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朕還不如你?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7-03 09:21      字數:14104
  西套平原,匈奴大軍集結在這裏。

  ??冒頓單於一直都在等待著消息。

  ??在南邊,還有左賢王率領的五萬軍隊,許久還沒有消息,冒頓覺得情況不妙,這段時間很是煩悶。

  ??這天,有最新消息傳來。

  ??“單於,三國聯軍全軍覆滅!”

  ??冒頓吃了一驚,三十萬大軍徹底敗了,南邊由左賢王率領的五萬軍隊,至今音訊全無。

  ??“左賢王如何?”

  ??“在趙國消息說,左賢王和五萬士兵,都被全部斬殺了!”

  ??“什麽?”

  ??冒頓軟癱癱地坐在胡床上。

  ??自從殺父親奪取單於位後,匈奴騎兵縱橫南北,從未在正麵交鋒中失敗過。

  ??就算後來秦騎兵有那種可連續射箭的連弩,冒頓也找到了破解之法,當秦騎兵占不到多少便宜。

  ??但是,秦軍還有步卒守衛在蕭關外,斷絕了匈奴與南邊的聯係。

  ??在得知消息後,冒頓先是震驚,短暫坐了一會後,大腦恢複了原有的理智,冷靜思考起來。他想著,就算南邊的山地不適宜匈奴兵作戰,五萬士兵也應當不至於被全部斬殺,要是在山地裏打不過秦軍,左賢王可帶兵進入山林。

  ??還有,聯軍同樣可從山林中撤退。

  ??當然,三國聯軍糧草有限,不可能有太多人撤退。

  ??冒頓又再問部下,消息是怎麽來的?

  ??部下說,這些消息,在趙國那邊已經傳遍了,但趙國官府卻從未確認、宣布過。

  ??冒頓覺得,聯軍失敗是必然,匈奴兵在山地跟秦軍打,也占不到便宜,但要說是全軍覆滅,這又不大可能。

  ??冒頓覺得,應該是有人散播謠言,誇大其詞。

  ??不管怎麽樣,這次的確是失敗了,匈奴折損了不少人,卻沒有獲得任何利益。

  ??冒頓召集重要臣子們,把趙國的消息公布出來。

  ??雖然臣子們預料到聯軍會失敗,仍然為之驚訝。

  ??冒頓道:“這是秦國探子傳出來的消息,還未經證實。不過,南邊的聯係被秦軍切斷,形勢的確不妙。”

  ??他再加大聲音道:“當初,趙國皇帝派來的蒯徹跟我們說,讓我們派兵跟他們一起出征,一定能殺入關中,我們覺得有利可圖,才會派兵出征。可結果,三國聯軍失敗,我們一點好處都沒得到,卻白白死了那麽多人。秦國很可惡,趙國同樣可惡!”

  ??臣子們紛紛說著趙國的不是。

  ??右賢王卜轂拔道:“單於,我們的人不能白死,在我們的地盤,還有他們的四個運糧隊,把那些糧草奪過來。還有,匈奴和趙國邊境市集,那些趙國人所賣之物,也派人搶過來。”

  ??左大當戶兀突枯道:“跟三國合作,得不到利益,幹脆不合作了。先去搶邊境市集,若以後財物不夠,可進去趙國搶。李左車已沒命回去了,不用再怕趙軍。”

  ??其他人紛紛附和,同意兩人的說法。

  ??冒頓麵無表情,他有著冷靜的頭腦,不會輕易被臣子們所左右。

  ??當然,眾臣這樣說,是因為付出大代價後又得不到利益,引發的對三國的不滿。

  ??等臣子們說完後,冒頓道:“三國是真的想滅秦,也並沒有騙我們,他們損失更大。不過,我匈奴永遠都不能做虧本買賣,我們損失了這麽多人,必須要讓他們補償。四個運糧隊的糧食,我們要了。至於邊境市集,就別去搶了。秦國才是最可惡,我們還得跟三國合作滅秦。”

