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任囂和趙佗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4958
  ??周殷道:“若上將軍不繼楚王位,楚國無君主,楚國人心不穩!”

  ??項伯道:“暴秦謀害楚王,人神共憤。隻有上將軍繼位,方能讓楚國報仇雪恨!”

  ??項莊道:“還請上將軍節哀,挑起重擔,繼位楚王!”

  ??隨後,又陸續再有多人發言勸進。

  ??在陳平看來,這一切都是事先準備好的,現在隻不過是走過場,他更清醒認識到,項羽善於統兵作戰,卻不是做一國之君的料,由這樣的人作為楚王,楚國前景不樂觀。

  ??項羽除掉楚懷王並嫁禍給秦國,陳平對這種做法並沒有反感之心,隻是項羽實在不是好主公。

  ??在大殿門外,有一批執戟士在站崗守衛著,那為首之人,正是執戟郎中韓信。

  ??他雖無法親眼目睹大殿內情況,憑借眾人的聲音,能夠大概想像得出來裏麵發生什麽事。

  ??就算項羽是楚王又如何?他韓信照樣被項羽所看不起,照樣得不到提拔重用。

  ??大殿內,眾人發言過後,項羽朗聲道:“我項羽何德何能,豈能竊據楚王位,還請另選賢能繼位,項羽必誓死效忠!”

  ??話音剛落,範增道:“普天之下,隻有上將軍最適合繼位,還請上將軍為楚國著想,挑起重擔。”

  ??項伯道:“還請上將軍切莫推辭,繼位楚王,為先王報仇,造福大楚百姓。”

  ??項莊道:“上將軍繼位,眾望所歸,楚國之臣必忠心輔佐。”

  ??臣子們又再紛紛發言。

  ??心中賊喜賊喜的項羽,看著發言的眾人。

  ??要不是亞父指點他一定要先推辭兩次,在眾人的第一次勸進時,他就已經迫不及待接受了。

  ??眾人發言完畢後,項羽大聲道:“我項羽乃楚國臣子,實在不該據楚王之位。”

  ??他先停頓一下,環顧現場一遍,再話鋒一轉道:“然楚國不可一日無君,承蒙諸位厚愛,我願擔負起重任,暫居楚王位。日後若能找到王室血脈,我定毫不猶豫,讓回楚王位。”

  ??所說的這些話,同樣是範增事先教他的。

  ??項羽話音剛落,範增首先跪下,行君臣之禮。

  ??“拜見我王!”

  ??現場的臣子們紛紛跪下。

  ??項羽邁步向前,登上台階,在楚王席位上跪坐下。

  ??此時此刻,項羽意氣風發,心中是前所未有的興奮。

  ??他望著台階下跪拜的群臣,仿佛看到了他視若掌中之物的楚國萬裏河山,還有唯他馬首是瞻各諸侯國。

  ??隨後,項羽宣布,封範增為丞相,封虞妙弋(虞姬名為妙弋)為王後。

  ??繼位楚王,需要按照禮製,舉行登基大典。

  ??根據範增的提議,如此重大的事情,需得昭告天下。

  ??項羽分別向五國派出使者,說明秦國毒殺楚懷王一事,邀請諸王前來參加新楚王登基大典。

  ??他要把登基大典舉辦得十分隆重。

  ??——————————

  ??楚、齊邊境。

  ??劉邦和田假的軍隊暫時駐紮在這裏。

  ??劉邦和田假,在帥帳中喝酒吃肉。

  ??田假道:“沛公,趕走田榮,就仰仗你了。”

  ??劉邦嗬嗬一笑道:“相助齊王,也是為了我自己,我還靠著那四成土地來稱王建國!”

  ??田假看出來,劉邦是為了這巨大利益才幫自己,甭管怎麽樣,雙方有共同目標,才攜手合作,各取所需。

  ??田榮沒有預感到危險來臨,在邊境的軍隊防備並不嚴。

  ??按照張良之計,劉邦先派出一小隊人員,化裝成平民,潛入都城臨淄。

  ??然後,由他率大軍突襲齊國,由田假帶路,直撲臨淄。

  ??很快,兩人都得知楚懷王駕崩,項羽繼位楚王一事。

  ??還有更重要事情要做,劉邦根本脫不開身,派陸賈代他去參加登基大典。

  ??田假派出相國田角參加。

  ??——————————

  ??陽春三月,鹹陽郊外,造紙試驗的大宅子。

  ??子嬰和尉繚再次來到這裏,了解最新情況。

  ??廖磊道:“大王,經過多次嚐試,造出來的紙好了許多。”

  ??兩人來到庭院,拿起晾曬好的成品紙張。

  ??這屬於黃麻紙,紙張略黃,表麵比較粗糙。

  ??子嬰輕輕撕了一下,紙張的堅韌度比上次好了不少,但還是沒有達到用於書寫的要求。

  ??他鼓勵道:“不錯,比上次有進步,還需繼續努力,還需再改善紙張質量!”

