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戰時狀態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6-25 10:35      字數:4408
  禦書房內,這裏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六人在沉思中。

  ??“臣認為,有兩種可能!”

  ??韓信的聲音打破了平靜。

  ??王元同樣道:“臣也想出了兩種可能。”

  ??兩人相互看了對方一眼。

  ??子嬰道:“韓將軍說來聽聽。”

  ??“第一,是斥候查探的地域原本就是無人;第二,是羌人已被匈奴趕跑或殺光了。可讓斥候再仔細查探,如若能發現屋子或人用過之物,證明是被匈奴人趕跑。”

  ??話音落下,王元接口道:“正是如此,聽聞張良此人素有智謀,李左車也善於用兵,說不準是其中一人的主意,讓三國跟匈奴人合謀好這樣幹,隱秘行蹤不被我們發現。”

  ??聽著兩人說來,子嬰和臣子們都很是認同。

  ??尉繚道:“兩位將軍言之有理,定是如此。”

  ??陳平道:“張良對大秦極為仇視,他曾對臣說過,生平有兩大心願。其一,是讓韓國強大,雖然韓國小,必須小而強;第二,是滅我大秦,不滅大秦,他死不瞑目。”

  ??子嬰歎息道:“不解決張良,對大秦始終是隱患。”

  ??他不禁感慨,如此人才,竟跟自己是死敵,時也命也!

  ??子嬰對尉繚道:“我大秦現能征召多少人?”

  ??尉繚道:“啟稟陛下,加上趙佗將軍率領北上之老兵,十七歲以上男丁可從軍者五十三萬,如若加上十五、十六歲,有六十八萬。”

  ??子嬰道:“我大秦有數十萬大軍,糧草充足,武器精良,何懼敵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征召十七歲以上男丁入伍,迎接來犯之敵。”

  ??目前,秦軍共有騎兵五萬兩千。

  ??其中,有四萬已訓練合格,另外一萬兩千新兵尚未完成訓練。

  ??近幾年來,凡是年滿十五歲的男人,每年秋收後都要接受軍事訓練。十七歲以上男人,即使目前不在軍中的,都最少參加過兩次冬季訓練,累計接受過至少半年以上訓練,入伍拿起武器便是合格的軍人。

  ??子嬰再對五人道:“若敵軍真的繞過長城防線,從隴西郡以南攻秦,眾卿家覺得,我秦軍有何優勢、劣勢?”

  ??尉繚道:“我軍優勢是本土作戰,糧草就地補給,還有敵人所不知曉的連弩、火藥;我軍最大劣勢,是要處處防守,從武關到函穀關,再到黃河防線,從北麵長城,再到蕭關一帶長城,防守線過長,處處設防,使得兵力分散。敵軍劣勢,是勞師遠征,糧草補給線過長;優勢是可集中兵力攻我大秦防線其中一處。”

  ??連弩、火藥?趙佗首次聽到這兩個詞,原來陛下還有秘密武器。

  ??子嬰再問道:“我秦軍需多少兵力防守?可機動作戰兵力能有多少?”

  ??尉繚答道:“武關、函穀關需各有五萬守軍,黃河防線,再加上長城北邊、西邊,防守線漫長,要防備敵軍大舉攻秦,至少需十五萬之兵分散守備各處,還需至少留下三萬守衛都城。如此一來,可用於機動作戰兵力二十五萬。”

  ??子嬰想想,二十五萬機動兵力應當充足了。

  ??他看向趙佗、韓信、王元三人,說道:“敵軍來勢洶洶,需要你們領兵抗敵,立功的時候到了”

  ??三人神情中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自己帶兵打勝仗。

  ??最為興奮的是韓信,可以領兵作戰殺敵立功了。

  ??上次南征夜郎國,跟零散的蠻夷兵作戰,實在很不過癮。

  ??趙佗道:“敵軍敢來,讓他們有來無回。陛下,火藥、連弩是何物?”

  ??子嬰笑笑道:“趙卿家,你很快會知曉。”

  ??這兩種武器都有一定存量,是時候該裝備部隊了。

  ??他再說道:“諸位卿家,隨朕一起去兵器作坊,看看即將配備給大秦將士的神兵利器。”