  ??目前,在西套平原,就有一個趙軍運糧隊。

  ??另外三個運糧隊,在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

  ??在糧道被斷後,運糧隊接到的命令是,在原地等待,一旦糧道被重新打通,迅速運糧南下。

  ??西套平原某地,這裏有趙軍紮的營地,大批的糧食就在營地內。

  ??這支由都尉趙豐率領的運糧隊,滯留在這裏已兩個多月,每天無所事事,十分無聊。

  ??這天,大批匈奴兵來到營地外。

  ??人數來了太多,不同尋常,趙兵警惕起來。

  ??“單於有令,趙軍糧食歸匈奴所有。”

  ??有人把話翻譯之後,匈奴就要闖入營地。

  ??趙兵們把長戟對著匈奴兵,雙方對峙起來。

  ??趙豐出來了,部下把情況告訴他。

  ??趙豐質問道:“趙國與匈奴合作,你們為何搶奪趙國糧食?”

  ??那人神情還算和善,耐心道:“單於說了,匈奴被你們騙著一起南下,秦國沒被滅,反倒讓匈奴死了很多人。匈奴人不能白死,你們趙國必須補償匈奴。你們還在匈奴地的糧食,全部歸匈奴所有。”

  ??冒頓吩咐過,不要強行搶掠,先跟趙軍說明緣由,要是趙軍還不肯,再動武不遲。

  ??趙豐無可奈何,隻得讓匈奴人進去營地,把糧食運走。

  ??當然,匈奴人也不會一點都不留,留下一點糧食給趙兵食用。

  ??第二天,趙豐帶著士兵們原路往回。

  ??————————

  ??趙國,西路軍全軍覆滅,李左車、戚宗、田叔等人被斬殺的消息傳出後,趙歇、張耳等人雖然不全信,也因此憂心忡忡,自從糧道被截斷後,他們也就隻能聽到由秦國傳出的消息。

  ??在長城以北,張敖、曹參已率領趙、齊軍隊撤兵,正在返回途中。

  ??————————

  ??八月二十,汧縣。

  ??汧縣是內史區最西部一個縣,汧縣再往東就是關中平原。

  ??在汧縣,有下辯縣通往關中的官道。

  ??今天,風和日麗,氣候宜人。

  ??皇帝來到官道旁邊,迎接凱旋歸來的大軍。

  ??在昨天,他接到報告,四萬三千降兵,全部安頓在西邊五十裏外的營地。

  ??在那邊,有麵積較大的草地,可建造可供數萬人居住的營寨。

  ??先辦完要辦的事情後,再跟眾臣商議處理降兵之法。

  ??“陛下,來了!”

  ??嬴子嬰向西望去,遠處的秦軍映入眼簾,士兵排著整齊的隊伍向這邊走來。

  ??除了有“秦”字的旗幟外,還分別有“韓”字、“王”字的旗幟。

  ??子嬰望見了,那並排騎著馬的王元和韓信。

  ??他還看見了,兩人臉上洋溢著的喜悅。

  ??快到皇帝跟前時,兩人下馬,快步走到皇帝麵前,齊齊拜見。

  ??子嬰道:“我軍大獲全勝,兩位進軍辛苦了!”

  ??王元取出兵符,還給皇帝。

  ??韓信同樣取出兵符,還給皇帝。

  ??隨後,子嬰上到一處小山丘,麵向官兵們,朗聲道:“大秦將士們,你們奮勇殺敵,打敗了膽敢侵犯大秦的敵軍,揚我國威、軍威,將士們辛苦了!”

  ??略作停頓後,又再說道:“將士們凱旋歸來,可喜可賀,朕準備了美酒好菜,要舉行慶功宴,跟將士們一同慶祝,跟將士們同樂。”

