遲早會派上用場。”

  ??第二天,五萬騎兵開拔,浩浩蕩蕩向函穀關而去。

  ??當然,出發時的騎兵已經把馬鐙收起來,防止半路有人看到。

  ??等到要出戰時,才會把馬鐙重新裝上去。

  ??————————

  ??洛陽,韓信接到皇帝通知,關於楚軍出發和調派騎兵事宜。

  ??接到通知不久,韓信接到了範目送來的軍情,在三川郡最南邊,發現了大批楚軍。

  ??韓信命令範目,讓他利用地形逐次抵抗,遲滯楚軍攻勢。

  ??他再集結兵馬,要返回函穀關對麵營壘,親自指揮對龍且的作戰。

  ??三川郡留下十五萬士兵駐守,投入到跟楚軍作戰的兵力為二十萬。

  ??龍且是項羽得力虎將,韓信要好好敲打這隻老虎。

  ??部分騎兵留守三川郡,等到韓信派配備馬鐙的騎兵作戰後,這些騎兵戰馬將會全部安裝馬鐙。

  ??————————

  ??三川郡最南邊,大批楚軍駐紮在這裏。

  ??主將龍且不斷接到前方戰報。

  ??秦軍利用多山地形,在許多地方打擊楚軍。

  ??當然,這隻是小規模的打擊,楚軍損失不大。

  ??總體來說,秦軍節節敗退,楚軍徐徐推進。

  ??龍且沒有輕視秦軍,對由自己率領的楚軍也很有信心。

  ??項羽善於統兵作戰,也善於練兵。

  ??龍且是項羽副手,由他操練出來的兵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力比較強。

  ??這天,楚軍紮營於洛水南邊,已建造了大批船隻。

  ??龍且召集武將,部署作戰計劃。

  ??彭越道:“龍將軍,我們何不從洛水順流而下,可直逼洛陽。”

  ??郯公道:“對啊,直搗韓信軍的心髒。”

  ??利幾道:“末將讚同這樣做,我軍直插敵軍心髒,可將敵軍攪亂。洛陽周邊有許多鄉村,若糧食不足,就地解決。”

  ??龍且道:“我們不是強盜、也不是匈奴人,除非到了絕路,否則不允許搶掠百姓。若從洛水進軍,秦軍有可能半途攔截。就算順利去到洛陽,在洛陽外跟秦軍決戰,即使我軍能勝,傷亡也不會小。截斷秦軍糧道,才是最好選擇。”

  ??商議已定,龍且決定渡河。

  ??渡過後,龍且派一萬士兵留守。

  ??楚軍的糧草運輸,需要從這裏運送到北邊,必須確保糧道安全。

  ??————————

  ??從洛陽到函穀關,有平坦的官道,秦軍行軍速度比較快。

  ??六月初這天,韓信率軍抵達函穀關以東二十裏的營壘。

  ??韓信召集眾將開會,在函穀關營壘的騎兵將領也一同參加。

  ??韓信道:“楚軍已從三川郡最西邊渡過洛水,向函穀關而來。他們還不知道我軍有馬鐙、鋼刀、寒鴉箭,這是我軍最大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優勢打敗龍且。”

  ??李必道:“韓將軍,裝上馬鐙、配備鋼刀後,騎兵將士們都高興得很,都盼望著早日出戰,用新戰法、新武器斬殺敵軍。”

  ??韓信道:“騎兵將士們不用等太久,三川郡將會是楚軍墳墓。”

  ??隨即,韓信和武將們走到地圖前,這是三川郡大地圖。

  ??出得函穀關後,便是三川郡地域。

  ??韓信指著函穀關東邊,說道:“從函穀關到營壘二十裏地,地勢平坦,有利於騎兵作戰、適宜列陣迎戰。對於如何滅楚軍、吃掉龍且,本將軍已了全盤之策。”

  ??說畢,韓信露出莫測高深的笑容。

  ??楚軍強大,龍且是項羽賬下得力武將,不容小覷。

  ??在場武將們都知曉,韓信善於用兵。

  ??如若是項羽親臨,或許勝負還是未知數。

  ??既然是龍且帶兵前來,聽到韓信這麽說,武將們都相信可以。

  ??要破龍且,到底是什麽辦法呢?

