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事定下
作者:桃花露      更新:2021-05-15 07:08      字數:3325
  網 ,最快更新重生農家樂</a>最新章節!

  親事定下

  轉眼到了秋收的季節,秋收雖然忙碌,但是不像麥收那麽搶,秋高氣爽的,大家倒是可以不緊不慢地幹活。跨著中秋節呢,秦家早就收拾了一大車的節禮給馮家送去,還有給顧寧的,都托二奶奶一起捎過去的,後來馮家回了節禮,也有顧寧給的,都是些筆墨紙硯以及綢緞之物,非常實用。

  秋收的時候,地裏穀子光燦燦的,玉米也都成熟,秀瑤又教人收獲。

  農人們收了玉米之後,夜裏剝出來,然後白天再曬幹,又全家人齊下手剝下了玉米粒。

  事後量了一下,收獲的果實足足有穀子的兩倍還多。

  就算精心護理,一畝地的穀子最好的時候也就收獲不到兩百斤穀子,可這個番麥,雖然沒有特別護理,這幾個月下來,竟然有四百來斤。

  老農們焉能不喜!

  他們奔走相告,都說這東西好,比穀子好,春穀子還好說,那夏穀子可就不怎麽實誠,吃起來也沒什麽嚼頭,喂牲口更不當什麽的。

  可這玉米不一樣了,那些沒長成的就煮了吃,成熟的就推磨,細麵子可以做大餅子,粗一點的可以熬稀飯。

  雖然口感沒有細麵那麽好,但是卻能果腹,人吃了也有力氣,牲口也能吃。

  而且那番麥秸也是好東西,可以鍘碎了喂牲口,剩下的可以燒火,那些結實的都能用來夾帳子……

  看到了好處,眾人都紛紛表示來年要多種,自己種子不夠的就來秀瑤家借,還有人去問裏正,朝廷還發不發種子。

  秀瑤想的是以後大家都種,她若是需要糧食,也好跟他們買,所以本村來借種子的,她都借,當然要確保了自己家牲口的糧食,不能到時候自己家不夠吃的。

  洪知縣因為推廣番麥效果顯著,力度大,受到了省裏的表揚。他任期已滿,原本要平調的,最後這年因為番麥的時候獲得了上司大力讚揚,所以得了升遷的機會,自然是高興的,也感激秦家。他又在收番麥的時候親自下鄉勸農,巡視了一圈,又到了秦家走了走,讓秀瑤陪著吃了一頓飯。這一次,他帶了不少禮物來,給足了秦家麵子。

  樓書辦如今已經是縣衙紅人,洪知縣走,他可不走。他對秦家已經不再是之前那樣,如今可是恭恭敬敬的,還要教訓同來的那些胥吏們,“這可是桃源秦家,以後都要恭恭敬敬的。

  小子們都點頭哈腰的,連說要的要的。

  之後大家又抓緊時間種麥子,農閑的時候,又要出夫,繼續挖水渠。

  春種之後那次出夫水渠就已經挖到了桃源村前麵,在一段時間,將這段水渠和北邊連上,以後就可以通船了。以後除非是大旱災之年,桃源村也就不會再缺水種莊稼。

  有了水,水車就更加方便,除了秀瑤家,另外幾戶人家也紛紛合夥打造水車,這樣就不必再每次都挑水種地,可以省很多力氣和時間。

  九月裏,麥子已經種上,農活基本也沒多少,大家又可以清閑一點。

  這日,張桂芳喜滋滋地來到秦家,一進門就笑道:“嫂子,今兒我也做了一會兒嬌客,快,把你家的好酒端給我喝。

  柳氏放下手裏的簸箕,笑著迎上去,“哎呀可了不得了,你這是發了哪門子的風,不喝茶,來要酒喝。

  張桂芳揚了揚手裏的帖子,“我這可是喜事。

  柳氏就知道了,這是來給徐振宜提親了,前段時間她已經和家裏人商量了,覺得徐振宜不錯,是個好孩子,關鍵的是秀嫻也認識,對他有好感,再去找別人,未必有這樣知根知底的好,所以她也同意了的。

  她就讓張桂芳進屋,又去叫了秦大福回來,三人商量,反正是早就說好的,如今先換庚帖,回去過幾天,再來下小定。

  因為定親事宜都是媒人和雙方家裏操辦,根本不需要男女出麵,所以徐振宜不在家倒是也沒關係。

  過了幾天,張桂芳領了徐家的人來下小定,定下來年底下大定。

  秦家又熱鬧了一天。

  秀嫻倒是找了張桂芳要把話說清楚,“嬸子,你可要和徐家說好了,以後我也是要常回娘家的,而且最好是過去就分家,公婆由我們養也可以。

  張桂芳就哈哈的笑,“秀嫻,你倒是個膽子大的,也不怕人家說你一去了就挑唆著分家。

  柳氏也輕斥秀嫻太直白了。

  秀嫻卻道:“我把話說頭裏啊,免得到時候又這裏不對那裏不對,大家不愉快就不好了。再說,我感覺分家好,你看現在越來越多人分家了。

  張桂芳笑道:“還不是跟你們家學呢,看著你們分了家日子越來越好,都眼饞呢。她頓了頓,又道:“你放心吧,人家徐振宜都說了,隻要是秀嫻你提的要求,都答應。

  秀嫻一揚頭,“他就不怕我要個金山銀山?

