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海洛集團
作者:位卑憂國      更新:2021-05-18 01:11      字數:3782
  海洛集團董事會議現場,與會者不下二十人之多。

  林總坐在右排坐的第一位,其身旁是兩名具有著華夏社會主義特色尊容的老年華夏男子,從其梳得溜光的染的到位的黑發上,兩人的年齡已經不小了,兩人均穿著便裝,但襯衣和領帶卻是華夏軍方將級統配。

  主席台上放著十把座位,隻有一個頭發斑白的外國老者在座,其它九個座位都是空的。這是一個多視頻會議模式,視頻都在主席台後的牆麵上,視頻窗口上標注著全球各區域的名稱及地址,每個視頻窗口裏都是一個不下十幾人的會議場景,可見這可海洛集團的規模。首先發言的是倭國區域代表:

  “……發生在本月,倭國****強推所謂的劍閣列島‘國有化’,導致原本就不太景氣的**外交關係驟然惡化,相信在今後的時間裏,能夠緩解的餘地並不多,反而會日趨激烈,對立的局麵已經形成,這點毋庸置疑,建議撤銷加固對倭的援助項目,以減少衝突下對本公司不利的貿易損失……”

  標注著歐盟的區域代表:

  “二零零二年元月一日,歐元問世,這無疑是國際金融與貨幣曆史上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十幾個歐洲國家擁有共同的貨幣,大大方便了相互之間的貿易、旅遊和人員交往,歐元成為繼美元之後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增加了歐洲貨幣的穩定性。

  國際投機商襲擊意大利裏拉、法蘭西國法郎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然而,這次歐債危機的出現,有著深刻的原因。首先,是歐元先天不足。貨幣統一了,但歐元區國家的稅收和財政政策並沒有統一,這就為後來的危機種下了禍根。這種狀況在經濟上行的時候顯現不出來,但在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的代議製民主。這種體製雖然保證了歐洲政局長期總體穩定,但也造成了歐洲政治家短期行為成風。他們在競選的時候,為了贏得選票、當選執政,向選民做出了眾多的允諾。然而,一旦當選執政之後,要兌現競選諾言時,發現國庫裏沒有那麽多錢。

  在西方的體製下,競選諾言往往很難全部兌現。但完全不兌現是不行的,必須兌現一部分。要部分兌現競選諾言,就需要錢,沒有錢,就隻好舉債,反正自己在位就幾年,還債是後人的事。

  上述狀況決定了歐盟大部分國家都過度舉債,遠遠超過了《馬斯特裏赫特條約》所規定的百分之六十上限。希臘公共債務占其GDP的比重達百分之一百二,歐盟二十七個成員國平均公共債務占GDP比重為百分之八十三點四。

  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國家領導人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應對債務危機上。歐盟已經舉行了二十多次首腦會議,會議雖多,措施也不少,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危機。

  危機使歐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英格蘭本身經濟狀況不好,對援救希臘等國態度不積極。去年十二月,歐盟峰會決定采納德法兩國修改歐盟條約的草案,在歐盟範圍內實行統一財政政策。十七個歐元國及九個非歐元國均表示將加入新條約,隻有英格蘭拒絕新條約。英格蘭與歐盟的距離正在拉開。

  歐盟成員國多數經濟在低穀中徘徊,歐元區今年二季度、三季度連續出現負增長,再次陷入了衰退。歐洲經濟不景氣,失業問題嚴重,特別是青年人找不到工作。二十五歲以下青年失業率西班牙和希臘超過百分之五十,法蘭西國為百分之二十五點二,英格蘭為百分之二十一。

  青年失業率高,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巨大衝擊。歐債危機的資金缺口高達一點四萬億歐元,這不是一個小數字。要彌補資金的缺口,各國就必須實行緊縮政策,削減福利。失業和福利削減,就導致歐洲的社會風潮愈演愈烈,罷工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增加了歐盟國家應對歐債危機的困難。”

  標注著中東局勢區域代表:

  “二零一零年底,“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引發了中東、北非地區的政治大地震。該地區的動蕩局勢持續發酵,一個個強人政權倒台,伊似蘭政治勢力在中東擴展。很有象征意義的是,六月三十日,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國家埃及舉行總統選舉,穆似林兄弟會下屬的自由與正義黨首穆爾西當選為挨及新總統。

  今年以來,形勢的發展表明,中東、北非的動蕩集中反映在敘裏涯。

  敘裏涯的內戰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開始,三月十五日全麵爆發。到今天,內戰愈演愈烈,已有萬人喪身,逾二十五萬難民逃到國外。敘裏涯內戰從本質上看,是一場“代理人的戰爭”。全球大國在插手,地區大國在博弈,不同教派的力量在較量,阿拉伯與以色列的對抗在這裏繼續,民族矛盾在發展,機迪組織也趁機在敘裏涯發展自身勢力。如此規模的“代理人戰爭”,是冷戰結束之後第一次出現的現象。敘裏涯已經成為全球各種矛盾集中反映的地方。