  ??武將們被激起了好奇心。

  ??感受到武將們對自己的信任,以及被吊起的好奇心,沒人能有破敵良策,隻有韓信才有,韓信心理上得到了滿足。

  ??韓信道:“八個字:‘正麵決戰,斷其後路’。”

  ??至於具體要怎麽做,韓信不打算詳細說出來。

  ??如果是皇帝親臨,韓信會把作戰計劃詳細匯報,現在隻是麵對部下,就沒必要具體解釋了,武將們聽候調遣便是。

  ??武將們聽到這八個字,有人仍然疑惑,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似乎是想出了其中關鍵點。

  ??韓信道:“項羽喜歡正麵作戰,善於列陣而戰,龍且同樣如此。那我們就按照龍且喜歡的方式,跟龍且決戰把他打敗,一戰定乾坤。”

  ??隨後,韓信用布帛寫下書信,派人前往楚營交給龍且,這是約戰書。

  ??他對龍且還算了解,可以篤定,龍且肯定會答應。

  ??————————

  ??函穀關東南百餘裏處,楚軍營寨。

  ??一匹馬向楚營而來。

  ??隻是一個秦兵而已,楚軍並未放在心上。

  ??來到楚營大門外,秦兵朗聲道:“我奉命要見龍且將軍!”

  ??楚營大帳,秦兵被帶來這裏。

  ??龍且問道:“韓信派你來,有何事?”

  ??秦兵取出布帛,說道:“這是韓信將軍命小的交給龍將軍,還望龍將軍盡快答複,讓小的回去複命。”

  ??龍且接過布帛,打開閱覽起來。

  ??布帛裏韓信寫著,項羽能在巨鹿一戰中打敗秦軍,那是他沒遇上真正對手。如果由他韓信統兵對陣項羽,項羽必敗,對陣項羽帳下龍且,更不在話下。

  ??韓信對龍且說,跟龍且約戰,決戰地點在函穀關營壘背後,隻要龍且敢來,必敗無疑。如果你龍且畏懼不來,比當初我韓信忍受胯下之辱更加窩囊。

  ??“哼!”

  ??龍且把布帛重重仍在地麵上。

  ??韓信居然如此輕視自己,龍且很來氣,正麵列陣作戰,是項羽和龍且強項,韓信居然敢硬碰硬。

  ??龍且雖然來氣,也並沒有失去理智,他在思量著。

  ??韓信有什麽底氣敢於約戰?

  ??要打敗對手,要麽是正麵作戰力壓敵人,要麽是用陰謀詭計。

  ??韓信能使出什麽陰謀詭計?是半路伏擊?還是斷其糧草?

  ??龍且在思考著這些問題。

  ??從這裏到函穀關,雖然多山,但隻要斥候有充分的偵察,部下不輕敵冒進,秦軍就不會有伏擊的機會。

  ??要是想截斷糧道,從洛水下遊到此,基本上沒有道路,可能性很低。

  ??想通了相關問題後,龍且再提筆在布帛上寫:你要戰,我便戰,必生擒你韓信!

  ??秦兵接過布帛後,回去複命。

  ??————————

  ??不久後,韓信接到了龍且的回複。

  ??看到短短回複內容後,韓信嘴角露出了笑意。

  ??龍且答應正麵決戰,敗局已定,能不能回去還是問題。

  ??他韓信將會踏著楚軍屍體,成就英名。

  ??數日後,韓信把武將們召集一堂。

  ??在大地圖前,韓信說道:“楚軍離我們不遠了,決戰的時候要到了。”

  ??苦苦等待的時機終於到了,武將們精神大好。

  ??特別是騎兵軍官們,他們憋了好幾個月,終於不用再憋了。

  ??韓信繼續道:“‘正麵決戰,斷其後路’,當楚軍主力來到決戰之地後,我們用一支兵,事先繞道楚軍撤退之路,等楚軍撤退、潰逃時,重重打擊。此戰的關鍵,在於要在正麵作戰中戰勝楚軍。龍且敢答應跟我們決戰,是料定他絕不會敗。那麽,我們就在正麵作戰中把龍且打敗。”

  ??李必道:“楚軍不知道我軍有鋼製兵器、戰馬有馬鐙,必能出其不意。”

  ??韓信道:“不錯,無論是步卒作戰,還是騎兵出擊,我軍皆有兵器優勢,龍且不知我方有此武器,無法事先防範,必敗無疑。”

  ??辛韋道:“步卒訓練的鉤鑲、鋼刀配合作戰,定能讓楚軍戟兵吃盡苦頭。”

