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百越嶺南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2247
  嶺南,南海郡。

  番禺城,這裏是南海郡治所,是現代廣州的最初起源。

  這裏原本沒有城,秦國大軍征服嶺南後,主將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修築番禺城。

  秦國征服嶺南後,設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任命官員進行有效管治,任囂為南海郡郡尉,掌控南海郡軍政大權。

  一般情況下,秦國各郡地方官是沒有軍權的。

  不過,在嬴政稱帝後才奪取的河套、嶺南兩地,由於情況特殊,采取軍事管治方式,由軍官兼任地方官,軍權和行政權集於一身。

  在南征百越的五十萬秦軍中,駐守南海郡的人數占比最多。

  番禺城內,郡尉府中,臥室。

  五十餘歲的任器躺在床榻上。

  他白發蒼蒼,身體消瘦,精神不振。

  在兩年前,中原戰亂,胡亥昏庸,奸臣趙高弄權,任器痛心疾首,為避免北方戰火蔓延,他下令封鎖北邊前往嶺南的通道。

  不過,任器仍然心係秦國,派人打探北方消息。

  這時,有部下前來報告北方的消息。

  “大人,秦國沒亡,二世皇帝和趙高都死了,新國君是子嬰……”

  有病在身的任器,聽到報告後,精神立即好轉。

  他吩咐繼續留意北方動靜,並把副將趙佗喚來。

  南海郡下設有番禺、龍川、博羅、四會四個縣。

  剛開始時趙佗被委任為龍川縣令,把龍川縣治理得很好,讓駐守在當地娶妻生兒育女,指導農業耕作,促進中原和當地人的同化。

  任器生病後,把趙佗調回身邊,並且與之商議,要是秦國滅亡,就割據嶺南自立。兩人都認為,桂林郡、象郡軍力不如南海郡,要是對其餘兩個郡發動突然襲擊,定能成功。

  所幸,秦國的昏君和奸臣都死了,換上了年輕的國君子嬰。

  從部下帶來的消息中,了解到近幾個月北方發生的一些事情,任器初步確定子嬰不是昏君,心情立即好起來。

  在任器生病這段時間裏,由趙佗協助管理南海郡的軍政事務。

  此時,趙佗正在官署處理公文,得知任器要見自己,立即趕來。

  進得臥室,見任器氣色好了很多,大感意外。

  趙佗問道:“大人,莫非有喜事?”

  任器愉快道:“有喜事!乃是大喜事!”

  見任器要起來,趙佗扶著任器起床,讓他在席子上坐下。

  趙佗當即就想到相關問題,道:“大喜事?難道是北邊有好消息了?”

  他現年三十四歲,身材高瘦,能謀能斷,有軍事才能,亦能處理行政事務。

  正因為有才能,趙佗年紀輕輕就被嬴政賞識,被任命為南征大軍的副將。

  任器麵帶笑容道:“正是,二世皇帝和趙高都死了,有公子嬰繼位……”

  任器把剛得到的消息都告訴趙佗。

  趙佗聽後也大喜,說道:“或許,大秦有救了!”

  隨後又再道:“大秦有山川之險,有肥沃土地和上好馬場。隻要能據守險要,叛軍若久攻不下,早晚會退兵。再休養生息些年,大秦定能恢複元氣。”

  兩人皆忠誠於秦國,隻是秦末烽煙四起,秦國岌岌可危,兼之有昏君奸臣,兩人才想到割據嶺南自立。

  任器道:“我等皆是大秦臣子,該為朝廷分憂。”

  趙佗道:“百越剛平定,尚有零星叛亂,我們還無法抽調兵馬北上增援。”

  任器點頭道:“是啊!鎮守好嶺南,乃是始皇帝陛下交給我們的重任。眼下,唯有派人聯絡朝廷,再做打算。”

  從這之後,任器心態好了很多,注意調理身體,病情逐漸有了好轉。

  時間進入了六月份。

  這天,子嬰正在函穀關的書房批閱奏章。

  他再次看到了成都縣令的奏章,奏章中問秦王,有沒有嚐嚐臣進獻的上好稻米?

  對於這類垃圾奏章,很讓子嬰煩。

  他在奏章中回複,日後上奏隻談政事,做好你分內事。

  子嬰又看到尉繚的報告,報告中說,關中莊稼長勢喜人,雖未必會大豐收,預計收成至少會好於去年。

  他還收到了王思用布帛寫來的長長的書信,王思在書信中報喜,她已經懷孕了!她在鹹陽過得很好,隻是平常有些無聊,思念大王。

  老婆懷孕了,幾個月後要做爸爸了,子嬰又更多了牽掛。

  雖然這副身體還不到十九歲,但加上前世的人生經曆,心理年齡已有三十年了,有了孩子,子嬰會有更家的感覺。

  王思還在信中,問大王在函穀關過得怎麽樣。

  子嬰回信,說自己在函穀關很好,函穀關穩如泰山,囑咐王思注意身子,順利給王家延下子嗣。

  ————————

  中旬這天上午,天空開始轉陰,不久之後,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

  項羽下令部隊集結,來到弘農河西岸準備攻城。

  這次,項羽並未立即下令攻城,要看看雨勢是否更大,天空是否更陰暗、更多烏雲。

  子嬰和主要武將們登上城牆。

  秦兵們同樣是盼望著楚軍來攻城。

  結果,小雨下了一個時辰後結束。

  無論是聯軍高層,還是秦軍大部分官兵,都失望了。

  此後,函穀關先後下雨好幾次。

  有出現在半夜時下雨,還未天亮就結束;

  也有傍晚才下雨,在半夜結束;

  還有一次是中午電閃雷鳴,下了很大的陣雨,但來得快去得快,楚軍才剛剛集結就雨停了。

  楚軍始終沒有等到有可能攻破函穀關的合適機會。

  項羽對此更是焦躁。

  在巨鹿一戰後,楚軍銳氣正盛,在一直到兵臨函穀關前,始終是士氣高漲。

  然而,函穀關久攻不下,死傷慘重,曠日持久,楚軍的銳氣逐漸喪失。

  八月初這天,子嬰照常批閱奏章,閱覽各種公文、報告。

  尉繚在報告中說,第一季的糧食收成,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一成。

  對於農民來說,“夏收”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既要收割第一季糧食,還要種下第二季糧食。

  在夏收期間,除了十五六歲男丁外,大部分工匠被安排參與勞作,尉繚還動員大部分工匠、官吏下田幫助,他本人還以身作則,親自下田勞作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