  ??子嬰巴不得立即有合格的紙張出現,但這不能心急,就算有他進行技術理論指導,任何發明創造都要遵循客觀規律,還需經過反複試驗,最終才能把製作流程固定下來。

  ??出於保密要求,在這裏的工人們,一直都從未離開宅子。

  ??工人們待遇不錯,每天的夥食也過得去,安安心心在這裏工作。

  ??子嬰和尉繚返回鹹陽宮,談論起國事。

  ??在這段時間,子嬰注意了解天下大事。

  ??韓國恢複原本的文字、度量衡、貨幣,這在預料之中,估計其他各國也會這樣做。

  ??張良在韓國實行商君之法,這是子嬰和尉繚都事先未預料到。

  ??子嬰道:“韓國實行變法,驚天動地啊!”

  ??尉繚道:“這個張良,還真是人才,把立功封爵的標準降低,日後的韓軍士卒,或許會像大秦將士勇猛無比。韓國雖小,若變法能貫徹推行下去,必有成效,以後秦軍東出,會造成不小麻煩。”

  ??子嬰道:“發明紙張,僅僅是剛剛開始。我還會發明出更厲害的武器,任何軍隊,也休想阻擋一統天下的步伐。不過,我們還得盡量爭取,以最小代價獲取勝利,不知丞相有何高見?”

  ??尉繚真不知這個年輕的國君,腦袋還能想象出什麽新奇之物來。

  ??要真能發明出厲害武器,配備給軍隊使用,那再好不過。

  ??尉繚捋捋胡子,說道:“根據情報,韓國大權被張良掌控,韓王成必定不滿;張良實行商君之法,勢必會得罪原本貴族。我們可在這方麵做文章,給張良製造麻煩。韓國變法才剛開始,咱們先靜觀其變,先了解更多情況,再做計較。”

  ??“高見!高見啊!”

  ??子嬰豎起大拇指誇讚。

  ??尉繚再道:“七年前,始皇帝征調數十萬大軍,命任囂、趙佗南征百越,這兩人忠心應當沒問題,可派人與之聯絡,日後或許能派上用場。”

  ??尉繚又還說,前往嶺南要經過楚國之地,道路已經被阻隔,真要想聯絡嶺南,隻能派少數人潛入楚國,再南下嶺南。

  ??對於秦漢時期的百越嶺南,子嬰印象最深刻的是趙佗這個壽星公,足足活了一百零三歲,直到漢武帝初期才去世。

  ??要是真能聯絡上任囂、趙佗,可命兩人抽調部分兵力北上支援。

  ??子嬰還記得,在原本曆史上,任囂好像是公元前206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不知任囂現在是否還在世?

  ??當年南下大軍累計有五十萬,分散在百越各個郡縣,又還需一定兵力鎮守嶺南,頂多隻能抽調十幾萬人北上。

  ??子嬰問道:“丞相可有合適人選?”

  ??尉繚搖搖頭,歎息道:“大秦人才凋零,合適之人隻有鄒離,隻能等他回來後再做打算了。”

  ??談到這方麵人才,子嬰想到了劉邦陣營,有酈食其、隋何、陸賈這三個出色的說客、辯士。

  ??酈食其被軟禁在鹹陽,暫時還不能為己所用。

  ??秦國原本人才不少,隻可惜被趙高殺得太多了。

  ??唯一能慶幸的是,秦國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處理這件事也不急於一時。

  ??今年春耕已經接近尾聲,跟往年一樣,在春耕、夏收、夏耕、秋收四個農忙時段,秦國官吏、工匠都要下田幫忙。

  ??前幾天,子嬰和尉繚,一起到某農田勞作過半天。

  ??子嬰還特別關注曲轅犁、灌溉工具的推廣情況。

  ??今年春耕,秦國農民全部都使用曲轅犁翻土,在許多地方,有造好的水車、筒車投入使用。

  ??因為曲轅犁投入使用,農民翻土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今年比往年更快完成春耕。

  ??討論完政事後,子嬰道:“丞相,留下來一起用膳。”

  ??這次,並不是子嬰單獨跟尉繚吃飯,而是把王思一起叫上。

  ??尉繚抱了抱小贏夢,甚是歡喜。

  ??“丞相年事已高,還未國事操練,辛苦了!我敬丞相一爵。”

  ??王思多少能喝一些酒,懂得待客之道,跟尉繚共飲一爵。

  ??三人一起用膳,氣氛輕鬆融洽。

  ??吃過飯後,奉常張劍求見。

  ??張劍表示,已物色好了五個人選,供大王和王家選擇。

  ??這五個人選,分別是蒙家的蒙毅之女、李信之子李兆十五歲的大女兒、丞相長史盧德十六歲的小女兒、治粟內史陳烈之女、原右丞相馮去疾的孫女。

  ??王家是大王親家,要是能跟王家結成姻親,同時也跟大王攀上了關係,誰不希望攀上高枝。

  ??張劍有個十二歲的孫女,人長得不錯,隻恨孫女未能早出生兩三年,要不然可以作為候選者。

  ??在這時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照正常情況,這五個候選者,應該由王夫人從中挑選。

  ??娶老婆竟然不能自主選擇,子嬰非常討厭這一套,王元是老婆的哥哥,怎麽也得關照一下。

  ??翌日,王元召王元入宮覲見。

  ??“拜見我王!”

