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趙佗用兵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6-25 10:35      字數:6101
  車兵衝近敵陣,秦軍弓弩兵停止射箭。

  ??敵軍補上來的長矛兵,伸出長約三丈的長矛,那鋒利的矛尖矛刃,在陽光照耀下透出光亮。

  ??長矛如林,如此密集的矛陣,一般情況下,很難將其衝破。

  ??今天,秦軍誓要將其衝破。

  ??這時,秦軍車兵馭手們,大力揚動韁繩,鞭打著馬匹,讓馬匹把速度提升至極限,盡可能增加對敵兵的衝擊力。

  ??碰上了!戰車跟敵長矛碰上了!

  ??四匹戰馬同時全力狂奔,再加上戰車、車上三人重量,衝擊力何等強大。

  ??前方戰馬撞上矛刃,在巨大的力道下,極端時間內穿入馬身。

  ??因為衝擊力太大,有些韓兵支撐不住後退。

  ??戰馬、戰車在高速前進中,前方戰馬硬生生被摁住,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後方的戰車向前翻到,砸向韓軍長矛兵,車上的秦兵跟著摔倒。

  ??因為這一砸,將韓軍長矛兵陣砸出缺口。

  ??跟在戰車後麵的秦兵迅速衝入陣中,用戟、長鈹擊殺著敵軍矛兵後麵的弓弩兵。

  ??在南北數百丈長的戰線上,兩百架戰車向前衝,共有數十輛戰車向前翻倒,從而砸出缺口,後麵的步卒跟著衝入敵陣中。

  ??敵軍弓弩手抽出銅劍,跟衝入陣中的秦兵交鋒。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格鬥能力發揮出決定性作用。

  ??弓弩兵格鬥能力,根本無法跟秦步卒相比,被秦兵迅速收割。

  ??成功衝入敵陣的戰車有八十餘輛,車上的弓箭兵,以最快速度射箭,射殺敵重要人物,正在陣中指揮戰鬥的韓軍都尉被射殺。

  ??戰車所到之處,凡是來不及躲開的敵兵皆被撞到,有些被撞倒士兵被馬匹踩踏而死,車上的戟兵揮動長戟,擊殺著戰車旁邊的秦兵。

  ??“出擊……”

  ??韓王信一聲令下,陣中位於弓弩兵後麵的戟兵衝上,加入了戰鬥,企圖以最快速度絞殺衝入陣中的一切敵兵。

  ??與此同時,秦軍的長矛兵、長鈹兵、戟兵衝了上來。

  ??秦軍矛兵跟韓軍矛兵,針尖對麥芒,矛對矛集體對戰起來,雙方各有死傷。

  ??秦軍的長鈹兵、戟兵則是向缺口衝去。

  ??越多士兵能衝入陣中,就越能打亂敵戰陣。

  ??韓軍要補缺口,秦兵則是要從缺口衝入,在這種較量中,隻有一半缺口能被補上,越來越多的秦兵衝入。

  ??由四匹馬牽引的戰車,相當於重型坦克,在敵陣內橫衝直撞。

  ??有戰車向弓弩兵密集的地方衝去,敵軍匆忙放箭射擊,固然射中了車上的秦兵,但戰馬繼續奔跑著,許多韓兵被撞飛、被馬蹄踩踏。

  ??有戰車向敵前排的長矛兵衝去。

  ??韓軍矛兵要全力對付前方秦軍矛兵,根本無法顧及背後,又再被撞開缺口,外麵的秦兵迅速衝入。

  ??現場戰馬嘶鳴聲、士卒慘叫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戰鬥打得十分慘烈,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在秦軍全力衝擊下,韓軍陣型明顯被衝亂。

  ??韓王信把戟兵都派上前,全力抵擋著秦軍。

  ??陸續有戰馬和車上士兵身亡,但衝擊發揮了很大效果。

  ??越來越多秦兵衝入陣中,雙方士兵在激烈搏殺著。

  ??秦軍士氣如虹,鬥誌昂揚。

  ??反觀韓軍,本身士氣就不高,再加上被秦軍衝入陣中,創亂陣型,士氣進一步受挫,他們根本無法遏製衝入陣中的秦兵,失敗已不可挽回。

  ??不過,韓軍同樣有二十級軍功爵,升爵位的標準比秦軍還要低。韓兵們憑借著殺敵立功封爵這個信念,在頑強抵抗著。

  ??韓王信看著如此戰況,敗局已呈現出來,心中在滴血。

  ??在營壘東南邊的兩萬韓軍,被戰況震駭了,王賀遲遲沒有向東邊的秦軍發起進攻,雙方僵持著。

  ??————————

  ??齊軍營壘瞭望塔,呂澤看著如此戰況,那彪悍勇猛的秦軍,讓他心中打顫。

  ??旁邊的馮無擇道:“將軍,韓軍恐怕擋不住了,末將願率軍出戰,支援韓軍。”

  ??呂澤道:“秦軍士氣正旺,如若現在出戰,凶多吉少,守在營壘最安全。”

  ??他已失去了出戰的勇氣,不希望部下白白損失。

  ??郭亭道:“呂將軍,末將認為,就算秦軍士氣旺盛,我軍也必須出去營救。齊、韓、趙三國結盟,一方有難,另一方必須救援,若今日見死不救,如若皇帝陛下不處置將軍,如何向韓國交代?末將願帶兵出去跟秦軍作戰。”

  ??呂澤是關係戶,被皇帝特殊照顧,齊軍中無人不知。

  ??呂澤想想也是,說道:“我命你帶兵一萬,出去救援韓軍。”

  ??郭亭接令,迅速點齊兵馬。

  ??————————

  ??“將軍,齊軍出來了!”

