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舉兩得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2252
  子嬰微笑道:“流水線生產?”

  流水線生產?兩人瞪大了眼睛,大王又發明新詞匯了。

  子嬰再具體講解著,什麽是流水線生產。

  兩人越聽越喜,大王想出來的辦法實在太妙了!

  大王能發明新詞語、新物品,還能在某些方麵想出好辦法,大王真乃天才也!大秦之幸也!

  子嬰道:“將流水線生產模式施行下去,便可檢驗成效。”

  隻要有時間,子嬰要逐步改善這時期一些落後的東西,循序漸進地搞發明創造,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

  比如這個兵工廠,如果按照實行流水線生產,在生產同樣箭支數量的情況下,所需的工人少了。

  那些富餘出來的工人,可以去種地,也可以從軍。

  這樣一來,人均勞動效率提高了,大大促進了秦國國力增長。

  生產力越高,綜合國力就會越強大。

  人口是最重要生產力,科學技術同樣是最重要生產力。

  來自現代的子嬰,必定會改造這個世界。

  隨後,兩人又想到一些問題。

  五天後,子嬰再次來到這個兵器作坊。

  尉羽同樣陪同前來。

  今天,鍾衛神采奕奕,麵帶喜色。

  他開心道:“大王,流水線生產,真是妙啊!微臣施行下去,效率提高了一倍。隻需原本六成工匠,就可日產一萬支箭。”

  子嬰點頭道:“沒錯了,就該如此。”

  鍾衛主動帶領子嬰參觀新的生產線。

  現在,生產箭矢共分為三道工序,分為鑄造箭頭、打磨箭頭、組裝箭支。工匠分為三批,每批工匠負責一道工序。

  這還是生產箭支工序少而已,要是近代、現代那些零部件多、工序多的、工藝更複雜的產品,采用流水線模式,生產效率能提高好幾倍。

  對於更改生產模式後,如何監督質量,鍾衛有相應適當的改變。

  除了小工師嚴格檢查監督外,後麵工序的工匠,亦要對前麵工序製作的半成品進行監督。

  比如組裝箭支的工匠,要留意箭頭、羽毛、箭杆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發現不符合要求要及時告知、挑選出來,如果不這樣處理,會有相應懲罰措施。

  子嬰親眼目睹著作坊內那繁忙場景,一支支箭支成品比五天前更快製作出來,心中高興。

  然而,他發現,有部分工匠神色非常難看。

  “大王!”

  有個中年工匠停下手中工作,向子嬰說話,他是鼓起很大勇氣,才敢於向大王開口。

  該工匠道:“製作之法跟以前不一樣了,更快做好一支箭了。可作坊不需那麽多人了,再過數日,小的就不能在這幹活了。”

  說出這些話後,他害怕起來,害怕大王責怪。

  普通平民百姓,對君王往往存在畏懼心理。

  鍾衛忙解釋道:“大王,本作坊所需製作箭支數量,上頭有定量,隻要每日製作一萬支箭即可。流水線製作,效率提高了,隻需原本工匠510人,現隻需305個工匠就可完成。多出來的205個工匠,微臣沒活給他們幹。”

  原來是這樣,這是好事,是子嬰樂於看到的。

  子嬰讓鍾衛把全部工匠都集中起來,再朗聲道:“這裏沒活幹的人勿須擔憂,寡人會妥善安排。你們可以去種地,官府會發放農具、種子,教會你們如何種地;也可以去從軍,殺敵立功獲得爵位。”

  大王親自說有安排,富餘的205人都沒有意見。

  子嬰再說道:“改為流水線製作後,可製作出更多箭支,諸位高興否?”

  工匠們不做聲,就算生產效率提高了,他們的待遇還是跟原來一樣,有什麽值得高興的。

  子嬰掃視現場一遍,看著那呆呆站著不出聲的工匠們,知道他們所想。

  子嬰朗聲道:“留在此作坊的諸位工匠們,你們日後可領取的糧食,比以前增加二成。”

  秦國的工匠,官府包吃住,待遇以所領取的糧食來計算,偶爾還有肉類、醬料等。

  秦國嚴禁私自出售主糧食,工匠如果要領取錢幣,必須少領取相應數量的糧食來折扣。

  不過,工匠們要養家糊口,領取的糧食要給家人食用,能富餘出來的糧食不多。

  普通工匠的家庭,一般也是僅能溫飽,日子過得跟農民差不多。

  “謝大王……”

  現場頓時成為歡樂的海洋,那305名工匠們,都感謝大王恩德。

  尉羽同樣高興,對大王更是佩服。

  采用流水線生產,效率增加了四成。

  把工匠待遇提高兩成,工匠們高興。

  這樣折算下來,製作相同箭支所需成本還節約了兩成。

  而剩餘出來的工匠,可以去種地或從軍。

  這樣一來,對於朝廷、對於還有留下來的工匠們來說,都是利好之事,可謂一舉兩得。

  工匠們歡呼過之後,有人向子嬰跪拜起來,其他工匠跟著跪下磕頭。

  他們是打心底感激大王。

  “大家請起!大家請起!”

  此情此景,子嬰是發自心底喜悅。

  ————————

  “父親,大王英明,真乃明君也!”

  晚上,尉羽回家後,向父親說起今天的事情。

  尉繚開懷一笑,右手捋捋山羊胡子,開口道:“有如此君王,大秦之幸也。我大秦不僅不會亡國,還會重新一統天下。項羽、劉邦之流,還有其他六國餘孽,遲早會被剿滅。”

  在五天前晚上,兒子就跟他說出,大王想出了流水線生產,當時為了讚不絕口,覺得一定能行。

  尉羽低聲道:“要是始皇帝駕崩後,就讓現在的大王繼位,奸賊趙高根本沒機會禍害大秦,李斯丞相不會慘死,六國餘孽根本沒有複國之機會!”

  在秦國官吏心目中,李斯的聲譽還算不錯。

  尉繚繼續捋著胡子,感慨道:“是啊!所幸,在最危急時刻,現在的大王終於登基即位了。”

  流水線生產模式的作用得到驗證後,尉繚很快就發出相應的命令,讓大秦境內所有作坊,製作的產品隻要達到三道或以上工序的,都采用流水線生產模式。

  這樣一來,可以節省很多工匠,讓更多的人去種地或從軍,改善男丁緊缺狀況,讓大秦國力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