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適應古代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2293
  十月十四日這天,楚軍前來收拾完昨日陣亡士兵屍體後,便匆匆離開了,換成趙軍來攻城,由李左車指揮。

  一連三天都未能攻克函穀關,項羽不再來觀戰督戰,他根本不指望其他人能拿下函穀關。

  在弘農河東岸督戰的是趙王歇,燕王廣和魏王豹一同觀戰。

  趙國與秦國同樣有血海深仇,戰鬥開始後,趙軍拚命進攻,攻勢並不比前三天楚軍的弱。

  有一次,趙軍的衝車成功衝到了城門前的門洞,撞擊著函穀關城門。

  函穀關城門十分堅固,不易被撞開,就算被撞開了,趙軍也進不了城,城門後還有塞門刀車堵門。

  刀車的前刀壁上裝有鋒利的刀,萬一城門被撞開,士兵將車推至城門缺口處,既可殺傷敵人,又可擋住敵方的矢、石,對方很難攀援,形成活動的壁壘。

  城牆上的秦軍,向下方門洞扔下燃燒物,再灑油引火燃燒,進入門洞撞擊城門的趙軍,或被大火熏死、或窒息死亡。

  攻防戰十分慘烈,目睹著這一切,魏王豹和燕王廣心中都涼颼颼的,明後天就輪到他們攻城了,自身就那三四萬兵馬,本錢太小,萬般不希望葬送在函穀關前。

  李左車下令撤兵後,來到弘農河東岸的趙王、張耳跟前。

  李左車道:“正麵攻城,代價過大,請我王速向上將軍提議,由末將領兵北上。”

  趙歇並未回趙營,帶著兩個臣子進入楚營,來到項羽帥帳。

  “上將軍,正麵攻城,曠日持久,需另尋突破口。二百餘年前,前魏國大將吳起,曾從龍門渡渡河進入秦地;三十五年前,五國最後一次合縱攻秦,趙將龐媛從蒲津渡渡黃河,殺入秦境。我建議,派兵北上渡黃河,再折向西,從龍門渡、風陵渡、蒲津渡三個渡口尋機渡河。李左車將軍知兵法、有韜略,是最佳帶兵人選,我打算讓他帶兵三萬,北渡黃河。”

  接連攻城四天,函穀關皆穩如泰山,項羽也有了從黃河尋找突破口的打算,正好趙歇來了,提出這個建議。

  範增道:“攻滅暴秦,楚軍才是主力,是中流砥柱。此等大事,當由上將軍決斷。”

  項羽接口道:“無論是正麵攻城突破,還是從黃河突破,怎可少了楚軍。我命鍾離昧帶兵四萬,跟李左車一同北上。若遇事不決,當由鍾離昧將軍決斷。”

  趙歇領命,由楚軍帶兵四萬,勝算更大。

  項羽當場傳鍾離昧入帳,交待好領兵出征事宜,命令他後天跟趙軍一同北上。

  ——————

  函穀關關城,子嬰在看望受傷士卒。

  經過四天激戰,秦軍陣亡超過四千人,有一千七百多重傷人員。

  敵軍傷亡遠超秦軍,約有兩萬人死在函穀關前。

  經過戰火洗禮後的子嬰,對於慘烈的戰爭場景,已經能夠適應。

  慰問完受傷士卒後,子嬰又再了解各倉庫物資儲備情況。

  激戰四天,物資消耗很大,幸好有源源不斷的補充,沒有任何一種物資出現短缺。

  從倉庫出來後,王元道:“大王,敵軍強攻函穀關不成,很有可能會從黃河三個渡口尋找機會。”

  子嬰道:“我和丞相都已命人加強防備,在黃河西岸修築工事,敵軍應當不會再有渡河的機會。”

  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科技十分落後,交通不便。

  在黃河上遊和中上遊,水流湍急,周邊溝壑縱橫,現在的黃河水位又比現代時更高,河麵更寬。除了三個渡口外,很難在其它地方找到合適渡河位置。

  子嬰回到所住的屋子,這裏有椅子,還有重新做好的案幾,案幾高度高了很多,跟現代書桌高度相若。

  他提筆在竹簡上書寫著,要告之尉繚這四天來的戰況,讓尉繚有針對性辦事。

  在竹簡上寫字,子嬰覺得實在太麻煩,以後在適當時候,他要將紙發明出來,要促進秦國的生產力發展。

  王元和王威,被專門安排住在一個小房間。

  王元提筆給母親和妹妹寫信,告之在軍中的情況,讓家人放心。

  寫信完畢後,兄弟倆交談起來。

  王威道:“跟隨大王這麽多天,我覺得,大王跟始皇帝完全不一樣。”

  以前王賁還在世時,兄弟倆都好奇地問過祖父,始皇帝是怎麽樣的人。

  王賁跟兄弟倆說,始皇帝是個明君。不過,始皇帝大多數時候都喜怒不形於色,缺乏仁愛之心。

  跟隨秦王子嬰以來,這個年輕的秦王,既有君王威嚴,亦有恩德,對待將士和臣子們時,能讓人感受到真誠之心。

  王元道:“我覺得,現在的國君,或許會比始皇帝還要聖明。”

  有如此賢明君王,兄弟倆都為之高興。

  第二天,早上,部下向子嬰報告,今天攻城的是魏軍。

  子嬰登上東城牆,觀察著遠處魏軍。

  隻見遠處的魏軍,人數和攻城器械都不多,行動十分遲緩,士兵慢慢地推著攻城器械向前。

  等到進入射程範圍後,投石車和床弩停下,上千名士兵高舉盾牌,分散開來前進,每輛雲梯之間距離也很大,讓秦軍弓弩手難以集中射擊。

  在今天早上,魏豹派馮敬指揮士卒攻城,他特別囑咐馮敬,要保存實力,攻城別太賣力,做做樣子就行了。

  魏豹還擔心馮敬指揮不當,士卒損失過大,整天都留在弘農河東岸監督。

  秦軍實施打擊後,魏兵們大多起了懼怕之心。

  在前四天,楚軍和趙軍攻城,死了很多人卻毫無進展,魏兵們都覺得,參與攻城那是九死一生,他們都不想死。

  隻是戰鼓聲一直在響著,不得不硬著頭皮前進。擂鼓不進是嚴重違反軍令,是有可能要被殺頭的。

  當有士兵中箭倒下後,魏兵們的恐懼之心更甚。

  “噹噹噹……”

  聽到鳴金收兵的聲音後,魏兵們如獲大赦。手持盾牌的士兵當即轉頭撒腿就跑,推著雲梯、木幔等器械的士兵,把器械丟棄,轉身撒腿就跑,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哈哈哈……”

  “魏軍真窩囊!”

  “這魏軍真是一盤散沙!”

  城牆上的秦軍官兵們大樂起來,在嘲笑著魏軍。

  把過程看得清清楚楚的子嬰,心中也樂了一把,魏軍顯然是故意放水。

  下午的時候,魏軍又再組織一次攻城戰,情況跟上午時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