  ??韓信道:“這次出戰,暫時不用此戰法。若用此戰法,雖然能破敵軍戟兵,但缺少衝擊力,無法衝亂敵陣,龍且看到我軍有此武器和戰法後,知道難以取勝,必定會鳴金收兵,有序撤退。三日後列陣迎戰,我們采用原本戰法,待兩軍僵持時,我軍新式騎兵突然出現,以最快速度衝擊敵陣,必能把敵陣衝亂。配備馬鐙的騎兵近戰,必能衝垮敵軍。”

  ??隨後,韓信要調兵遣將了。

  ??韓信看向辛韋,說道:“辛韋!待楚軍正麵列陣後,你率三萬人繞到背後三十裏的蒼龍道,帶上寒鴉箭。隻要楚軍回來,無論是有序撤退、還是潰逃,都要狠狠地打擊。”

  ??辛韋抱拳道:“諾!”

  ??韓信向呂馬童道:“呂校尉!”

  ??呂馬童抱拳道:“末將在!”

  ??韓信命令道:“列陣迎戰時,由你做前鋒,全力衝擊敵陣。”

  ??呂馬童道:“諾!”

  ??被安排重要任務,他一臉興奮,他不怕打硬仗,最怕沒有立功機會。

  ??韓信道:“三日後,我親率大軍列陣迎戰。新騎兵在兩邊山林潛伏,等時機到了,再聽我號令出擊。”

  ??————————

  ??楚國,彭城,皇宮大殿。

  ??這天,是虞姬生辰,項羽擺下生辰宴,歌舞助興,把臣子們都叫來,給虞姬慶祝生辰。

  ??宴會上氣氛熱烈,得到大家的祝賀,虞姬很高興。

  ??大殿上跳的是楚地之舞,唱的是楚地之歌。

  ??跳舞完畢後,章邯出列,趁機道:“陛下,要說天下間誰的楚舞跳得最好,非齊國劉邦的戚夫人莫屬。若能有戚夫人給皇後歌舞助興,這生辰宴會更好。”

  ??項羽道:“朕有皇後一女子足也,不會再納其她夫人。”

  ??章邯道:“臣絕無勸陛下納其她夫人之意。隻是覺得,皇後生辰宴,若有天下最好的歌舞助興,錦上添花,相信皇後會喜歡。”

  ??虞姬喜歡音律,也喜歡楚地之歌舞,他料定這個馬屁拍得對。

  ??虞姬對項羽道:“陛下,妾身也聽說過戚夫人,以歌舞聞名於天下,若她是妾身妹妹,那再好不過,隻可惜在齊國。”

  ??項羽歎息道:“可惜劉邦不肯稱臣於楚國,要不然,可命劉邦讓戚夫人來彭城陪伴皇後。”

  ??章邯道:“劉邦不臣服於陛下,必會付出代價!”

  ??司馬欣出列道:“龍且將軍已進入韓地,韓信區區執戟郎中,定會慘敗,勝利消息很快會傳來。”

  ??看著旁邊的司馬欣,章邯臉色平靜,然而,內心卻是無比憎恨。

  ??範增必要要除掉,對於司馬欣這個罪惡小人,章邯也發誓要除掉。

  ??項羽道:“若龍且將軍早點出征,有捷報傳來,皇後生辰宴就喜上加喜。”

  ??虞姬舉起酒爵,微笑道:“陛下讓眾臣給妾身慶賀,妾身也敬陛下一爵,祝大楚稱雄於天下,祝龍且將軍旗開得勝。”

  ??隨即,虞姬把一爵酒幹了。

  ??項羽更加高興。

  ??章邯趁機道:“皇後真乃難得的賢後,陛下之幸!大楚之幸!”

  ??生辰宴還沒結束,有人進來大殿,把韓信約戰龍且於函穀關一事向項羽報告。

  ??項羽道:“諸位,韓信膽敢約戰,在函穀關決戰,時間就在兩日後。”

  ??章邯成績道:“韓信自視甚高,以為在西邊打敗過敵人,就能列陣打敗我大楚雄師。”

  ??項伯道:“韓信胯下小兒,不自量力。”

  ??項莊道:“不用多久,我軍勝利的消息就會傳來。”

  ??項羽大聲道:“叔父說得沒錯,韓信胯下小兒,不自量力,自尋死路。”

  ??虞姬又舉起酒爵,說道:“預祝龍且將軍勝利,敬諸位一爵!”

