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歃血為盟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7      字數:4772
  ??韓信摸摸肚子道:“肚子餓了,先用膳再談不遲。”

  ??王家客廳,王家的人在這裏吃飯。

  ??自從王思出嫁後,王家隻有三個人了。

  ??兩個月前,王元把蒙家後代蒙倩娶入家門,重新恢複了四人。

  ??今天,韓信成為王家客人,一起在飯廳用膳。

  ??韓信毫不客氣,有好菜就夾來吃。

  ??正在吃飯時,王威調侃道:“韓信,你二十五歲了,什麽時候才娶妻。”

  ??正在吃飯的王夫人和蒙倩都吃驚了,韓信這麽大了,居然還沒有娶妻?

  ??韓信歎道:“功名未成,何以為家!”

  ??王威道:“建功立業有的是機會,你得先成家再說。”

  ??王夫人更是說,她可以介紹對象。

  ??韓信想了想,雖然沒有立軍功,好歹找到了明君,確定了會效忠於秦國,娶妻成績也好。

  ??他點點頭道:“有勞夫人了!”

  ??吃飽飯足後,三人重新來到書房。

  ??王威迫不及待道:“韓信,該說了吧!”

  ??韓信道:“若我是上將軍,在迫使章邯投降後,立即派一支奇兵,裝扮成秦軍模樣,火速趕往函穀關,讓章邯跟隨前往。待去到函穀關城下時,由章邯出麵讓守將開城。此計的要點,是必須要在章邯投降的消息傳到函穀關前趕到,章邯地位何其高,又有兵符在手,函穀關守將敢不開城門?奪取函穀關,鹹陽自然唾手可得。”

  ??王威大讚道:“沒錯,就是這個辦法!兄長跟我說過,也是用這個辦法。”

  ??都是用兵高手,王元和韓信相視一笑。

  ??——————————

  ??趙國邯鄲,祭祀高壇。

  ??這裏有三麵大旗,旗幟上大字分別是齊、趙、韓。

  ??這是三國國君的大纛。

  ??趙王趙歇、齊王劉邦、韓王韓成,站在高壇旗幟下。

  ??台下是三國的臣子們。

  ??在確定結盟後,韓成和劉邦,都分別帶領部分臣子前來邯鄲,三國公開正式結盟。

  ??這是重大事情,現場不僅有三國的臣子,還有許多邯鄲百姓前來觀看。

  ??某官員大聲說道:“暴秦踞崤函,霸西界,覬覦天下,東出亡諸國,罪大惡極。蒼天有眼,諸國複國,韓、趙、齊三國,歃血盟誓,共抗暴秦!”

  ??在高壇下,有一頭牛。

  ??有士兵割下牛耳,把牛血滴在容器裏,士兵再把容器端到趙王麵前。

  ??趙歇用匕首劃手指,手指的血滴在容器裏。

  ??接著是韓成,同樣如此做。

  ??最後是劉邦。

  ??割手指一定很痛,劉邦怕痛,但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割了。

  ??劉邦拿起匕首,先是遲疑了一下,再一刀下去割手指。

  ??哇塞!痛死了!隻能強行忍著。

  ??三人的血混合在一起。

  ??三人再用手指粘上學,把血塗在嘴邊,表示結盟誠意。

  ??三個國家的大臣們,還有邯鄲百姓們,親眼目睹這次結盟。

  ??這次結盟目的很明確,目標是秦國,不僅要共同抵禦秦國有可能的進攻,還要盡可能主動出擊對付秦國。

  ??盟約規定,若有其中一國被攻擊,其他兩國必須救援。

  ??結盟儀式結束後,趙歇帶著韓成、劉邦來到王宮大殿。

  ??趙歇道:“三國聯盟,若暴秦來攻,即使沒有楚國,也能自保。”

  ??韓成道:“沒錯,我們不能靠楚國,需得靠自己。”

  ??在項羽登基大典上,要求四個王都得向他跪下,四王非常不爽。

  ??大家都是王,憑什麽要向項羽下跪?

