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神兵利器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7-05 09:18      字數:14033
  喝過井水的士兵都躺下,各有另外士兵用手按壓著胃部。

  ??陸續有士兵把胃裏的東西吐出來。

  ??負責做飯的士兵,繼續在灶房燒火做飯,到附近小溪裏取水。

  ??溪水是流動的,投毒也沒用,要是真有投毒,小溪的魚、蝦之類首先被毒死。

  ??剛吃過飯不久,那些喝過井水的士兵,陸續有人肚子疼。

  ??很快,疼痛越來越劇烈。

  ??“可惡!真的被投毒了!”

  ??及時吐過之後,疼痛都還如此劇烈,可以肯定,那是致命劇毒。

  ??到了晚上,有人毒發身亡了,有些在掙紮著沒死。

  ??駱甲詳細了解過之後,那些喝水時肚子還飽的任沒死,那些喝水時肚子空空的,都已毒發身亡了。

  ??第二天早上,共有五十二人死亡。

  ??其他人上吐下瀉,十分痛苦。

  ??駱甲留下兩千人在這裏照顧傷員,帶著部下繼續向洛陽挺進。

  ??在秦軍努力下,洛陽周邊所有鄉衙,無一幸免於難。

  ??秦軍進入鄉衙後,不喝井水,不吃鄉衙的食物。

  ??——————————

  ??洛陽,這時期最聞名的城池之一。

  ??在春秋戰國時,洛陽是周王室所在地。

  ??秦昭襄王末期,秦國滅周王室,將洛陽納入秦國土。

  ??原周王室京畿之地百姓,已被秦國管治數十年,習慣了秦律,隻是秦末時徭役過重,導致對秦不滿。

  ??後來韓國複國,洛陽為韓國國土,洛陽一帶百姓跟舊韓地百姓不同,他們從來不認為自身是韓人。

  ??即使被韓國管治數年,對韓國有歸屬感的人仍然不多。

  ??秦騎兵在洛陽一帶肆虐,洛陽區區數千守軍,哪敢出城迎戰,每天都城門緊閉。

  ??洛陽城內,許多百姓每天討論著這個問題。

  ??某手工作坊,飯後休息時,有些工匠湊在一起低聲談論起來。

  ??王工匠道:“聽說,要是秦軍攻城,我們全部都要編入韓軍,協助守城。”

  ??劉工匠道:“秦軍和韓軍打,跟我們無關。我隻知道,張良這惡賊把我兒子征召從軍,戰死了!還說什麽軍功爵,軍功還沒立,我兒就死了。”

  ??曹工匠道:“死了這麽多人,連十六歲的都被征召了,要是再被秦軍打敗,說不準連我們都要被征召。”

  ??李工匠道:“照我說,秦軍攻進洛陽也好,韓國弱小,秦國強大,做秦人總好過做韓人。”

  ??劉工匠道:“對,最好是秦軍向東攻下洛陽,我們做秦人。”

  ??幾人說話聲都不大,生怕被別人聽到。

  ??————————

  ??到了十月十九,秦軍累計已摧毀了四十九個鄉衙。

  ??至此,帶兵入韓的任務,已圓滿完成,該回去了。

  ??從二十日開始,駱甲率軍返回。

  ??那些喝水中毒沒死的士兵,經過數日的休息,已經好了七七八八,一起動身返回。

  ??————————

  ??十月下旬,新鄭。

  ??丞相衙門。

  ??“丞相,丁將軍所率軍隊,已到了虎牢關。”

  ??張良心中的焦躁不安,稍微有些減輕,丁凱率五萬軍隊西進,應當能把秦騎兵趕走了。

  ??始終沒有敵軍中毒的消息傳來,看來,向水井投毒之策已經失敗了。

  ??這時,有郎官前來。

  ??“丞相,齊國派來的人,催促我們盡快還向齊國所借糧草!”