  ??眾臣都舉起酒爵幹了。

  ??因為項羽當眾說過,希望戚懿來彭城,後來不久,楚國市井上流傳著,楚國皇帝想要戚懿來彭城,不久後,這些傳言很快在齊國流傳。

  ??許多人都認為,項羽看上了戚懿,想要劉邦的女人。

  ??劉邦得知後,被氣炸了。

  ??戚姬是他心愛的女人,項羽居然想要他的女人。

  ??————————

  ??蒼龍道,是從南邊前往函穀關的通道。

  ??龍且率領的楚軍,在函穀關以南三十餘裏的蒼龍道旁邊安營紮寨。

  ??六月十五,是決戰的前一天。

  ??龍且把眾將召集一堂。

  ??龍且道:“韓信雖有些狂妄,但秦軍強弓硬弩,訓練有素,不可輕敵。明日,由我親自率兵出戰,一舉擊垮秦軍。大營留下兩萬兵馬,由項聲留守。”

  ??項聲領命。

  ??龍且看向彭越,說道:“彭越,明日出戰,由你作為前鋒,務必一舉衝垮秦軍。”

  ??彭越領命。

  ??此時的周蘭,若有所思。

  ??周蘭是楚營中文武兼備的智謀將軍,當初項梁在會稽舉兵時,周蘭便加入楚營。

  ??在原本曆史上,在濰水之戰中,周蘭作為龍且的副將參戰,當時周蘭看破韓信的計謀,向龍且提議采取持久戰,但龍且卻沒有采納,以至於全軍敗北。周蘭雖然逃走,最後被灌嬰抓住。

  ??這次龍且出征,副將同樣是周蘭。

  ??龍且剛要解散眾將,周蘭道:“龍將軍,韓信敢於約戰,必有所持,末將總是覺得似乎不對勁,一時又想不出問題出自哪裏。”

  ??龍且道:“周將軍多慮了!我軍在此安營紮寨,當明日我軍出戰後,無論是偷襲大營,還是斷我軍後路,還是正麵列陣時秦軍會如何打,本將軍把一切可能都想到了,韓信絕無打敗我們的機會。”

  ??彭越道:“明日,十萬楚軍,定能把秦軍擊垮,難不成韓信還能使出什麽花招?周將軍的確多慮了。”

  ??龍且道:“周將軍勿須多慮,明日我軍全力攻陣,定能破敵陣。”

  ??周蘭覺得,或許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楚軍十五萬軍隊北上,在三川郡南邊的作戰中,累計折損近萬人,洛水留下一萬兵力,大營留下兩萬,龍且決定率十萬軍隊出戰。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

  ??楚營,楚軍傾巢而出,浩浩蕩蕩向北進發。

  ??函穀關東南邊,超過二十萬大軍雲集於此。

  ??楚軍六百乘戰車在前,左右兩翼布置著大量騎兵,戰車背後是弩兵、戟兵。

  ??在這十萬人當中,擺出數個以萬人作為基準的戰陣。

  ??第一個戰陣指揮者是彭越。

  ??在這個時期,車兵依然是衝鋒中不可或缺的兵種,楚國目前共有車兵一千五百乘,項羽將四成車兵調撥給龍且,是要在有可能的列陣作戰中壓倒秦軍。

  ??秦軍列陣迎戰的有八萬人,沒有車兵。

  ??秦國原本有戰車六百乘,上次函穀關大戰,損失兩百餘乘,這次作戰,韓信打算采取防禦陣型,不派車兵出戰。

  ??配備馬鐙的騎兵出現,車兵將會退出曆史舞台。

  ??在出戰的八萬秦兵中,騎兵有一萬五千,仍然沒有配備馬鐙,用於迷惑楚軍。

  ??最前方為一個萬人戰陣,由呂馬童統領。

  ??張凱、劉維、杜憑各有一個萬人戰陣。

  ??左右兩邊的騎兵,由駱甲、楊喜分別指揮。

  ??韓信坐鎮中央,掌控全局。

  ??既然是約戰,韓信、龍且打算先靠近說些話。

  ??雙方主將的戰車,在一隊士卒拱衛下前進,在相距二十丈時停下。

  ??近距離接觸,韓信、龍且都把對方看得清清楚楚。

  ??身材高大的龍且,精氣神十足,舉手投足給人孔武有力之感。

  ??龍且道:“執戟郎中,別來無恙!”

