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詳細考察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6-25 10:35      字數:5906
  該如何防備呢?眾將好奇地看著韓信,想知道這個能大談用兵之道的人會如何做。

  ??子嬰同樣被激起好奇心,對韓信道:“韓將軍不妨說來給大家聽聽。”

  ??韓信指著蕭關方向,開口道:“攻擊蕭關、堵住蕭關,讓秦軍出不得蕭關。在蕭關前修築營壘,遍布鐵蒺藜、陷馬坑,讓秦軍前進不得。”

  ??毒辣!這個辦法的確夠毒辣!韓信的主意好。

  ??謝楷問道:“韓將軍,若李左車如此做,該如何破解?”

  ??韓信答道:“主動出擊,讓敵軍無法從容布置。”

  ??王元補充道:“可在蕭關前方數裏險要處建造營壘,與蕭關互為犄角,如若敵軍攻營壘,蕭關出兵相救;若敵軍攻蕭關,不僅攻不下來,營壘中我軍出兵可切斷其去路,再前後夾擊滅之。”

  ??韓信再接口道:“如此一來,可確保我軍從蕭關出兵暢通無阻。”

  ??趙佗誇讚道:“高明,韓將軍與王將軍用兵,趙佗佩服。”

  ??程開道:“那日,韓將軍在朝堂上,跟大臣們大談用兵之道,後來軍中有許多人認為,隻不過是會紙上談兵之趙括,以前我也如此認為。韓將軍先南征立功,今又出此策,證明並非隻懂紙上談兵。”

  ??哈哈!韓信賊開心。

  ??其他眾將,對兩人也起了佩服之心。

  ??子嬰道:“兩位將軍言之有理,就如此辦。”

  ??他隨即想,該派誰去蕭關外設營寨、建造壁壘呢?該派多少士兵呢?

  ??派一萬兵力比較合適,領軍者軍職不宜太高,也不能太低,校尉最為合適。

  ??最後,子嬰目光投向謝楷。

  ??謝楷原本跟隨校尉李兆鎮守河套,收縮防線後,河套軍撤退到長城沿線。

  ??前不久,李兆被晉升為平寇將軍。原九原郡郡尉朱聰由都尉升為校尉,謝楷同樣升為校尉。

  ??李兆被任命為長城防線的主將,朱聰為副將,謝楷被調派來隴西。

  ??“謝楷,朕給你一萬精兵,在蕭關外建造營壘駐紮。”

  ??謝楷抱拳道:“諾!”

  ??隨後,韓信道:“陛下,末將想先到隴西南邊走動,詳細了解地形,先熟悉地形才好布置。”

  ??子嬰點頭應允。

  ??軍事會議開得差不多時,陳平道:“大戰即將來臨,數十萬大軍需要有人統率,全盤指揮。要麽陛下委任一人為主將,統領隴西周邊二三十萬大軍;要麽陛下親自坐鎮指揮。”

  ??任命三軍統帥,需考慮到軍職、能力、資曆,子嬰首先看向趙佗。

  ??目前秦軍軍職最高的是趙佗,資曆也有了,至於能力,子嬰覺得應當不會差。

  ??見皇帝看向自己,趙佗道:“陛下,末將毛遂自薦。若陛下委以重任,讓末將統率三軍,末將必會戰勝敵軍,保我大秦。”

  ??趙佗眼神中充滿了期待,鄒離曾跟他說過,陛下要對重用他,如今機會來了,希望能爭取到統率之職。

  ??程開也希望做統率,但自問能力恐怕無法勝任。原本他隻是北宮衛士令,能夠升為中堅將軍,秩俸中二千石,已是承蒙陛下賞識了,他有自知之明,不好意思開口毛遂自薦。

  ??王元心中平靜,沒有打算爭取,隻要以後立功多,再有陛下賞識,一切水到渠成。

  ??韓信看了看在場武將,看看誰最有可能做統帥。他倒很希望成為統帥,隻是軍職不夠高、資曆不足,不宜毛遂自薦。

  ??子嬰先看了看王元、韓信,又再看了下趙佗,覺得應當是王元、韓信能力最強,但兩人軍職、資曆都還不足。

  ??“暫不設三軍統帥,由朕坐鎮隴山,居中調度。”

  ??如果是軍隊出征對外征戰,君主不能隨便禦駕親征離開國土,現在是在本土,家門口作戰,不存在這個問題。

  ??聽到如此,趙佗略顯失望。

  ??隨後,子嬰再發出一連串的命令,讓西邊長城守軍多派斥候,密切留意隨時有可能出現的敵軍。

  ??第二天,韓信帶著小隊人馬出發了,到隴西南邊視察地形。

  ??子嬰專門派出善於繪畫的人跟隨韓信,繪製地形圖。

  ??秦國幾乎每個老百姓都知道,三國勾結匈奴大舉攻秦,全民皆兵,保衛大秦,秦軍厲兵秣馬,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