  ??一聽到這個,張良更心煩。

  ??五國攻秦,韓國糧草隻能支撐一年,糧草不足時有齊國支援,但這隻是借的,不是免費送的,借了就要還。

  ??秦軍騎兵在西部肆虐,各鄉衙為數不多的糧食儲備都被燒光了,更是讓韓國雪上加霜。

  ??“回去告訴齊國的人,韓國現在無糧草,若儲備夠了糧草,一定歸還。”

  ??不久後,有宮中郎官前來。

  ??“丞相,陛下召丞相入宮,有要事商談!”

  ??國事都不用皇帝來管了,還能有什麽要事?

  ??盡管皇帝無任何權力,張良依然沒有不臣之心,啟程前往皇宮。

  ??進入皇宮,來到書房。

  ??張良不僅見到了皇帝,還見到了公主。

  ??他先向皇帝恭敬行君臣之禮,再向公主行禮。

  ??韓成和氣道:“丞相啊!有哪國丞相家中隻有一妻?公主說,非大英雄不嫁,丞相就是韓國最大的英雄。丞相執意不肯娶公主,你看,公主已拖成老姑娘了。”

  ??公主已褪去少女時的羞澀,直爽地說道:“我此生非丞相不嫁。”

  ??她聲音雖然溫柔,語氣卻顯得很堅定。

  ??張良歎道:“臣是戴罪之身,豈可娶公主。”

  ??韓成耐心道:“丞相此言差矣!西路軍之所以糧草被斷,是因為秦軍有連弩,是因為秦軍狡詐,作戰一年才突然使用連弩,才讓匈奴人措手不及。是秦軍狡猾,非丞相之過。以後,還得仰仗丞相把韓國治理好,還得跟齊、趙一起共抗暴秦。若丞相不娶公主,公主可就一輩子嫁不出去了。”

  ??張良道:“請容臣考慮考慮!”

  ??隨後,張良離開了。

  ??在不久前,皇帝要把他抓起來,現在卻態度大轉變,張良覺得不正常,讓公主嫁給他肯定是有其它目的。

  ??至於有什麽目的,張良很快就想到了。

  ??回到丞相官署大門,見到有一輛馬車停在這。

  ??郎官上前道:“丞相,齊國的陸賈來了。”

  ??張良下得馬車,陸賈同樣下馬車,兩人走近。

  ??張良道:“陸大人來新鄭,讓本相甚感意外。”

  ??陸賈道:“張丞相,我是奉齊國皇帝陛下之命出使秦國,商談釋放降兵一事,途經新鄭,特來拜會張丞相。”

  ??張良帶著陸賈進入官衙,在客廳裏會談。

  ??張良道:“函穀關有三千韓兵投降,在西邊,有四萬三千降兵,肯定有韓兵,陸大人到了秦國後,勞煩順便打聽一下,韓軍有多少降兵,需多少贖金,我再籌集贖金贖回。”

  ??陸賈爽快答應了。

  ??張良又說,在韓國西邊,有大量秦騎兵,在最西邊邊境線的據點,已被秦軍占領,還得等秦騎兵走了之後,才能西行。

  ??陸賈在新鄭住了三天,張良派人告之,秦騎兵已撤走,陸賈才出發向西。

  ??————————

  ??本月下旬,駱甲帶著部下回到了函穀關,在函穀關東邊營壘駐紮。

  ??大戰結束,天下短暫和平。

  ??對於嬴子嬰來說,一統天下進程即將開始。

  ??在此之前,要做好各方麵準備。

  ??五國攻秦之戰,曆時一年多,秦軍五六十萬大軍,累計消耗了府庫存糧的一半。

  ??由於有大量士兵及時回家,今年的莊稼秋收順利進行。

  ??隻要再過兩年,糧食儲備便足夠支撐大戰了。

  ??僅僅是糧食儲備,還遠遠不足。

  ??要重新一統天下,強大軍隊、糧食後勤、武器裝備、戰略謀略、明君賢臣等因素缺一不可。

  ??雖然有了連弩、床弩,武器還有大幅度改進空間,煉鋼技術是重要一環。

  ??這天,子嬰再次來到鋼鐵兵器作坊,見到鄒棠。

  ??“煉鋼之法,進展如何?”

  ??“回稟陛下,已有重要進展!”