  今天,這場戰爭已經陷入了僵局。從交戰雙方的情況來看,敘裏涯**軍是有組織的,國際上得到俄爾羅和伊朗的支持。而反對派力量由眾多的派別組成,他們要推翻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政治上又各有所圖。

  反對派在國際上得到黴國、歐洲以及土耳其、沙特等海灣國家的支持,但支持的力度不一。黴國不願提供先進武器,擔心落入機迪組織之手。歐洲不願意武裝介入,雖然在外界的推動下,敘裏涯的反對派正在走向聯合,但要真正形成統一的力量,絕非易事。上述因素決定,戰場上的僵持局麵可能會持續。

  在上述背景下,一方麵,阿以衝突的形勢在惡化,衝突不斷,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另一方麵,伊朗核危機也在深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昨日在聯大發言,用圖說明伊朗正越來越接近製造核武器的臨界點。他聲稱,現在伊朗已經擁有九十一點四公斤濃縮鈾,預計到明年夏天,伊朗就可以生產出製造核武器需要的二百至二百五十公斤濃縮鈾。

  有情報稱黴國十一月大選結束後,五角大樓關係密切的智庫私下聲稱,黴國對伊朗開戰已經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何時打的問題。他們還認為,敘裏涯內戰的根子是伊朗,把伊朗收拾了,問題就解決了。十分明顯,中東地區,特別是敘裏涯的內戰,已經成為全球地區熱點和局部戰爭的中心。”

  標注著東亞地區區域代表:

  “今天,世界經濟仍然在低穀徘徊,一向是世界經濟發動機的黴國、歐洲和倭國,經濟狀況都不好。然而,新興大國特別是東亞地區,盡管經濟增速在減緩,但仍然保持增長的勢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界銀行分別預測:今年華夏經濟增長將在百分之七點五和百分之七點七,印加為百分之四點九,泰國為百分之四點五,菲律賓為百分之五點六,印尼央行預測今年印尼經濟增長率將達百分之六點三。世界銀行預測東亞經濟今年增長為百分之七點二。

  全球經濟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西方經濟脆弱,新興大國經濟增長強勁。盡管展望未來,華夏經濟增長不大可能回到過去十年的兩位數,但如果華夏能夠保持百分之七的經濟增速,那也非常可觀了。華夏百分之七的增速,意味著華夏對全球經濟的拉動力相當於美歐的總和。

  三個中心如此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麵前,這是本年度年國際形勢中最引人注目的。三個中心均牽動國際關係的全局,並在可預見的將來會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

  金融危機的中心在歐洲,那就意味著,一方麵,作為世界經濟三大支柱之一的歐盟,今後數年內處境困難,這必將拖累全球經濟的複蘇與增長。另一方麵,今後幾年,歐盟的主要精力仍會放在應對危機上,很難抽身來關注世界其他地方。全球動蕩、地區熱戰的中心在中東,特別是在敘裏涯。看來,中東、北非的動蕩有可能常態化。

  中東的動蕩,敘裏涯的戰爭正在吸引全球的注意力。黴國一再聲稱要重返亞太,重返亞太是黴國必須采取的行動。黴國的戰略重點是隨著國際關係重心的轉移而轉移的。在過去很長的歲月裏,國際關係的重心在大西洋,黴國的戰略重點當然在大西洋。現在,國際關係的重心正在向太平洋地區轉移,這將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黴國的戰略重點當然要追隨這一大趨勢。

  然而,中東地區的動蕩,特別是敘裏涯的內戰,正在愈演愈烈,黴國重返亞太心有餘而力不足。中東地區,敘裏涯戰爭,伊朗核危機,仍然會占據黴國的許多精力。要想真正重返亞太,談何容易。全球動蕩,地區熱戰的中心,一般隻能有一個。特別是在今天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更是如此。

  亞洲特別是東亞,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出現這樣一個局麵,是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國家和人民充分利用了地區和平與全球化所提供的良好環境,在本國國內進行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並妥善地處理了相互之間的分歧,所帶來的成果。盡管近一段時間以來,東亞國家之間圍繞著領土和主權爭議,出現了一些緊張形勢,但這種緊張與中東地區的熱戰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

  最終留在會議現場的僅有四人,那名坐在主席台上的外國老者,林總、和那兩位華夏‘軍人’正對著四人麵前的是一麵全息影像視頻,PJ女士上半身呈現在窗口中,其身後有著十幾位男女老者一同注視著視頻,PJ女士說道: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the ic,……”

  之後呈現在視頻窗口的是一位滿頭銀白的老者,他說道:

  “You as the Asia Pacific Divis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factors ducive to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a……"

  呈現在窗口上的是一段分析報告,林總很是謹慎地關閉了室內所有的牆體,室內頓時暗了下來,視頻窗口顯得尤為醒目。一直坐在座位上的兩名華夏籍男子此刻全都戴上了眼鏡,林總微笑著示意兩人右手邊都有一個譯碼器,可將視頻中播放的英文自動翻譯成漢語,兩人麵帶微笑地點了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