  ??黃河以北,西套平原,在現代時,這裏又被稱為寧夏平原,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

  ??這裏水草豐茂,土地肥沃,現在到了夏季,正是草長得最茂盛的時候,到處綠油油一片,許多地方有成群結隊的馬牛羊,匈奴人快樂地放牧。

  ??兩天前,這裏來了很多很多人。

  ??由李左車率領的三十萬大軍,跟北路軍分開後繼續向西,穿過後套平原後折向南,沿著黃河北岸行軍。

  ??這一路上,大多以平原草地為主,利於馬車行走,雖然路途遙遠,糧草運輸線長,但運輸起來並不算困難。

  ??現在是夏季,河套地區不熱,也不太冷,氣候適宜,天黑時聯軍停止行軍,多數士兵就地躺在草地上睡覺,節省時間不搭帳篷。

  ??隻有少數軍官,才會在帳篷內歇息。

  ??兩天前,大軍進入了西套平原。

  ??河套平原再往南一段路程,是秦國西北處的蕭關。

  ??這天,李左車召集眾將開會。

  ??大帳內,集合在一起的武將有數十名。

  ??趙軍有戚宗、孟舒、田叔等人;

  ??齊軍有灌嬰、夏侯嬰、柴武、丁複、王吸等人。

  ??韓軍有田集、馮欄、舒印等人。

  ??李左車道:“匈奴跟我們合作,我們在匈奴地盤上運輸糧草,安全自然不會有問題。離開草原再往南,是秦國西邊,我們還要在繞到隴西郡南邊,需防備秦軍襲擾糧道。”

  ??灌嬰道:“李將軍,匈奴人善騎射,出兵十萬跟我們一起,如若由匈奴人保護糧道,何懼秦軍偷襲。”

  ??孟舒道:“可匈奴人不歸李將軍管,他們喜歡劫掠,恐不願意做這等無獲利之事。”

  ??王吸道:“那該如何是好?”

  ??夏侯嬰道:“廣武君頗有李牧將軍之分,或許已有對策。”

  ??李左車指著地圖上的蕭關,說道:“若秦軍襲我糧道,需從蕭關出兵,我們先派兵攻打蕭關一兩日,讓秦軍全力防守,然後在蕭關外駐紮,建造營壘,在營壘前遍布鐵蒺藜、陷馬坑,使得秦軍無法出來,可保糧道無憂。”

  ??田叔道:“廣武君妙計,有廣武君領兵,這次定能滅秦。”

  ??田集道:“廣武君指揮調度,張丞相很放心,韓軍會服從軍令。”

  ??韓國有軍功爵激勵官兵,他率軍出征,聽命於李左車,覺得失敗概率很低,這就是來撈軍功的。

  ??他是張良提拔起來,是張良絕對心腹,皇帝密詔讓他得勝返回後,把兵符給皇帝。

  ??田集毫不猶豫,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良。

  ??戚宗道:“廣武君乃大趙棟梁,由廣武君領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柴武想到了一個問題,說道:“可我們不熟悉地形,秦軍熟悉地形,這點對我軍不利。”

  ??李左車道:“我和張丞相,很早就考慮到這點,在趙國和韓國內部,專門尋找出原本在隴西、漢中西部之人跟隨大軍,到時候讓他們帶路。”

  ??秦國一統天下後,向關東派駐了許多秦地官吏,不少秦地士兵也駐紮在關東各地。在六國複國起兵後,有家在隴西一帶的官員或士兵被趙軍、韓軍俘虜,這些人無法再回到家鄉,隻得在趙、韓等地重新娶妻,落地生根,為所在國家效命。

  ??在數個月前,有幾十個這樣的人陸續被找出來。

  ??丁複道:“如此一來,我們的勝算更大了。”

  ??兩天後,冒頓調派的十萬匈奴兵前來跟聯軍匯合。

  ??這十萬匈奴兵,由右賢王拔托耶率領。

  ??四十萬軍隊浩浩蕩蕩南下,再加上糧草運輸隊,無邊無際。

  ??根據冒頓的要求,匈奴兵每天的口糧需由聯軍負責。

  ??多了十萬人,聯軍糧食消耗又增加了不少。

  ??韓、趙、齊三國,都對巨大的糧食消耗有準備。

  ??後套地區前所未有熱鬧,時常有運糧隊從這裏通過。

  ??齊、趙兩國邊境也算所未有熱鬧,齊國的運糧隊源源不斷,進入趙國境內向北而去。

  ??為了滿足糧草所需,蕭何已提前做好了準備。

  ??運往有齊國的糧食後盾,三國才敢於這樣大迂回作戰。

  ??——————————

  ??韓國,新鄭城郊某地。

  ??這裏是新建造好的作坊,有士兵嚴密把守,外麵的人難以進來,裏麵的人也無法隨便出去。

  ??這天,張良來到了這裏。

  ??“丞相放心,火藥、震天雷能製作出來。”