  ??鄒棠帶著子嬰進入鑄造區。

  ??進來這裏,溫度明顯升高,熔爐內正在高溫燃燒著。

  ??有工匠用鼓風機把風吹入爐內,讓煤炭燒得更旺。

  ??子嬰看到,在熔爐中,生鐵被燒成了液態,工匠們再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

  ??鐵的熔點在一千多度,在這時期,能夠獲得如此高溫,把生鐵完全融化,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能夠做到這一步,再經過不斷試驗,有效掌握灌鋼法隻是時間問題了。

  ??鄒棠道:“陛下,目前正在試驗生鐵和熟鐵比例,差不多已掌握了合適比例,最多再需三個月,便能製作出陛下所需之鋼。”

  ??子嬰點頭道:“做得很好。軍隊征戰可立功,你在這把鋼和武器研究好、製作好,同樣是立功。”

  ??製造出合格鋼材後,接下來是利用鋼材來試驗製造武器,要經過多次試驗之後,最終把各種武器製作工藝流程最終定型,才能進行標準化、流水線的批量生產。

  ??如果戰馬配備馬掌、馬鐙,騎兵又再有鋼製武器,衝鋒作戰,短兵相接,必能所向披靡。

  ??子嬰打量著鄒棠,他兩鬢已有少許白發,比起剛見到他時,已蒼老少許。

  ??這數年來,鄒棠埋頭苦幹,付出了大量時間、精力。

  ??這是一種工匠精神,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不缺乏這種精神。

  ??要是放在近代現代,史祿、鄭國可算得上是科學家,鄒棠雖然還達不到這個級別,在冶煉方麵的造詣也相當不錯了。

  ??“鄒卿家,這些年來,辛苦你了!等煉好鋼,再把武器製作出來後,好好休息!朕會重重賞賜。”

  ??鄒棠道:“陛下,能有如此之高超鑄造之法,臣天天都盼望著早日製作出來,這少許辛苦,算不了什麽!”

  ??隨後,子嬰再來到倉庫。

  ??劍、戟、鈹、矛等舊式武器,都有一定存量。

  ??這作坊是根據子嬰的命令,不再重新生產老式武器。對於子嬰來到,這些落後的武器生產出來,那就是浪費。

  ??等到成功製作出鋼後,再批量生產新式武器。

  ??在離開前,子嬰對鄒棠勉勵一番。

  ??第二天,禦書房。

  ??子嬰在一張紙上畫著圖畫。

  ??這是三弓床弩的圖紙,子嬰根據在前世時了解到了宋朝三弓床弩結構特點畫出來。

  ??所謂三弓床弩,就是把三張大弓合起來使用,射程遠超單弓床弩。

  ??幸好前世對曆史還算有些愛好,有稍微花心思去查找過相關資料。

  ??畫好三弓床弩圖紙後,子嬰再在另外一張紙上畫起來。

  ??這是“寒鴉箭”的圖紙,這是宋朝發明的武器,在床弩的弦上係一鐵鬥,鐵鬥內裝箭數十支,箭發時似群鴉飛舞,故稱寒鴉箭。

  ??發射寒鴉箭的床弩既可以是三弓床弩,亦可以是單弓、二弓床弩,根據射程需要而定。

  ??隨後,子嬰又再畫出二弓床弩。

  ??單弓、二弓、三弓床弩射程不一樣,三者皆製作出來,根據戰場需要靈活運用。

  ??有鋼製武器和多種獨有的弩,秦軍兵器優勢將會更加明顯,這是一統天下的巨大助力。

  ??用過早膳後,聖駕來到弓弩作坊。

  ??這裏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十分森嚴。

  ??無關人等絕對無法進入,裏麵的人未經允許,也無法出來。

  ??朱駿、常駱出來迎接。

  ??子嬰進入作坊,來到工師的“辦公室”。

  ??“連弩、床弩在作戰中大展神威,兩位卿家功不可沒。”

  ??朱駿謙虛道:“最大功勞應該是陛下,是陛下先想出來,臣隻是把陛下所想之物製作出來。”

  ??常駱道:“若非先有陛下所想,臣斷然無法製作出來。”