  ??平常項羽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在聯軍西進攻秦時,大家看在項羽救了自身份上,尚且能忍受。

  ??結果秦國沒有被滅掉,後來項羽還居高臨下發號施令,諸王都很不是滋味。

  ??劉邦道:“若能跟匈奴談成,我們有良馬,可打造強大騎兵,不懼秦軍。”

  ??趙歇道:“蒯徹這人能言善辯,應當能說服冒頓。”

  ??會談結束後,趙歇擺下宴席,歌舞助興,隆重接待二王和臣子們。

  ??第二天,趙歇接到報告,派去雲中的人已經回來了,說九月中旬的時候,冒頓會在陰山腳下的雲中。

  ??張耳吩咐蒯徹,九月中旬前抵達雲中,當麵跟冒頓談。

  ??——————————

  ??楚國,彭城。

  ??項羽分封後,屈、景、昭三家的人都高高興興,帶著全族的人前往封地,重新過上錦衣玉食的貴族生活。

  ??三家原本的封地實在太廣闊,盡管隻能要回一半封地,麵積照樣很大。

  ??等過一段時間,等錢財積蓄到一定程度後,三家的人還會組建家族兵。

  ??項家有很多人也到了江東,組建起家族管理架構,管理家族的土地、人口、糧草等等。

  ??每個封地,儼然成為國中之國。

  ??正因為國內有許多地方,不能被國君直接有效掌控,楚國雖大,人口雖多,卻大而不強。

  ??丞相府,有個人來向範增報告。

  ??“丞相,嬴子嬰每次出行,朗衛守衛嚴密,難以找到機會下手。”

  ??這個報告的人名叫丘宗,是範增所信任的人,被挑選為間諜頭目,管轄在秦國的間諜。

  ??範增道:“再仔細找,應當能找到機會。”

  ??丘宗道:“丞相,卑職有個發現。每次農忙時,嬴子嬰都要挑時間下田勞作半天,尉繚同樣如此,這或許是機會。嬴子嬰偶爾還會前往各地視察,或許也是機會。難就難在,不知嬴子嬰什麽時候出行,去往哪裏。”

  ??範增道:“這要看你的本事了,你要想辦法收買內部的人。”

  ??丘宗道:“卑職全力去辦。”

  ??他又再說道:“丞相,韓信這個人投奔秦國了。在秦國朝堂上大談用兵之道,秦國大臣和秦王都被韓信折服。嬴子嬰讓韓信做了校尉。”

  ??範增道:“原來是那個執戟郎中,韓信或許有些本事,但本事不會太大,不可能超過紙上談兵的趙括。”

  ??對於沒有大才能的人,就算投奔秦國的再多,範增都不擔心。

  ??丘宗道:“丞相,還有一個最新消息。陳平也到了鹹陽,嬴子嬰每日出行,都由陳平駕車。”

