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給項羽帶來厄運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4716
  ??鹽鐵官隻是負責銷售環節,生產環節仍然由廖磊負責,確保技術不外泄。

  ??治粟都尉陳烈問道:“敢問大王,製作紙張成本,跟簡牘相比如何?”

  ??子嬰目光看向廖磊,廖磊見大王看著自己,居然不知道怎麽回事。

  ??子嬰道:“廖磊,由你跟陳都尉說說。”

  ??他心中歎息,這個廖磊也太不醒目了!也罷,隻要廖磊能把紙張生產搞好就行了,其它方麵不機靈也影響不大。

  ??廖磊麵向陳烈道:“隻要能按照標準化、流水線製作,造紙成本大約是製作簡牘的七成。”

  ??標準化、流水線這兩個名詞,是說出子嬰之口,已經正式在秦國官衙中使用。

  ??得知紙張成本比簡牘更低,臣子們麵露喜色。

  ??紙張的作用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官府衙門中,要經常公文傳遞,有許多卷宗資料要保存。

  ??每個官署衙門,都有專門的大地方存放用簡牘書寫的檔案資料。

  ??紙張取代簡牘後,最直接的好處是節省空間。

  ??子嬰目光投向陳烈,問道:“陳卿,出售紙張,能獲利多少?”

  ??陳烈道:“若隻在秦國售賣,獲利比賣鹽差很遠,若能出售到東方六國,獲利或許能超過賣鹽之利。前提是,紙張隻能由大秦獨家製作。”

  ??子嬰想想也是,鹽是每家每戶的生活必需品。紙張最大使用者是官府,其次是上層人士,普通老百姓很少書寫,何況還有很多不識字,紙張的總需求量肯定遠低於鹽。

  ??從巨鹿之戰後,秦國對外聯絡的道路被斷絕,難以對外采購貨物。

  ??幸好,對於基本生活所需,秦國內部大體上能做到自給自足。

  ??比如每天都離不開的鹽,以齊國的鹽業最為發達,那是屬於海鹽,把海鹽售賣到全天下,魚鹽之利造就富庶的齊國。

  ??而秦國也能產鹽,那就是井鹽。

  ??在一百多年前,李冰在興建都江堰工程中發現了鹽鹵,稱之為“廣都鹽井”,是華夏民族井鹽業的開端。李冰開鑿的廣都鹽井,是在當時打井取水的基礎上開鑿的大口淺井。

  ??因為無法從外麵采購海鹽,這一年多以來,在蜀地大規模開采井鹽,也隻能勉強滿足秦國所需。

  ??子嬰道:“紙張技術嚴格保密,會是大秦獨有。”

  ??禦史大夫鍾平道:“隻是,目前六國斷絕與秦國通商,難以賣到六國。”

  ??尉繚道:“以後還需想辦法,跟關東諸國恢複通商,讓大秦府庫更充盈。”

  ??隨後,陳烈道:“大王,臣做過統計。曲轅犁取代直轅犁後,翻土速度快了三成。”

  ??他專門讓各郡、縣、鄉,對這方麵進行統計,各郡縣匯總後得出的結論。

  ??曲轅犁推廣使用後,懇耕速度快了三成,時間節約三成,才讓今年春耕比往年更快完成。

  ??有了具體的統計,在場臣子們,更感受到了發明創造的巨大作用。

  ??子嬰搞發明創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逐步推動這時代的生產力發展,增強國力、軍力,讓秦國在綜合實力上占據優勢。

  ??下一步要搞的是軍事技術,從改進冶煉技術開始。

  ??麒麟殿另外一邊,這裏有專門的案幾,案幾上放著竹簡,太史令司馬匯在竹簡上做記錄。

  ??今天他記錄,秦王嬰和廖磊共同發明出紙張,並推廣使用,還記錄曲轅犁懇耕速度快三成。

  ??討論完紙張問題後,奉承張劍稟報大王跟馮家的婚事,良辰吉日已經選好了,就在五月初一。

  ??臣子們都知道,前右丞相馮去疾之孫女馮幽蘭,將會被大王納為夫人。

  ??真巧,項羽登基大典,同樣在五月初一。

  ??至於王元跟蒙倩的婚事,時間定在五月初十。

  ??——————————

  ??楚國都城,彭城。

  ??這裏的人都知道,項羽即將在五月初一正式登基。

  ??彭城最繁華之地,有一間大客棧,客棧住著一個特殊人物,他名叫鄒離,前幾天來到彭城。

  ??他來這裏目的,主要是要找章邯,順便刺探了解楚國情報。

  ??這天,鄒離正在客棧大廳吃飯,這客棧生意不錯,大廳過半食桌都坐著食客。

  ??在鄒離左邊食桌,有四人邊吃飯邊交談。

  ??“你們知道不,暴秦出了求賢令了!”