  ??站在戰車上的趙佗,望向東北方向的齊軍營壘,齊軍魚貫而出。

  ??“傳我命令,一千騎兵、兩千弓弩兵立即出擊,壓製齊軍,將其逼回大營。”

  ??命令很快下達。

  ??在這個三萬人的秦軍方陣中,左右兩翼各有兩千騎兵。

  ??左邊一千騎兵向出動了,向齊軍營壘方向奔去,兩千弓弩兵跑步前進。

  ??此時的韓軍大方陣,已經是殘陣,除了方陣後方的主將周邊暫且安然無恙,其餘位置已陷入混亂。

  ??在方陣最外圍,仍然有韓軍矛兵在跟秦軍矛兵交戰著。

  ??由於長矛太長,隻能在團隊作戰中才能發揮作用。

  ??方陣被衝出許多缺口,每衝出一個缺口,就意味著原本在該位置上的韓軍矛兵傷亡。其他矛兵被分割成許多股,既要麵對外圍秦軍矛兵的攻擊,也要防備背後有可能的襲擊。

  ??在聯合打擊下,韓軍長矛兵已是傷亡過半。

  ??函穀關弘農河以東的大戰,遮天蔽日。

  ??這時,韓軍方陣左右兩翼的騎兵出擊了,這是韓王信唯一的希望。

  ??韓軍兩翼各一千五百騎兵,衝向前方作戰最外圍,要用弓箭射殺秦軍矛兵。

  ??秦騎兵剩下三千人中,其中有兩千配備了小連弩,部署在右翼。

  ??這批連弩騎兵,由楊喜率領。

  ??楊喜原本是朗衛中的郎中騎,趙佗前來函穀關,被皇帝調派到此擔任騎兵武將。

  ??在沒有馬鐙的時期,騎兵隻是作為輔助力量,一般作為襲擾敵軍之用,如果是列陣作戰,當敵軍戰陣被衝亂後,可加入戰鬥,協助步卒擊殺敵軍,如果是敵軍潰逃,則依靠騎兵機動力對其追殲。

  ??現在時機已到,趙佗命令三千騎兵出擊。

  ??敵軍騎兵同樣出動,那就將其打敗。

  ??楊喜率領部下們,向敵騎兵衝去。

  ??“嗖嗖嗖……”

  ??連弩快速射箭,迅速收割敵騎兵。

  ??在密集射擊下,韓軍騎兵無法抵擋,很快就有千餘人中箭倒下。如此神兵利器,讓韓騎兵膽寒,剩餘的不敢再接近秦騎兵,跑得遠遠的。

  ??勝負之勢已經很明顯了。

  ??趙佗再下令,讓其中一千騎兵繞到韓軍方陣後方營壘大門外,堵住韓兵入營寨,也讓營壘內韓兵無法出來。

  ??————————

  ??“嗖嗖嗖……”

  ??左翼衝近齊軍營寨大門的一千秦軍騎兵,向剛衝出來的齊兵射箭。

  ??在敵軍步兵陣列還未排好時進行攻擊,是騎兵一種常規作戰手段,如果是敵軍已列陣好,騎兵就沒機會了。

  ??齊兵剛從營寨出來,根本來不及列陣,就遭到騎兵襲擊,被嚇得退到弓箭射程外。

  ??在遲滯騎兵短暫功夫後,兩千弓弩兵跟了上來,列陣以對。

  ??營壘前門出不了,還有後門,可從後門出去後再繞到前方,但如果從後門出去,首先要麵對營壘東南邊的一萬秦兵。

  ??前門已被堵住,郭亭隻好率兵從後麵出去。

  ??————————

  ??營壘東南麵,王賀眼看已方軍隊陷入混亂,再也坐不住了,留下五千人守在這裏,防止對麵秦兵來攻。他親自帶著一萬五千人,趕往救援。

  ??“嗖嗖嗖……”

  ??大戰陣外圍,秦騎兵用連弩連續射擊,再加上秦軍矛兵攻擊,韓軍矛兵已是傷亡殆盡。

  ??秦軍矛兵再列好隊伍,向敵縱深壓了上去。

  ??韓軍原本在矛兵後方的弓弩兵,幾乎喪失殆盡。

  ??沒有了弓弩箭的威脅後,矛兵大展神威,衝向敵軍的戟兵、長鈹兵。

  ??秦軍的戟兵、長鈹兵讓出位置,把前方敵兵交給長矛兵。

  ??戟、鈹的長度,遠遠不及三丈長的長矛。

  ??秦軍密集的長矛刺來,韓軍的戟兵、長鈹兵,要是不及時後退,必然會被刺死。

  ??“殺……”