  ??“陳平投奔秦國了?”範增著實吃了一驚,用力一拍旁邊的案幾,大感可惜。

  ??此時此刻,他非常後悔,為什麽不早點起用陳平,以至於讓陳平被敵國所用。

  ??要是陳平去北方其他國家還好,偏偏去了敵國。

  ??隨後,丘宗又再報告在秦國刺探到的其它事情,他遞出一張紙,說是秦國發明的紙,秦國的衙門官吏,都改成使用紙。

  ??範增拿著紙張,為這薄薄的紙張感到新奇。

  ??丘宗繼續報告說,秦國的耕梨改用曲轅犁,又新發明了灌溉工具。這都是嬴子嬰發明的,紙張是嬴子嬰和廖磊一起發明出來的。

  ??範增再次驚訝了,嬴子嬰這個年輕的秦王,居然能搞發明,能想出新奇古怪之物,卻偏偏很實用。

  ??嬴子嬰不簡單啊!要是不除掉,後患無限。

  ??————————————

  ??求賢令發出後,除了韓信、陳平外,也陸續有其他人來投。

  ??不僅有從東方來的人,還有秦國內部的人,都希望能獲得秦王青睞。

  ??特別是韓信,朝堂上講述用兵之道,這個事情很快就傳揚出去了,韓信成為了秦國的名人。

  ??大才總是有限的,子嬰發布求賢令,直接目的是為了韓信和陳平兩人。

  ??既然兩人已經來了,前來投奔的人交給丞相官署處理。

  ??尉繚報告說,來投的人當中,不乏庸碌之輩,想蒙混過關撈個小官,這類人一律趕走。

  ??除了庸碌之輩外,還是有其他有小才能的人,在考核其能力後,任命為低級官員。

  ??轉眼間,炎熱的夏天過去,已經到了八月份。

  ??八月下旬這天,子嬰再次前往鹹陽南郊的兵工廠。

  ??朗衛走在最前麵,拱衛著秦王車駕,陳平駕車前進。

  ??秦王車駕有六匹馬牽引,隻有君王才有這個資格。

  ??丞相尉繚的車駕,是由四匹馬牽引。

  ??子嬰坐在車駕內坐著,車內是經過改造,後麵位置凸出來,高度跟椅子相當,還有一層軟墊。

  ??即便子嬰坐在一定厚度的軟墊上,仍然不太舒服。

  ??這個時代,車輛根本沒有避震技術,沒有彈簧作為減震器。

  ??子嬰還試過,像車兵那邊站在戰車上,那是難受得要命,要是在鹹陽城內比較平坦的地方還好。

  ??隻要出得城外,戰車在不平坦的地方前進,全身震得快要散架了。

  ??車兵是從西周到這時期的重要兵種,是作為衝鋒陷陣的力量,士兵在高速前進的戰車上站穩並且用兵器作戰,需要長期的刻苦訓練才能勝任。

  ??子嬰曾經想過,能不能把彈簧發明出來呢?很快就否定了。

  ??就算掌握了灌鋼法,也很難進一步鑄造出具有柔韌性和可塑性的彈簧鋼,何況了合格的鋼材都還沒有問世。

  ??不多時,車駕來到了兵工廠大門。

  ??這裏有重兵把守,嚴禁無關的人出入。

  ??從秦嶺開采的鐵礦運送到這裏,相關人員也隻能進入倉庫區,鑄鐵區另外有人把守。

  ??“微臣拜見大王!”

  ??“帶寡人進去看看,試驗得怎麽樣了。”

  ??鄒棠帶著子嬰進入兵工廠。

  ??首先來到“廠長辦公室”。

  ??鄒棠取來一個本子,呈給子嬰。

  ??子嬰打開一看,這是工作試驗記錄,對試驗情況有詳細記載。

  ??本子記載著,鄒棠根據子嬰提供的炒鋼技術,指導工匠們進行試驗記錄,包括具體工藝流程細節、提煉出來的鋼鐵質量情況,本子及時總結有進步之處,以及試驗中碰到的問題。

  ??隨後,子嬰來到鑄鐵區。

  ??在鑄鐵爐裏,全部都用煤炭作為燃料,試驗證明,比木炭更容易提升到理想的高溫。

  ??鄒棠介紹說,目前,炒煉生鐵時控製含碳量還比較困難,提煉出來鋼含碳量忽高忽低。

  ??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

  ??為了保證其韌性和塑性,正常的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7%。

  ??鋼材又分為三種,分別是:

  ??低碳鋼:碳含量一般低於0.25%

  ??中碳鋼:碳含量一般為0高碳鋼:碳含量一般高於0.60%

  ??含碳量越高,鋼的硬度就越強,因為硬所以耐磨,能打造得越鋒利,但含碳量越高,鋼的堅韌度就越差,越容易折斷或者崩口。

  ??含碳量越低,堅韌度就越好,但很難打磨得鋒利,就算磨鋒利了也很容易變鈍。

  ??必須在堅韌度和鋒利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要含碳量達到多少才合理?這要看兵器用途。

  ??如果硬物對硬物對砍(比如兵器對兵器)高碳鋼肯定比中碳鋼容易斷,如果是砍人、砍動物、木條、麻繩等,高碳鋼比中碳鋼鋒利。

  ??古代冷兵器時代,兵器主要是殺人,交戰時可能會碰到兵器對砍。

  ??根據這一原則,鋼材含碳量略高於高碳鋼臨界點的0.6%最為合理。

  ??這時代由於技術限製,無法對材質進行化驗,無法檢測含碳量百分比多少。

  ??隻能是根據不斷試驗,根據試驗鑄造不同含碳量的鋼,再將其打造成兵器過程中,經驗豐富的工匠,就能感受到硬度和堅韌度的差別了。

  ??打造成兵器後,再進行兵器進行砍不同物品,或者兵器對砍的試驗。

  ??不斷通過試驗再得出結論,不同方法提煉出不同含碳量的鋼,每種方法離最終要求差距還有多大。

  ??“大王,這裏有做好的劍。”

  ??子嬰來到成品區,這裏有多個箱子,每個箱子裏麵都裝著幾把劍。

  ??鄒棠道:“大王,這幾種劍都沒達到要求。”

  ??子嬰走到第一把箱子前,拿起一把劍。

  ??這把劍看上去非常鋒利。

  ??鄒棠介紹道:“大王,這把劍的含碳量非常高,用手掰都能掰斷。”

  ??子嬰試著對劍身用力掰。

  ??“蹦”的一聲,果然從中折斷了。

  ??子嬰走到第二個箱子,也拿起一把劍。

  ??這把劍看上去還算比較鋒利,

  ??鄒棠道:“這把劍的含碳量太低,砍東西時容易卷刃,用力能折彎。”

  ??子嬰再試著用力掰,果然將其掰彎了。

  ??一連試過好幾種成品,都沒有達到理想效果。

  ??鄒棠道:“大王,主要難點,還是含碳量不好控製,這還需花費不少時間,還需多次試驗,才能達到大王對鋼的要求。”

  ??子嬰鼓勵道:“繼續努力,寡人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