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作者:梁杉      更新:2021-05-17 19:18      字數:2441
  趙曦也說不清是什麽滋味,隻是呆坐在那裏。

  很少有人知道,桂州知府玉柏,正是他嫡親的舅舅,他生母玉梔的親哥哥。

  見趙曦情緒異常,蜀葵也不說話,輕手輕腳走了出來,沏了一盞趙曦愛喝的明前毛尖,估計茶可以入口了,這才奉給了趙曦。

  趙曦接過茶盞,抿了一口。

  溫熱的茶葉自喉嚨滑下,令他冰冷的胃腸感到了些許溫暖。

  半晌趙曦方道:“小時候,我在宮裏過得並不好,有時甚至還會……挨餓……”

  那時候他才六歲,有一次生病高燒不退,給他診病的太醫是景皇後的人,說他是食積,讓“關到房裏餓一餓”。

  他名義上的母親蔡貴妃根本不管,所以他便被關在寢殿裏,一天隻給一頓稀得連米粒都難找到的稀粥。

  發著燒的趙曦活活被餓了三天。

  三天後的深夜,有一個小太監趁看守的太監睡著,悄悄從窗格中塞進了十六個象眼饅頭——窗格並不大,也隻能塞進象眼饅頭。

  靠著這十六個裹了素菜餡的象眼饅頭,趙曦頑強地活了下來。

  後來,他才知道,為了想辦法把這十六個象眼饅頭送到宮裏給趙曦,當時還隻是尉氏縣尉的玉柏,花了五百兩銀子給宮裏的太監送禮。

  這些往事他不能和別人說,這些恩情他隻能記在心裏,隻望有朝一日能回報舅舅。

  誰知舅舅竟這麽去了……

  蜀葵沒有說話。

  她跪在羅漢床上,輕輕把趙曦攬到了懷中,緊緊抱著趙曦,心中無限憐惜。

  趙曦沒有和她多說,可是她從趙曦的反應看了出來,這位戰死的桂州知府玉柏,應該是趙曦很親的親人——否則,無法解釋一向堅強的趙曦那濕潤的眼睛。

  對於趙曦的悲傷,蜀葵無法感同身受,可是她願意陪著趙曦度過這段悲傷的時光。

  蜀葵左手攬著趙曦,右手在趙曦緊繃的背脊上一下一下撫摸著,試圖緩解趙曦的情緒。

  趙曦的記憶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溫馨柔軟的女性懷抱,溫柔體貼的撫摸,令他漸漸放鬆了下來。

  他有些恍惚,道:“嶺南的桂州發生蠻人叛亂,知府玉柏被叛軍殺死……”

  蜀葵似自言自語道:“不知朝廷會不會出麵安置桂州這位玉知府的家人……”

  她知道趙曦沉默寡言,覺得趙曦此時的情緒異常,應該和他剛才提到的被叛軍殺死的玉柏有關,因此特意提到了玉柏的家人。

  這句話提醒了趙曦,他略一思索,有些不好意思地從蜀葵懷中起身。

  蜀葵見他要出去忙碌正事了,忙把茶盞奉給了趙曦。

  趙曦接過茶盞,把茶盞裏的餘茶一飲而盡,抬眼看向蜀葵——無論如何,他是要去桂州平叛的,可是一旦他離開,該如何安置蜀葵?

  略一思索之後,趙曦心中有了決斷,他看向蜀葵:“這幾日天氣不錯,你出去散散心吧!”

  蜀葵聞言一愣,呆呆看向趙曦。

  趙曦垂下眼簾,道:“金水河與汴水的匯合處有一個菩提庵,香火頗為旺盛,明日你去菩提庵拜一拜。”

  蜀葵見趙曦神情認真,知道他這樣吩咐一定有他的用意,便起身答了聲“是”。

  趙曦凝神看向掛在明間門上的細竹絲簾子,片刻後又道:“你先收拾一下,讓你那兩個丫鬟也跟著去,明日我讓蘭銳帶著人護送你過去。”

  蜀葵凝視著趙曦,又答了聲“是”。

  見趙曦起身欲走,蜀葵忙道:“王爺,要不要換套衣服?”

