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夜談
作者:鍾樓番薯      更新:2021-05-18 07:18      字數:2296
  我看著麵前忙前忙後的身影發愣。

  這是位中年婦女,相貌雖然稱不上標致,但有那種看了讓人舒服的感覺,身上的衣服拾掇得幹幹淨淨。

  雖然吧,此前我是知道老夏有這麽位“妻子”的,但此刻見到真人還是不免有點兒詫異。

  “咱家那口子沒啥見識,大少別見怪。”

  一旁的老夏也許是見到我的神情開口說道。

  不過我聽出,他話音裏似乎還帶著那麽一點兒自豪。

  太監娶妻的故事我在現代也不是沒聽過,不過基本都是悲劇的開頭鋪墊罷了。

  “大少,”她從屋外進來,在桌麵放下一個放著花生什麽的盤子說道,“咱們家沒啥好吃的,您別見怪。”

  我留意到,那些花生的殼上麵都沒有泥土,洗得幹幹淨淨。

  “嫂子客氣了!”我傻愣愣地隨口道。

  話一出口,我才想起按輩分這位“嫂子”算是我“師娘”啊!而她又叫我“大少”……這輩分應該從何算起?

  幸好我看見老夏隻是微微一笑,似乎並沒有太在意;“師娘”也是帶著一絲笑意又出去了。

  “咱家管事兒的平時嘴笨,大少您別見怪。”老夏說道。

  “謙虛了謙虛了……”我看著又走到後廚的那位終於忍不住道,“老夏,你跟嫂……師娘是咋認識的?”

  後來想起來我這簡直是找抽的典型。

  老夏聽到我叫“師娘”似乎愣了一下,然後苦笑說道:“能有咋認識的,她家裏窮唄!”

  這時候,我的那位“師娘”又出來了,放下一盤小菜和一壺酒,說道:“大少就當嚐個鮮。”

  看著轉身又去忙碌的“師娘”,我不好意思接口再問了。本來我在這兒一直對酒比較敬而遠之的,但到了“師父”家就不好推搪了。

  這天晚上我們幹脆就不“巡夜”了,我提出到老夏家裏聊聊,於是就見到了這位“師娘”。

  “老夏,”我抿了一口酒問道,“依您看這店裏夥計老往行院跑這事兒,該咋消停啊?”

  老夏舉著筷子,沉吟半晌道:“這事兒咱這身體殘缺之人,真不好說話。”

  沒想到他自己倒先把問題提出來了。

  我留意到,桌麵隻有一個杯子,於是問道:“老夏你不喝兩口?”

  老夏笑笑道:“咱練的是道家的道法,平日裏不碰葷腥。”

  呃……這樣嘛……虧我還想過跟這位“師父”提出要學點兒“武功”的,聽到這個心裏頓時打起退堂鼓來。看來這武功也真不是說練就練的,比起這個,我估計跟我的夫人惠卿學學打槍對我來說還靠譜些……

  “老這麽下去也總不是個法子,”老夏舉著筷子沉吟道,“咱得想個長久之策。”

  我點點頭,被杯子裏的酒喝光了。

  我後來再找過順喜。

  順喜看見我,一臉驚恐。

  我拍拍他肩膀說道:“甭怕,咱知道你的難處。你的那些弟兄們怕是看著你和祥子都動了心思了。”

  祥子主要是跑“外勤”的,而且小福子暫時還跟著春紅“學藝”,所以所以我也沒有找他,覺得此事不宜太過聲張。

  順喜似乎鬆了口氣,說道:“大少您明鑒,咱真不是故意想瞞你……”

  “那還是得你多費點心,平時勸勸他們吧……”

  我能夠想到的就這麽多了。

  “恐怕那些夥計們是看著別人成家,自己心裏眼熱啊!”我對老夏說了跟順喜聊過的情況後總結道。

  “可大少您不能總當善人啊!”老夏搖搖頭苦笑道。

  我跟著苦笑,給自己又倒了杯酒一飲而盡。

  “對了,咱先不說這個,”我想起什麽來放低聲音說道,“老夏您能不能說說咱那位嶽父大人李局長是咋樣的人物?”

  我這位泰山大人上次見了一麵,讓我對其更好奇了。

  “哦?”老夏道,“大少您見過他了?”

  我點頭苦笑,約莫說了下上回跟李局長見了一麵的事情。

  “李局長啊,”老夏摸摸光光的下巴微笑說道,“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聽了老夏的敘述,簡直刷新了我的三觀。

  我這位嶽父局長大人,是當“胡子”出身的。

  他剛“出道”的時候,手上沒家夥。要放別人那估計就弄把菜刀什麽的,頂多是扛根紅纓槍先“創業”一下。但我這位天才的嶽父大人,偏偏是拿著根不知道哪兒順來的大煙槍,趁黑燈瞎火的裝成“槍”出來“劫道”,居然屢屢得手。也因此這位在“道上”有了個“李大槍”的綽號。

  後來,這位“李大槍”跟了袁大帥,混出了個名堂,終於做到了京城警局的一局之長。

  聽了我這位嶽父大人的“光輝事跡”以後,我對這個年代的認識又深入了一層。

  “那……我……孫大少是怎麽……怎麽有的這位嶽父大人呢?”我忍住不好奇心問道。

  “老爺跟李局長有些生意場上的往來,算是相互抬舉了。”老夏道。

  原來如此……

  “說起這個來,”老夏道,“少爺您的長輩裏可還有位局長呢!”

  “我曉得,”我放下酒杯笑道,“就是咱那位‘十六姑父’罷?”

  “不錯。”老夏道。

  原本我以為我的嶽父李局長已經夠傳奇的了,哪成想老夏告訴我那位“十六姑父”楊局長的經曆不遑多樣。

  李局長是劫道的“胡子”出身,而楊局長的出身反倒是比較“正統”些。

  所謂的“正統”,也就是這位楊局長大人,原先是個打更的,天津話叫“梆子”。

  這位後來的楊局長大人,打著打著又進了巡捕房,因為頭腦靈活工作出色嶄露頭角。有一次恰好被來巡視的袁大帥看見,對其十分賞識,於是提拔了他。

  這位楊局長是天津衛的一位“混世魔王”,反正他在位一天天津衛的那些小混混們就沒好日子過,這些都暫且不表了。

  “總之啊,”老夏笑道,“楊局長可厲害著呢!”

  我還沒來得及發出感慨,忽然聽得門口有人說道:

  “好哇!老夏你跟這兒背後說咱什麽壞話來著?”

  這章主要為後麵劇情做鋪墊,素材主要都來源於薩蘇先生的《嫁給太監》。此外“李局長”的事跡,我是參考了我們廣東本地一位豪傑“李福同”的事跡寫的,算是移花接木了。至於楊局長的事跡,薩蘇先生作品裏有描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