  ??子嬰道:“朕又想出了新的兵器,需要兩位卿家製作出來。”

  ??陛下又有奇思妙想了,朱駿、常駱兩人一喜。

  ??隨即,嬴子嬰把二弓床弩、三弓床弩、寒鴉箭的圖紙放在桌麵上。

  ??朱駿、常駱兩人,是秦國弓弩方麵造詣最高的人,對本領域有無限熱愛。

  ??一看圖紙,頓時兩眼放光,就明白了其中原理。

  ??對於他們來是,那是如獲至寶。

  ??要將之製作出來,要先有合適的材料,製作出成品後,還需在反複試驗,確保質量達標。

  ??這隻是時間問題。

  ??子嬰道:“把二弓、三弓床弩,還有寒鴉箭製作出來,兩位卿家又是大功一件。”

  ??朱駿道:“陛下放心,數月內便可製作出來。”

  ??隨後,子嬰再視察生產情況。

  ??連弩、床弩不屬於消耗品,隻要數量足夠即可。

  ??目前,作坊累計生產單弓床弩五百架,大連弩、小連弩數萬把,數量早已足夠,部分已交付給軍隊,部分用於庫存。

  ??箭矢屬於快速消耗品,作坊裏製作的是不同型號的箭矢。

  ??在倉庫裏,一捆捆箭支整齊擺放。

  ??重新回到辦公室,子嬰查閱著檔案資料。

  ??弓箭所使用的箭矢、小連弩箭矢、大連弩箭矢、床弩箭矢,都有每天產量、入庫存量這些具體數據。

  ??除了床弩箭矢外,其他三種箭矢,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存量。

  ??——————————

  ??西套平原最南邊,大批匈奴兵出現。

  ??這是由左賢王拔托耶率領的匈奴兵。

  ??他們從隴西道西邊山林中撤退,翻山越嶺,終於走出了山區地帶,進入了平原,然後從平原向北,回到了這裏。

  ??終於回到家了!匈奴兵們如釋重負,下馬休息。

  ??“又有馬兒馬蹄不行了!”

  ??經過檢查,又有戰馬的馬蹄角質層磨損得過於嚴重,失去了使用價值。

  ??從隴西道撤退開始,直至回到這裏,累計有數千匹戰馬馬蹄磨損嚴重,難以再為人服務,從而被宰殺。

  ??“左賢王回來了!左賢王回來了!”

  ??此時已經入冬,冒頓仍然待在西套平原,打算在此過冬。

  ??得知左賢王回來,冒頓總算落下心頭大石,親自南下迎接。

  ??一天後,見到了拔托耶。

  ??“單於,這次能回來,太艱難了!”

  ??拔托耶感慨歎息著。

  ??接下來,他把糧道被截斷後的經曆,詳細講述一遍。

  ??撤退時有四萬兩千餘人,西撤進入山林,半個月後糧食用完,靠打獵和搶掠羌人糊口,經常餓肚子。

  ??在山林裏,還時常被蚊蟲叮咬,有人被蛇咬毒死,有人生病無法醫治,累計有三千餘人死在山林中。

  ??往事不堪回首,說起那段經曆,旁邊赫連鐵、屍寇寇、呼延禾、破六韓這四個萬騎長,都連連歎息。

  ??幸好,苦日子過去了,終於回來了。

  ??第二天,單於大帳,冒頓跟臣子們一起吃喝,祝賀左賢王安全歸來。

  ??吃到一半時,拔托耶道:“秦國實在可惡,我們一定要滅秦。”

  ??單於大聲道:“關中的財物、女人,遲早都是我們的,單憑我們,很難滅秦,這次跟趙、韓、齊三國聯合,雖然沒成功,以後還會有機會。”

  ??不過,急切間難以滅秦,還需再等待時機。

  ??冒頓決定,明年春天後再次西征,討伐月氏國。

  ??————————

  ??“陛下,齊國派使臣陸賈來秦,趙佗將軍問,陸賈正在函穀關,是否放他進來?”

