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精銳朗衛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4520
  隨著項莊的命令,楚軍出動了,推著雲梯、投石車前進。

  聯軍高層人物們,望著前方浩浩蕩蕩的攻城士兵,心中在為他們鼓氣加油,每個人都急切盼望,盼望著今天能拿下函穀關。

  秦王就在函穀關,就讓今天一戰定乾坤。

  楚軍來了!軍功來了!

  函穀關上秦兵們都鉚足了勁,摩拳擦掌,個個都想多殺敵人立功。

  雙方對峙於函穀關以來,最為慘烈的攻防戰開始了。

  這是特殊的作戰,是少有的專門挑選在雨天作戰。

  這是有史以來,投入兵力最多的攻城戰。

  大雨滂沱,道路泥濘。

  巨大而又沉悶的鼓聲響起,楚兵推著攻城器械,在泥濘的地麵上緩緩前進。

  如果實在荒野道路,下大雨時或剛雨後,有可能導致車輪陷在泥土裏難以前進。

  函穀關是鏈接關中和中原的最重要通道,相互間人員出行、物資運輸通常要經過函穀關,函穀關前地麵專門有人整理,雖然未鋪上石磚,但地麵的硬度比其他黃土路強得多,即使在大雨天,還不至於讓人、車輪深陷泥土。

  項羽命人打造的雲梯,梯的輪子比較大,就是盡可能減少泥濘地麵影響前進。

  為了讓士兵節省體力,雲梯背後的楚兵們,是輪換著推梯子。

  函穀關城牆上的秦兵們,時刻注視著前方,眼神中散發出對作戰的興奮,對於最普通士兵和低級爵位士兵來說,這是他們立功封爵的最好機會。

  秦國是等級分明的社會,有沒有爵位、爵位的高低,所受的待遇和社會地位明顯不同,軍功爵給了普通人上升的通道,士兵們無不希望通過軍功往上爬。

  對於楚兵們來說,被主將指定為攻城士兵,那就已經沒有退路了。

  要想活命,就得拚命,要麽攻陷函穀關,立功獲得封賞,要麽戰死,就算中途戰死了,隻要最後奪取了函穀關,封賞會給家人。

  如若敢後退逃跑,立即會被處死。

  楚軍進入射程了,大量的石彈從城牆背後拋射而出。

  “咚咚咚”的聲音響起,部分石彈砸中了雲梯,隻有兩架雲梯被砸破,有數十名在雲梯背後的楚兵被砸中。

  至於楚軍的投石車,有五架被砸中。

  很快,楚軍投石車停下來了,拋投石彈,雙方展開遠程攻擊。

  子嬰在相對安全的位置,躲避著不被石彈攻擊。

  韓談、王元、王威,還有一千朗衛,皆在子嬰附近,拱衛著子嬰。

  秦兵們皆蹲下或坐下,依靠牆垛做掩護。

  時而有人探頭從凹槽觀察敵軍情況。

  時而有石彈落入城牆上,所幸沒有士兵被砸中。

  片刻之後,楚軍停止了遠程攻擊,攻城部隊已接近城牆。

  城牆上的秦兵們站起,部署在各個凹槽位置,矛兵、戟兵、弓弩兵相互搭配,做好攻擊準備。

  不遠處的楚軍,士兵們爬上雲梯頂部,矛兵、弓箭兵做好攻擊準備,戟兵做好衝入城牆的準備。

  在雲梯背後,是密密麻麻的楚兵,隻要雲梯頂部的士兵倒下,後麵的人便會迅速攀爬上雲梯投入作戰。

  楚兵進入四丈範圍內了,楚軍弩兵放箭,射殺雲梯頂部的楚兵。

  一輪射擊,楚兵有數百人中箭。

  楚兵也反擊了,向城牆上的秦兵放箭。

  秦軍也有人中箭了。

  雲梯再繼續前進著,距離城牆隻有兩丈了。

  早已做好準備的秦軍矛兵們,手中長矛刺出,有不少楚兵被刺中。

  楚兵同樣發動攻擊,長矛刺向在凹槽位置的秦兵。

  長矛、弓箭的相互對戰,互有死傷。

  秦軍可同時投入攻擊的人數多,而雲梯背後下方的楚軍就算人數再多,也無法參與攻擊,秦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在這種特殊的攻城戰中,滾油、火攻自然無法使用,敵軍雲梯高度跟城牆相當,雙方在相同高度作戰,石頭、滾木、狼牙拍等守城利器,在這種情況下基本起不到作用。