  ??頓時,全軍歡呼起來,

  ??隨後,武將帶著士卒們進入原本的軍營居住。

  ??當天下午,子嬰單獨接見韓信,跟他一起吃飯喝酒。

  ??王元和韓信都立下大功,子嬰打算分別單獨接見,跟他們好好交流。

  ??子嬰特地讓廚子做了韓信最愛吃的菜,準備最上好的酒。

  ??酒菜都端上來後,子嬰屏退左右。

  ??子嬰拿起酒瓶,主動給韓信倒酒。

  ??韓信跪坐的姿態沒有變,沒有做出一副受寵若驚、又或者謙虛的模樣,而是直看著皇帝倒酒。

  ??太像了,根據子嬰在現代時了解到的韓信秉性,跟穿越這時空遇到的韓信,太相似了。

  ??要是在旁人看來,皇帝給韓信倒酒,韓信自認為立下大功,很受得起。

  ??子嬰淡淡一笑,沒有去介意,隻要韓信能夠為自己做貢獻就行了。

  ??在兩個酒爵倒了酒後,子嬰道:“韓卿家,你統兵作戰一年有餘,殺敵十五萬,為大秦立下大功,真乃帥才也!朕敬你一爵。”

  ??他舉起酒爵,韓信同樣舉起。

  ??一爵酒下肚後,子嬰再給兩人酒爵倒酒,韓信仍然沒有謙遜。

  ??酒過三巡後,兩人都有些酒意了。

  ??子嬰是有些酒意,大體上頭腦還算清醒。

  ??食桌對麵的韓信,臉有些紅了,看起來酒意比子嬰更濃。

  ??韓信道:“若陛下有誌於重新一統天下,臣願統率大軍為陛下攻城略地,掃除六國軍隊和匈奴人。”

  ??子嬰驚奇道:“憑韓卿家統兵,就能蕩平天下所有敵人?”

  ??韓信道:“若陛下信任臣,臣定能為陛下蕩平一切敵人?”

  ??子嬰問道:“韓卿家,你能統率多少兵馬?”

  ??韓信答道:“臣領兵,多多益善!”

  ??子嬰道:“程開能統率多少兵馬?”

  ??韓信伸出無根手指,答道:“最多五萬!若再多,他無法駕馭。”

  ??子嬰道:“孟通能統率多少兵?”

  ??韓信道:“八萬,最多八萬。”

  ??子嬰再問道:“趙佗能統率多少兵?”

  ??韓信答道:“十五萬,最多十五萬!”

  ??子嬰更來了興致了,問道:“那韓秦卿家覺得,朕能統率多少兵馬?”

  ??韓信沒有先做思考,直接道:“十萬,陛下能統率十萬兵。”

  ??子嬰心中笑了起來,說道:“照韓卿家看來,朕還不如你了!”

  ??這時,韓信似乎覺察不對,做出恭敬姿態,說道:“臣隻是統兵之人,臣乃陛下臣子,大秦所有臣子、所有士兵,皆為陛下效命。”

  ??子嬰笑了出來,指了指韓信,說道:“油嘴滑舌!”

  ??第二天,所有廚子都被動員起來,做飯做菜。

  ??今天要做的肉食非常多,有魚、家禽、畜等,有最好的醬料,還有各種水果。

  ??為了準備這次慶功宴,子嬰提前通知尉繚,讓他準備好大量食材運送過來。

  ??不僅如此,在前兩天,子嬰專門派出一批士兵進山狩獵,收獲大量諸如野鹿、野牛、野雞、食鐵獸、虎、豹、蛇等等飛禽走獸。

  ??廚子們忙不過來了,派出一些士兵幫忙。

  ??在某個灶台,廚子和士兵一齊忙碌著。

  ??士兵在幫忙洗菜、切菜。

  ??一名年輕士兵在砍著野牛肉,屁顛屁顛道:“我最喜歡吃野牛肉,終於有牛肉吃了!”

  ??他以前是獵人,常進山打獵,要獵殺野牛不容易,野雞、野兔之類的獵物最多。

  ??現在,他是秦軍弩兵。

  ??也有其他同伴,在清理野鹿、豹子肉。

  ??廚子羨慕道:“你殺了四個甲士,不再是行伍了!直接升到‘上造’。還是去打仗好,哪像我做廚子的,一輩子別想立軍功封爵。”

  ??士兵興奮說道:“從軍前,父親給我找媳婦,恰好村子裏有個十五歲姑娘,父親上門求親,結果被那姑娘父親嫌棄,那姑娘父親說,他女兒絕不嫁給行伍。現在我即將是上造了,輪到我嫌棄他了,我要父親給我找更好的。”