  ??劉邦居然派人前來,子嬰有點意外。

  ??既然來了,那就見見。

  ??數日後,陸賈來到鹹陽,子嬰在朝會上接見。

  ??“齊國使臣陸賈,拜見秦國皇帝陛下!”

  ??年近四十陸賈,留著山羊胡子,一副儒者模樣。

  ??子嬰重重地道:“齊國勾結趙、韓、匈奴,一同侵犯大秦,實屬可惡!朕見到你很不高興,劉邦派你來見朕有何事?速速道來!”

  ??陸賈道:“函穀關外,三萬五千齊兵投降,在隴西,也有齊兵投降。齊軍士兵們,家鄉皆在齊國,有父母妻兒,皆會想回家,留在秦國無益。懇請陛下讓他們回齊國,齊國願給秦國贖金。”

  ??原來為了這事,不僅僅是子嬰對人很重視,其他國君同樣重視。

  ??子嬰道:“你說錯了。向秦國投降的降兵,都不想回去了,他們願意留在秦國。”

  ??陸賈心道:“不可能!這肯定是騙人話!肯定是嬴子嬰想開高價碼故意這樣說。”

  ??他道:“陛下,要如何才能放齊軍降兵回去?還請明言。”

  ??子嬰道:“朕剛才所說,便是實話。降兵們願意留下來為大秦效力,有很多人還想在秦國娶妻生子。在半個月前,就有百餘名降兵娶了秦國女人。此時,降兵們已經在為大秦效力了,他們在漢中郡修水渠。以後還會在秦國耕作,還會被征召加入秦軍。”

  ??他暗笑著,要想把降兵贖回去,絕對不可能,無論給多少錢、多少糧食都不行,故意說些這樣的話迷惑對方。

  ??子嬰再看向陳平,問道:“丞相,本月有多少降兵要娶妻?”

  ??陳平立即領會聖意,回應道:“啟稟陛下,有三百餘人,會在本月下旬娶妻。”

  ??陸賈一口咬定,嬴子嬰就是不肯放人,所說的那些都是借口,肯定是要讓降兵去做工事勞役之類。

  ??看到皇帝態度,陸賈覺得說下去已無必要,說道:“既然陛下不肯放人,外臣無話可說,告辭!”

  ??陸賈拱手後轉身要離去。

  ??子嬰大聲道:“齊國使臣,請回去轉告你的皇帝,大秦不可侵犯,他有生之年好好享福就行了。若再跟趙國、韓國、匈奴勾結在一起,繼續與大秦為敵,朕一定不會饒恕齊國。”

  ??陸賈轉身道:“秦國皇帝的話,本使一定會轉告。”

  ??————————

  ??十一月中旬,隴西道西邊山區邊緣地帶。

  ??大批士卒從這裏走出。

  ??“出來了,終於出來了!”

  ??李左車向西望著茫茫草地,長呼了一口氣。

  ??官兵們望著草原,如釋重負。

  ??在山區的日子裏,累計有數百人病死,還有數百匹戰馬因馬蹄磨損過於嚴重而被宰殺。

  ??夏侯嬰道:“苦日子到頭了,隻要我們一直往北走,一定能走到匈奴人地方。”

  ??草原便於行軍,軍中還有數千馬匹,可騎馬前行。

  ??戚宗道:“我們的糧食不多了,得走快點。”

  ??王吸道:“三國聯軍大敗,我們撤退後,音訊全無,或許陛下會很掛念我們,得趕快把消息帶回去。”

  ??李左車派出五百騎兵作為先鋒,先一步向北挺進,到了匈奴人地域後,懇求那邊派人運送糧食南下,再用最快速度把消息帶回趙國。

  ??此後,殘餘聯軍部隊,在靠近山區的邊緣地帶行軍,時而會進山打獵,偶爾遇上羌人部落,毫不客氣洗劫一空。

  ??北上後一段時間,偶爾遇到被匈奴洗劫過的部落,被匈奴人殺害的羌人屍體。

  ??中原人不會像匈奴人那麽沒人性,他們隻是單純劫掠,隻要羌人不攻擊,他們也不會再去殺戮。

  ??大半個月後,聯軍到了西套平原。

  ??——————————

  ??趙國,邯鄲。

  ??有消息了!終於有消息了!