  ??在朗衛護衛下,子嬰和五位臣子來到製作弓弩的兵工廠。

  ??工師朱駿、工丞常駱出來迎接。

  ??朱駿介紹基本情況,陛下命令製造大連弩一萬、小連弩三萬,在數月前已完成,存放在倉庫中。

  ??進入兵工廠,來到倉庫。

  ??來到第一間倉庫,這裏密密麻麻整齊擺放著大連弩。

  ??子嬰仔細檢查一番,每把連弩的大小、規格都基本一致。

  ??陳平、王元、韓信、趙佗都震驚了。

  ??此前製作連弩、連弩試驗,子嬰隻帶了尉繚前來。

  ??這兵工廠,閑雜人等無法進來,裏麵的工匠不能隨意出去,保密工作做得好,四人都還不知曉。

  ??子嬰向朱駿、常駱道:“指導四位將軍如何使用連弩。”

  ??這就是連弩,四人隨之興奮起來,要見識一下連弩到底有什麽威力。

  ??四人各拿一把連弩,連弩剛拿起,就覺得比較沉,就已想到,這種連弩無法用於機動作戰,隻能在固定位置射箭。

  ??眾人來到用於射擊試驗的空地,朱駿又再命人取來箭矢。

  ??四人看著常駱演示,從打開機匣蓋、裝箭矢,再到連弩發射,常駱慢動作操作,便操作邊解說。

  ??嗖…”箭矢接連射出。

  ??看著常駱演示一遍後,四人立即親自動手操作起來。

  ??“好!真好!”

  ??“真神奇!”

  ??“真乃神兵利器!”

  ??興奮中的四人,大口誇讚著。

  ??四人在接連試射著。

  ??子嬰對這種殺敵利器喜歡得很,同樣拿起來試射一遍。

  ??四人先是熟悉連弩使用方法,再測試連弩射程。

  ??經過現場測試確認,連弩在五十五丈(127米)內具有殺傷力。

  ??王元道:“陛下,此連弩很好,讓弩兵換上連弩,敵軍難以近身。可惜無法給騎兵使用。”

  ??韓信道:“要讓騎兵也用連弩,除非能減輕一半。”

  ??子嬰道:“此種是大連弩,還有小連弩。”

  ??隨即,幾人來到第二間倉庫,小連弩就存放在這裏。

  ??子嬰道:“此種小連弩可給騎兵使用,射程不到大連弩一半。”

  ??隨即,幾人又再試驗起來,這種連弩的弩機、箭矢都比剛才的大連弩小,使用起來方便。

  ??經過試驗得知,小連弩有效射程隻有二十四五丈,的確不到大連弩的一半。

  ??韓信道:“小連弩射得不遠,給騎兵使用也足夠了!”

  ??趙佗道:“可讓騎兵把弓和連弩都帶上,超過二十四丈用弓射箭,二十四丈內用連弩射箭。”

  ??王元道:“有這種小連弩,大秦騎兵無敵於天下。”

  ??陳平道:“陛下,速速把連弩發給騎兵吧。”

  ??子嬰道:“大敵當前,看家武器自然要拿出來。有點要注意,在作戰時盡量別讓敵軍獲取連弩,要不然敵人把連弩拿回去研究,有可能造出來。”

  ??一旦有先進的武器問世,對手肯定會想辦法研究。

  ??鑄鋼需要相應的技術工藝,鋼製武器就算被對手獲得也無法製作出來。

  ??連弩卻不一樣,如果騎兵被俘虜,手中連弩就會被繳獲;戰死的秦軍騎兵,所裝備的連弩也有可能會被敵軍撿到。

  ??三名武將都表示,會小心謹慎。

  ??韓信道:“要是敵人知曉我們有神兵利器,必定想盡辦法打探秘密,除了戰場要注意外,這弓弩作坊同樣要做好保密。”

  ??子嬰向朱駿道:“跟大夥說說,這裏如何保密。”

  ??朱駿介紹說,這裏的工匠都無法隨意出去,工匠要是把秘密泄露出去,全家連坐,這本身已能起到震懾作用。

  ??特別是最後組裝連弩的工匠,整年都待在作坊內,吃得好睡得好,領取很高俸祿,寫給家人的信,要事先對內容過目一遍,確保無秘密泄露。

  ??為了確保秘密不外泄,子嬰給予組裝連弩的工匠很高待遇,這是一種安撫手段,高待遇的代價是很難外出。

  ??待遇這麽好,那些工匠們也認了,安心地工作。

  ??隨後,大家再來到第三間倉庫,這裏存放著大量的箭支,這是給連弩使用的特製箭矢,有大連弩和小連弩不同型號。

  ??趙佗再好奇問道:“陛下,火藥又是何物?”