  ??旁邊士兵道:“我運氣沒那麽好,隻殺了兩個甲士。兩個也好,‘公士’總好過行伍,明天該封爵了。”

  ??在昨天,全軍將士都有接到通知,今天慶功宴,明天正式封爵。

  ??空曠的草地上,擺滿了許多桌子。

  ??多數桌子是一什十一人,有什長和下轄的十名士兵。

  ??有些什因為有士兵戰死,暫時沒有補充員額,不足十一人,要是戰死的人多的,兩個什拚在一桌。

  ??士兵跪坐在席子上等待著。

  ??廚子們陸續把好酒好菜端上來。

  ??士兵看著桌麵上的菜肴,那是前所未有的豐盛。

  ??“這是什麽?”

  ??“這是枸醬,還有枸醬酒!”

  ??為了這次慶功宴,大秦境內的枸醬全部被搜刮一空。

  ??廚子把大盤肉端過來時,某士兵問道:“這是什麽肉?”

  ??廚子答道:“野牛肉!”

  ??這時期很少人吃過牛肉,耕牛是不能宰殺的,獵人很少能獵殺野牛。

  ??“牛肉、野雞肉、蛇湯、鹿肉……太豐盛了!”

  ??看著一道道菜,不少士兵嘴饞起來。

  ??對於大多數士兵來說,這是他一生中見識過的最好的菜。

  ??軍中有明確紀律,這次慶功宴,必須武將命令開吃,士兵才能吃菜喝酒。

  ??超過十萬人一起在野外吃飯,從山上向下望去,附近一帶草地上,場麵何其壯觀。

  ??正因為這一帶是草原,才能容納眾多士兵。

  ??每桌的酒菜上齊後,嬴子嬰上到點將台上,大聲道:“大秦將士們,朕跟你們一起,慶祝勝利。”

  ??隨即,各個武將領命下去,士兵們開吃了。

  ??子嬰同樣是在室外草地上吃飯,跟最重要臣子一桌,有陳平、鄒離、韓談、韓信、王元、駱甲、辛韋、範目等人。

  ??在這食桌旁邊,還有好幾桌坐著軍職稍低一些的武將。

  ??凡是達到都尉級別的,都會在皇帝附近桌席,讓他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皇帝。

  ??當然,有很多武將來不了。

  ??比如蕭關的李必、函穀關的趙佗、武關的程開、長城防線的李兆。

  ??在皇帝所在桌席旁邊,擺著一張小案幾,太史令司馬匯跪坐在席子上。

  ??慶功宴是大事,司馬匯向皇帝提出要求,慶功宴時待在皇帝旁邊,以便及時記錄筵席所談內容。

  ??嬴子嬰同意了,這是史官的職責,沒必要去為難史官。

  ??筵席即將開始,司馬匯記錄著,大業三年八月二十五,汧縣東成鄉,皇帝辦慶功宴。

  ??又再寫下皇帝桌席上的人員名單。

  ??子嬰首先舉起酒爵道:“能夠擊敗敵軍,獲得大勝利,有賴於諸位將軍,朕敬你們一爵。”

  ??臣子們皆舉起酒爵,一飲而盡。

  ??隨後,有內侍給所有酒爵倒酒。

  ??子嬰和臣子們,邊吃邊喝邊聊,有皇帝在場,臣子們比較拘謹的。

  ??哪怕皇帝顯得比較隨和,除非跟皇帝非常熟悉的,誰也不宜暢所欲言,得慎言慎行。

  ??為了調節氣氛,子嬰吃下一塊野雞肉後,主動道:“韓信,令愛有三歲了吧!”

  ??韓信道:“稟陛下,犬女上個月剛滿三歲。”

  ??子嬰問道:“打算娶多少個媳婦?生多少子女?”