  ??聯軍殘存官兵的消息傳到邯鄲,兩天後,趙歇在朝會上談論此事。

  ??陳餘道:“李左車、戚宗、田叔乃敗軍之將,回來後,該重重懲罰。”

  ??張耳道:“不僅趙軍敗了,韓軍、齊軍同樣敗了,連匈奴人都敗給秦軍。非我趙國將軍們過失,實乃秦軍太狡猾,趙軍還能回來一些人,已經是謝天謝地了。陛下,臣認為,不僅不應該懲罰,還應慰勞歸來的將士們。”

  ??李齊出列道:“陛下,臣讚同丞相之言。在軍隊回來時,建議陛下到城外迎接。”

  ??他是李左車叔父,秦末趙國複國後,跟李左車一起投奔趙王歇,參加過巨鹿之戰。

  ??張敖出列道:“丞相所言甚是。出征大軍慘敗,許多將軍都戰死了,剩下的將軍們,肯定痛心疾首,應當好好慰勞他們,重新振作起來,共抗暴秦。”

  ??還有好幾個臣子發言讚同。

  ??趙歇當場作出了決定。

  ??在趙國複國之初,陳餘和張耳是最重要人物,後來,陳餘逐漸失勢,手中的實權越來越少。

  ??——————————

  ??駱甲和楊喜率軍回到了鹹陽,子嬰在朝會上接見兩人,讓兩人跟眾臣說說深入韓地後的經過。

  ??談及在韓地大肆破壞,韓軍卻毫無辦法,臣子們都笑了出來。

  ??楊喜道:“陛下,那些韓國官吏可害怕了,各鄉衙的官吏,見到秦軍,就像碰上鬼一樣,老早就躲得遠遠的。”

  ??少府丞劉棟道:“韓國由張良說了算,皇帝就是傀儡,我秦軍騎兵在韓地肆無忌憚,那就證明張良無能。”

  ??尉繚道:“事實上,張良在韓國的威望已大受打擊,遠遠不像大戰前那樣被許多老百姓擁戴。”

  ??子嬰道:“楊校尉,你再說說如何打敗韓軍騎兵。”

  ??楊喜再具體說出來。

  ??外表粗狂的他,是個直性子,把經過原原本本說出來,既沒有加油添醋,也沒有刻意隱瞞。

  ??即使沒有經過人工加工,這個戰鬥經過和結果,已足以讓朝臣們興奮了,麒麟殿內,洋溢著愉快的氣氛。

  ??有人稱讚駱甲善於指揮,善於創造機會,也有人稱讚楊喜、兩個都尉,以及秦兵作戰勇猛。

  ??子嬰道:“駱甲將軍、楊校尉表現都很少,立下軍功。待會留在這裏,一起用膳。”

  ??這次入韓,兩人都有立功,但還沒有到升爵、升職的程度,在軍功薄記錄著。

  ??用膳時間到了,皇帝和臣子們在麒麟殿用膳,楊喜單獨一桌,有幸在這一起吃飯,既興奮又緊張、拘謹,原本吃相不太好的他,表現得斯斯文文。

  ??散朝後,駱甲、楊喜、陳平留下。

  ??子嬰道:“楊校尉,趙佗將軍讓你跟韓地百姓說的話,你都說了吧?”

  ??楊喜道:“回稟陛下,臣進入過許多百姓家中,跟韓人說過多次。有些人始終對我軍敵意,有些韓人聽到臣說的話後,覺得有道理。”

  ??子嬰命楊喜、駱甲退下。

  ??陳平道:“陛下,根據在韓地探子傳來的消息,韓國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已有許多人對張良不滿,尤其是洛陽一帶的人,怨恨張良者甚多。”

  ??子嬰點頭道:“張良就是憑借掌握的權力死撐著,跟大秦為敵,早晚死路一條。”