  ??想起以前在楚營時,被項羽和龍且看不起,現在卻能和龍且同等身份地位,韓信有一番感慨,他這匹曾被人看不起的千裏馬,終於有了好伯樂,有了用武之地。

  ??韓信道:“龍且將軍,相隔八年,昔日被你看不起的執戟郎中,成為即將把你打敗的無敵統帥。”

  ??龍且沒有惱怒,反而發笑起來,說道:“大言不慚!你若率軍投降,我大楚皇帝陛下雖對你甘受胯下之辱不恥,也必會重重賞賜。若執意跟大楚作對,今日便把你滅了!”

  ??韓信同樣沒有惱怒,淡淡一笑,說道:“龍且將軍,你是難得的猛將,有情有義。但項羽並非明君,你跟著項羽,不會有好結果。不如棄暗投明,投奔我大秦。”

  ??龍且道:“韓信,你不識時務,今日便讓你後悔!”

  ??隨即,兩人各自調轉車頭,回到戰陣中。

  ??龍且命令彭越,向秦軍進攻。

  ??首次出戰,便派出了全部六百乘車兵,以圖一舉衝垮秦軍。

  ??車兵緩緩前進,跟在後麵的是步卒、弩兵。

  ??此時,秦軍三弓床弩已做好射擊準備。

  ??楚軍進入射程了,兩百架三弓床弩,齊齊向敵軍射箭。

  ??對於秦軍有射程更遠的床弩,龍且早就知曉,但這種床弩數量不會太多,並且連射速度慢,衝過去完全沒問題,對於步兵進攻影響不大。

  ??兩百支大型箭矢破空飛出,造成楚軍有十餘人、三匹馬中箭。

  ??由床弩射出的箭矢,貫穿力極強。

  ??當射中士兵時,直接穿透身體。

  ??當射中馬匹時,匹馬雖有甲衣防護,箭矢巨大的貫穿力,仍然射入馬匹身體,一匹馬倒下,造成整輛戰馬傾倒。

  ??車兵、步卒、弩兵都加快速度前進。

  ??車兵開始了衝擊,步卒、弩兵全速奔跑。

  ??由於床弩射擊速度慢,並不能阻擋楚軍車兵前進。

  ??秦軍配備踏弩的弩兵,手中踏弩已上弦。

  ??弩兵排成三排,標準三段式。

  ??當楚兵進入射程後,隨著武將一聲令下,第一排弩兵射擊,第二排、第三排跟著接替射擊。

  ??楚軍弩兵同樣衝入射程,跟秦兵相互射擊,掩護著車兵前進。

  ??雙方互射,各有傷亡。

  ??在秦軍弓弩阻擋下,楚軍車兵仍然冒死衝鋒。

  ??最後,有兩百餘輛戰車衝近。

  ??秦軍長矛兵列陣阻擋,但車兵衝擊力大,未能全部阻擋,有七十餘輛戰車衝入陣中,後麵的步卒跟著衝入。

  ??呂馬童就在戰陣內的後段,從容指揮著作戰。

  ??敵軍衝入戰陣的戰車,企圖橫衝直撞,衝亂戰陣。

  ??秦軍早有準備,在戰爭內,秦軍和楚軍相互距離比較近,小連弩能派上用場,大量配備小連弩的弩兵,向敵軍車兵、步卒射擊。

  ??射速極快的連弩,發揮了明顯效果,大量楚兵被快速射殺。

  ??與此同時,彭越在見車兵衝出缺口後,命令全體步卒跟著衝鋒,上萬步卒向秦軍衝去。

  ??“嗖嗖嗖……”