  ??韓信答道:“回陛下,臣之誌,不在於娶多少女人,在於為陛下蕩平天下。臣暫時有一妻足也,若能再立大功,打算再納一妾,若能是大將軍,打算娶五個妻妾。”

  ??其他人都吃驚一下,想娶多少女人,還跟立功和軍職掛鉤,這功名之心也太重了,無怪乎,在剛來秦國時,韓信就口口聲聲想做上將軍。

  ??在韓信看來,要是不立下大功、不能實現抱負,再多女人也沒意思。

  ??要等軍功大了,軍職提高了,才會有這個心思。

  ??在男少女多的這年代,就算最普通的莊稼人都能娶到媳婦。

  ??韓信以前在楚營時任執戟郎中,俸祿相當於百將,娶妻那是輕而易舉,他卻沒心思成家,一直拖成“骨灰級光棍”。

  ??子嬰道:“有誌氣!”

  ??隨即舉起酒爵道:“朕敬你一爵!”

  ??兩人共飲一爵。

  ??在有些人看來,這是一種狂妄,同桌還有許多武將在場,韓信是不把這些人放在眼裏,擺明了說我的能力比你們強。

  ??旁邊的司馬匯及時提筆記錄下來:帝問韓信娶妻妾、子嗣數量,信曰:若為大將軍,娶妻妾五人。

  ??皇帝和韓信再一爵酒下肚後,駱甲五指並攏指了一下王元。

  ??“王元將軍能征善戰,有王翦將軍之風,說不準,日後的大將軍會是王元將軍。”

  ??駱甲有些看不慣韓信的狂妄,故意這麽說。

  ??他自問沒做大將軍的能力,要是能做上“四安”、“四平”將軍,已經心滿意足了。

  ??高進接口道:“自從王離將軍為國捐軀後,上將軍之位一直空缺,日後誰能做大將軍,還不好說。”

  ??韓信聽後有些不爽,不過,也並不記恨兩人,他要憑自身能力當上大將軍,讓大家心服口服。

  ??王元打圓場道:“諸位皆是為陛下效力,若有人能憑軍功當上大將軍,我為他高興,為陛下有這樣的人才高興。”

  ??子嬰接口道:“隻要是為大秦效力,無論是誰立功,朕都高興!諸位卿家隻要有立功,朕定會論功行賞。朕不怕要多給賞賜,隻怕無人有足夠功績獲得賞賜。為了大秦將來!為了諸位卿家前程,幹了!”

  ??子嬰舉起酒爵,眾人皆舉起酒爵,一飲而盡。

  ??喝下幾杯酒後,子嬰起身,逐一給旁邊幾個桌席的武將們敬酒,還說些勉勵之言。

  ??皇帝竟然親自過來敬酒了,武將們受寵若驚,皇帝能如此重視、尊重自己,武將們都覺得大業皇帝好皇帝、是明君。

  ??太史令又再在本子上記錄下來。

  ??在軍候呂馬童這邊,跟部下的十個百將、兩個五百主共一桌。

  ??剛開始時,大家為了勝利,共飲一爵。

  ??隨後,有五百主提議,呂軍候即將升爵升軍職了,大家一同敬他一爵。

  ??接著,五百主道:“這次每位百將皆有立功,皆大歡喜。呂軍候,日後要多爭取出戰機會,卑職和諸位百將能否再立軍功,要多多仰仗呂軍候了!不…是呂都尉!”

  ??他的話,既是真實現象,上級要有出戰機會,部下們才有機會立功。同時,又帶有恭維成份。

  ??按照軍功來估計,呂馬童升為都尉是沒問題的。

  ??立下了大軍功,又被部下恭維,呂馬童高高興興的,拍拍胸脯道:“好說好說!隻要我過得好,絕不會虧待弟兄們!來!幹了!”

  ??呂馬童舉起酒爵,部下們同樣舉起酒爵幹了。

  ??“咳!”

  ??趙軍候隻喝了小半爵,咳嗽起來。

  ??大家都知道,在場眾人,以他的酒量最差。

  ??趙軍候一副苦瓜臉,向呂馬童“哀求”道:“能不能不喝完?”

  ??呂馬童斬釘截鐵道:“不行!大好日子豈能不喝酒!快幹了!”