  ??瞧著趙佗好奇又有些心急樣子,子嬰笑道:“時候不早了,明日再對朕去火藥作坊。”

  ??隨後,他出來大門,上得鑾駕返回鹹陽。

  ??今天見識到連弩,讓趙佗大開眼界,迫不及待要知曉什麽是火藥,向王元和韓信詢問。

  ??王元將之講述出來。

  ??趙佗聽著王元所說,再次震駭了。

  ??翌日,子嬰和臣子們來到火藥兵工廠。

  ??首先來到倉庫,這裏有許多木箱,震天雷就放在木箱內。

  ??每顆震天雷大小一致,引線長度一致。

  ??除了這一千顆震天雷外,還另外製作二百顆,用於士兵的訓練所用。

  ??趙佗拿起一顆震天雷,仔細打量著。

  ??蕭山再介紹,震天雷威力經過了多次試驗,專門用待宰的羊和豬作為測試。

  ??如果震天雷在羊腳下爆炸,羊會被炸成重傷;如果換成豬,傷勢會輕一些。

  ??對於這樣的測試結果,大家都能想象得到,要是一顆震天雷在人的旁邊爆炸,即便炸不死人,把人炸傷已經很了不起了。

  ??子嬰也不苛求那麽多,用最初級火藥製作出來的震天雷,爆炸殺傷力不可能達到近代的手榴彈水平。

  ??趙佗道:“能否出去試試,爆炸起來會如何?”

  ??就算得知了震天雷使用方法和威力,但人都有好奇心,想要親眼目睹一下。

  ??韓信道:“陛下,可挑選士卒,訓練使用震天雷。”

  ??子嬰笑笑對趙佗道:“趙將軍莫急,日後訓練,你可親自點燃震天雷。”

  ??他正式發出命令,把大連弩發放給弩兵,把小連弩發放給騎兵,由專人負責指導使用方法。

  ??對於震天雷,組建專門的隊伍訓練使用。

  ??子嬰又再想到馬鐙和馬掌,現在還沒到讓它們問世的時候。

  ??——————————

  ??噹…”

  ??某村子裏,由鄉嗇夫派來的吏員,敲著銅鑼,行走村子裏。

  ??“朝廷有令,男丁年滿十七皆需從軍……”

  ??在秦國的每個村莊,都有吏員通知到每家每戶。

  ??吏員還專門說明,齊國、韓國、趙國勾結匈奴,有大舉攻秦、滅秦。

  ??秦國有多少男人,所在的縣、鄉都有明確登記。

  ??當征召入伍的命令下達後,每個鄉的鄉嗇夫必須確保每個村相應年齡段的男人都要入伍,要是男人敢逃兵役,會被秦律嚴厲懲罰,鄉嗇夫和吏員工作不到位,同樣要被處罰。

  ??秦地的秦人們,都知道秦律的嚴苛,也早已習慣了,很少人敢於逃兵役。

  ??從軍作戰有機會立軍功,不少人反而希望有機會上戰場。

  ??秦國是等級分明的社會,不同爵位的人社會地位不同,享受不同的待遇,很多無爵位的人,迫切希望從軍立功。

  ??要是能夠立功封爵,惠及全家人。

  ??————————

  ??楚國,彭城。

  ??皇帝項羽舉行大朝會,出來中央朝廷的文武大臣外,項家、屈家、景家、昭家的代表人物都到場,顯然有重要的事情。

  ??臣子們行過跪拜之禮後,項羽朗聲道:“大家都知道,齊國、韓國、趙國共同出兵,還聯合匈奴人,一同攻秦。我們楚國不能坐視不理。朕決定,發兵二十五萬攻秦。不過,我們並非要聯合三國,他們攻秦是他們的事,我們楚國單獨攻秦。”

  ??他隨即看向屈存、景綢、昭揚三人,說道:“你們三家,也該出兵出糧了。”

  ??昭揚道:“陛下,昭家重新回到封地沒多久,錢糧積蓄不足,恐出不了多少兵糧。”

  ??景綢道:“陛下,景家封地隻有原來一半,尚無多少存糧。”

  ??屈存道:“陛下,屈家雖有兵兩萬五,然操練不足,還無法參與征戰。”

  ??要是秦國攻楚,三家的人會不得不出血本,出兵出糧一起保衛楚國,要是楚國被滅,他們的利益蕩然無存。

  ??但此次作戰是要攻秦,就算攻下秦國,三家也沒多大收益,獲益的是項羽。

  ??項羽非常不爽,厲聲道:“楚國征戰,所有家族皆有責任,你們必須出兵出糧。”

  ??隨即,項莊大聲道:“朝廷征戰,項家責無旁貸。項家願出兵四萬,籌措出五萬士兵所需糧草。”

  ??三人仍然不情願,要是攻入關中,那些地盤就是項家的,跟自家有什麽幹係,要是出兵後損兵折將,損失可就大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