  ??秦兵那巨大的喊殺聲,對於韓兵來說,那就是催命符。

  ??已經是鬥誌全無的韓兵們,匆忙後撤。

  ??“嗖嗖嗖……”

  ??楊喜帶著部下們,緊跟在長矛隊後麵,用連弩射殺敵兵。

  ??兩軍正麵交鋒,戰鬥打到這個份上,韓軍根本無力抵擋,即使有軍功爵,都不可避免士氣崩潰。

  ??長矛兵在前,騎兵在後,向敵軍壓上。

  ??韓軍已全麵崩潰,韓王信已陷入絕望,正要鳴金收兵,打算先退回營寨再說,也準備派人向王賀傳令,讓他帶兵跟著撤回營壘。

  ??至於秦軍要進入韓地,隻能是先派人向東邊守軍稟報,等他在營寨內整頓好殘兵後,再重新出來回韓地。

  ??“將軍,有秦兵要到我們營寨!”

  ??在戰車上的韓王信轉身一看,秦軍弓弩兵,正向營寨大門方向衝去。

  ??“將軍,左邊援軍來了!”

  ??韓王信又再看向後側右邊,一支兵馬向這邊而來,這是王賀部隊。

  ??三萬兩千人出戰,組成大方陣,短短半天時間,隻剩下區區數千殘兵,可謂是慘敗。

  ??韓王信隻得命令這數千人後退,向王賀部靠攏。

  ??秦軍長矛兵、騎兵,一直推進至離敵主將隻有百餘丈距離停下。

  ??因為敵援軍趕來,有一批弓弩兵排好隊伍,嚴陣以待,再向前隻會被射殺。

  ??趙佗傳令,讓士兵有序後撤,步卒在後撤時,把已方陣亡或受傷倒地騎兵的小連弩全部撿起來帶回。

  ??秦軍受傷士兵,或被同伴扶著、或被抬著回去,醫官、醫卒火速救治。

  ??韓軍倒地的傷兵卻沒那麽幸運了,全部被秦兵補殺。

  ??出戰的秦兵全部撤回來後,再重新列陣。

  ??車兵損失比較大,隻剩下六十五輛戰車。

  ??這次出戰,獲得大勝利,那些車兵死得很有價值。

  ??這時,桓斌帶著一萬士卒趕到,他一人來到趙佗戰車旁邊。

  ??趙佗問道:“你帶來多少弓弩兵?”

  ??桓斌道:“稟將軍,有三千弓弩兵。”

  ??在趙佗率軍出戰後,在留守函穀關的兩萬士兵中,有弓弩兵五千。

  ??他再傳令,把剩餘兩千弓弩兵也調派出來。

  ??在方陣對麵,韓軍數千殘兵和王賀部兩萬人匯合,再重新列陣。

  ??在韓軍後方,是由杜真率領的一萬秦兵。

  ??在這批秦兵東邊,是出營寨支援的齊兵。

  ??齊兵士氣不高,戰意不濃。

  ??杜真派出一批弓弩兵阻擋,齊兵便不敢再前進。

  ??很快,函穀關兩千弓弩兵也趕到了。

  ??原本三萬軍隊,有弓弩兵五千,作戰中折損數百,再加上支援的五千弓弩兵,趙佗手中共有九千餘弓弩兵。

  ??趙佗仔細觀察著情況,韓軍營寨前門已被堵住,韓兵無法回營,後方又有杜真的一萬士兵,韓王信暫時扼製住潰敗,重新列陣。

  ??韓軍剛剛慘敗,士氣低迷,在如此情況下,韓王信兩萬餘兵馬,麵對人數多餘自身的秦軍,一點勝算都沒有。

  ??桓斌對趙佗道:“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南邊山腳下,堵住敵軍退路,來個甕中捉鱉,把這些韓軍全部幹掉。”

  ??韓軍前邊是秦軍主力,後麵是還有一萬秦軍,右邊是堵住營壘大門的秦軍弩兵,唯有左邊是山林,這是唯一可逃跑之處。

  ??趙佗道:“不,如若讓敵兵眼睜睜看到我軍堵住全部退路,他們退無可退,死路一條,反而會狗急跳牆,跟我軍拚死一搏,得讓他們看到逃跑的希望。”

  ??桓斌不解道:“那如若我軍再出擊,敵軍打不過,必定逃跑,難不成眼睜睜看著他們上山跑了!”

  ??趙佗對此胸有成竹,說道:“誰說要任由敵軍逃跑。待我軍再發起進攻後,你帶五千兵士,悄悄地從東邊上山,潛伏在山林中,等敵軍逃跑上山後,再將其殺之!”

  ??還是趙佗將軍有辦法,桓斌興奮起來。

  ??70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