  ??趙軍候隻得“痛苦地”把一爵喝完,又再咳了幾下。

  ??在其他桌席上,官兵們同樣邊吃邊喝邊聊,氣氛熱烈。

  ??談論的各種話題都有,有些談論誰的媳婦更漂亮,跟媳婦時如何如何。

  ??官兵當中,喜歡喝酒和不喜歡喝酒的、酒量差和酒量好的都有,有些人被喝得當場就趴下了。

  ??這次慶功宴,官兵們都很盡興。

  ??慶功宴結束後,大家都回去休息。

  ??大片草地上,剩飯剩菜垃圾眾多,有上千士兵在清理現場。

  ??這些士兵,都是未參與作戰的。

  ??士兵們平常隻是偶爾能吃上肉,現場的殘羹剩菜,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美味佳肴,有些士兵現場就大吃起來,還吃得津津有味。

  ??就算最後剩下的殘羹剩菜,也不會被浪費,會被集中裝起來運走,用於喂豬。

  ??大業三年,公元前201年,八月二十五。

  ??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八月下旬的天氣不熱不冷。

  ??這裏是昨天慶功宴的地方,已經被清理得幹幹淨淨。

  ??今天是更為喜慶的日子,是大秦將士們最為渴望的日子。

  ??在今天,會公開宣布各人軍功情況,正式封爵、升職。

  ??官兵在戰場上舍生忘死,奮勇拚殺,為的就是今天。

  ??正是因為有軍功爵,讓秦軍成為虎狼之師。

  ??超過十萬秦兵,騎兵、弓弩兵、矛兵、戟兵、鈹兵等軍種,以曲、部為基準整齊排列。

  ??嬴子嬰登上點將台,放眼望去,人海無邊無際,一個又一個整齊的隊列仿佛看不到盡頭,旌旗飄揚,在風中獵獵作響。

  ??今天,皇帝一身戎裝,穿上特製的鎧甲,腰插佩劍,身披紅色披風,威風凜凜地站在點將台。

  ??下麵的將士們皆注視著皇帝,他們眼中的皇帝陛下,滿身英武之氣,讓人不可逼視,陳平、鄒離兩人環列兩側。

  ??在點將台上,還有多名郎官捧著托盤,托盤上有本子和身份證明之物。

  ??嬴子嬰朗聲道:“將士們,大秦軍功爵,讓你們都有立功機會,讓你們為軍功奮勇拚殺。趙、韓、齊、楚、匈奴五國攻秦,曆時一年有餘的戰爭,將士們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到了。”

  ??隨即,鄒離從郎官的托盤上拿起一個本子,大聲朗讀起來。

  ??“五國攻秦之戰,曆時一年有餘,共殺敵538999人,逼降敵軍81255人,我秦軍共陣亡102932人。”

  ??這是很令人振奮的數字,比長平之戰殺敵四十五萬更多,是秦國立國以來,在一次大戰爭中消滅敵軍人數之最。

  ??秦國對統計數據十分嚴謹,關於人的數據力求一個不差。

  ??“其中,王元軍團野戰殺敵99068人,俘獲降兵43055人,陣亡14990人。可計算軍功殺敵數量84078人,降兵43055人。”

  ??“韓信軍團,野戰殺敵148754人,陣亡39918人。兩者相抵,以殺敵108836人計入軍功。”

  ??“守衛武關,守城作戰殺楚兵165190人,戰死29510人。兩者相抵,殺敵135680人計入軍功。”

  ??“函穀關守城作戰,殺敵50153人,戰死8064人。兩者相抵,殺敵42089人計入軍功。”

  ??“趙佗率軍出戰,野戰殺敵38735人,降兵38200人,戰死7615人,兩者相抵,殺敵31120人,降兵38200人計入軍功。”

  ??“守衛長城殺敵8542人,戰死1028人;李兆率軍出征,殺敵28557人,戰死1807人。兩者相抵,殺敵34264人計入軍功。”

  ??鄒離的嗓門比較大,聲音洪亮,離點將台比較近的人,都能聽清楚。

  ??隨後,鄒離翻動本子頁麵,繼續念道:“軍功最大者為揚威將軍王元。爵位由‘官大夫’升為‘左庶長’,軍職升為平東將軍,秩俸升為四千石。”

