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年輕有為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2792
  嬴子嬰首先道:“不知王家祖先牌位在何處?”

  王家四人一怔,王元首先反應過來,說道:“大王,請跟臣前來。”

  王家的宅院甚大,子嬰在士卒拱衛下,跟著王家的人來到一處小屋,裏麵正是供奉王家祖先牌位的地方。

  牌位有十幾個,王翦、王賁、王離三人的牌位赫然在列,牆壁上還分別掛著三人畫像。

  麵對著這些牌位,子嬰神情嚴肅,說道:“王家三代為大秦盡忠,立下汗馬功勞,王離將軍為國捐軀,乃是軍人楷模。請受寡人一拜!”

  隨即,子嬰跪下,行跪拜之禮。

  從大秦君王角度來說,王家三代為大秦立下赫赫戰功,值得國君向他們一拜。

  子嬰這樣做,是事先就想好的,做得似模似樣,態度十分誠懇,就是做給王家人看的。

  親眼目睹國君這樣做,王家四人都很是感動。

  王元露出欣慰之色,麵向牌位跪拜,說道:“父親,你為國捐軀,大王來看望您了!父親可含笑九泉了!”

  其他三人跟著跪拜。

  子嬰站起來,麵向王家四人,說道:“大秦危急,征召十六歲以上男丁從軍。王元,寡人希望你能像祖上三代那樣,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王家四人站起。

  王元向子嬰作揖行禮,說道:“臣願效犬馬之勞!”

  如此敬重人才、敬重臣子,王元更覺眼前的年輕君主乃真明君。

  大王親自前來,讓哥哥從軍,王威急了,向子嬰作揖道:“大王,臣雖然差半年才滿十五,但殺敵報國之心不比哥哥差。懇請大王成全,讓臣從軍。”

  子嬰拍拍他那壯實的肩膀,露出欣賞的笑意,說道:“好,寡人成全你,你們兄弟倆一起從軍,明日跟隨寡人出征,一同趕往武關。”

  兄弟倆喜形於色,齊齊朗聲道:“諾!”

  旁邊的王夢思很是高興,向子嬰道:“大王,像父親、祖父、高祖父那樣馳騁疆場,殺敵立功,是哥哥弟弟之夙願,他們一定不會辱沒祖上威名。”

  王元道:“妹妹說得是,成為出色之將軍,乃臣之夙願。”

  兄妹三人都顯得很高興,唯獨王夫人卻一臉憂色,隻是當場並沒有說什麽。

  隨後,在王元帶領下,子嬰來到書房。

  書房內,除了有書架書籍外,還有一個劍架,劍架上放著一把劍。

  在書房正前方牆壁上,掛著天下地形圖。

  隨後,子嬰跟王家兄弟坐下交談。

  將要談論的是正事,王夫人和王夢思不便參與其中,不在書房內。

  三人坐下後,王元主動說道:“大王,眼下是大秦最為危急之時,短短兩年損失五十萬兵力,軍心低落。幸好我王誅殺趙高,整頓朝綱,必能激發兵士之鬥誌。眼下,以項羽為首之聯軍,夾著巨鹿一戰大勝之餘威,殺向關中,兵鋒正盛,誠不可與其爭鋒。”

  子嬰此番前來,固然是要帶上王元一同出征,更是要初步了解其才能。

  他說道:“大秦危局如何破解?寡人願聞高見。”

  王元道:“守,堅壁清野,守好大秦所有關隘險要之地。函穀關、武關,隻要確保守關武將不叛變,敵人短時內難以攻破。黃河天險有三個渡口,還需再派兵固守,修築防禦設施。”

  子嬰道:“愛卿覺得,該守到何時?”

