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來自皇上的猜忌
作者:菱花空對      更新:2021-05-18 08:11      字數:2200
  <b></b>父皇果然看到了?

  父皇生氣了?他會不會責罰她?

  “二娘,你過來。”

  五公主手指動了動,紅著眼抬起頭,看著昭帝溫聲呼喚程蕙心。

  她惶恐於父皇的訓斥,可更恐懼於父皇的眼中並無她。

  又是程蕙心!

  為何她次次都能夠吸引父皇的注意力。

  父皇五公主心酸的想到,父皇為何如此偏心,對一個公侯之女如此親密。

  “皇上?”程蕙心一直處於看熱鬧的鹹魚狀態,措不及防被點了名,神情懵然。

  不是,她就一背景板非得把自己提溜在眾人麵前做甚。

  程蕙心不情願地走了過去,也不行禮,就直戳戳地站那。

  上次皇後的事情,她可還記得呢!

  一旁的李忠歎息,蕙蘭郡主這脾氣

  出乎眾人意料昭帝並因為程蕙心無禮的行為生氣,相反態度還很好。

  “朕聽說你好些日子沒去鳳鸞殿請安了,皇後念你念得緊,今朕就陪你一道同去。”

  忽然被安排了行程的程蕙心“”

  想去就自己去啊,特地帶上她是做什麽!

  不會是拉不下臉去鳳鸞殿,所以拿她做借口吧。

  “父皇萬福。”

  “陛下萬福。”

  忽地的走廊上傳來稀稀拉拉的聲音,程蕙心探出頭,見走廊上跪著大皇子、梅修賢和五皇子、六皇子和一眾伴讀。

  “起來吧。”

  “謝父皇!”

  大皇子興奮地站起身,看到程蕙心站在昭帝身後,笑容頓時一收,她怎麽會與父皇一道,不是因為校場一事被嚴厲訓斥,聽說還被父皇砸傷。

  難道是父皇發現校場一事的真相?

  大皇子心裏打鼓,摸不清楚昭帝的心思,他仔細回想了那日在廣明殿中陳述校場一事時他的言語,皆是暗示之話,一顆心稍微落定了點。

  這時站起身的五皇子興衝衝地揮著弓,喊道“父皇,最近兒臣劍術已精湛,您可要一道同去,看一看。”

  他們一行人此行都換了騎裝,去校場練練手。

  提到弓箭,難免讓昭帝想起那日的校場一事,那事確是他有錯,不該在大郎含糊的言語下妄自下了定論,冤枉了二娘,還差點傷到了無辜的皇後。

  昭帝臉色沉下來,“方才你的策論簡直一塌糊塗,不思多加進取,就想著耍弓弄箭,簡直胡鬧!”

  在去西房之前,昭帝就已經在東房內考察過各皇子的功課和策論之道。

  其中大皇子表現最為出色,就連六皇子都能說出點皮毛,唯獨五皇子磕磕絆絆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愚蠢之極。

  昭帝這頓火氣來的突兀,也莫名。

  騎射武道本就在太學課程內容之內,也是每位皇子必學之道。

  五皇子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了話,餘光中又瞧著程蕙心安然的站在昭帝的身後,像是在看熱鬧一般悠閑無比,覺得礙眼極了。

  往日父皇雖談不上對他多般寵愛,可也是對他的武藝讚歎有加,怎麽今日就忽然生氣。

  肯定是程蕙心說了他什麽壞話,敗壞他在父皇心中的印象。

  在別人背後嚼舌根的東西,沒有教養!

  帝王一怒,無人不懼,眾人又跪了下去,空氣仿佛都變得沉重無比。

  昭帝的憤怒讓大皇子確定他定然是知曉了校場一事的真相,再加上程蕙心受傷,心中有愧,故而才發火。

  可既然如此,為何沒有對五妹妹發難?

  昭帝發了一通火,轉身欲走,發現程蕙心站在原地沒跟上來,眉眼一冷,視線無意間看到她在揮手時候露出的疤痕,口中的話語瞬間轉了個調,“二娘,你做什麽!”

  程蕙心兩眼彎彎,清麗的臉龐上浮起一抹欣喜的笑容,她踮著腳,揮著手,“陛下,我在打招呼啊!”

  “殿下,你看到我了嗎?”

  隔著長廊邊的欄杆,程蕙心生怕淩雲遮看不到自己,才不管昭帝還在身後等著自己,提著裙擺就跑過去。

  昭帝雖一心處理朝政之事,可不代表他對後宮的事情一無所知,程蕙心有多討厭淩雲遮,他也是清楚。

  昭帝神色微妙,難道一場救命之恩就輕而易舉的改變了二娘對淩雲遮的態度?

  淩雲遮杵著一根打磨光滑的柳木,在牽風的攙扶下行走,短短的一段路對於他來說走得無比的艱難又漫長。

  程蕙心見到他額角間已然濕了發,鬢間也是如此,欣喜化作了憤怒,像個護崽的母雞一般,大聲問道“殿下,你腿傷未愈,該是在殿中好好修養才是,怎麽來太學了。”

  “想來便來罷。”

  麵對淩雲遮敷衍的話,程蕙心不信,“你告訴我,是不是有人逼你?”

  大佬在宮中舉步艱難,地位一再被打壓,就連太學內的先生和禦醫院的禦醫都可以隨意無視、刁難他,簡直卑微。

  昭帝聽到程蕙心莽撞的話,心裏也想看看淩雲遮到底是如何回答。

  他對那日在廣明殿中梅修賢所說的話很在意。

  一個八歲就遠赴異國他鄉的質子,怎麽會懂得功夫,而且為什麽要去救一個日日刁難他的他國郡主?

  他有什麽目的?

  是想要通過蕙蘭郡主的身上,尋求回國的機會還是背地裏有什麽部署?

  那條腿到底是真斷還是假斷,淩雲遮是否是想借傷腿一事龜縮在清寒殿中做些什麽?

  故而昭帝才特意借太學先生之名逼淩雲遮務必在今日出現,借考察一事進行試探。

  雖說方才在東房內他旁敲側擊的話都被完美的回答出來,可昭帝心中的猜疑並未完全散去。

  淩雲遮不知程蕙心如此作為到底是真心為他出頭,還是故意套他的話。

  今日/逼他來太學的人自然是昭帝,可他該是不知才對,若是直接說是先生的話,那日後他在太學的處境隻怕更是艱難。

  可若是否認,這又於他平日裏塑造的衝動、情緒浮於麵上的行為不符,極為虛假,無論怎麽回答都是個錯。

  未等淩雲遮思量,程蕙心又蹬蹬地跑到昭帝麵前,行禮道“叔父,請賞二娘一個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