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怪相
作者:鍾樓番薯      更新:2021-05-18 07:18      字數:2867
  氣氛一度尷尬。

  我趕緊大聲咳嗽,以掩飾自己的窘態。

  不過從周圍的茶客憤怒的眼神來看,這好像效果不怎麽行……

  這時候我倒是很盼望那時那倆巡警趕緊進來,抓個人販子逃兵什麽的;不過現實看來,這又不是寫小說,哪有那麽巧的……我總不能告訴大家我就是剛才那位口中的“白衣少年孫孟嚐”吧!

  “夥計!”無奈何之下我隻好嚐試學學“劉皇叔”轉移視線說道,“幫我換壺熱茶來!”

  那個夥計誠惶誠恐跑過來,忙不迭地滿臉陪笑,拿起茶壺,看著茶壺裏還冒著熱氣的茶一腦門兒官司地進去了。

  店裏茶客小聲交頭接耳,還有些對我投來鄙夷的神色——不過還好,這一段總算掩飾過去了。

  那個說書先生看了我一眼,笑笑,清清嗓子又開始講起來。

  我留意到外麵似乎又有不少人踱了進來坐下,似乎專門是尋摸著來聽書的,慢慢地座位就占滿了。

  我這時隻好拿起新的茶壺繼續喝茶,然後耐著性子聽那說書先生繼續講我的“英勇事跡”。

  如果他說的是些其他的什麽獵奇故事,我也就聽個新鮮罷了;可惜他此刻講的是我,弄得我如坐針氈。——我現在總算知道,林女士和徐大才子她們耳中那些個關於我的傳奇故事是從哪兒來的了……

  想想看,我現在的感覺,應該跟關公再生去聽《三國演義》那感覺差不多……

  “幾回合交手之後,孫大當家知道此少年絕非善類,如果想用槍,恐怕自己這些人也討不了好去,於是忙令左右備上好酒好菜,為孫公子接風。”那先生搖頭晃腦說道。

  行吧!起碼“我”上了山,大差不差了……

  “到底孫公子此次上山結果如何呢?”他“啪”的一聲合上折扇道,“欲知後事如何,且聽咱下回分解!”

  茶館中的茶客此時開始議論紛紛,個別甚至說得手舞足蹈恨不得親自下場比劃似的;也有些意猶未盡地在桌麵放下幾個錢,起身走了。此時茶館內堂走出來一個人——我記得這是茶館的老板——他走出來把一個小錢放到那個說書先生手上,笑笑說道:

  “咱說楊先生啊!您這都說了多少回了,這才講到孫公子上山啊!咱怕等聽到結局那回都得抱孫子了!”

  “不妨事不妨事,咱下回啊就說多些,這不都得掌櫃您照顧生意麽……”說書的“楊先生”一邊說一邊笑著把桌麵的錢掃到懷裏,點頭走了。

  我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就在我喝茶喝到想找茅廁的時候,忽然瞥見祥子在門口張望。

  好吧,等回家裏再上,反正也沒多遠的說。

  兩天後,我重新找出那套“掛柱”裝備——長衫和那副貴重的墨鏡——一一穿戴。我也不知道我這幅尊容有何用處,就是感覺需要變下裝而已。

  顧不得穿過店堂時夥計們那副詫異的神情,我快步上了街。雖然我要去的地方有些遠,可我不打算叫黃包車。

  越接近目的地,我心裏的不安感就越濃重。

  我真希望我隻是多心而已。

  但我決定還是要自己親自去走一趟。

  包裏那把左輪已經裝滿了子彈——這多少算一種心理安慰。

  不多時,我到了一條胡同口。

  這是一條無名胡同。放眼望去,胡同裏雜亂無章,衣著破舊的人在旁若無人地進進出出。

  我是完全沒想到居然會是在這裏。這畫風完全不對啊!