  王元對此已成竹在胸,說道:“稟我王,以項羽為首之聯軍,兵力在六十萬至八十萬,每日糧草消耗甚劇。中原經曆戰亂,人口大減,莊稼耕種受到破壞,難以長年累月供應七八十萬大軍。敵軍定會從函穀關、武關,又或者以黃河作為突破口發動攻勢。若久攻不下,長期對峙,士氣定會衰竭。臣認為,關東聯軍最多隻能支撐兩年,定會糧草不濟。這兩年,乃保衛大秦之關鍵。”

  王元隻區區十六歲,就分析得頭頭是道,子嬰越聽越高興,他現在就缺有才能的臣子。

  古代人早成家,更早挑起重擔,比現代人成熟得更早。

  曆史上的李世民、霍去病,都是十六七歲從軍,年紀輕輕就建立戰功,成長為出色的統帥。

  李世民幼時聰明機智,高明的見解非常深遠。

  眼前的王元,年紀輕輕有如此見地,雖是極為難得,亦還屬於正常現象。

  子嬰再考考王元,問道:“我大秦,是否還有重新一統天下之可能?”

  對於這方麵,他有自身的見解。

  秦國要重新統一天下,肯定不會像曆史上劉邦隻花了四年時間就打敗項羽和各個諸侯國那麽簡單。

  曆史上的楚漢之爭,因為項羽分封不公,大部分諸侯都對項羽不滿,有些還甚至反叛項羽,這給了劉邦或聯合、或逐個擊破的機會。

  而現在秦國的形勢不一樣,原本被滅國的各個諸侯起兵反秦、複國,他們以項羽為首,團結起來共同對付秦國,如果秦國沒有被滅亡,劉邦和其他諸侯,暫時不會跟項羽產生大的矛盾衝突。

  秦國若要重新統一,必定艱辛得多,甚至會比嬴政一統天下更為艱難。

  王元略作思量,隨即開口朗朗道:“稟我王,臣認為,會比始皇帝一統天下難度更大。第一,大秦自立國以來,在一統天下前,兵力消耗最大一次,乃長平之戰,當時雖戰勝趙國,自身亦折損二十萬士卒,而近兩年來,大秦兵力折損五十萬,男丁嚴重不足,需要更長時間恢複元氣;第二,複國的關東諸侯,正同仇敵愾,聯合攻我秦國,比起始皇帝時期,關東諸國更為團結,並且在軍力上暫時占據優勢。”

  子嬰認真聆聽著,頻頻點頭。

  俗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能有機會把才能向君王展示出來,王元愈發興奮。

  他繼續說道:“始皇帝一統天下,有強大之軍力、國力,有出色之統帥,同樣需高深之謀略,對各國分化瓦解。比如臣高祖父領兵攻趙,李牧領兵死守,長期對峙,若不是使出反間計,通過趙國奸臣郭開之手除掉李牧,滅亡趙國勢必困難大增。臣之看法是,要一統天下,並不完全取決於戰場,國力、軍隊、謀略缺一不可,需分化瓦解關東諸國,必要時,需用計除掉對我大秦有大威脅之人。我大秦有關中、蜀地這最肥沃之土地,有關隘天險,進可攻、退可守,隻要能挺過這兩年最艱難時期,假以時日,仍是國力最強。”

  “好!說得好!”

  子嬰鼓著掌,難掩喜悅之情。

  他站起來,背負雙手,走到王元麵前。

  王元、王威同樣站起來。

  子嬰豎起大拇指誇讚道:“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看到大王賞識哥哥,王威興奮道:“大王,臣和哥哥自小熟讀兵書,哥哥還時常跟祖父討論兵法韜略,連祖父都對哥哥讚賞有加。”

  兄弟倆的父親王離,原本是駐守邊疆的長城軍團副將,蒙恬死後,王離接替主將位置,長期戍守邊關。

  反而是致仕的祖父王賁在家,悉心指導兩個孫子。

  在原本曆史上,秦國滅亡後,王元和王威舉家遷居齊國避禍。後來王威耳孫之子王霸遷居山西太原,王威成為太原王氏的始祖。王元成為琅琊王氏的始祖。

  在這個時空,王家的命運注定要被改變。

  “我相信,哥哥定會……”

  王元輕輕一捏弟弟的大腿,那有這樣在大王麵前替自家人自吹自擂的。

  王威頓時閉嘴不說了。

  隨即,子嬰轉身邁步走向書架,看看有什麽書籍。

  王氏兄弟隨之跟上。

  王威說道:“大王,書架以兵書為主,書房所有書籍,臣和哥哥皆已熟讀。”

  子嬰翻看著竹簡,先後看到有《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太公六韜》、《鬼穀子》、《尉繚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