  ??“暴秦差點就被滅國,有誰還傻到去投奔!”

  ??“我看未必,秦國有山川之險,未必能被滅!”

  ??“說不定日後還會派兵出關!”

  ??.........

  ??原來,秦國的求賢令消息,已經傳播到這裏了。

  ??在前邊食桌,有三個食客在聊天起來。

  ??“你們覺得,秦國真的能這麽快動手,收賣宮中之人毒殺先王?”

  ??“先王無甚權力,不知秦國為何還要下毒手?”

  ??“可疑!甚是可疑!”

  ??…………

  ??盡管三人說話聲不大,鄒離還是隱約聽到了。

  ??在出發之前,鄒離就知道,楚國製度跟秦國大不相同,來到楚國後,更是有切身體會。

  ??秦國製度對社會和百姓管控得十分嚴格,在日常生活、勞作、出行的許多方麵都有詳細的規定,實行嚴格管理。

  ??楚國對百姓的管理則寬鬆很多,律法遠沒有秦國那麽嚴苛。

  ??第二天上午,鄒離同樣在大廳吃飯。

  ??飯吃到一半,隻見有個衣著華貴的年輕男人進入客棧,身後有兩人跟隨,看樣子是隨從。

  ??年輕男子在旁邊食桌坐下,點了些好菜,然後交談起來。

  ??隨從甲道:“公子,此番來彭城,必能說服楚王!”

  ??年輕男子道:“暴秦奪走了我景家的一切,楚國複國,楚王應當把屬於我景家的給回來。秦王把我景家的人放回來,算他還識時務,他是不敢得罪楚國,才放我們回來。”

  ??景家?鄒離嘴角露出奸笑,應當是楚國三大氏族之一的景家。

  ??來到這裏後,鄒離打探、了解到了楚國的許多情況。

  ??他曾聽到楚國百姓說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八個字,後來再打聽,是原楚國滅亡前夕,有位自稱南公的楚人說出來。

  ??楚雖三戶並非指隻有三戶人家,而是指昭、景、屈這三個楚國最大的氏族。

  ??在楚國內部,並不像秦國那樣,由中央直接管理郡縣,而是相當於縮小版的周王朝。

  ??每一代楚王都會把楚國的土地分封一部分給自己的功臣或宗親,造成權貴氏族越來越多,樹大根深,其中以昭、景、屈三家勢力最大。

  ??每個氏族封地上,有眾多為其勞作的人口,由氏族收取糧草賦稅,管理封地人口。

  ??不僅如此,每個氏族還擁有自身的家族兵。

  ??當然,楚王本身是有自身的直屬軍隊,有可直接掌控的土地和賦稅收入。

  ??這就如同西周時期,周王室同樣有直屬軍隊、直轄的土地,還有聽命於周王室的各諸侯。

  ??當楚國需要打仗的時候,楚王需要各個大氏族出兵出糧,跟楚王的直轄兵一起作戰。

  ??在嬴政一統天下後,對於各國的王室、貴族比較仁慈,並未趕盡殺絕,而是讓其成為秦國普通庶民,隻是把貴族的土地沒收,再分給百姓。

  ??隨從乙道:“現在的楚王,已經不是原來的熊姓楚王了,會答應嗎?”

  ??隨從甲道:“說不定楚王會大肆封賞項家的人。”

  ??那景姓公子道:“不管楚王如何封賞其他人,原本屬於景家的一切,必須要回來。”

  ??聽著這個景公子的說話,鄒離更是佩服秦王的謀略和魄力。

  ??嬴政統一全國後,出於強化中央集權的考慮,對六國貴族進行了強製性的遷徙政策,將六國的貴族、豪強遷徙到關中、巴蜀,其中就包括了昭、景、屈三家。

  ??秦王在召見鄒離、讓其前來楚國實施計謀,詳細講述了其中原因。

  ??鄒離前來見章邯,是弱楚的關鍵一環;

