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入營 【蠅營狗苟牛踢踏 豚屯雞激蛇蜿蜒】
作者:鍾樓番薯      更新:2021-05-18 07:18      字數:2419
  “佘子明!”

  “到!”

  “牛升!”

  “……到!”

  “丁九!”

  “到。”

  “楊六奇!”

  “到!”

  ……

  軍營。

  準確來說是“新兵營”。

  不過在鮑一鳴看來,這比起現代時候的大學軍訓還不如。

  現代時候的軍訓好歹人人能有身不怎麽合身的迷彩服吧!可這年代的所謂軍營裏的新兵,居然還是穿著原先自己的衣服,唯一的一件“製式裝備”就是一人一個的紅袖章而已,這讓原來滿心打算來軍營可以弄套軍服“禦寒”的蛇仔明失算了。

  哦對了,蛇仔明現在應該叫“佘子明”了。

  那天鮑一鳴寫完名字以後忽然冷不丁聽到有人說出“瘦金體”,忙抬頭一看,發現說話的人正是這位長官——後來聽人叫他楊連長。

  鮑一鳴在現代確實是練過書法的,而且還頗有小成,而他自己本身的中文功底也相當不錯,這讓當時的他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穿越到唐宋然後憑借一手好字揚名立萬。可當他麵對穿越項目麵試官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以後,麵試官用一句話就把他噎住了:

  “這位學員,明朝以前可從來不存在現在我們說的‘國語’,你有自信你自己能用客家話流利地展開文言文對話嗎?”

  於是,他也隻好順其自然(得過且過)地參與這個清末民初的穿越計劃了。

  說起來,那位楊連長似乎來頭也不小——居然能認出他寫的是“瘦金體”。但鮑一鳴發現他總是有意無意留意著自己,還不自覺地帶著一絲笑意,心底就情不自禁湧起一股惡寒來。

  幸而直接訓練的是何排長,就是那個負責征兵登記的軍官。

  不過看著這裏的這些“新兵”,歪頭咧嘴,站個隊都歪歪扭扭的,用佘子明私下的話說就跟一個個要“打靶”(槍斃)似的,鮑一鳴實在想不出那位神通廣大的何排長打算怎麽訓練……

  那天“體檢”之後,所有應征者都被集中起來“訓話”;而訓話人,正是楊連長。

  “企喺度既,如果無膽怕死既,你趁宜家仲可以走!(站在這裏的,如果膽小怕死的,趁現在還可以離開!)”

  確實有那麽幾個人看這氣氛不對,提出放棄的,有人把他們的名字從名冊上勾掉,就讓他們走了;不過大部分人都是交頭接耳之後依然留在原位的。

  “好!”楊連長接著說道,“從呢刻開始!你哋就係軍人!如果私下走佬,就係逃兵!逃兵就要槍斃!”

  這殺氣騰騰的幾句話,讓一群人頓時凜然徹底不敢再說話。

  然後楊連長宣布,所有“新兵”領一份“安家費”,給半天假,午後到鎮內的臨時軍營報道。

  所謂的安家費,是一人領到三十三個錢。

  在鮑一鳴看來,這麽點兒錢實在不多,不過“三”字在粵語裏諧音“生”,應該是給這群“新兵”們多少討個好口彩罷了。

  他們找到了老鼠叔。

  蛇仔明帶頭,把所有人領的“安家費”都交給了他。

  老鼠叔把錢放在手裏掂了掂,然後放到他的“百寶袋”裏。

  “好了!”他說道,“宜家你哋都算係安身了,記得醒醒定定!(現在你們都算安身了,記得要萬事小心!)”

  所有人齊聲答應。

  “仲有,”老鼠叔接著臉色凝重地說道,“你哋宜家有大名,從今以後唔能夠再用之前個花名了!你哋相互之間都要記住!(你們現在有正式名字了,從今之後不能再用之前的綽號,你們相互間要記住!)”

  眾人默然點頭。

  隻見老鼠叔從包裏掏出什麽東西,放在他們麵前攤開手。

  在他手心上的,是四個大洋!

  “一人一個,慳哋使!(省點用!)”這是他最後的叮囑。

  在蛇仔明(佘子明)帶領下,四個人跪下來給老鼠叔恭恭敬敬磕了幾個頭。

  老鼠叔背轉身子,擺擺手,並沒有多說話。

  此後一別,不知何時方能重逢?

  佘子明後來曾經問過楊六奇(鮑一鳴)當時他為何突然改變主意,鮑一鳴隻說想跟著老鼠叔,佘子明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其實鮑一鳴突然變卦的原因,是他想起了不久之後,長洲島上麵將有一所舉世聞名的軍校開辦——他想去。

  不過現在誤打誤撞進了軍營,也未必是壞事。

  至少鮑一鳴發現,自己在軍營裏好像表現還算不錯。

  反正從第一天開始,教官何排長手裏的鞭子就沒停過。

  這群所謂的“新兵”,連“立正”都不知道為何物,更別說什麽“向左向右”了。而何排長的解決方式很簡單,就是看著誰沒做好馬上上去就是結結實實的一鞭子。——打到後來,他都不知道換了多少條鞭子了。

  鮑一鳴算是幸運的,自己好歹在現代參加過讀書時的軍訓,這些基本口令基本上都已經刻在骨子裏,所以應該是新兵裏唯一沒有挨過鞭子的。

  反觀他那幾個夥伴,除了佘子明挨得算少,牛升(大水牛)和丁九(阿狗)簡直就是遍體鱗傷。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們四個被安排在第一排。

  牛升好像天生就手腳不協調的樣子,踏步往往不自覺踏成“左手左腳”的效果,讓一眾挨了鞭子的新兵們也忍俊不禁。何排長打到後來也沒了脾氣,直接讓他出列單獨在兩棵樹之間來來回回地練。牛升自己似乎也有點急,大踏步地在兩棵樹之間走個不停,弄得煙塵滾滾。眾人看他這般賣力,漸漸地也不忍心了,連何排長最後都隻好捏著鼻子讓他歸列。

  對於這裏絕大部分人來說,要記那些“口令”簡直是要了老命了,弄出亂子不少。何排長第一次喊“稍息”,很多人都聽成“休息”紛紛癱倒在地,個別甚至躺成個“大”字,要何排長氣急敗壞地一個個用鞭子趕起來。

  不過何排長也發現了,一群人裏居然有一個人做對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六奇(鮑一鳴)。

  於是很快地,何排長找到一個“兩相便宜”的方法——讓楊六奇幫自己喊口令,他自己在一旁歇著。楊六奇自己也樂得安逸,於是抖擻精神賣力地喊起口令來。當然,這時候是不適合用鞭子的了,所以他很有耐心地一個個去糾正。

  他的三個兄弟看見自己人受到“賞識”,也相當知趣地努力配合。其他人看這樣子,知道聽這位和藹的“新教官”的至少不用挨鞭子,也都賣力訓練。結果在這麽一帶領下,這群原本不知口令為何物的家夥居然漸漸有了些樣子。

  民國十二年即1923年10月6日,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抵達廣州,與孫中山討論改組國民黨及組建軍隊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