  ??隨即,王元走上點將台。

  ??野戰殺敵眾多,並且還俘獲降兵,爵位連升四級,王元很興奮,但並未顯得過於激動。

  ??王元走到皇帝跟前,單膝跪下。

  ??一名捧著托盤的郎官,走到皇帝麵前。

  ??嬴子嬰接過托盤,遞給王元,王元恭敬接過。

  ??托盤上放著的,是爵位、軍職的證明之物。

  ??王元站起來,走下點將台。

  ??鄒離朗聲道:“軍功第二者為廣武將軍韓信。爵位由‘大夫’升為‘五大夫’,軍職升為平南將軍,秩俸中二千石。”

  ??話音落下,韓信邁著大步,登上點將台。

  ??此時此刻,爵位同樣連升四級的韓信無比激動,眼睛都濕潤了。

  ??在皇帝麵前,韓信單膝跪下,嬴子嬰把托盤給韓信。

  ??韓信下去後,鄒離繼續道:“軍功第三者為趙佗,爵位由‘公乘’升為‘左庶長’,軍職升為鎮北將軍。”

  ??趙佗目前在函穀關,在這裏公布一次後,還會派人去到函穀關,給趙佗正式封爵升職,把爵位、軍職之物給他。

  ??“威遠將軍蘇忠,爵位由‘大夫’升為‘公大夫’,軍職升為廣武將軍。”

  ??“廣威將軍程開,爵位由‘官大夫’升為‘公大夫’,軍職升為輕車將軍。”

  ??項羽攻武關,十六萬楚兵死在武關城下。

  ??先是由蘇忠作為主將守衛武關,後麵才有程開趕來,蘇忠軍功高於程開,但卻遠遠不如趙佗。

  ??軍功標準,不是完全隻看殺敵數量,還要看什麽情況下殺敵,不同情況下的盈論標準是不一樣的。

  ??原本軍功爵中規定,將軍軍功的盈論標準,攻城戰要斬首八千以上,野戰斬首二千以上。

  ??目前秦國延用軍功爵,隻是在近幾年來進行過小幅度改動,改得更為合理。

  ??在守城時,守城方占據了很大優勢,憑借城池和守城器械殺敵,遠遠比野戰殺敵容易,並且野戰自身傷亡概率會更大。

  ??根據改動後的軍功爵規定,守城戰殺敵三人,軍功相當於野戰殺敵一人。

  ??而最新規定,俘虜或逼降敵兵的軍功,兩名士兵相當於野戰殺敵三人。

  ??凡是軍職升為都尉級別的,都會在場公開念出來,由皇帝親自授予爵位。

  ??鄒離再繼續念著封爵升職人員。

  ??其中:

  ??平寇將軍李兆,爵位由“公乘”升為“五大夫”,軍職升為安北將軍。

  ??武衛將軍李必,爵位升為“公乘”,軍職升為安遠將軍;

  ??長水校尉辛韋爵位升為“公大夫”,軍職升為廣威將軍;

  ??都尉範目爵位升為“公大夫”,軍職升為虎牙將軍;

  ??駱甲爵位升為“公大夫”,軍職升為輔國將軍;

  ??曹斌爵位升為“公大夫”,軍職升為奮武將軍;

  ??軍候王威,爵位升為“官大夫”,軍職升為長水校尉;

  ??軍候呂馬童爵位升為“官大夫”,軍職升為奮勇校尉;