  ??工師向張良保證。

  ??張良道:“韓國軍功爵,從軍殺敵可封爵。大戰在即,若能你在大戰前造出震天雷,那便是大功一件,爵位連升三級。”

  ??工師再三保證,一定盡快製作出來。

  ??丞相有名,他必須遵命行事,看在爵位的份上,他更要全力以赴。

  ??隨即,張良話鋒一轉,說道:“若秘密泄露出去,全家連坐。”

  ??工師誓言旦旦表示,會絕對保密。

  ??對於獲取火藥、震天雷秘密,從秦地返回的手下有詳細匯報。

  ??對於這種技術,張良要絕對保密,手下在秦國獲得機密的方法,張良要絕對杜絕。

  ??如果趙國、齊國提出需要震天雷,張良可以賣給他們,但絕對不會把製作方法告之。

  ??秦國有三個秘密作坊,這個作坊是火藥和震天雷。

  ??張良覺得,弓弩作坊和鑄鐵作坊,或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兵器。

  ??可惜的是,手下已是絞盡腦汁,仍然無法打探到這兩個作坊的秘密,張良隻能是讓他們再繼續尋找辦法。

  ??張良剛回到丞相府,就收到田集派人送來的一個封緘竹筒,竹筒裏麵是兩張布帛。

  ??張良一看,一張是皇帝寫給田集的密詔,另外一張是田集寫給他的信,田集在信中表示,唯丞相馬首是瞻。

  ??皇帝要如此,張良很是無奈,他也沒有埋怨皇帝。

  ??在韓國有些人心目中,張良成為了目無君主的權臣。

  ??張良想象得到,韓王信或許也接到了這種密詔,卻沒有向他高密。

  ??————————

  ??楚國,兵力正在逐漸集結,集結速度並不快,屈、景、昭三家的人,不得不服從項羽命令,出兵出糧,慢吞吞的。

  ??項羽並不急於進攻,時機未到。

  ??章邯了解到項羽作戰意圖後,來到某個客棧,在某個客房低聲跟掌櫃交談。

  ??章邯取出布帛交給掌櫃,說道:“這是最新情報。”

  ??掌櫃也取出一張布帛,說道:“這是皇帝陛下所寫,陳大人讓我轉交給你。”

  ??章邯打開布帛,嬴子嬰在裏麵寫著,章邯在楚國所做的事,已經算是立下大功,朕很是欣慰。日後滅楚回到鹹陽後,朕會當麵論功行賞,望章卿家再接再厲。範增這個人威脅太大,讓章邯想辦法除之。

  ??看著皇帝寫來的信,章邯興奮激動,當場提筆在布帛上寫好回信,讓掌櫃轉交給皇帝。

  ??————————

  ??隴西郡,臨洮縣,韓信來到了長城最南端,這裏是長城的起始點。

  ??這裏有一條河,名叫洮河。

  ??洮河發源於西邊羌人地域,從西向東流入隴西郡,到了這邊後拐彎先北流。

  ??長城的起始點,就在洮河拐彎處,沿著洮河東側而建,西側的敵人要先攻擊長城,就必須先渡河,洮河成為第一道屏障。

  ??駐守在長城的秦軍,殷切接到韓信。

  ??韓信在這裏度過一天後,在當地人帶路下,帶著小隊人馬向南邊行動,觀察地形。

  ??這裏很少草地,大部分是山嶺,人煙稀少。

  ??韓信每天都翻山越嶺,對於到過的地方地形,都有本子詳細記錄。

  ??隨行人員中,有兩人善於繪畫,繪製著地形圖。

  ??韓信有著強烈的功業心,希望建功立業,為了盡可能增加勝算,盡可能立功,韓信不辭辛勞,每天行走於山嶺間,晚上就找地方席地而睡。

  ??至於食物,由隨行人員攜帶,以幹糧為主,隻要能夠充饑即可。

  ??韓信記錄得很詳細,對於每個地方,山的高度、陡峭度、林木密集度、山穀大小和長度、河流等等之類,凡是對作戰有影響的方麵,都記錄在本子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