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殺死那個山城人(求一切!)
作者:南柯一涼      更新:2021-05-18 08:20      字數:2919
  十八梯,南起厚慈街,北迄較場,為減輕行人勞累之苦,特意將長石梯分為十八層台階。

  葉秦一開始隻打算走到長街的盡頭,再折返回來,沿途並沒有吸引眼球的秀麗風景,倒是慢節奏的市井氣息,讓不久前遭到全網黑的自己,繃緊的神經慢慢地鬆弛。

  沒有手機,沒有訊息,也就沒有煩惱。

  《手機》咋說來著,手機不是手機,是手雷。

  七街六巷,彎彎拐拐,環環繞繞,初來乍到真以為在走燕京西站,沒準不一會兒工夫可能迷路。

  “月台壩,因為門前修有半月形地壩,酷似彎月故得名……”

  踩在狹窄的石梯,葉秦聆聽何虹姍滔滔不絕地介紹十八梯,她出於感謝,毛遂自薦,充當一回導遊。

  自己也不好拂人家的好意,隻是體驗的感覺大打折扣。

  就像一頭孤獨的野狗,盲目行走在山城,忽蒙少女的疼愛,收養拴上狗鏈子,帶著它四處溜達。

  頭頂上,紅磚瓦房之間,橫插幾根杆子幾條粗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衣服全晾在上邊。

  何虹姍雙腿恢複正常,不再一瘸一拐,立馬活躍得像蒼蠅到處亂轉,手握哈蘇,不斷地拍攝。

  葉秦雙手抱懷,像其他的路人甲乙丙,圍觀這個畫風不一樣的氧氣少女。

  “哎,逛了這麽久,都到中午啦,肚子餓不餓?”

  何虹姍大大咧咧道:“我帶你去厚慈街,那裏的小吃餐館可好吃啦。知道為什麽叫‘厚慈’嗎,因為山城方言裏的‘好吃狗’,‘好吃’的諧音。”

  ……………………

  厚慈街沒有大館子,何虹姍輕車熟路地走入一家小館子。

  裏麵擺有四張桌子,厚厚都是一層的油膩,葉秦並不忌諱弄髒衣服,倒是何虹姍拿紙巾勤快地擦桌。

  “我來吧。”

  “不用,很快擦好。”

  何虹姍笑容如春風,“老板,點菜,兩份抄手,兩碗酸辣粉,一份口水雞……”

  “慢著,慢著,我不能吃那麽多。”葉秦急忙勸阻,這又是雞肉又是抄手,體重非反彈不可。

  “為什麽,你這麽瘦,應該多吃一點。”

  何虹姍疑惑的同時,坐在其它三桌的客人,操著山城口音接話道:“誒,說的對,你這小夥子長那麽高,那麽瘦有什麽好看的。”

  嘰嘰喳喳,葉秦卻不惱,也不解釋,偏偏在熱鬧活躍的氛圍裏,越發自在,有一種隱約融入的感覺。

  聊著聊著,話題莫名其妙地扯到房價身上。

  “哎,小夥子,幺妹兒,看你們穿的用的,從解放碑那兒來的吧。問你們一個事,那邊的房價現在多少一平?”

  葉秦被大叔大媽大眼小眼瞪著,用胳膊捅了捅,意思是交給你來說。

  “四五千吧。”何虹姍道,“阿姨,你們要買房嗎?”

  一句話,大叔大媽跟茄子被霜打似的,唉聲歎氣:

  “哪來那麽多錢呐,一百平不得要四五十萬,我們要有這個錢,還住在這裏?”

  “前段時間聽說南濱路開發,下浩老街要拆遷,他們怎麽撞大運,我們這條老街什麽時候拆!”

  “哎,幺妹兒,你說十八梯是不是快拆啦?”

  何虹姍打斷道:“阿姨,十八梯可是山城老曆史,拆了太可惜。”

  “哎呦,曆史能值幾個錢,房子破成這樣不拆,沒有拆遷款,我們哪裏有錢買新房!”

  “窩老房子幹嘛,孩子將來結婚,將來娶老婆,沒新房怎麽行!”

  大叔大媽越來越嘈雜,各種苦水懷念,罵天罵地,罵以前廠子為什麽倒閉,為什麽買斷工齡,那時候工廠什麽都包,住的會有職工樓,家家戶戶都能分到一個屋子。

  這便是第六代導演們聚焦的視野,城市的進程交錯著興衰,多少邊緣個體、小家庭的辛酸生活、慘痛悲劇,全都被掩蓋在推土機推翻的老房子廢墟裏。

  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粉飾著巨變,成為新的信仰。

  人文丟了,地氣沒了,煙火味消失,抬頭不再看天。

  那種鄉愁即逝的感覺時隱時現,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城,城裏有群人,這群人叫做山城人。

  他們喝一杯酒,吃一頓火鍋,優哉遊哉慢慢過日子。

  向錢看的時代,這種日子還長嗎?