  ??十一月底,子嬰跟往年一樣,對各郡縣上計薄一一過目。

  ??這一年多來,雖然經曆五國攻秦,軍人戰死超過十萬,秦國人口依然有少幅度增長,

  ??截止到大業三年年底,秦國總人口為655萬,隻是因為戰爭,造成成年男丁人口有所下降。這隻是略為下降而已,在這曆時一年多的戰爭中,雖然戰死十萬,但又有男丁年齡達到從軍年齡。

  ??減去工匠、官吏、殘疾人、老人,目前十七歲以上可從軍的男人為四十八萬,如果加上十五、十六歲兩個年齡段,為六十三萬人。

  ??隴西郡的上計薄裏報告,在隴西南部,因為戰爭遷到關中的人,有六成願意返回家鄉,也有少數人選擇到新設立的西和縣。

  ??因為戰爭造成耕作的男丁不足,去年總體的糧食收成,隻相當於正常年份的八成五。

  ??原本夜郎國地區的南廣縣、平夷縣,駐守當地的士兵,有許多已娶當地女人為妻,

  ??當地的土著人,有許多已學會了秦文、熟悉秦律,被任命為當地基層官吏。

  ??這兩個縣政績都很好,已有效促進民族融合。

  ??況且,這兩個縣都生產枸醬、枸醬酒,深受秦人的喜愛。

  ??子嬰提筆書寫,對兩個縣進行表彰。

  ??如果沒有意外,再過一至三年,這兩個縣的縣令都會被提拔。

  ??綜合所有報告來看,內史區的鹹陽令成績最差,現任鹹陽令,是原鹹陽令閻樂的接任者,已是快六十歲了,子嬰打算讓他退休。

  ??為此,子嬰把尉繚叫來。

  ??“鹹陽令該換人了,丞相可有合適人選?”

  ??尉繚道:“臣認為,少府丞劉棟、象郡郡守馬宣皆可。”

  ??子嬰對於以前拍過自己馬匹、後來又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的劉棟影像比較深刻,決定將劉棟升任鹹陽令。

  ??又再問道:“誰合適接任少府丞?”

  ??尉繚道:“韓生可接任。”

  ??子嬰在現代時,記得韓生這個人。

  ??在曆史上,項羽入鹹陽後,秦人韓生投奔項羽,向項羽獻策留在鹹陽。項羽一意東歸,便一口拒絕了。

  ??後來韓生有所抱怨,有人向項王舉報,項羽叫人把韓生丟進油鍋烹了。

  ??子嬰同意,讓韓生接任少府丞。

  ??幾天後,子接到報告的子嬰,再次來到鋼鐵兵器作坊。

  ??“陛下,終於鑄造成合格的鋼了。”

  ??鄒棠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他帶著子嬰進入鑄造區,在某個位置上,放著數十塊鋼條。

  ??子嬰拿起一塊鋼條,用手指敲了一下,聲音比較沉悶。

  ??要是敲擊生鐵,聲音會清脆而悠長。

  ??鄒棠道:“陛下,臣已命人用鋼鑄造了數把劍。”

  ??隨即,鄒棠將兩把劍取來。

  ??僅僅從外觀上,已經可以區分鐵劍和鋼劍不同了。

  ??子嬰接過一把劍仔細觀察,劍刃十分鋒利。

  ??鄒棠興奮道:“陛下,用鋼鑄造出來的劍,比生鐵和熟鐵鑄造的劍要好很多,比熟鐵鋒利,又比生鐵堅韌,不易崩口。隻是還得要注意,不能讓劍彎曲。臣昨天試過,劍隻能小幅彎曲,要不然還是會折斷。”

  ??僅僅按照這樣的質量來看,已經比以前好得多了。

  ??不過,在掌握煉鋼技術的基礎上,隻要再發揮想象力,可以做得更好。

  ??就拿刀來說,刀刃主要起刺殺、切割作用,所以要求有比較高的硬度,這樣才能保證刀的鋒利,因而應選擇含碳量較高、硬度較大的鋼來製造。

  ??而刀背主要起一種支撐作用,要求有比較好的韌性,讓刀在受到比較大的衝擊時不致折斷,這樣就要選擇含碳量較低、韌性較大的熟鐵。

  ??在南北朝時期的綦毋懷文,對灌鋼法進行重大改進,發明了將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的煉鋼方法,用這種方法鑄造的鋼,又被稱為“宿鐵”。

