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十六卒
作者:林夕圍城      更新:2021-05-18 07:52      字數:3723
  三十六卒,指的是大唐安西都護府鎮下最優秀的三十六個唐卒,也是西域各個王國所敬仰崇拜的名號,更是西域戰場上令人膽戰心驚的存在。

  對於三十六卒,西域胡人們,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紛紛充滿敬畏之心,無一不是又敬又怕。

  這便是西域安西都護府的軍魂所在,便是唐軍戰無不勝的力量來源之一!

  這便是無敵的鐵血大唐!

  。。。。。。

  而三十六卒的成立則要歸功於大唐安西都護府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大人!

  高仙芝本是高句麗人,是地地道道的胡人。但當今聖上秉承太宗遺誌,視胡人與漢人皆為大唐子民,此等氣度,放眼天下,唯鐵血大唐有之!

  如此這般,戰無不勝的唐軍中便多了哥舒翰,安祿山,史思明,高仙芝等能征善戰的“新唐人”將軍!

  高仙芝雖然出生低賤,不是地地道道的唐人,但他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幼時隨父入唐。20歲時便被授予將軍。並且“新唐人”高仙芝誠心接受華夏文化,特別是對華夏史上兩個偉大的邊疆將領甚是欽佩,一個是漢朝的班超大將軍,另一個是本朝的王玄策將軍。

  。。。。。。

  說起班超,或許現世的人們可能並不認識,甚至將班超和他長兄班固攪渾不清,可說是班超班固傻傻分不清。但若說起成語“投筆從戎”,就算四五六年級的稚嫩的小學生也是必然知曉的。

  “投筆從戎”的典故,便來自《後漢書·班超傳》,所講的主人公就是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

  班超為人素有大誌,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

  正是:“

  三十六人撫西域,

  六頭火炬走匈奴。

  古今參合坡頭骨,

  盡是離披見鶻烏。”

  班超的英雄事跡數不勝數,於此,隻提班超的第一次出使西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班超便是如此初生牛犢不怕虎。他隻帶領部下三十六人便以妙計於萬難中取得匈奴使者的首級。

  為漢將者,當智勇雙全!

  而後班超以此首級獻給鄯善王。鄯善王大驚失色,舉國震恐。

  此時,班超盡顯天朝大國風度,好言撫慰,鄯善王遂表示願意歸附朝廷,並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漢朝作為人質。

  。。。。。。

  煌煌三十一年,班超收複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大漢,做出了巨大貢獻。最終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這樣的班超,如此的事跡,便是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仰慕崇拜的神將。

  。。。。。。

  。。。。。。

  至於王玄策,五個字便是對這位大唐猛將的最完美詮釋:

  一人滅一國!

  。。。。。。

  大唐貞觀二十一年,天朝大唐派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多人出使天竺,四天竺國王多派使者帶著財物來接應,沐浴鐵血大唐的聖恩,準備與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貢。

  當是時也,恰逢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這個大臣也是被勝利蒙蔽了大腦,居然幼稚可笑到發動所有軍隊來拒大唐正使王玄策。

  可悲的是,他隻知道他的敵人隻是三十多人,那本該是多麽的不堪一擊!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即將麵對的是三十多個威武自信的唐人,是“一人滅一國”的唐將王玄策,是比天還高比地還廣的鐵血大唐!

  。。。。。。

  縱使剛開始憑著絕對的兵力跟王玄策的三十騎兵交戰,以萬敵一,大獲全勝,順利擒獲了唐朝正使王玄策,但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正所謂,貪心不足蛇吞象!篡位的大臣利欲熏心,更是趁機劫掠諸國貢獻的財物。

  隻如此看來,收獲何其豐也!

  但夷狄終究隻是夷狄,阿三也不過是阿三!短視的阿羅那順不知道自己惹了多大的禍,不知道自己已將一把鋒利的唐刀插入自己的小腹,這把刀是他在最春風得意的時候親手給自己插上的,何其悲哉!

  愚蠢的夷狄,可笑的阿三!!!

  。。。。。。

  事情的發展自然順應鐵血大唐的意願,因為如果昊天真的存在的話,那也必是信奉華夏的昊天!!!

  之後,和高仙芝所敬仰的情節一樣:

  奴仆的囚籠如何能關住主人!時日不多,便是:玄策逃離,到達吐蕃。

  王玄策發檄文征召軍隊,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羅騎兵。接著,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率吐蕃、泥婆羅的軍隊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

  作戰三天,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就有約1萬人。

  阿羅那順逃走,蠢阿三不知悔改,依然做著自己的黃粱美夢!他仿佛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收攏散兵再次交戰!

  至於戰果,則是那麽的理所當然:蔣師仁擒獲了蠢阿三阿羅那順,同時俘斬敵人數以千計。

  而低劣的種族總是上上下下充滿著愚蠢的氣息。剩下的將卒依然沒有放棄他們那該死的倒黴新國王!

