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就這麽走了
作者:菱花空對      更新:2021-07-20 15:28      字數:3217
  在程國公錯愕、季玉澤驚喜的眼神中,許太君杵著鶴首拐杖一步一步走進來,輕描淡寫的決定了婚事。

  ??“多謝太君成全。”季玉澤躬身又是深深一拜,笑容滿麵,眼底卻似悲似笑,“待我回府就將聘禮單送來。”

  ??程國公伸出手都沒來得及攔下季玉澤急匆匆的腳步,他不理解,“母親,你這是做什麽?”

  ??許太君安然坐在交椅之上,古板肅穆的臉龐仿佛對程國公的憤怒更不理解,“什麽做什麽,娘子大了本就該出嫁,何況二娘又與季世子庚帖已換,京城之內有聲望的人家都知道了,隻待武王前來送聘禮單子,商談日期後擇個吉日就可成婚。”

  ??“此事還在商議之中,再說武王身處敵國還未知生死,武王府之內更無族親長輩的,這不合規矩。”

  ??“這好辦,皇室宗親府裏的長輩自是有臉麵替武王下聘,更是有體麵來下定,不過小事並不影響二娘和季世子的親事。”

  ??見程國公久久不言語,許太君掀開眼皮,冷冷道:“這不行那也不行,你莫不是見武王府沒落就想悔婚把。”

  ??“咱們程國公府可不能做那見利忘義的小人,當年武王對你扶持良多,現下又是如此境況,咱們更應該兩府齊心才行。”

  ??許太君說的大義凜然,渾然忘了之前一聽說武王府出了奸細的事,就悔了要讓程涵涵嫁入武王府的主意。

  ??“那不一樣,”程國公眉頭皺得能夾死一隻蚊子,“報恩與二娘的親事不能混為一談。”

  ??他雖然不是個頂好的父親,卻頗為正直更有自己的底線,是不會做那種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聲就逼著女兒嫁過去的無良人。

  ??當初他是覺著季玉澤癡心一片,對程蕙心之前的名聲又不計較,加之武王府地位崇然頗受尊待,府內人丁關係簡單,是個極好的夫家才想做主將程蕙心定給武王府。

  ??誰知世事無常,不過幾月旬接連出了奸細一事,軍中又發生淩光甲圖紙失竊,眼下武王又被俘虜走,所有的東西都跟武王府有關聯,他就算再信任也覺出了不對。

  ??既然有問題那還把女兒嫁過去,那不是往火坑裏推,程國公堅決不做這種事。

  ??“有何不一樣,二娘她就就算是在宮裏養的那也是咱們程國公府的,再說之前定親的風聲就放了出去,拖了這麽久早就有人在背地裏說閑話了。”

  ??“現在好不容易三娘出嫁了,要是因為二娘而影響到媛娘的親事,你個做父親的心難道就不痛?”

  ??許太君老神在在,一口茶一句話把程國公堵的嚴嚴實實。

  ??“我可不會任由一個娘子就毀了咱們國公府的聲譽,你若是不願意進宮去說,那就由我這個老婆子來。”

  ??“我這身子骨還算硬朗,進宮還是可以的。”

  ??說著許太君就伸手讓一旁的婆子扶起她,作勢要進宮。

  ??程國公怎麽可能當真讓許太君入宮,讓祖母為孫女的事情操勞,傳出去那身為父母的程國公和國公夫人可是會被人詬病不孝。

  ??“母親——”

  ??終究還是杠不過許太君,程國公有些無力道:“您坐著,這些自有兒子來。”

  ??許太君聽他答應了,心裏卻留了個心眼,“那你現在就進宮,帶上青娘一起。”

  ??“帶上青娘做甚?”

  ??“她一無誥命在身,二與二娘感情生疏,就算去了又如何?”