  ??楊喜爵位升為“官大夫”,軍職升為驃姚校尉。

  ??王翳、楊武等人升為都尉。

  ??花了小半天時間,軍功宣讀,封爵、升職都進行完畢。

  ??在解散之前,全軍集體高唱秦軍軍歌。

  ??軍職升為軍候以及以下的,下午在各部、曲中各自宣布。

  ??王翳下轄的屯長秦勇,被破格提拔升為五百主。

  ??許多行伍獲得爵位,許多一級、二級爵位的,獲得了升爵。

  ??今天的嬴子嬰,心情沒有興奮,他看過軍功和升爵名單,實在太多了。

  ??從皇帝的角度來看,經此一役,府庫開支會大幅度增加,自身戰死超過十萬人,還有些人殘疾,糧食產量、賦稅收入又減少了。

  ??不過,用這些代價換來巨大勝利,是非常值得的。

  ??下個月是秋收時節,子嬰跟尉繚、陳平商議過,歸來的大軍休息幾天後,會讓部分士卒回家,盡量不耽誤秋收。

  ??三天後,子嬰啟程返回鹹陽。

  ??主要武將們,還有數萬大軍,同樣跟著返回都城。

  ??秦軍的殺敵數量,主要將軍封爵升職事宜,很快傳遍了整個秦國。

  ??大大振奮了秦國的民心、軍心,如此強大的秦國,百姓們為之自豪。

  ??每個官兵在家鄉都會有檔案,爵位、軍職有變動後,會派人通知家鄉的衙門,更改最新的資料。

  ??凡是爵位、軍職有變動的人,在家鄉所在的鄉衙,都會張榜公布。

  ??九月初八這天,鑾駕抵達鹹陽。

  ??鹹陽西城門外,尉繚率領百官迎接。

  ??“臣率文武百官,歡迎皇帝陛下歸來!”

  ??眾臣齊齊跪拜。

  ??獲得這次大勝利,嬴子嬰的威望達到了新高度。

  ??“眾卿平身!”

  ??臣子們起來後,子嬰走到尉繚跟前,親切道:“這一年多來,丞相鎮守都城,為國事操勞,辛苦了!”

  ??尉繚道:“臣身為大秦丞相,職責所在,為陛下萬死不辭!”

  ??此時的尉繚,頭發大部分都花白了,更顯得蒼老。

  ??子嬰還看到,尉繚的牙齒更少了。

  ??如此年邁,還為國事操勞,真是忠誠的能臣,子嬰感慨了一下。

  ??子嬰進入鹹陽,來到鹹陽宮後宮。

  ??四歲的女兒贏夢,已經很懂得禮儀了。

  ??“兒臣拜見父皇!”

  ??子嬰開心地把她抱起,笑著對王思道:“皇後調教得很好啊!”

  ??王思道:“陛下在隴山日久,臣妾和妹妹,還有孩兒都們甚是掛念。”

  ??馮幽蘭道:“我和姐姐都盼著盡快打敗敵軍,好讓陛下早日歸來。這不,秦軍獲得大勝利,陛下凱旋歸來了!”

  ??王思親自下廚做飯,一家人過了半天幸福的小日子。

  ??翌日,麒麟殿上,這裏擺下筵席,再次舉行慶功宴。

  ??上次在隴山,是軍中的慶功宴。

  ??這次,是皇帝和朝臣一起慶祝。

  ??在皇帝回到鹹陽前,趙佗、李兆、程開同樣回到了鹹陽,跟隴西作戰的主要武將們一起參與慶功宴。

  ??麒麟殿上,眾臣心情都很好,一片喜慶氣氛。

  ??子嬰首先道:“五國攻秦之戰,我軍殺敵五十餘萬,實乃前所未有的大勝利,挫敗了敵國滅秦企圖,朕與眾官吏同樂,與大秦子民同樂!”

  ??這次曆時一年多的大戰,秦國檔案中稱為“五國攻秦之戰”。

  ??在今天,不僅僅是在麒麟殿,在鹹陽各衙門,以及個郡縣衙門,同樣是在今天舉行慶功宴。

  ??還在隴山的時候,嬴子嬰就派人通知下去了。

  ??在共飲一爵酒後,宮廷樂師吹奏起音樂,宮女們在跳著舞蹈。

  ??眾臣邊吃喝邊欣賞著。

  ??今天是慶功宴,明天再談國事。

  ??子嬰在欣賞舞蹈的同時,留意著眾臣。

  ??尉繚的牙齒沒幾顆了,基本上失去了咀嚼能力,食物要在嘴裏慢慢磨,看著真不是滋味。

  ??子嬰又發現,趙佗老是盯著一個跳舞的宮女看。

  ??這個宮女,舞跳得不錯,顏值也還算可以。

  ??至於韓信,他似乎對音樂、宮女、舞蹈、美食、美酒都沒有興趣,還若有所思。

  ??王元臉色平靜,興致勃勃地欣賞舞蹈,時而再喝點酒,吃點食物,偶爾會跟旁邊的人低聲交談。

  ??70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