  他們固執的跟隨國王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再次擊敗他們,俘獲王妃、王子,並且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

  。。。。。。

  終於,鐵血大唐,天朝大國的絕對神威被域外的子民們發自內心的接受了,五百八十座城邑紛紛掙著搶先投降,唯恐在這盛世的歸附中失了頭籌,而對不起民族未來子孫後代了!

  此時放眼天竺全境,東天竺王屍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也獻上異物,國王親自挑選最優秀的使者,沐浴更衣,焚香禱告,誠心誠意的送上地圖,衷心懇求得到老子像。

  整個天竺除了震驚與害怕,更多的是對中央天朝鐵血大唐說不完道不盡的敬畏與崇拜!

  。。。。。。

  貞觀二十二年,在大唐軍民看來最普通平常的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王子等王公貴族,以及俘虜的男女萬二千平頭百姓、再加上二萬餘牲畜牛馬都獻俘於長安。

  長安的百姓們倒不當回事兒,對於自信自強的唐人們,這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更不是什麽可以普天同慶的軍國大事,這不過如同家常便飯一般,隻是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就像這世道本該如此,就該如此~~~

  。。。。。。

  這便是唐人王玄策的“一人滅一國”!

  這便是大唐將領的“一人滅一國”!

  這便是我天下無敵鐵血大唐的“一人滅一國”!

  。。。。。。

  。。。。。。

  。。。。。。

  正是對班超和王玄策的無上崇拜,一個高句麗出生的低賤胡人,得幸沐浴在華夏民族文化的聖光中,最終萬幸換來一個名為“高仙芝”的真正的“新唐人”的出生!

  於是,高傲自負的高仙芝也欲效仿先賢偶像班超與王玄策,立誌隻以三十六卒便要行遍西域,戰遍西域,敗遍西域!

  。。。。。。

  李小二還記得那次隨高仙芝大人視察石國時的場景。

  石國,在西域立國年代已久。因本朝大唐在此地共有九個君主均為姓昭武的胡人小國,而唐人仁慈,故賜此九國共稱——昭武九國,而石國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胡人終究有胡人的劣根性。縱使得幸沐浴華夏文化的聖光,安西都護府節度使高仙芝大人依然不能完全摒棄自己胡人基因裏的狂傲放縱,好大喜功,更是將太宗皇帝“天可汗“的“胡漢一家”置於腦後,很是狂妄。

  當時的場景下,石國國王車鼻施,甚是謹小慎微,他小心翼翼的率滿朝文武畢恭畢敬,亦步亦趨,特別設宴款待高仙芝大人。其規格之重,更似高仙芝做了石國國王,而車鼻施隻不過是石國國王手下的一名仆從而已。

  其姿態不可謂不卑,其誠意不可謂不高!而高句麗人高仙芝,倒是趾高氣揚,儼然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

  這一切,都根源於高仙芝大人不知何故總是瞧車鼻施的兒子石國太子刀圭不順眼。石國國王正要借此良機,消弭兩人之間的矛盾,這樣在自己百年之後,才能保住刀圭的未來乃至石國的未來。

  。。。。。。

  父親,無論富貴貧賤,無論漢人胡狄,都是一個偉大的詞匯!

  。。。。。。

  至於說起刀圭王子,那更是少有的讓李小二感到值得尊敬的胡人。那是一個耿直而豁達的王公子弟,那是一個完全可以和李唐王朝的王子王孫們一教高下並且毫不遜色的青年才俊!

  如此回憶,李小二猛然想起那天闖入天雅姑娘雅閣的那個胡人到底是誰了!

  那天那個滿身肥膘,醜陋不已的富貴胡人正是石國太子刀圭手下的一名胡人將領。而正是這名胡人將領,他背叛了國士待他的刀圭王子,他背叛了生他養他的故鄉石國。

  正是他,一個胡人的叛徒,裏應外合,造就了高句麗人高仙芝的完美偷襲!

  為了高句麗人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所允諾的唐軍高官,為了更多更大的榮華富貴,他喪失了為人的本性,棄家國民族於不顧。

  如今的他,隻是高句麗人高仙芝的一條狗而已!

  。。。。。。

  此時,在大食國的某個角落,一把唐刀,一個落魄的人,還有一顆複仇的心。

  被血洗的石國城池,被捋走的男丁,被格殺的老人、婦女和兒童,被搜取帶走的石國財物,以及被俘虜而走的父王……國仇家恨猶在眼前,當初拚盡全力才僥幸逃脫掉的石國太子刀圭如今更是不能相忘,而叛徒就算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

  回到如今,三十六卒這個名號對於不聽話的胡人反賊們依然是天神無敵的存在,就是如今勢頭正盛的大食也不得不退讓三分。隻因三十六卒這更似特種兵一般的存在,對於大食而言,暗殺密探都變成了天方夜譚。

  而明天,就是最新的三十六卒的選拔了。

  這就由安西都護府高仙芝大人的軍師幽冥真君全權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