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為敵 【何必分彼此 也曾見皂白】
作者:鍾樓番薯      更新:2021-05-18 07:19      字數:2234
  軍隊在寂靜中打著火把向前疾走。

  隊伍中的楊六奇看到這個景象有些感慨。

  雖然第九連經過持續作戰,傷亡甚眾;但此刻的第九連,從編製上說是足額有餘。

  這個得歸功於上回俘虜兵的補充。

  蔣湘耘在台上慷慨激昂一番後,他們才很無奈的發現,蔣湘耘的“官話”在場的多數南方籍俘虜兵根本沒聽懂幾個字。

  沒辦法了,楊六奇隻好硬著頭皮把蔣湘耘的話用粵語大概“翻譯”了一遍(有些實在是記不得了)。

  完了後,俘虜兵們在下麵竊竊私語。

  就在楊六奇考慮是不是要把龍五拉出來用客家話再說一遍的時候,忽然有個俘虜兵舉手了。

  “軍爺,我跟定你哋了(你們)!”

  楊六奇認得,這個兵就是方才發問提醒過他沒聽懂的那個兵。

  在他的帶動下,很多人都紛紛舉手,於是在俘虜裏麵補充兵員的事情就這麽成功了。

  俘虜裏的兵,大部分都同意“易主”;剩下的部分,基本都是受了重傷落下殘疾的。

  楊六奇也沒強求,還給他們發了回家的“路費”。

  至於己方的受傷士兵要求“退伍”的,他也發了“安家費”。

  他們攻占的這個據點得到不少大洋,於是他就在“請示”過楊連長之後把部分錢做了雙方傷兵的“遣散費”了。

  “啲(那些)傷兵都打唔到仗(不能打仗)了,仲俾咁多(給這麽多)錢佢哋(他們)做咩?”楊連長問了這麽一句。

  “大家都係人,俾條生路佢哋行嗟(給條活路他們而已)。”楊六奇歎了口氣說道。

  “我話你真係(真是)應該去做官。”楊連長摸著下巴露出一絲笑意道。

  沒等楊六奇感慨多久,他們忽然又接到作戰“急令”。這次的對象,居然是不久前的“友軍”。

  對麵陣地時不時傳來一聲聲吆喝。

  楊六奇望了下龍五,後者搖搖頭。

  很好,中華大地為何有這麽多的方言……

  看來此前化妝奇襲的招數這回不大用得上了……

  他們藏了身之處的小竹林,離對方陣地不過幾百米,但之間毫無遮擋,故意對方也是有意掃清射界。這樣一來,悄悄潛過去更是不用想……

  黑暗中忽然傳來密集的腳步聲,陣地內馬上傳來“口令”的喝問,拉槍栓之聲不絕於耳。

  “我哋係陳督軍嘅人!”來的隊伍裏有人用粵語大聲道。

  “你哋長官係邊個?(你們的長官是誰?)”過了一陣有人用不大熟練的粵語問道。

  為首的軍官眉毛一挑,下意識往旁邊瞄了一下。

  “我哋(我們)長官係(是)陳同佳連長!”

  楊六奇沒想到居然是此人解圍。

  剛剛對方開口發問的時候,他的心“噔”的一下。

  原先以為,他們冒充本來屬於本地的陳督軍部隊,應該可以試試混進去;哪成想對方居然這麽認真,問起部隊來,眼看要遭。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有人挺身而出回答出來了。

  此人他怎麽也想不到,居然就是之前俘虜兵裏麵那個首先發問的兵。

  他叫“杜仔”——估計是父母不識字隨口起的名字——之前就是個班長。

  於是他也順勢讓他繼續當“新兵”班的班長——楊連長也首肯了。

  這樣的做法,楊六奇也說不定到底是“收買人心”還是“城門立木”,不過從那些“新兵”們的熱切眼神看來,效果應該還不壞。

  他隻是沒想到,效果竟然這麽好。

  “你係(是)陳連長?”對麵陣地站起來不少人,為首人問道——聽出剛才發問的就是他。

  “我係(是)陳連長手下嘅(的)排長。”楊六奇答道。

  他可不敢造次胡亂冒認,萬一對方認識那個什麽“陳連長”豈不是穿幫了?

  “陳督軍唔係(不是)在惠州嗎?”對方一邊示意後麵的人把槍放下一邊問道,“為咩(為什麽)忽然會派人過來?”

  過關!

  “呢個我真係(真是)唔知道,”楊六奇攤攤手裝作無奈說道,“督軍想點我哋呢啲‘二打六’點會知道呢!(督軍想幹什麽我們這些小嘍囉怎麽會知道呢?)”

  “這裏唔用督軍操心了,請回!”對方擺擺手道。

  他那口不鹹不淡的粵語聽起來很辛苦,恐怕跟那位尊敬的校長大人有得一比。

  之前他跟其他人商量過,攻擊廣州城的有桂係劉震寰和滇係楊希閔的人,這兩部分人未必很齊心,說不定能從這方麵著手。

  他們麵對的這部分敵人,從說話聽來應該不是桂係——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聽不懂。所以一開始他也想過冒充桂係的人(桂係很多人也說粵語),但就怕對麵剛好有桂係派的“聯絡人”,一開口就穿幫了。於是再三考慮下,他們決定冒充此時還遠在惠州的陳督軍的人,因為根據消息劉、楊應該是跟陳督軍有聯係的,雙方還不至於翻臉。

  不過從對方的口吻聽來,幾方麵都相互提防著。

  “我哋山長水遠走過來,你叫我哋走就走?”楊六奇裝作生氣道。

  這時候如果後麵有人幫腔多好啊,佘子明剛好不在……

  “就係咯!咩意思先!”

  楊六奇一看,發現幫腔的居然還是杜仔。

  哎?不錯!

  在他帶動下,後麵的士兵也跟著大聲鼓噪起來,引得對方又過來不少人,雙方開始叫罵,漸漸地雙方的先人也漸漸被波及。

  幸好很多叫罵用的俚語雙方都不大明白,否則估計都要打起來了。

  對方的軍官不停彈壓,但一時間根本無法控製住。

  楊六奇反而是一邊裝著控製部下一邊偷偷觀察。

  這次他帶來正麵剛的人,基本都是剛剛“歸順”的“俘虜兵”。不過為了避免他們以為自己是用他們在前麵當炮灰,他決定自己親自帶隊。

  現在看到他們跟對麵對罵得一個比一個賣力,他忽然覺得收下他們也不壞。

  至於怎麽跟其他“老兵”磨合,那倒隻能夠慢慢來了。

  就在雙方叫罵到開始有人拉槍栓的時候,忽然對方陣後一陣騷動,又傳來幾聲槍聲。

  “全部不許動!”有人突然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