  “連人家都了解你的性子了,我們還能不知道,你能要個金山銀山?你能開口管人家要該要的就不錯了。

  張桂芳和柳氏等人都笑起來,秀嫻也不臉紅,跟著笑。

  張桂芳道:“人家徐家說了,家裏本來就要分家了,隻要老三一成家,他們就分家單過,父母跟著大房,你們小兩口自己過日子就好。

  秀瑤很為二姐高興,不管嫁給誰,能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才是好的。

  親事定下來,因為是鄰村,隔得不是很遠,徐家父母找時間來了一趟。

  大家也都算熟人,相談甚歡,沒有平常談婚論嫁,要聘禮嫁妝的那種吵鬧嘈雜,更不用臉紅脖子粗的爭論什麽。

  想想差點將閨女嫁給那麽一戶人家,現在再看徐家,柳氏就覺得各種好,起碼知根知底,公婆兄弟嫂子什麽脾性,大家都知道一二,以後過日子,就能心裏有數。

  秀嫻這樣的直爽性子,沒有壞心眼,但是那爽直的性子如果不是了解的人,隻怕一時間人家也難以接受,說不定還以為她是故意耍橫呢。

  所以,柳氏夫婦算是放了心。

  不過他們也尊重秀嫻的意思,要等後年成親,畢竟,今年徐振宜去了靈山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回來的,起碼要來年底。

  轉眼進了冬天,日子好了,生活富裕了,這冬天也不難熬,反而覺得有滋味。

  大冷天的,屋裏溫暖如春,地窖裏塞滿了蔬菜水果肉蛋的,衣食豐足,怎麽過都覺得舒坦。

  因為秋天玉米豐收,原本養一兩頭豬的人家也開始養三四頭,家家戶戶都養家禽牲畜多了。而且再不舍得,也能弄一點粗拉的玉米糝子喂豬,總比隻吃穀糠要上膘。

  都覺得年底肯定可以多賣點錢。

  秦三順家因為自己還秧了地瓜,所以覺得糧食充足,就買了十來頭豬。

  三嬸逢人就說自己家托秀瑤賣豬,給十五文,結果她自己賣了二十二文,還說都是這個行情,下一次人家還要,有多少要多少。還讓那些人也盡管把住留著,到時候她讓那人連他們的豬一起收了。

  似乎是為了給柳氏添堵,讓柳氏知道自己家豬賣便宜了很多錢,她還特意在大家都去老秦頭家裏吃飯的時候歡喜地提了好幾次。

  總想著柳氏會主動問她賣給誰家,以後能不能也跟著她賣豬,可柳氏也似乎跟她耗上了,就是要憋死她,偏就不提,讓三嬸也很是鬱悶。不過她又跟二嬸道:“他們自然是氣死了,知道我不會搭理他們,所以也不好意思問。他們就算問,我也不會管他們的,分了家,沒有還來占我們便宜的道理。二嫂,你隻管多養豬,反正有我呢。

  好名聲不能都讓秦秀瑤他們賺了。

  秀瑤卻不在乎,他們就算賣五十文一斤,那也是他們的本事,她的豬就賣十五文即可,這已經是賺錢的了,根本沒必要人心不足。

  如今天涼了,齊風給她捎了信來,說是讓她把白糖再做起來,到時候和粉條一起出船,這一次他自己做主讓人捎回來一船貨給她。他賣了個關子沒說什麽貨,倒是讓秀瑤心癢癢的,覺得他不是那麽藏著掖著的人,怎麽還不說呢,會不會是信少了一頁?

  可翻來覆去的看,最後的落款和問好都在同一頁上,她也隻能耐心的等。

  他又說地點不固定,所以讓她不必回信雲雲。

  秀瑤就安下心來安排出糖,如今織坊二姐和大嫂管著,糖坊就由爹和大哥負責,雇了人熱火朝天的幹活。

  這日秀瑤正忙著,小白跑過來,咬著她的裙子就往外扯,秀瑤被拖得差點一個跟頭,“小白,小白,你給我老實點。

  “啊嗚……汪汪小白一邊瞪著大眼看她,一邊往外看。

  秀瑤立刻明白,是齊風來了,隻有齊風來,小白才那麽激動。

  她趕緊洗了手,把手裏的毛筆交給了秀容,然後跟著小白跑出去。

  她剛出門,就碰上柳氏過來喊她,“瑤瑤,齊風來了呢。

  秀瑤嗯了一聲,就跟著小白過去,木槿花障外,齊風站在那裏正看過來,天清雲淡,他穿著一身靛藍色的衣裳站在那裏,如鬆柏翠竹般挺拔俊秀,她朝他招了招手,“咦,不是說還要過段時間才回來嗎? <ter class="clear"></ter>