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二場考試
作者:天下貳拾壹      更新:2021-05-18 05:16      字數:2764
  涼亭內擠滿了人,人群中間圍著一個攤子,一根竹竿挑著一幅簾子,上書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神手詩醫”。

  石鋭凝微微一笑,擠在人群裏一聲不吭的瞧著,想要看看能有什麽題目來考他。

  他可不知道,他身前身後身左身右全都是殺手,隻要他一個答不出來,起碼有四把匕首能同時戳進他的體內!

  就見攤主是一位年輕的公子哥兒,年紀不會超過二十歲,長得眉目清秀,麵白如玉,裏裏外外透著一股子靈氣。

  “怪了,這個人我怎麽看著這麽眼熟……啊!原來是蔡金鳳啊!你還別說,她這一女扮男裝,還真有點製服誘惑的味道……”

  石鋭凝的思想瞬間邪惡了。

  蔡金鳳一看到石鋭凝,嘴角微微一翹,抿出了一絲詭譎的笑意。

  石鋭凝剛想開口,就聽蔡金鳳身邊的小廝大聲吆喝起來:“我家公子乃是當世的神手詩醫,無論怎樣的病詩、病對,隻須經我家公子一劑湯藥,保證藥到病除!”

  “嘩……”

  這口氣也實在是太大了,圍觀的眾人立刻議論紛紛起來。

  一名書生打扮的青年排眾而出,手中一柄檀香扇指指點點著,不客氣的說道:“神手詩醫,專門醫治病詩?還保證藥到病除?好大的口氣!在下賈朗,乃是本地貢生,不才眼下就有一首病詩,還請對症下藥!要是你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嘿嘿!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麵,拆了你的招牌!”

  那名小廝冷眼瞅著他,指了指石桌上的紙筆道:“這位賈公子,就請把詩寫下來吧!”

  賈朗也沒客氣,提筆就寫下了四句詩,說是詩,其實也就是四句打油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獨夜,金榜題名時。”

  “請下藥吧!”

  他放下了筆,一臉得意的看著蔡金鳳。

  蔡金鳳拱了拱手,微笑著說道:“小生蔡金龍!老兄的詩非常一般,其病也跟一般人一樣,乃是患了虛弱之症,須多吃點補藥方能有所起色!”

  “哈哈哈哈……”

  圍觀的眾人全都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石鋭凝也沒吭聲,雙臂環抱在胸前,好整以暇的看著她,靜待下文。

  賈朗滿臉通紅地嚷嚷道:“真是豈有此理!詩詞又不是人,怎麽吃補藥?”

  蔡金鳳輕蔑的一笑道:“詩詞與人一樣,如果先天虛弱,有骨無肉、有體無神,就非吃補藥不可,否則就隻能是令人貽笑大方了!”

  “哦?那就請蔡兄弟開出藥方吧!”

  “賈兄的詩乃是五言絕句,道出的是一個‘喜’字,但卻都不是真喜!其實要補救也不難,隻需在每句前麵補上兩個字,變成七絕,此詩方才講出真正的‘喜’,也就有救了!”

  “大言不慚!你倒是補給我看看?”

  蔡金鳳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提筆在他的四句詩前頭各添了兩個字,然後提起紙展示在了眾人的眼前。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裏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老童金榜題名時。”

  眾人一看,確實是妙不可言,於是齊齊鼓掌,叫好聲震得涼亭嗡嗡直響。

  蔡金鳳不矜不躁道:“賈兄,你說這劑補藥開得如何?”

  賈朗自是心有不甘,隻見他眼珠一轉,頓時計上心來,高聲叫道:“若這四句詩說的是個‘喜’字,你的補藥也還算湊合!可是我的這四句詩卻是想要道出一個‘悲’字,你可有補藥?不才靜等賜教!”

  “嘩!”眾人一片嘩然。

  這四句詩明明說的就是人生四大喜事,何來“悲”之說?這不明明就是強人所難嘛!

  聽著眾人的議論,賈朗臉上掛不住了,大聲道:“這四句怎麽就不能表達‘悲’的意境了?錦上添花誰都會,意境逆轉才為高!他不是說妙手醫詩,藥到病除嗎?我倒要看看他怎麽個藥到病除?”