  葉秦沉默半晌。

  何虹姍問道:“下午你打算接著逛,還是換地方?”

  葉秦語氣堅定道:“去下浩老街。”

  …………………………

  南濱路,山城市的繁華中心,有“山城外灘”美稱。

  可隔幾步路遠,不到幾分鍾,不遠處自有一片獨立的市井天地。

  下浩老街,落寞,殘破,衰敗,卻粗糲,磅礴,精巧。

  “婆婆,一缺三,啷個辦也!”

  石板路兩側的吊腳樓,一個女人推開二樓的窗戶,剛吃完午飯,就叫嚷打麻將。

  葉秦看到樓下的老婆婆立刻呼朋引伴,一條街上掠過兩個人影,瞬間的工夫,局已經組好。

  哪怕世界末日,都無法阻止山城人打麻將。

  “我們逛完去下浩裏,那裏有幾家不錯的茶室,喝個下午茶,特安逸!”

  何虹姍半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持相機,鏡頭對準一隻熟睡的野貓。

  “假的,那個損崽,敢拿假鈔騙我噻!”

  淒厲的哭聲打破寂靜,野貓頓時驚醒逃走,“喵!”

  葉秦一個激靈,扭過頭,就見坐在石階擺攤賣菜的大媽,顫顫巍巍地展開一張鮮紅的軟妹紙,哭天喊地。

  旁邊一道擺攤的人指指點點,紛紛抱不平。“那個龜兒子太缺德,先拿真鈔騙人,然後趁不注意偷偷把錢換掉。”

  “菜,還有錢,我娃兒下個學期學費啷個辦呦!”

  大媽屈膝,把臉埋在大腿,雙手環抱哭泣道:“這個殺千刀的,你有本事拿假鈔騙有錢人啊,嘶嘶,騙我幹啥子,我白天賣菜,晚上還得去洗盤,幹啥子騙老娘錢!”

  葉秦又沉默片刻,中年人的崩潰,往往隻是一刹那。

  邊上的人安慰道:“哎呦,哭啥子嘛,這還是咱們‘5057廠’火炮姐嗎,當年天不怕地不怕那股火炮味兒哪去啦!”

  曾經的舊體製裏,國營工廠有職工醫院、托兒所、幼兒園、子弟學校……從生到死,死還死在廠職工醫院落氣亭(太平間),一生在這個閉環裏,僵硬嗎,封閉嗎?

  可搖滾教父老崔卻唱:這個感覺真讓我舒服,它讓我忘掉我沒地兒住!

  “丟長江,丟嘉臨江,丟摸著石頭的江,老公45歲說下崗就下崗,八九年跑粵東當技工,工廠隻招25歲的小夥子,現在開個出租,一天刨去油錢、份子錢才掙多少錢,娃兒得高考,得讀大學……”

  此情此景,怎麽跟《秘岸》那麽想象。

  這就是曾之偉飾演的吳濤,製造車禍騙保的原因。

  賺錢的法子都寫在刑法裏,不當吃花生米的法外狂徒,張三不得不獻祭自己。

  葉秦喉嚨哽咽,心口堵得慌,湊上前道:“大媽,您這菜怎麽賣?”

  ……………………

  晚上,跟何虹姍交換聯係方式,揮手道別。

  坐著出租車,葉秦頭靠在車窗,夜色下的東水門長江大橋路燈閃爍,通明璀璨。

  從荒涼,到繁華,再回到破落,一趟車程而已。

  甫一下車,雙手提著滿滿四袋一百塊錢的菜,穿過黝黑僻靜的樓道,打開門,那股子黴味依舊濃烈可聞。

  嘴裏哼哼著: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廈崩塌

  雲層深處的黑暗啊,淹沒心底的景觀

  ……

  用一張假鈔,買一把假槍

  保衛她的生活,直到大廈崩塌

  夜幕覆蓋川渝盆地,憂傷浸透她的臉。”

  調一直是悲的,聲音沙啞無力,他把菜扔進冰箱裏,蕭索無言,張開雙臂重重地落在床上,彈簧床嘎嘣作響,兩條長腿蜷著。

  麵對昏黃的燈光,抬起胳膊把眼睛一蒙,破舊的工廠舊址,待拆的古老街道,縈繞在大山愜意的生活氣息,一一在腦海浮現,突然間,陰沉地怒吼:

  “一萬匹脫韁的馬,在他腦海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