  就是因為這樣,項羽專門這時候來攻城。

  雲梯頂部的楚兵,不斷有人喪生掉落。

  在雲梯後麵,源源不斷有楚兵通過梯子爬上頂部投入作戰。

  當楚軍中的長矛兵、弓箭兵擊中凹槽中的秦兵時,旁邊雲梯頂部的楚兵趁機向凹槽衝去。

  楚兵要從凹槽衝入城牆並非易事,當凹槽最前麵的秦兵倒下時,立即有秦兵補上位置。

  不少楚兵衝到一半時,就被及時補上秦兵用長矛刺死。

  函穀關一千八百米城牆上,約三百架雲梯貼著城牆,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楚軍用密集的人海戰術發動猛攻,隻要城牆有任何位置被突破,函穀關就岌岌可危了。

  孟通、李必、桓斌等武將們,在函穀關上指揮著戰鬥。

  李必發現,這次攻城的楚兵,比上次又有所變化。

  楚兵上半身仍然是隻戴甲片,光著雙臂。雨天被雨淋,為了減少一副重量,不穿甲片裏麵的衣服,這是正常措施。

  而在雨天情況下,腳底有可能打滑,雲梯頂部的木板特意弄得比較粗糙,減少打滑概率。

  而剛從背後梯子爬上雲梯頂部的楚兵,手中是沒有武器的,是爬上來之後,再接過從下麵遞上來的武器。

  李必又再仔細觀察,終於發現,雲梯內部分為四層,是每層士兵逐個把武器傳遞上去的,當楚兵爬上雲梯後,立即能接過武器投入作戰。

  原來是這樣,看來項羽考慮得還挺周詳,梯子是濕的有可能打滑,要是往上爬的士兵要一隻手拿著武器,爬著梯子不方便。

  雲梯內部專門有士兵專門負責遞武器,分工搭配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是史無前例的攻城戰,在一千八百米長的戰線上,雙方激烈搏殺,喊殺聲震天,場麵浩大而又慘烈。

  楚軍的監軍就在攻城部隊後方,誰敢後退就殺無赦。

  對於楚兵們來說,唯有全力死拚,奪取函穀關獲得封賞和功名。

  為了活命、為了賞賜和功名,楚兵們拚了,士氣旺盛。

  對於秦軍來說,要是函穀關被破,秦國就亡了。

  為了保衛家園、為了軍功,秦兵們沒有退路,要死戰到底,士氣極為高漲。

  即使在這樣的天氣下,作為守城一方的秦軍,依然有兩大優勢。

  其一,是同時可投入的作戰士兵多於楚軍。

  其二,受傷的秦軍可及時撤下療傷。

  在大雨天氣下如果受傷,哪怕不是傷在要害,如果還被持續雨淋,傷口很有可能會發炎。這時期可沒有消炎藥,要是傷口發炎化膿,那可得死翹翹了。

  現在處於夏天,受傷發炎的概率更大。

  子嬰專門有命令,除非傷在最表皮,要不然受傷的士兵必須撤下療傷。函穀關有六七萬守軍,人員輪換完全沒問題。

  參與攻城的楚兵們,即使受傷沒死,由於不能撤走療傷,就算當場不死,以後傷口發炎死亡的概率不小。

  在函穀關中間的城牆,城樓就在這裏,秦王大纛在城樓旁矗立著,站在城樓門口的子嬰,時刻關注著戰鬥,在一千八百米長的戰線上,楚軍在這裏的攻勢最為猛烈,集中在這裏的楚兵亦最多。

  子嬰可觀察出來,以他附近的攻城士兵最為不要命。

  許多攀爬上雲梯的楚兵,眼睛會望向他這邊。

  子嬰可感受道,當有楚兵望向自己時,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渴望。

  這是什麽渴望呢?

  子嬰想想,自己是大秦君主,要是哪個敵兵能殺了自己,項羽肯定有重賞。

  想要取自己性命,可沒那麽容易,子嬰要做項羽的掘墓人。

  一千朗衛們拱衛著大王,他們隻是負責大王安全,並不參與守城。一旦有敵軍衝入城牆,向大王這邊靠近,他們才會與之交戰。

  王元、王威兩兄弟,一直都跟隨在側。

  目睹如此情況,韓談道:“大王,可撤到城內,城內安全。”

  他對軍事作戰層麵不太懂,隻是關心大王安危。

  王元當即道:“楚軍攻勢正猛,大王留在這裏可振奮軍心。”

  子嬰道:“說得沒錯,將士們浴血奮戰,函穀關不容有失,寡人應當留在這裏,以振奮軍心士氣。”