  蔡金鳳似乎並不在意,而是淡淡的一笑,有意無意的瞥了石鋭凝一眼,那眼神明顯是在說:“看你的了!”

  “這就是今天的題目?猴年馬月的老梗了,算個毛線啊!”

  石鋭凝不屑的笑了笑,打開折扇輕搖了起來。

  “這位仁兄!”他開始裝了。

  “你這四句詩要想表達出‘悲’的意境,那簡直太簡單了,何須妙手醫治?區區不才,隻要在每句詩的後麵補上兩個字即可!”

  蔡金鳳立刻接口道:“這位公子既然有興趣,那且不妨下藥吧,在下也確實是不屑為之,煩請您代勞了!”

  “好說!”

  石鋭凝立刻提筆,洋洋灑灑的寫了起來。

  “請看這劑補藥用的如何?”石鋭凝瀟灑的將毛筆拍在了桌麵上。

  眾人忙探頭看去,就見紙上寫著:“久旱逢甘雨,兩滴;他鄉遇故知,債主;洞房花燭夜,不舉;金榜題名時,他人。”

  “妙啊!好文采!能讀此佳句,真是不虛此行啊……”人群中頓時爆出了雷鳴般的喝彩聲。

  那個賈朗羞的是滿臉通紅,連忙作揖道:“這個……在下佩服……”

  說完他趕緊轉身鑽出了人群。

  賈朗剛一走,立刻又有一人走了出來,二話不說,提筆就在紙上寫下了一首詩。

  “在下姓杜,這是祖上的詩詞,還請蔡先生診斷!”

  白紙黑字寫得清楚,原來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那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眾人又是一片嘩然。

  這可是名聞天下的七言絕句,怎麽改?難不成你比杜牧還厲害不成?

  蔡金鳳一看,立刻驚訝萬分,嘖嘖搖頭道:“還真是奇了!剛才那位賈兄的詩句乃是虛弱之症,而閣下祖上的這首詞,卻是患了肥胖之症!”

  杜公子立刻麵現怒色,一拍桌麵道:“胡扯!此乃先祖杜牧的詩句,天下人都稱讚是千古名句,何來肥胖之症?”

  人群中也有人大聲叫罵道:“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誹謗先賢的不世名作,簡直有辱斯文!大家夥兒一塊上,將他的招牌砸了,丟到湖裏去喂王八!”

  石鋭凝也跟著緊張起來,趕緊替她打圓場道:“各位!有理無理,目前還暫無定論,不如先讓蔡小……蔡先生把話講完,要是她說的不對,再砸招牌也不遲!”

  杜公子臉色鐵青,憤憤的說道:“也罷!既然蔡先生說我先祖的詩患了肥胖症,那就請開藥方吧!”

  蔡金鳳不溫不火,淡然自若道:“瀉藥一劑,頭輕腳健!”

  杜公子就是一呆,脫口問道:“瀉藥?如何瀉法?”

  蔡金鳳微微一笑,提筆在每句詩上劃了幾筆。

  眾人再一看,就見她將每句詩都劃去了兩個字,變成了:“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她微笑著解釋道:“第一句中‘清明’就是節令,還要‘時節’二字何用?此乃重複羅嗦,該劃去!”

  好像、似乎、也許、貌似、差不多有點道理,眾人全都皺起了眉頭品味起來。

  蔡金鳳接著快速說道:“第二句中‘路上行人’,既然是‘行人’,那必是在‘路上’,何須羅嗦?當然要劃去!第三句的‘何處有’,既然是‘何處有’,當然是問路嘍!所以把‘借問’二字也是多餘的!最後一句的‘牧童’嘛……其實也是多餘……

  說著話,她那提示的眼神又投向了石鋭凝。

  石鋭凝心領神會,大腦立刻開始飛速的旋轉起來。

  就聽那位杜公子嘿嘿一陣冷笑,反問道:“前三句還算說得過去,這第四句麽……請問蔡先生,將‘牧童’二字劃了去,那又是誰在‘遙指’呢?讓大家猜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