  ??故意把昭、景、屈等好幾個楚國貴族的人放出來,同樣是重要一環。

  ??這兩個方麵又相互關聯。

  ??在尉繚給子嬰的弱楚之計中,就是要把原楚國貴族放回楚國。

  ??這些貴族回到楚國後,很有可能會向項羽要會原本的利益,給項羽製造麻煩,要是項羽答應,楚王對楚國的控製力會被嚴重削弱。

  ??在幾個月前,在秦地的昭、景、屈三家的人,接到官員通知說,秦國不希望跟楚國百姓為敵,秦王可以放他們回楚國。

  ??三大貴族的人高興死了,還當著官吏的麵,說了秦王不少好話。

  ??這幾家楚國貴族們,在最近一兩個月陸續回到楚國,這些人回來了,對於項羽來說不是好事。

  ??在昨天,鄒離已經打聽到了章邯住處,計劃明天楚王登基大典後去找章邯。

  ??——————————

  ??彭城南門正對麵,這裏臨時搭建了高台,是專門為項羽繼位楚王登基大典而建造。

  ??五月初一,天空烏雲密布。

  ??彭城高台附近,有不少百姓聚集在這裏,要觀看即將開始的楚王登基大典。

  ??“這鬼天氣,前幾天還晴好,偏偏今天這樣!”

  ??“要是下雨,不知還會不會如期舉行登基大典?”

  ??“但願不要下雨吧!”

  ??“要是下雨,隻能改時間了!”

  ??…………

  ??百姓們在議論紛紛。

  ??鄒離混跡在百姓人群中,抬頭望著天空,隨時有可能下雨。

  ??巳時正,大批楚兵從南城門而出,在高台周邊站崗。

  ??片刻後,楚國大臣、各國前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人來到這裏,站在高台前方左右兩邊。

  ??這些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人,分別有韓王韓成、魏王魏豹、燕王韓廣、趙王趙歇、“齊王”田假的使者田角、劉邦使者陸賈。

  ??不一會,楚王的車駕出現,在高台下麵停下。

  ??登基大典要開始了,現場安靜下來。

  ??今天的項羽,身穿冕服,頭戴冕冠,他從車上下來,走到高台的階梯前。

  ??此時,天空更黑了,還刮起了大風。

  ??項羽抬頭望向天空,心中大罵:他娘的!怎麽偏偏今日天氣不好!

  ??項它手持即位詔書,邁步登上高台,麵向台下眾人,打開詔書朗聲宣讀起來。

  ??高台下的所有人,都安安靜靜地聽著詔書內容。

  ??在百姓人群中的鄒離,則是遠遠注視著項羽。

  ??聽說項羽是楚國第一勇士,今日一見,項羽還真是高大魁梧,要是走到項羽跟前,估計腦袋隻能到項羽的胳膊。

  ??突然間,東邊一道巨大閃光,那是閃電,隨即是“轟隆”的巨響。

  ??電閃雷鳴,閃電離這裏實在太近了,把現場的人嚇了一大跳。

  ??有人擔心,莫要被雷劈死了!

  ??有人覺得,項羽即位楚王,電閃雷鳴,不是好兆頭。

  ??在高台上宣讀詔書的項它,停頓了一下後,繼續宣讀詔書。

  ??詔書終於宣讀完畢,項羽邁步從階梯而上。

  ??上到台階頂部後,台下所有人盡皆跪下。

  ??高高在上的項羽,俯視著台下的眾臣、諸王、士卒、百姓,在萬民麵前繼位楚王,項羽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心中前所未有的興奮。

  ??連四個諸侯王都下跪了,項羽覺得自己就是天下霸主。

  ??前來參加大典有四個王,項羽同樣是王,名義上地位相同。

  ??項羽專門派人跟這四個王說過,在登基大典那一刻,四王必須要跪下。

  ??四個王都不敢得罪項羽,隻得照做。

  ??驟然間,一道閃電光出現,緊接著是巨大的雷聲。

  ??閃電實在太近了,擊中了離高台數十丈外的一棵樹。

  ??突如其來的閃電,讓人心慌慌,眾人匆忙起身。

  ??項羽心中大罵,運氣真背,老天爺要跟他過不去!

  ??很快,嘩啦啦地下起了雨。

  ??巨大雷聲又再響起,百姓們慌亂起來,向城門跑去,

  ??有士兵給貴賓大臣們撐傘。

  ??項羽快步走下階梯,上到車駕,車夫駕車。

  ??數以萬計的百姓們蜂擁衝向城門,項羽要讓自己和臣子們先回去,讓士兵從百姓中強行騰出一條路,現場怨聲載道。

  ??項羽車駕最先入城,後麵是眾臣和五國貴賓們,現場十分狼狽。

  ??等這些人全部入城後,再過來是楚兵入城,最後才是百姓們。

  ??鄒離渾身被雨淋濕了,不過他可樂著呢,項羽可真是倒黴到家了,老天爺特意跟他過不去。

  ??今天登基大典如此不順利,有人預測,定會給項羽帶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