  沒辦法了,我隻能硬著頭皮走進去。

  小巷裏各種難以名狀的味道,令我想起之前進去過的那個監獄;不過,這裏至少還能見到太陽。這不,有幾個躺在門口捉虱子的家夥斜眼看了我幾眼,然後又眯著眼似乎“享受”起陽光來了。

  當然,在我看來,他們很可能是……餓的。

  “這位大哥,”我走上前對其中一個禮貌地問道,“咱向您打聽個事兒。”

  那人根本沒睜眼。

  我心下暗暗歎了口氣,然後在懷裏摸出三個銅板,“啪啦”地放在他麵前。——故意弄出聲響是讓他聽到。

  那人一骨碌爬起來,伸出滿是疤痕的雙手把銅板扒拉到身前,然後一個一個撿起,小心翼翼地放在懷裏。

  “少爺你要打聽啥?”他嘶啞著聲音問道。

  “咱就想打聽下,”我說道,“阿勝是住哪個屋?”

  這名字是祥子打聽到的。

  老實說,祥子這人挺機靈的,隻不過話不多而已。

  “阿勝啊,”那人搔搔頭說道,“他就住在巷子最裏邊兒那棚子裏……不過這會兒……恐怕還在躺著吧!”

  嗯?這真是那個人?

  我點頭對他道了謝,轉身繼續往巷子裏走去。隻聽得後麵其他幾個“曬太陽”的家夥不停聒噪,然後拿到我錢的家夥奔出街去了。

  推開那道低矮的所謂“門”,一陣撲鼻的酒氣撲麵而來——那種低檔發酵酒的味道。

  那張充作“床”的木板上趴著一個人,鼾聲如雷,手裏似乎還抱著個酒壺。

  無奈何之下,我隻好走上前,輕輕推了幾下這位仁兄。

  隻聽得他“嗯”的一聲,翻了個身,嘴裏罵罵咧咧著聽不清的字眼(我大概聽出都是粗鄙之語),臉朝外繼續睡去。

  我盯著他的臉看了好久。

  是,也不是。

  他的臉確實是我看到的那個人沒錯,左眼上那道疤痕相當明顯。但是此刻的他,邋裏邋遢,與我兩天前看到的長衫馬褂的形象判若兩人。

  如果真是他,說明我的擔心也許真的是多餘的。

  但奇怪的是,明明是同一個人,為何在短短兩天內形象會如此不同……

  反常即妖啊……

  最終,我根本無法弄醒這位酒醉的仁兄,隻好退出了巷子。

  走在路上,我腦海裏不斷思索。

  兩天前,他明明穿著長衫梳大背頭出現在一群才子佳人中——雖然,當時的他身邊似乎沒有跟他相熟的人;但他那道淩厲又機械的眼神,讓我感到不寒而栗。

  不知為何,看到他我第一感覺想到的是——“掌控者”,也就是穿越係統裏麵最神秘高級的一環,專門“清除”偏離目標的“穿越者”和“監控者”的存在。

  我是很想跟敬少雲商量下,不過看他那種提到“掌控者”就患得患失的神態,我覺得還是不要再給他壓力的好。至於深宮裏的那位“瑾妃”,我更不會考慮此時去找她——她是我們之中已知的唯一親曆過“監控者”降臨的人。

  思前想後,我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回到了“元隆顧繡”。

  我沒有心思去詢問生意的事情——反正夥計們都很伶俐,隻要我在這裏基本不會出啥亂子。

  推開房門,我把包隨手往桌麵一放,拿起茶壺就倒茶。

  我抬起頭,忽然發現那頭鸚鵡——好像很多章都沒有提過它了——此刻的感覺怪怪的……

  它的眼神好像直勾勾的,比起原來那種上躥下跳來簡直安靜得有點詭異,不知道是不是吃錯啥了?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被一個聲音嚇得整個人跳了起來!

  “你在找我?”

  民國十三年1924年4月14日。上一章提到的魯迅先生救助黃包車夫的事情,確實見於其生平描述。根據資料描述:江湖人把說評書者稱作“團柴”“使短家夥”的。天津的三不管兒、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是評書藝人跑江湖的的據點。評書大師連闊如在《江湖叢談》中提到:“天津說評書的都是由北平傳出去的支派。”說明天津評書源自北京。北京評書藝人王致久等人民國初年在天津定居,形成了天津評書的紅火市場。一般小書場可以容下五六十人,茶客聽書不收錢,要喝茶另掏錢。書場茶館出錢請來說書藝人,說一場,如果能上七成座,說書人可分到一角錢,夠買二斤棒子麵。藝人要想養活一家老少,每天得趕三四場買賣。此處順便繼續完善本作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