  ??後來,綦毋懷文再將鋼和熟鐵巧妙結合在一起,分別用在合適地方,大大提高了兵器技術,這種技術原理,到現代都還在沿用。

  ??出來鑄造區,進入“辦公室”。

  ??子嬰正色道:“鄒卿家做得很好,煉成了鋼,讓大秦軍隊更加所向披靡,功勞不比去年統兵作戰勝利的將軍小。朕給你封爵位‘公大夫’,秩俸升為一千石。”

  ??驚喜之下的鄒棠,跪下謝恩。

  ??他以為隻是增加秩俸,沒想到還能封爵。他原本是沒爵位的,現在一下子被封為第七級,激動得差點要流淚了。

  ??鄒棠起身後,子嬰道:“有沒有想過,劍刃用鋼、劍身用熟鐵,以此方法來鑄造,劍刃鋒利,整把劍又不易折斷。”

  ??經皇帝提醒,鄒棠猶如發現了新大陸,他是內行人,一聽就知道可行。

  ??“妙,陛下所說之法真妙!”

  ??在他看來,皇帝真是無比聖明,能想出煉鋼之法,又想出這種武器製造之法。

  ??子嬰道:“你先好好試驗,等做好之後,秦軍許多武器都要改成用鋼。”

  ??鄒棠領命。

  ??回到鹹陽宮書房,子嬰來回踱步,在思考著相關問題。

  ??鋼製作出來之後,可以製作許多新式武器。

  ??在青銅和鐵兵器時代,軍隊很少用刀來作戰。

  ??後來,隨著煉鋼技術完善,打造出高質量的刀,各種不同的刀出現在戰場上。

  ??比如隋唐時期的製式軍刀-唐刀,可以用於大規模裝備步兵。

  ??也可以製造有利於騎兵劈砍的馬刀。

  ??子嬰思考的,主要是騎兵問題。

  ??煉鋼技術成熟後,秦軍武器會全麵變革,帶來質的飛躍。

  ??不僅僅是步卒,要是騎兵配備馬刀,近身作戰,同樣會有很大優勢。

  ??但有個前提,必須有馬鐙。

  ??要是沒有馬鐙,騎兵永遠隻能是騎射,發揮輔助、襲擾作用。

  ??但要是發明馬鐙,敵軍騎兵同樣會有馬鐙。

  ??子嬰全麵考量起來,要是沒有馬鐙,秦軍騎兵對東方六國,那隻有數量上優勢,最多是有良馬優勢,沒有其它方麵的質量優勢。

  ??如果發明馬鐙,騎兵可以用於衝鋒、近身作戰,將會對勝負起到主導作用,秦軍在保持數量上優勢的同時,質量上也會有明顯優勢。

  ??馬鐙一旦出現,所有人都會意識到騎兵重要性。

  ??但那時候,秦國已先行一步,養出許多良馬,訓練出十萬騎兵,在當初嬴子嬰要打造十萬騎兵時,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培養騎兵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秦騎兵最少在數年內,都會對東方國家保持數量優勢。

  ??至於質量優勢,哪怕匈奴兵裝備馬鐙,但沒有鋼製兵器,秦騎兵同樣會有優勢。

  ??在西漢中期,隨著煉鋼技術的發展,采用百煉鋼技術打造環首刀,漢軍騎兵大量裝備了馬刀-環首刀。

  ??正因為裝備了環首刀,在近戰武器方麵優於匈奴,再加上強大國力,西漢才最終將匈奴打敗。

  ??想通了相關問題,子嬰已經做出了決定,要讓馬鐙、馬掌問世。

  ??不過不是現在問世,可以像連弩那樣,在大戰中敵軍不知情的情況下,讓秦騎兵裝備布馬鐙,秘密訓練,然後出其不意突然出現在戰場上,利用這個優勢取得關鍵性勝利。

  ??至於馬刀,先鑄造出足夠數量,等到裝備布馬鐙時發放給騎兵。

  ??70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