  ??許太君輕飄飄地撇了眼笨蛋兒子,“就你那笨嘴拙舌的怎麽說的過那丫頭,我老婆子可不想娶嫁之日要是來個新娘子落跑的消息,到時候就變成全京城的笑話。”

  ??“不管你用什麽方法,讓那丫頭點頭。”

  ??讓程蕙心自願點頭嫁人,還是為了沒有什麽感情的程國公府的名聲?

  ??想想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國公夫人甚少入宮,得知了許太君賦予了如此大的使命那是鬥誌昂揚,一路上都在絞盡腦汁想著等下該說那些話才能讓程蕙心害怕,自願答應。

  ??可惜沒等她的戰鬥力發揮出來,她和程國公吃了個閉門羹。

  ??國公夫人難以置信的質問宮女,“難道你就沒有說清楚我們的身份,國公府的。”

  ??宮女縮了縮肩膀,“郡主說就是因為國公府才不見,說是、是沒好事。”

  ??一個父親卻被女兒防備成這樣,程國公也不知心裏是憤怒還是覺得丟臉,見國公夫人有些不依不饒的想上前鬧,大手一扯,“走。”

  ??措不及防被拉了一個踉蹌的國公夫人:......

  ??不是就這麽走了?

  ??許太君給的任務還沒完成呢!

  ??剛巧路過的大皇子目送著二人遠去,聽到國公夫人嘴裏叨叨著親事之類的話,臉上露出一抹沉思。

  ??要說親事又是來尋程蕙心的,那也隻有和季玉澤有關了。

  ??按理來說武王生死未知,就算是親子也沒那個心思娶親才對,可季玉澤為什麽偏偏在這種容易被人詬病的關鍵時刻要求娶程蕙心。

  ??以後大皇子有限的腦袋隻能想到一種可能——整合軍隊!

  ??程國公本就掌管邊陲的十萬兵馬,而守護京畿的五衛二軍中,二軍是獨屬皇城之內,隸屬昭帝守護宮閨安全,五衛卻是負責京城四方位城門、城中治安,皆是武王麾下。

  ??京郊的兵營令牌一分為二,一半在昭帝手裏,一半在武王府,可以說整個京畿範圍內可以調動的兵力都在武王府手上。

  ??現下不提武王的事,就說氐國還在施壓,而梅修賢那卻半點進展和消息都沒傳出來,淩雲遮也潛逃了,昭國之內尚且混亂,情況複雜,這要換個有野心的,隻怕就——

  ??起兵造反!

  ??大皇子汗毛豎起,為自己的想法而心驚。

  ??越想他越覺得對,不然怎麽會擱置了許多的親事又突然在這個節骨眼上被提起來,而且時機還是如此不恰當。

  ??人常說亂世出英雄,現下的昭國就是亂世的前兆。

  ??大皇子還想等昭帝掛了之後他去坐坐龍椅,可不想還沒輪到自己這個國說不定就要換人做了。

  ??他衝動卻也不傻,並沒有傻乎乎的去廣明殿,而是去尋梅貴妃商量。

  ??梅貴妃近日在歲末的宮宴一事上和皇後鬥法,心情不是很暢快,又聽了大皇子扯淡的發言登時就把他罵了一頓。

  ??今時不同往日,武王府早就不是梅貴妃眼裏的香餑餑了。

  ??以前她想攔著兩府結親是怕皇後、太子得勢,現在武王府和奸細扯上幹係,武王又不知有沒有命回來,那季世子更不像是個能撐的起來的,這段時間都躲在武王府裏不出聲也不想辦法,十足的廢物。

  ??這樣的武王府就像是玉裏夾著棉,到底不幹淨了,也更沒了好處,既然程國公府還想繼續嫁女,那就任由他們作,他們又何必幹涉。

  ??什麽起兵造反,梅貴妃那是半點不信。

  ??再說昭國現在不過是一時亂而已,奸細揪得差不多了,質子跑了就跑了,武王那更好說,大不了就是給兩座城池,京城之內還是穩穩當當的,有什麽內亂不內亂的,簡直是異想天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