  對於楚軍來說,函穀關是要攻克的大目標。

  而秦王嬴子嬰,則是目標中的目標。

  在子嬰左右數十米內的城牆,是攻擊的重點。向這邊發動進攻的楚兵們最為不要命,秦軍同樣不要命,雙方在氣勢上不相上下。

  王元再道:“大王,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楚軍正一鼓作氣攻城,隻要我們能堅持到午時,楚軍士氣必定衰竭。”

  可要堅持到午時也並非易事。

  觀戰中的項羽,不斷催促著向秦王大纛那邊重點進攻。

  楚兵前赴後繼地向子嬰這個方向進攻,一時間攻勢實在過於猛烈。

  終於,有楚兵從凹槽處衝入城牆了。

  軍功來了!附近秦兵立即興奮起來。

  有五個秦兵以最快速度行動,五把長戟幾乎同時刺中這個楚兵。

  在這種情況下,殺死這個楚兵甲士的軍功,由這五個秦兵平分。

  這個楚兵剛被解決,又有楚兵衝入。

  沒有退路的楚兵,前赴後繼向前衝。

  盡管打得很慘烈,秦兵們可興奮得很,盡可能殺敵立功。

  在雲梯背後,楚軍軍官們指揮著部下們。

  在以前攻城時,死了很多人還拿不下函穀關,楚兵們目睹著一個個士兵摔下雲梯死亡,一些士兵不免起了恐懼之心。

  “快上……”

  在監軍的督促下,楚兵們不得不一個個從雲梯背麵的梯子爬上去。

  “秦王就在上麵,衝進城牆殺秦王。”

  不得不參戰的士兵,在項羽軍令許諾下,不少楚兵壓下恐懼,全力作戰。

  在前赴後繼猛攻下,終於有多名楚兵衝入城牆。

  雖然秦兵很快就他們殺死,但同時又有更多的敵兵衝入城牆。

  城樓前城牆上,雙方短兵相接惡戰起來。

  “衝進去了!”

  觀戰中的聯軍大人物們,有人興奮起來了。

  “快,快殺子嬰!”

  興奮中的樊噲,不斷大喊著。

  此時,張良心中默默祈禱:“天佑韓國、天佑聯軍,取子嬰命!”

  此時的陳平,對於坐鎮城樓的秦王,對於把大纛加高,心中對此做法表示肯定,攻城戰如此惡劣,秦王坐鎮函穀關,讓自身處於顯眼位置,對於穩定軍心、激勵士氣能起到重要作用。

  此時此刻,項羽緊握拳頭,恨不得衝上城牆的是自己,這樣就可以親自手刃秦王。

  大家都緊繃著神經,注視著這驚心動魄的戰鬥。

  丹鳳樓城樓附近,秦兵們在擊殺著衝入城牆的敵兵,但後麵的楚兵快速衝入,讓這邊的秦兵難以及時將其全部殲滅。

  衝入城牆的楚兵,無一例外的都是向子嬰這邊殺來。

  有些楚兵在身體被刺中後,臨死看向代表著富貴功名的子嬰,帶著不甘心下地獄去了。

  缺口越來越大,敵兵離子嬰越來越近。

  朗衛們目睹友軍士兵們,不斷擊殺著衝入城牆的楚兵,個個眼饞得很,眼饞那些軍功。

  王威主動請纓道:“大王,請讓末將出戰。”

  子嬰道:“給你三百朗衛,協助把上來的敵兵全部解決!”

  “諾!”

  韓談立即調撥三百朗衛交給王威指揮。

  王威拔出佩劍,向朗衛們大聲道:“弟兄們,保衛大王,殺敵立軍功的時候到了!把楚兵殺個片甲不留!衝啊……”

  興奮中的朗衛,向楚兵衝去,加入了戰鬥。

  難道有機會作戰,王威很是興奮。

  他軍職為軍候,親自殺敵不計算個人軍功,計入集體軍功。

  對於普通朗衛來說,自己殺敵就是個人軍功,個個都奮勇作戰。

  朗衛是秦軍中專門挑選出來的精銳,屬於職業軍人,戰鬥力明顯高於普通士兵。

  秦軍絕大多數士兵、下層軍官,都屬於義務兵,兵農結合,隻有達到一定級別的軍官才是以軍人為職業。

  有一支軍隊例外,那就是朗衛。

  根據子嬰要求,朗衛必須絕對忠誠,必須是職業軍人,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

  每個朗衛皆身體壯實,弓馬嫻熟,擅長格鬥。

  在這種要求下挑選出來的朗衛,最普通士兵都有俸祿可領取。

  有了朗衛加入作戰,很快就阻止了缺口擴大之勢。

  ————————

  PS:推薦起點資深作家“傲骨鐵心”連載中的精品書《大流寇》,推薦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