  ??王元恭敬行禮。

  ??子嬰道:“今日非以君臣身份相見,咱們是親家,你的婚事已有眉目,我命人挑出五位候選者,由你來選擇。”

  ??王元一怔,說道:“大王,此事不能由臣來做主,按禮製,應當由家母做主。”

  ??子嬰道:“娶妻事關重大,如果可以選擇,你是選擇由自己做主?還是由母親做主?”

  ??王元道:“若是能由臣做主最好,隻是禮製如此,娶正妻需由父母之命。”

  ??子嬰道:“這好辦,由你先挑選好想娶哪個,我再跟嶽母說,她定不會有意見。”

  ??“大王為臣婚事操心,臣感激不盡!”

  ??王元再次行禮,心中賊喜賊喜,心想妹夫真夠意思。

  ??子嬰道:“我找機會把這五人都召入到宮中來,你再從中觀察,選出最讓你稱心如意之女。”

  ??“謝我王聖恩!”

  ??王元接連謝恩,子嬰有些不耐煩,道:“行啦!行啦!要真想謝恩,以後領兵多打勝仗。”

  ??子嬰看重王元,希望他能夠成長為優秀的軍事統帥。

  ??以後要滅六國,一統天下,還要滅匈奴,有太多的仗要打了。

  ??兩天後,宮中後花園。

  ??五女都來到了這裏,子嬰召她們入宮,借口是來陪伴王後。

  ??王元扮成內侍,從旁觀察五女。

  ??五女站在一排,年紀是十四至十七歲,子嬰先過目一下,其中有一人,讓他眼前一亮。

  ??“王後天天待在宮中,實在是悶,特讓你們過來陪陪王後。寡人和王後都不認識你們,每個人自主介紹一遍!”

  ??扮作內侍的王元就站在一旁,先讓五女自我介紹,也好讓王元認識。

  ??“小女姓馮,名幽蘭,原右丞相馮去疾,乃小女祖父!”

  ??“小女姓蒙,名倩,蒙毅乃小女先父!”

  ??…………

  ??五女逐一自我介紹。

  ??原來是被冤殺的忠誠之後,名叫馮幽蘭。

  ??接下來,王思讓五女都陪她聊聊天,這是事先說好的,她是配合好,讓哥哥從中觀察。

  ??子嬰並沒有離開,跟王元一起從旁觀察她們。

  ??出自名門之後的五女,皆是彬彬有禮,一副大家閨秀風範。

  ??過了小半時辰後,子嬰低聲問王元:“誰最合你意?”

  ??王元低聲道:“我覺得哪個蒙倩最好。”

  ??子嬰覺得,蒙倩是不錯。

  ??不過,要是由他來選,首選馮幽蘭。

  ??馮幽蘭十六歲,身材苗條,皮膚姣好,有一副好看的蘋果臉。

  ??這隻是外表方麵,在五個女人當中,馮幽蘭的氣質神韻,最能吸引自己。

  ??五女在宮中待了一個半時辰後,王思讓她們離去。

  ??隨後,王思笑著問王元:“不知哪位最合兄長之意?”

  ??“蒙倩!”

  ??王元就吐出兩個字。

  ??子嬰拍拍胸脯道:“這件事就交給我了,我會找機會跟嶽母說。”

  ??他再向王思道:“我想再納位夫人,不知王後可有意見?”

  ??王思、王元皆是一怔,隨即明白了怎麽回事。

  ??王思問道:“莫非大王看上了其中一個?”

  ??子嬰道:“正是,馮幽蘭最合我之意。”

  ??聽到這裏,王思顯出高興之色,說道:“大王多納位夫人也好,妾身不能侍奉大王時,有妹妹來侍奉。多了一個妹妹,給妾身解解悶也好。”

  ??王元也沒想到,今天原本是給自己選妻子,妹夫也看上了其中一個。

  ??事情確定下來了,子嬰打算讓奉常張劍去操辦好。

  ??這時候,郎中丞韓談走了過來。

  ??“大王,剛剛傳來消息。”

  ??韓談呈上封緘的木牘,子嬰打開一看,皺皺眉頭。

  ??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子嬰和尉繚,都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