  趙曦今日戴著皂紗折上巾,身上穿著白羅中單和銀紋玄緞圓領長袍,這原本是蜀葵為他準備的便服,在家穿非常舒服,可若是覲見陛下或者接見官員,這套裝束便有些過於隨意了。

  趙曦低頭看了看,道:“不用!”

  他看了蜀葵一眼,起身離開了。

  蜀葵趕了出去,立在廊下,看著趙曦略顯單薄的背影消失在被蔥鬱花木簇擁的甬道上。

  趙曦在外書房坐定,讓林貞去請他的謀士易平榮。

  與易平榮談了一刻鍾之後,趙曦又叫了趙敏進來,吩咐趙敏選幾個得力的侍衛,扮成行商護送易平榮前往桂州,尋找已經陣亡的桂州知州玉柏的家眷。

  易平榮和趙敏剛剛離開,趙曦最得力的謀士石征宇便進來了。

  石征宇直接切入正題:“王爺,聽說桂州蠻人首領蒙晝造反,血洗桂州城,殺了桂州知府玉柏。”

  趙曦沒有說話。

  石征宇看向趙曦,發現趙曦薄薄的眼皮微微泛紅,便直接問道:“王爺怎麽看蒙晝造反一事?”

  趙曦淡淡道:“蠻人不服歸化,多次背叛,濫殺無辜百姓,威不足製則恩不能懷,不如盡殺之。”

  石征宇聲音放輕:“可朝廷是不會讓王爺您去桂州平判的。”

  不管是皇太子趙旭,還是以傅明義為代表的北方軍閥集團,亦或是以蔡太尉為首的蔡氏家族,都不會坐視王爺建功立業繼續坐大的。

  趙曦唇角挑了挑:“不試試怎麽知道?”

  石征宇眼睛一閃:“王爺您有何打算?”

  趙曦起身道:“遞牌子進宮,求見陛下!”

  無論怎麽說,正安帝還是需要有人出麵平定桂州叛亂。

  趙曦跟著安初原進了平政殿,等了大約兩刻鍾,正安帝這才散了大朝會回來了。

  正安帝坐在書案後麵,拿了塊明黃布巾輕輕擦拭他那套心愛的檀木茶台。

  趙曦立在一旁,試圖把話題引到桂州蠻人叛亂屠城一事上,可是正安帝沉默以對,並不肯就這個話題深入地談。

  趙曦悄悄歎了口氣,略一思索,正要再接再厲,繼續勸說正安帝,卻聽到正安帝道:“阿曦,你想要領兵平定桂州蠻人叛亂?”

  桂州的消息是昨夜傳入京城的。

  正安帝思來想去,今日早朝又與重臣們討論了半日,區區一個桂州蠻人造反,居然沒有可用之將前往桂州平叛——如今正是八月秋收季節,北方遼國虎視眈眈,傅明義需要鎮守北方,不能輕易調動;蔡太尉雖然是沙場老將,然而年已老邁,無法再上沙場。

  早朝之上反複討論也沒有結果,最後還是樞密使李可染舉薦了尚在京城的平王趙曦,朝中重臣這才發現,如今大宋真的能打並且馬上就能出征的武將也就平王趙曦了!

  正安帝其實也有讓趙曦掛帥出征之意,隻是擔心朝中各派杯葛,怕趙曦即使大勝歸來,也得不了什麽好去。

  趙曦聞言,抬眼看向正安帝,鳳眼之中滿是不敢置信,心髒狂跳起來——他太想打仗了!

  深吸一口氣之後,趙曦看向正安帝,丹鳳眼亮晶晶的,聲音中包含熱切:“父皇,兒臣願意打仗!願意平定桂州蠻人叛亂,願意為我大宋領兵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