  ??連弩箭矢密集射出,楚軍車兵很快被清理得七七八八。

  ??此時,楚軍已有大量步卒已經衝入陣中,形勢有些嚴峻。

  ??呂馬童臨危不亂,就在陣中數百弩兵後麵,指揮弩兵射殺敵兵。

  ??弩兵同樣分為三排,同樣是三段擊,前排弩兵把連弩十支箭矢射完後,第二排接替射擊。

  ??連弩三段擊,比普通弩箭三段擊,殺傷力高出很多。

  ??楚兵步卒從缺口潮水般湧入,人數是多,氣勢也很大。

  ??一旦弩兵無法抵擋,楚兵將會從長矛兵背後發起攻擊,整個戰陣會被徹底擊破。

  ??但是,秦軍連弩射速實在太快,楚軍人數雖多,也難以衝近。

  ??楚軍前鋒全部已經壓了上去,騎著馬的彭越,離秦軍外圍長矛兵已經不遠了。

  ??他看著戰陣內的秦軍弩兵,連弩也三排輪番射擊,威力實在太強了,自己的前鋒部隊能否破陣,心裏沒底。

  ??在秦軍中央的韓信,望著前方戰況,一切都按計劃進行。

  ??在前鋒戰陣內的呂馬童,見抵擋得差不多了,楚兵即將衝近弩兵,下令部下後撤。

  ??在彭越嚴令下,楚兵全力向前衝。

  ??秦軍邊打邊撤,退而不亂。

  ??待退到一定位置後,由張凱指揮的萬人隊補上,擋住了楚軍攻勢。

  ??雙方長矛對長矛,激烈搏殺著,秦軍士氣高昂,楚軍目前士氣也不差,雙方一時間難以分出勝負。

  ??在遠處的龍且,望著前方戰況,略皺眉頭。

  ??就目前來說,秦軍比他想象中要難打一些,但他還是比較有信心。

  ??戰事持續膠著,雙方都不斷有士兵倒下。

  ??長矛兵持續傷亡,原本整齊排列的長矛兵,在逐漸傷亡後,露出了缺口。

  ??楚軍長鈹兵、戟兵趁機衝入。

  ??長矛兵後麵的秦軍迎戰,戰事又再繼續膠著。

  ??在這些秦兵中,有少部分參加過上次由趙佗指揮的函穀關大戰。

  ??在那次大戰中對陣的是韓軍。

  ??他們把韓軍跟楚軍向比較,楚軍戰力更強。

  ??望著前方戰況,龍且開始有些急了,又再派出萬人隊加入戰鬥。

  ??楚軍有了生力軍加入,秦軍假裝難以抵擋,邊打邊撤。

  ??龍且露出了笑容,秦軍終究還是抵擋不了。

  ??在交戰地點兩側山林,潛藏著大批騎兵。

  ??在東邊山林,王翳和部下們在此,在望著山下戰況。

  ??騎兵們都摩拳擦掌,要在出擊後多砍敵人腦袋。

  ??在以往,騎兵用鋼刀砍殺敵人,那隻是操練而已。

  ??騎兵們盼望著實戰,通過實現檢驗新式武器、新戰法的成效。

  ??王翳道:“我軍出擊,得避開長矛兵。長矛太長,隻要把長矛向前伸出,可有效遏製衝鋒的騎兵。”

  ??秦勇道:“敵軍兩翼沒有長矛兵,若我們猛攻敵軍中軍,必然能衝亂,甚至可威脅戰陣中央的龍且。”

  ??王翳點頭道:“我軍有數萬騎兵,把握很大。隻要衝亂中軍,前軍必然受到影響,引發全軍混亂。還有伏兵在後麵等著,龍且逃不掉了。”

  ??在秦軍戰陣中央,站在戰車上的韓信,密切觀察戰況。

  ??必須要跟楚軍消耗一段時間後,挫敵銳氣,才是騎兵出擊時機。

  ??一旦騎兵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敵陣,在短時間內決定戰爭勝負。

  ??————————

  ??蒼龍道以南三十裏,辛韋帶著三萬士卒來到這裏。

  ??他先仔細觀察地形,這裏勉強可以伏擊,但地形算不上太好,如果楚軍事先有偵察、防備,伏擊難以成功。

  ??韓信說過,當敵軍倉皇撤退、潰退時,不可能再先派斥候仔細偵察,那時候秦軍追殺而來,楚軍根本沒時間去先偵察。

  ??辛韋把士兵、寒鴉箭部署在合適位置,在靜靜等待著。

  ??對於用寒鴉箭殺敵軍,辛韋有很高的期待。

  ??寒鴉箭那密集的箭支射出,隻要敵軍在特定距離,必定難以幸免。

  ??更何況,還有大量的連弩嚴陣以待。

  ??要是運氣好能把龍且射殺,他更是大功一件。

  ??想到即將用這種大殺器收割敵軍,秦軍官兵們為之興奮。

  ??這支三萬人的秦軍,下轄有五個都尉,分別在不同位置指揮部下。

  ??其中,有個名叫吳封的都尉,就跟隨在辛韋旁邊。

  ??吳封問道:“辛將軍,楚軍傾巢而出,我們何不趁機奪取敵營?”

  ??辛韋道:“我也向韓將軍提過此問題。韓將軍說,龍且不是庸才,必定會留下足夠兵力留守。在敵軍主力失敗前,不是奪取敵營的好時機。等前方我軍擊敗楚軍主力後,楚軍逃回這裏,我們再伏擊。就算有少量殘兵逃回大營,我們可把楚營圍起來,讓楚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楚軍必人心惶惶,那時候攻取大營,事半功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